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血-第16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污了国公的耳朵,还请国公恕罪。”

    赵石已经为官多年,一听之下,便已经察觉出了其中不对劲的地方,卢近贤一介寒生,骤登科甲,少年得意是必然的,向大长公主府献文求名,也属情理之中。

    但之后的一些事情,怕就不那么简单了,至于是谁弄的此人身败名裂,其实并不重要,此人实是该死,不过其人不过一个小人物而已,在他看来,一伸手就能碾死一堆。

    只是蹊跷之处在于,大长公主府从来清净,为何如此,连长安百姓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别说那些文人士子了。

    进了京,能没听说大长公主府到底是怎么回事?竟然还有人起了龌龊心思,那定然就是被人瞒哄所致了。

    想到这个,他心里的火头是一窜一窜的,这些读书人闹出来的乱七八糟的事情,竟然最后将主意打到他这里来了,真真是该死,也不称量一下自己的份量。

    想了半晌,这才冷冷吩咐道:“行了,这事谁都别提,你派两个人,跟赵四去趟河东,送一封信过去。”

    李博文颇有些灰溜溜的出了书房,抹了一下额头的汗水,左右瞅了瞅,才重又挺起胸,出了一个月亮门,才招呼两个冻的不停哆嗦的两个账房先生,随他一起回去。

    直到老远,李博文才做贼般回头瞅了瞅,心想,京中可能又要出些乱子了,菩萨保佑,乱子出的别要太大,弄的人不得安宁才好。

    他可是知道,河东那边有些人当初是从京城抽调过去的,都是些江湖草莽之流,这些家伙,在长安之乱时,估计没少参与其中。

    国公将他们调了出京,一来可能是河东那边确实需要这样的一些人在,二来嘛,他猜也是这些家伙参与过深,国公不愿将他们留在京师,以免有何后患,这才都调出了京师之地。。。。。。

    如今却又要将人叫回来,怕是国公动了真火儿,要下狠手了。

    想到这里,他不愿再想下去了,说到底,他这聪明劲儿并不比旁人差了半分,只是耽于安乐,不愿去搏什么大富大贵而已。

    其实,他也只想对了一半,赵石确实很恼火儿,一来是因为耳目闭塞,事情传的满长安都知道,他却还蒙在鼓里,二来,也是他的掌控欲在作祟,不愿被身边之人蒙蔽,即便是亲近如妻妾也是不成。

    当然,他恼怒的根源还在于,此事涉及到了大长公主府,读书人之争,闹来闹去,却想借刀杀人,还想借他赵石的刀,真以为这刀是那么好借的?

    赵石已经打定主意,要查出背后主使之人,让这些人明白一下,什么事是他们连碰都不能碰上一下的。

    不过,调南宫燕等人回京,也并非只这一个原因,他也思量着自己在京中要呆上一段日子,这些耳目在适当的时候,应该有些助力才对。

    朝廷上的倾轧,政争,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他本来打算隔岸观火来着,但现在看来,在他这样的一个位置,很难事事皆置身事外。

    这样一来,耳目灵通一些是有好处的。

    只是府中幕僚,李博文不堪大用,陈常寿体弱多病,陆敖是个女人,孙文通会了蜀中,不知什么时候回转,就算他回来,这等事也不能交到孙文通的手上,蜀国降臣,可以重用,但隐秘之事,却不能让其沾手。

    上了一阵虚火儿,让他对妻妾很有点不满,于是索性写了书信,等赵四到了,一番交代之后,将人派出去,便随即带了人,出府直奔长安城西,去了公主府那边。

    要不怎么说呢,这男人啊,差不多都一个德性,妻不如妾,妾不如偷,赵石这里算好一点,恼火之下,没找妻妾的麻烦,但也第一时间跑到公主府这边来躲清静了。

    到了公主府,他闭口不提那些糟心事,逗弄了一番儿子,少见的在大长公主府呆了两日,才回转长安。。。。。。。。。

    这个时候,皇长子李琼设宴相邀的日子也已经到了。

    (月底了,已经有了通告,29号到1月7号,总共十天,双倍月票,大家攒着点,月底这些就算了,帮那些冲榜的作者去吧,月初的月票阿草想让大家投过来,争一争下个月的榜单,谢谢大家。)(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四十章入府

    赵石回到晋国公府,李金花就寻了过来,温言软语,曲意相承。: 3w。

    赵石一下就明白了,李博文准是扭头就将话露给了自己的妻妾,不过还是那句老话,分管比不上正管。

    他这些年常年在外,府中诸事都是妻妾在维持,尤其是李博文的账房当的这么牢靠,少不了李金花等府中女主人的认可,他这里不欲李博文外传什么,但李博文却不愿再受夹板气。。。。。。。

    李金花到是没提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但难免在言谈中诉诉苦,若是换了范柔儿和种七娘两个,赵石不定要板起脸来,训斥上几句。

    但李金花嘛,到底份量不一样,他这里只有好言安慰的份儿,夫妻两个谁也没提大长公主府如何,卢近贤如何,但两人心里都明白,这事经此一番,就晋国公府内而言,也就算过去了,这就是夫妻间的默契。

    到了晚间,赵石便准备着去皇长子府赴宴。

    这会儿,妻妾们便都过了来,笑颜如花间,给他整理衣袍,殷殷叮嘱其不要喝的太多,回来的太晚云云。

    显然,妻妾们都已经算计好了,让李金花先来试探一下,然后其他人再过来说话,群策群力,把夫君的火气平息下来。

    女人的智慧一旦用对地方,是个男人都抵挡不住。

    赵石也不例外,等赵石出府赴宴,这两天一直有点别扭的心理,也就正常了起来,骑在马上。还有些自得。一府平安。合家欢悦,比什么都强。

    悠然自得间,来到皇长子李琼府门之前,这里赵石来过几次,正是当今成武皇帝未登基之前的太子府。

    离着皇宫几近,靠近东宫方向,离着六部都不远。

    如今皇长子李琼没有封爵,也没有什么职位。不过作为成武皇帝嫡长子,又是唯一成年的皇子,他所受到的关注,并不会比成武皇帝李全寿当年少上太多。

    不过,说到底,还没有立储,所以皇长子李琼府上,一应人等,和当年李全寿身边的人相比,可差着不是一点半点。

    到了府门之前。递上拜帖,不一会儿工夫。府邸正门就打了开来,皇长子李琼率府中近人,便直接迎了出来。

    皇长子李琼还很年轻,不到二十岁,和他的父亲长的很像,有着一张颇为圆润的脸庞,尤其是那双丹凤眼,是皇室李家最突出的特征。

    皇长子李琼摆出的姿态很低,紧走几步,上前便拉住赵石的胳膊,不让他行下礼去,口中更是笑道:“晋国公大驾赐临,李琼却未能远迎,罪过罪过。”

    赵石这客套话现在也是张嘴就来,“殿下相邀,不敢迟来,是赵石到的早了,惊扰殿下之处,还望殿下恕罪。”

    李琼显得很是高兴,年轻的面庞上,都能笑出褶来,转身便为赵石一一引荐周围人等。。。。。。。

    这些人都是皇长子府中教授,侍读人等,其中还有皇长子府中的长史,司马,辕曹,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官职在身,不过显然,官职都不高,在大将军赵石面前,可以说是闲杂人等。。。。。。。

    不过可不要小看了这些人物,别看现在大多名声不显,一旦李琼登上储位,他们便也水涨船高,也许很快便能在六部中找到合适的职位,如果一直陪伴于东宫,当李琼登基称帝那一天,他们便都是从龙之臣,前程非是旁人能及。

    就像当初东宫旧人,如今权势显赫者,可不是一个两个。

    不过赵石也未怎瞧得上这些人,大秦的皇位不是那么好做的,李琼现在登上储位,实是祸福难料,他身边的这些人,都已经上船,想要下来,是分外艰难,一旦有事,先波及的绝对不是太子,而是他身边人等。

    可以说,太子身边的人,是前程最凶险莫测的一个群体,就像当初长安之乱时,李世杰就被吓的回乡守丧去了,他这个大将军都险些弄的身败名裂。

    东宫近人中,又有哪个不是心惊胆战,景兴末年那场风波中,东宫之人被贬斥的不是一个两个,死在东宫任上的,也非一人。

    对于这些一脚踏入鬼门关的各色人等,赵石没搭理的兴趣。

    认识了一圈,皇长子李琼把着赵石手臂,“这里非是说话所在,请国公随我入府叙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