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大唐-第10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上,几乎是当着李光弼的两万兵马的面,在戈壁滩上宰杀了白眉可汗,彻底将突厥的勇武变成了历史。
  骨力裴罗得知了唐军的两万兵马正朝丰州受降城开进的消息,他立刻派人来跟唐军将领李光弼解释这件事的缘由。并表示将立刻率军撤离大唐边境,将受降城归还给大唐兵马。还说,若是唐军领军的将领有兴趣的话,他愿意和领军的将领见一面,叙叙话,请他代为传达对大唐皇帝的问候。
  李光弼大为惊喜,自己见证的正是回纥人征服突厥的最后一战。没想到给大唐带来诸多麻烦的白眉可汗便在眼前的沙漠戈壁上被回纥首领斩杀,今后大唐北境取而代之的便是这位回纥人的首领骨力裴罗了。
  李光弼觉得自己应该接受骨力裴罗的邀请去见一见这位灭了突厥的怀仁可汗,尽管手下将领持反对意见,说这是骨力裴罗的诡计,要诱骗他去赴会然后诛杀他。但李光弼却知道,骨力裴罗杀自己毫无意义。自己所率的兵马根本不是回纥人的对手,不用诱杀主将,他们也能为所欲为。自己的两万兵马是根本抵挡不住他们南下的,如果他们当真打着南下的主意的话。还不如去和这位回纥可汗见个面,一来可探知其心意,二来还能和他套套近乎,毕竟自己驻守北境,难免和他们打交道。最让李光弼下定决定的是,他知道这位回纥的可汗是曾经受过陛下恩惠的,他的部落在突厥北方,不曾跟唐军有过任何的厮杀和恩怨,相反却一直处于友好交流的状态。
  次日下午,双方在受降城中会了面。让李光弼感到高兴的是,回纥可汗对自己极为尊敬,完全没有任何的傲慢的无礼。言谈之中骨力裴罗对大唐的局势表示了担忧,并且隐晦的提出了一个建议,那便是,若大唐需要回纥人提供帮助的话,只要大唐的皇帝陛下一句话,他骨力裴罗会立刻发兵帮助大唐平叛。
  李光弼闻听此言,无异于一下子抓住了救命的稻草。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自己和郭子仪正在忧心于兵马战力不足,难以完成对陛下的承诺。眼下兵强马壮的回纥人愿意协助平叛,那岂非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不过李光弼也明白,引外兵入唐的后果很可能是毁灭性的,请神容易送神难,一旦这些家伙来了不走了,那自己将是大唐的罪人。于是乎李光弼小心翼翼的提出了借兵的办法,便是请回纥人借出精锐的士兵归于自己麾下,这样避免了那些棘手的问题。唯一需要和回纥人商议的便是这借兵的代价和报酬,用雇佣的方式来解决兵马的问题。
  骨力裴罗何等的精明,他当然知道李光弼的担心。但他却出乎意料的答应了李光弼的要求。不过骨力裴罗提出要和大唐朝廷正式的谈判此事,商谈条件,白纸黑字的给予明确。骨力裴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即便战败了突厥之后,所率之下也是满目苍夷,他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更多的报酬,以精锐士兵的能力转化为物资钱粮,让自己的回纥部落尽快从战后的颓败之中走出来。当然,内乱的大唐也像是一块巨大的而孱弱的猎物诱惑着回纥人,他们也在寻找着在大唐内乱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的机会。
  就这样,双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李光弼回到灵州后当即和郭子仪详细的商量了这件事情。郭子仪虽然觉得不太靠谱,但经不住李光弼的苦口劝说。再加上郭子仪也觉得若无外力相助,自己和李光弼无法完成攻下长安的承诺,所以也就点头同意了。而骨力裴罗也一直留在大唐边境等待消息,他希望在一个月内得到大唐的具体答复。一个月的时间若不能达成协议,他便要率军回头了,因为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他的大军不可能呆在野外营地里无限的等候下去。
  这就是李光弼和郭子仪立刻写了密信去跟玄宗请示的原因,他两人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等待着朝廷的消息。他们担心等来的是玄宗的一顿训斥和怒骂,但显然他们多虑了。
  灵州城外的大雪之中,李光弼和郭子仪看到了飞驰而来的李瑁的身影,二人对视一眼,均长舒了一口气。见到李瑁亲自前来,便说明陛下是应允了。李瑁此来,定是代表陛下和回纥人谈判的。
  李瑁这一路翻越千山万水,崎岖坎坷之地,千里迢迢赶到灵州,尝尽了辛酸、吃尽了苦头。骑着马在这种严寒的天气之中赶路,那是他这个养尊处优之人所不曾经历的。当初逃离京城时,好歹也是大队人马护送,一路上有车驾代步,虽然辛苦,但还可忍受。而现在,轻骑简从从成都往灵州赶,和当时情形不可同日而语。
  身体上疲劳艰辛,每天像是身在冰窖中一般的寒冷,乃至手脚都冻得红肿溃烂。但其实李瑁的心里却并不像他的身体那般感到煎熬难忍,事实上他的心里是很兴奋和高兴的。此番奉父皇之命前来灵州同回纥人接洽借兵事宜,怀中揣着父皇的宝印,胯下是父皇的坐骑,此行自己便代表着父皇亲临,可以全权决断洽谈事宜,这是多么大的信任。在李瑁的人生经历里,还从没有过这样的时刻。这足以证明,此刻的自己是玄宗绝对信任的人,这也代表着一件事,自己也将是父皇心目中最佳的继位人选。
  而且,能够离开成都那个地方,这让李瑁的心情更是雀跃。在成都,自己其实没什么腾挪的余地。父皇还罢了,那王源带给人的压迫感和恐慌感更是挥之不去。王源就像一朵巨大的乌云笼罩在头顶之上,不知何时便会电闪雷鸣天崩地裂。相较于其他人的迟钝和无感,李瑁在心里是绝对认为王源必将叛逆的。李瑁读了那么多的史书,每一本上都写着功高震主拥兵自重之人将会作出什么样的行为来,要让李瑁相信王源是忠心耿耿的为了李唐的江山效力而无二心,那是绝无可能的。况且马嵬坡上发生的那些事情虽无证据,但基本上昭然若揭,王源早已不值得信任。在做出如此欺天之行后,还相信王源会忠心耿耿,那便是愚蠢了。
  所以,现在自己能脱离王源的控制,李瑁心中其实感到无比的轻松和愉悦。相较于成都的阴云密布和处处危机,脱离成都后呼吸着的自由的空气让他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同自由相比,这路上的艰辛又算得了什么。
  一路上,一个极为大胆的念头一直在李瑁心中萦绕,那是个既让人兴奋,又让人激动,但又让人惊恐不安的想法。那是个危险的想法,李瑁深知弄不好便会背负大逆不道之名,但那念头却一直挥之不去,散发着一种让人飞蛾扑火一般的致命的诱惑力,让李瑁在一路上的严寒风霜之中依旧激动的身子发热流汗。但他还没有想清楚想明白,他还不确定自己是否敢这么做,他需要探听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口气,再决定是否进行此事,郭子仪和李光弼的支持是这件事成败的关键。
  ……
  灵州南城外,漫天的鹅毛大雪之中,李瑁看到了在城外驻马而立迎接自己的李光弼和郭子仪的身影。看到两人驻马迎候,李瑁长舒了一口气,挥鞭疾驰而近。
  李光弼和郭子仪策马上前齐声叫道:“来者可是寿王殿下?”
  李瑁高声叫道:“李将军,郭将军,是我,我是李瑁。我奉父皇之命前来全权商洽借兵之事。”
  李光弼和郭子仪忙滚鞍下马跪在雪地里拱手叫道:“臣李光弼(郭子仪)恭迎寿王殿下。”
  李瑁哈哈大笑着翻身下马,本想以一个矫健的姿势稳健的落在地上,却没想到长时间骑马和寒冷让他的双腿血脉不通,两条腿麻木不堪,脚一落地便一个趔趄歪倒在了雪地里。
  “寿王殿下,可无恙否?”郭子仪和李光弼忙上前查问,将李瑁从雪地里扶了起来。
  “没事没事,想必是见到你们太开心的缘故。哈哈哈,终于到了灵州了。”李瑁勉力站稳身形,尴尬地笑道。
  “得知寿王殿下到来的消息后,我和郭大帅便在此等候了。本打算去迎候殿下的,但又怕天降大雪方向不明错过了,所以便一直在城门外等候。殿下这一路可辛苦了,快回城歇息。喝些热茶,吃些热酒热菜暖暖身子。”李光弼忙道。
  李瑁笑道:“甚好,我已经两餐未食了,你一说热酒热菜,我的肚子都饥肠辘辘的咕咕乱叫了。”
  众人立刻打马回城,天色昏暗之时,李瑁已经舒舒服服的泡了个热水澡,穿上了厚厚的裘氅坐在了灵州节度府后宅的花厅之中。
  花厅内巨烛高烧,几只大火盆中的炭火烧的红通通的,热气灌满了整个屋子,让屋子里温暖如春。满座的酒菜热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