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说霍夫曼现在是德意志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暴君”了,他这半年干掉的元帅和将军比德意志这一百多年来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几倍,或许只有苏联的“大清洗”才能与之相媲美,但四分五裂的容克集团现在凝聚不起一丝反抗的勇气来,一方面是因为党卫军和盖世太保看得很紧,对反抗分子露头就打,另一方面是德国的战略形势很好——不是小好,是大好!
  拿下了非洲和马耳他,地中海变成了轴心的内海;拿下了中东,战争机器上的石油与其他矿产便有了保障,一直制约德国工业力量的资源问题得到了缓解;拉拢了土耳其、伊拉克、伊朗、西班牙、葡萄牙,轴心集团骤然增加了上亿人口和上百万的军队,规模大得吓人,能不能打那是另外一回事;宣布新的东方政策,解放了各非俄罗斯民族并将其武装起来,为东线平添了可靠保障。
  而且元首下一步思路在他们看来也很可行:封锁英国,用饥饿战术逼迫对方退出战争;重创红军,逼迫斯大林签署城下之盟;至于美国,当英国和苏联都无力再战时大家就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谈了,德国从没有消灭美国的意图(起码现在没有),甚至可以承认美国对美洲大陆的绝对控制权,等整合欧洲,控制北非和中东后,第三帝国的实力将迅速膨胀,过20或者30年完全可以再和美国一较高下。
  在目前这个时候,胜利看上去遥遥在望,第三帝国有关“千年帝国”的梦想就要实现,为什么要头脑发热去反对元首?容克集团中看不惯元首的人不是没有,比如挂冠而去的李斯特元帅就是少之又少的其中之一,但对这种公开表达态度的,霍夫曼并不想难为对方,他要对付的是隐藏起来的破坏分子——这事鲍曼干得得心应手。霍夫曼版“大清洗”之后,现在军官团高级职位可是空着不少好位置,任何想要有所作为的人都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至于普通的中下级军官,现在眼中全是狂热——还有比打仗更快的升官渠道么?十万国防军时期要从少尉升到少校难如登天,但现在却不同,一个从波兰战役时就参战的少尉只要不是特别不走运,现在基本都干到了上尉,运气好的话甚至已干到少校,只要不死,到战争结束时还怕不能更进一步?任何人想要武力反对元首,首先要问问这些普通的中下级军官能不能答应。
  霍夫曼抵达罗斯托夫时,曼施坦因好整以暇待在司令部,半点也看不出忙碌的样子,甚至还为元首一行的到来举行了小规模的欢迎仪式,场面很热烈,所有高级军官都是信心满满,也不为眼前的战事感到紧张。凯特尔皱了皱眉头,似乎担心元首会对此不满。
  但霍夫曼并没有流露出什么不悦的表情,在他看来,指挥若定、场面平和才是高明的指挥官,气氛紧张、脸色大变多半是情况不妙,如果指挥部里这些参谋忙得满头大汗跑来跑去、到处都是声嘶力竭的吼声那估计就离失败或重挫不远了。
  他看了看沙盘有关敌我态势的分布,问道:“前线情况怎么样?”
  “很好,我们顺利推进,敌人节节败退……”曼施坦因先描绘了大致的交战情况,然后又跟了一句俏皮话,“不过推进速度似乎有点快,超过了计划期望,也不符合您的要求,我在想办法怎么打慢一点,却又不能表现得太明显,以免让俄国人看出破绽——这让我很伤脑筋。”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哄堂大笑起来,连霍夫曼也被逗乐了,他不知道曼施坦因居然还有如此幽默的一面。
  “俄国人很不经打么?”凯特尔疑惑地问道。
  “也不是,主要是我们的部队比较厉害。”曼施坦因想了想解释道,“经过近3个月时间对人员、装备补充与调整后,部队战斗力有了飞速提升,别看只是诸如换装新式步枪(G43半自动步枪和stg43突击步枪)、增加自行火炮、半履带装甲车等细微变化,叠加在一起就使部队面貌有了脱胎换骨的提升,再加坦克数量的增加,现在1个装甲师比从前2个装甲师还厉害,2个步兵师相当于过去3个师。”
  “这一切完全归功于元首的调整与坚持。”他停了一下,最后又总结了这一句。所有人都会意地笑了起来:大家都理解这不是廉价的奉承话。霍夫曼当初一力推动“扩师裁军”和编列1943型部队编制时曾遭到各种各样抵制,一些被解除军长职务的高级将领无处可去,人事安排成为难题——直到大清洗才解决了这个问题,而1943型部队编制调整与新装备换装又带来各种麻烦与问题,在激烈的作战中调整编制本身就是一种冒险,还对工业生产与补给带去了极大压力与挑战。
  当初霍夫曼和施佩尔在坦克军备重整案中毅然决定停掉全部三号生产线并转产四号坦克时曾遭遇很大阻力,因为所有人都预计会出现短期装备减少,但霍夫曼用总动员解决了这个困难,硬着头皮坚持下来后,所有装备补充与更新最终全部如期完成,效果非常好,就连最挑剔的人也不能再对军备部的工作说出什么不是来。
  “装备和补给你得感谢施佩尔部长,他在本土可是忙疯了。”霍夫曼公开肯定了施佩尔的成绩后说道,“我是来看1943型装甲师和步兵师的战斗情况的,听到你这么说我很高兴。”
  凯特尔对此很感兴趣,推动标准化师改造并增强部队战斗力是最高统帅部1943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后备军总司令勃洛姆堡元帅也竖起耳朵仔细听曼施坦因说下去,南方集团军群最近几个月得到的补充部队全是他主持训练出来的。
  由于其他几个原定第一批换装和整补的王牌师一直在东征西讨,所以胡贝老爹的第16装甲师反而是第一批完成换装的,根据“4团6营8连制”的核心原则,构成第16装甲师作战核心的装甲团下设4个装甲营,整体达到了4营16连的规模。其中3个坦克营统一装备4号h型坦克,满编后坦克总数达到了284辆(3个坦克营共276辆+团部8辆),此外坦克歼击营还有92辆三号突击炮。整编后总人数高达2万人——曼施坦因评价这样的装甲师一个顶俩确实毫不夸张。





第一百十7章 高加索(4)
  1943型整编装甲师的坦克数量已超越两个苏联坦克军的实力,考虑到此时的苏联坦克军中还装备了部分轻型坦克,再加德军在坦克性能与人员素质上的优势,一个整编装甲师战斗力足以抵得上一个苏军坦克集团军(通常辖有3…4个坦克军和1个机械化军,拥有550…650辆坦克),而这样的整编装甲师全德国目前只编成了两个,且全在南方集团军群中——第一个是第16装甲师,另一个则是警卫旗队师。
  除此以外,曼施坦因又将3个虎式重装甲营和12个独立火箭炮连也配属给一线部队使用,在顿河流域的主要突击方向集中了1000多辆4号或者虎式坦克,再加压倒性的空中力量,整体攻击能力十分强大,打得罗科索夫斯基上将的顿河方面军节节败退——他只有一个坦克第4集团军,是故曼施坦因有“推进速度过快”的俏皮话。
  对新的整编师编列思路,一开始各主要将领中只有古德里安坚定不移地持赞同态度,认为装甲师应具有350…400辆装甲力量,他甚至希望将突击炮营也换成坦克营,因为实践证明突击炮在防御时是一把好手,但进攻作战中的效能依然不能与坦克相提并论,包括曼施坦因等一线指挥官均对此抱怀疑态度,认为新编制规模过大,指挥起来并不如意,与其在2个师里集中700…750辆坦克(或突击炮),还不如将其拆分为3个250辆坦克左右的一般装甲师。但两个样板师实际编列完成后,整编师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一方面是指挥优势,完整4单位制整编师确实指挥起来要比3单位制的普通师要复杂,但由于取消了军一级编制,集团军可直接指挥到师,集团军司令部—整编师—团这样的命令传导体系其复杂程度低于集团军—军—普通师—团的传递系统,而且首批完成整编师换装的4单位制装甲师指挥官——无论是胡贝还是迪特里希都是赫赫有名的骁将,指挥水平有口皆碑。霍夫曼的想法很简单,与其让平庸指挥官带领一般部队,不如让优秀将领多带一些兵力。
  另一方面是兵力配置问题,同样人数的4单位制的整编师比3单位制的普通师拥有更多作战兵力——这话听上去很矛盾,明明兵力一样,怎么会出现整编师比普通师拥有更多作战兵力这样的怪事?原因就在于构成不同,前者拥有更多的近战(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