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会纵火案之后,国社党掀起了又一轮宣传攻势,并在3的大选中与各联盟党派共同获得了多数——胜利虽然微弱,这却也足以令希特勒伸手向人民要权,重新对未在他统治下的各州实行控制。由于有柏林的支持,巴伐利亚的纳粹便强行摊牌。他们动员了慕尼黑的冲锋队。月日中午,在身穿冲锋队制服的罗姆上尉的陪同下,地方长官阿道夫瓦格纳来到州总理赫尔德的办公室。他们要求赫尔德立刻委任里特。冯。埃普将军为州总督——此人曾在1919年协助粉碎了苏维埃共和国。
赫尔德致电柏林,提出了抗议,但所获答复是,埃普已被任命为总督。他向兴登堡提出抗议。兴登堡的答复表明,老头子是何等无能为力:他要求赫尔德将此后所提的意见直接呈送给希特勒。这样,巴伐利亚便最终合法地落入纳粹之手。
其余各自由州也在同样的程序下——下边进行威胁,由柏林发电干预——也一一先后就范。
走向战争 第23章 大有可为
 更新时间:2009…9…27 19:53:05 本章字数:5241
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装备,它发射电标并接收其回波,由此来发现目标并测定位置、运动方向和速度及其它特性。
很难说清究竟谁是第一部雷达发明人,美国人和英国人早期都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最早投入实用的军用雷达是由英国研制的,其中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沃森…瓦特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沃森…瓦特当时任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无线电研究室主任,20世纪30年代初曾领导利用无线电'极射线管接收和显示无线电回波,并计测电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来的时间,从而确定电离层的高度。1935年1月,当他受英军委托研究利用电波探测空中飞机的装置时,充分利用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迅速研制出对空警戒雷达的试验装置。226日,沃森…瓦特为军事部门领导人进行雷达表演,雷达探测到了16公里外的飞机。后来经过改进,到1936年1月,沃森…瓦特雷达探测距离已达120里。小、观测距离较远等优点,为了对付夜间上浮的德国潜艇,英国人决定将雷达搬上飞机。1937年7月,世界上第一部机载雷达由英国科学家爱德华•;鲍恩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成功。鲍恩等人从1935年开始研制机载雷达。在1937年年中研制出一部小型雷达,并把它安装在一架双发》。机地安桑式飞机上至9,|公里以外的水面舰艇。
德国人在雷达方面地研究在初始阶段几乎出于同一起跑线上,早在魏玛共和国时代,一家由德国海军赞助、大战时期潜艇指挥官梅顿斯上将创立的Gema公司就在秘密从事雷达的研发工作,到了1935时,他们成功研制出了德国第一部实用雷达Seetakt,82厘米,天线为水平或垂直的偶极子阵列天线。Seetakt型雷达既可用于陆上,也可用于水面舰艇。然而。纳粹德国的领导者以为自己掌握的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秘密技术,因而严格对外保密,并且放缓了发展速度。殊不知这个举措让德国的雷达技术渐渐落在了自己地老对手后头。
****************************
返回柏林之后,张海诺和雷德尔在自己的去向问题上产生了一些分歧:张海诺希望到一艘巡洋舰或是新服役的装甲舰“德意志”号上担任部门军官。雷德尔则希望他暂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海外项目部地工作上——他告诉张海诺,希特勒向他保证,德国很快就能突破凡尔赛和约建造潜艇和大型战舰,海军航空兵也将重建。有鉴于此,他希望海外项目部能够加快在潜艇和航空兵方面的发展进度,各种武器也应从试验阶段尽快投入实用。
仔细权衡之后。张海诺尊重了雷德尔地决定。但同时也提出一个新的要求:授权自己参与德国海军的各项技术研究。包括最机密的项目。
同样经过一番权衡,雷德尔答应了张海诺的这个请求。在重新任命他为海外项目部主管的同时,还给了他总参谋部特别技术监督员地头衔——这也等于给了张海诺一把通往德国海军内部最机密地技术研究领域地钥匙。不出意外的,张海诺很快注意到了Gema公司地电波探测研究项目。
一直以来,张海诺就在有意识的招募无线电方面的专业人才,并在施奈德造船厂研究部门下面建立了一个小规模的无线电组,这个无线电组最初只有7名曾在军队中担任通讯官或者电台维修技师的人员,依靠从德国黑市上弄到的无线电台和技术资料研究和仿制军用无线电,后来还从德国引进了数名教授级的专业人员,从而开始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到了20年代末期,这个研究小组规模逐渐增大,并已能够自行无线电设备,施奈德造船厂旗下船只上都配备有这种通讯设备,并通过实际运用不断改进和完善。
在1929年前后,张海诺正式向这个|:。电波探测设备的要求,但至今仍未取得显著的成果——这一度令张海诺非常担忧,如若德国的雷达技术像历史那样落后于对手,战争中哦功能被动挨打是在所难免的。遗憾的是,他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更不记得那些和雷达技术有关的诸多科学家的名字。
在向雷德尔请示之后,张海诺获准前往Gema公司视察那里的技术和研发情况。
眼里,这只是一家普通的无线电设备生产企业,但任设备齐全的大型研究室和多达数百人的研究团队时,都不会觉得这里进行的只是简单的发报机研究所。在这里,张海诺欣喜的看到两种处于试验阶段的雷达——E型和F型,尽管这两种雷达无一例外的体积庞大、运作复杂,但它们毕竟是领先时代的科技产品。张海诺心想,如今在英国的某个地方,英国科学家们大概也在围着这样笨重的机器忙碌吧!
因为得到来自德国海军高层的指示,Gema公司的技术负责人鲁道夫博士向张海诺认真介绍了这两种试验雷达的运作原理和大致性能。对于波段与阵列天线这样的专业名词,张海诺不甚了解,好在他知道如何评价一部雷达性能好坏:探测距离、探测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如今这两种试验性雷达。只在工作原理上有些许不同,鲁道夫博士告诉张海诺,E型在试验中能够探测到10里外地飞机。F型探测距离达到12公里,但极易受到天气干扰,至于探测海面目标,两种距离都还不超过6公里,且受海浪的影响极大。
尽管这样地试验雷达原始且性能不尽如人意,张海诺却已分外乐观了,唯一不好的消息,是因为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Gema公司民用产品销量锐减,研究部门的费用已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一些新的技术项目不得不推迟。
返回总参谋部之后。张海诺很快向雷德尔提交了一份书面报告,详细阐述了雷达这种工具左右战争进程的巨大作用。并强烈要求海军部加拨资金用以扩大这个研究机构的规模,并从人员和设备等方面给予积极地支持。
尽管希特勒允诺下一财政年度至少增加一倍的军费,但如今海军的经费还是相对拮据地,尤其是在德意志级装甲舰第2第3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