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抑制的兴奋。
在挪威的卑尔根进行了两天的休整和补充之后,“格森”号全体船员有条不紊地升帆启航,然后沿着最船只往来最繁忙的航线前出大西洋。对于那些首次进入大西洋的船员,这段航程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而在大战期间数次指挥潜艇深入大西洋作战地张海诺眼里。这样的航程漫长且要考验人们的耐心和毅力,但至少他们现在可以保持非常平和的心情,若干年后,当他们有机会乘坐德国的某艘水面战舰走上这条航路的时候。那时的心态将是截然不同的。
帆船的航速,往往取决于风力和洋流,顺风时一天可以航行上百海里,逆风时连一艘老旧的货轮也能在它面前扬长而去。深秋地北大西洋,寒意渐浓,纬度越高,海面上的气温越低。作为远航训练计划的一环,“格森”号在55岁地老船长赫勒的指挥下勇敢的向着高:|驶,当帆船驶过丹麦海峡时,水面温度已经降到了5以下。船员们人人都换上了厚厚的防水大衣御寒。
在甲板工作间隙,从赫勒那里学习航行经验成了张海诺的一大乐趣所在——他担任U…171和U…148长期间虽然在北大西洋上呆了好几个月,对这一水域的了解却远不如长年在海上航行的老船长。而赫勒对于这个好学的后辈也是知无不言:丹麦海峡什么时候会有浮冰、几月容易出现大雾,那些水域适合大型船只航行,那些又适合小型舰船藏身,这些通过亲身经历总结出的经验,张海诺都一一记录在自己的脑海当中。
12月,帆船在寒冷的纽芬兰进行了第二次休整和补给,。=员们获准上岸休假一天。在这里简陋却热闹的酒馆里,他们依稀看到了属于航海时代的风格。和繁华的美国相比,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区仍安静的像是世外桃源,沿海渔业发达,但是造船业却相对落后,尽管如此,张海诺依然在自己的航海簿上标注一切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
从纽芬兰启航之后,因为途中遇到了风暴,帆船直到27才抵达纽约。尽管这一年的圣诞节在海上度过,船员们却并不失望:成功挑战风暴是勇气的证明,而没有人被海浪卷走,用老船长的话来说,“大家都是上帝的宠儿”。
新年伊始。在经济危机中挣扎了将4地美国人却还在期待他们的救世主——罗斯福尚要到3方才走马上任,而且新政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张海诺特意招待船员们在纽约的高档酒店吃了一顿丰盛的新年晚宴。看着街道上那些挨饿受冻的贫民和乞丐,有人觉得美国人活该,亦有人心生怜惜。尽管张海诺偏向于后者,但是他更加清楚,这些并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够改变的。
借着来纽约的机会,张海诺还和奥托、阿兰拉德以及卡莱伯见了面。出资购买威廉。克朗普父子造船厂过半股份之后,他们尝到了购买美国造船厂的甜头——价格适中,设备齐全,且有大批优秀的设计人员。所以近一年来又以买断或者入股地方式先后入主另4美国造船厂。此外,财团在美国橡胶加工和冶金业界也多有斩获,如今在美国已经拥有5造船厂、2家橡胶加工厂、1座大型冶金企业和另外11家涉及多个行业的公司,数量虽然不多,但每一家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一个庞大的、跨行业的工业帝国已经初见雏形。
除了在美国伺机而动,爱
团还将部分资金转移到德国。他们利用道尼尔金属面临财务危机的机会收购了这家大名鼎鼎的飞机制造企业百分之七十地股份,这一仗也是财团进入德国之后所打的第一场漂亮仗,此后厂、1家造船厂和4家纺织厂也成了这个新兴财团旗下产业。在这一系列收购当中,财团经营者明显感觉到了卡特尔组织在德国各行业的垄断地位,尽管在经济危机中损失颇大,但那些工业巨头们的垄断地位却牢不可破,除道尼尔公司之外,财团在德国收获的都是中小企业,这和美国的情形颇有相似之处。
来自全美咖啡犹太籍总经理卡莱伯那边的也都是好消息。全美咖啡的连续收购,使得这个以罐装咖啡起家的集团旗下控制着美国咖啡界百分之四十五地生产线、百分之五十三的工人以及百分之五十七的市场,尽管这几年美国咖啡市场销量受经济危机影响全面下滑,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随着经济复苏,全美咖啡在业界地地位将超越以往任何一家美国咖啡企业。
自巴拿马运河建成之后,船只从大西洋进入太平洋的航程缩短了上千海里,不过这一次德国海军的帆船训练舰“克森”号选择了古老的麦哲伦海峡——这里常年波涛汹涌,是又一个挑战勇气和技巧的地方。老船长赫勒早早向船员们宣布:每个人必须同心协力,方能带着这艘旧式帆船穿越那片极其危险的海域。
在这艘帆船上,船员们以新近加入德国海军的青年居多,还有不少像张海诺、舒伯特这样刚刚进阶的年轻军官,虽不说每个人在海军都会有大好前途,但至少没有人漠视自己的生命。在生存意识的感召下。所有船员在接下来地航程中格外团结,并且个个都打起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精神。也许是上天眷顾的关系,在穿越美洲南端地麦哲伦海峡时。天气晴朗,海面的风浪并没有过给他们带来太多的麻烦,穿过这条古往今来多沉船的海峡之后,他们进入了另一片浩瀚的大洋。
对于太平洋,张海诺并不陌生,但自从他成为海诺。冯。芬肯施泰因以来,就只在前往智利时涉足过这片海域,且从未深入到大洋腹地。这一次,帆船沿着南太平洋航线航行数周,并先后在新西兰的惠灵顿和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停靠。大洋洲的和谐与宁静,让船员们感受到了另一种气氛,不过这里并没有逃过经济危机的影响:羊毛卖不出价格,澳洲农牧民便失去了生存的依靠。
因为没有远航至远东和苏俄水域,“格森”号的这次便算不得环球航行。不过在行驶到印度洋时,从柏林的海军总参谋部发来一纸让所有人多少感到意外的电报:赫勒因为长年敬职敬业的为海军培养合格艇员,晋升海军中校并调任新式训练舰“洛克文茨”号舰长,暂由随船的总参谋部特别观察人员海诺。冯。芬肯施泰因少校担任“格森”号代理舰长。
张海诺心知这是雷德尔的有意安排,但一时间还有些手足无措,好在老资格的赫勒也明白总参谋部的用意,由于“洛克文茨”号目前仍在国内,所以在接下来的航程中,他以一名特殊乘客的身份辅助张海诺掌控和指挥这艘训练舰。尽管这只是一艘排水量数百吨的旧式帆船,但好歹让张海诺体验了一次当水面舰艇指挥官的滋味——这和指挥潜艇有许多相通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
在潜艇上,艇长的活动面积仅限于狭窄的内舱和甲板,属下也只有区区四五十人,且因为潜艇作战的特殊性质,出航期间艇员着装基本上没有限制,但水面舰艇在这一方面就有很大的不同。在从印度洋绕道好望角返回欧洲的航程中,张海诺认真学习如何安排值班军官、检查甲板和桅杆情况,而安排船员进行适量的运动也是必需的。在进出外国港口时,各种国际礼仪是要遵守的,入港休整和安排补给看似简单却大意不得。这些工作虽然辛苦繁杂,却让张海诺收获颇多,等到6月初“格森”号返回德国时,按照赫勒的话,他已经能够很好的胜任“除战列舰和巡洋舰之外任何一级战舰指挥官的角色”。
就在张海诺远航期间,德美政界又发生了两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1933年1月,施莱彻尔的军人内阁因为失去军队和民众的支持而倒台,希特勒联合前总理巴本获得兴登堡的支持组织新内阁,并由希特勒和巴本出任正副总理,许多人将此视为德国复兴的开始;同年3,富兰克林。罗斯福宣誓就职,正式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他推行的新~是挽救美国的关键举措。
未能目睹小胡子通过和平方式登上权力巅峰的历史性一幕,张海诺多少还是有些遗憾的,同时他还错过了2间发生的“国会纵火案”——多数史学家认为这是纳粹党贼喊捉贼的把戏,但不管怎样,利用纵火者是个荷兰籍的布尔什维克者这一借口,希特勒凭借手中掌握的各种暴力武器——冲锋队、党卫队以及由新任普鲁士内政部长、纳粹党魁威廉。弗里克控制的普鲁士警察大肆清洗德国的布尔什维克势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除了他们在政府中的最大敌人,从而稳固了国社党在政府中的地位。
国会纵火案之后,国社党掀起了又一轮宣传攻势,并在3的大选中与各联盟党派共同获得了多数——胜利虽然微弱,这却也足以令希特勒伸手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