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阳如血-长征前后内幕大写真-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于此,后来中共中央在《告全国人民书》中也断言,福建人民政府“它
不会同任何国民党的反革命政府有什么区别,那它的一切行动,将不过是一
些过去反革命的国民党领袖与政客的企图利用新的方法来欺骗民众的把戏,
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推翻帝国主义与中国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而正是为
了维持这一统治,为了阻止全中国民众的革命化与他们向着苏维埃道路的迈
进!”

在李德“独立房子”召开的军委会,围绕怎样对待福建政府的时局,依
然出现两种迥然各异的观点。

毛泽东不愿意丧失这样一个天赐良机,他说:“不管十九路军今后有什
么打算,抗日这一点不容忽视,既然他们敢于打出旗号反对蒋介石,我们就
应积极支持。”


博古认为,“福建政府是要阻止民众革命斗争的发展,麻痹与欺骗群众,
使反帝反蒋的斗争陷于失败,而帮助帝国主义国民党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
的政策与步骤与蒋介石国民党是没有区别的。”

正因为此,博古在与苏维埃驻榕军事代表张云逸谈话时,只交待他:“此
行的目的是设法争取点队伍过来。”至于如何利用这个契机推动革命形势发
展,支持十九路军反蒋抗日,却只字未提。

毛泽东详尽地分析了当时的敌我态势,建议:“红军应该跳出敌人的包
围圈,调至外线,打到敌人的后方,到赣、浙、闽、皖四省的交界地区活动,
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而绝对不能采取堡垒对堡垒的错误方针,才能使敌人
的堡垒政策归于失败。”

博古不禁想起几天前在前方的周恩来、彭德怀等人更为具体的建议。
彭德怀建议说:“留五军团保卫中央苏区;集中一、三军团和
七、九两个军团,向闽浙赣边区进军,依托方志敏、邵式平根据地,威

胁南京、上海、杭州,支援十九路军的福建事变,推动抗日运动,
破坏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计划。”
周恩来以红一方面军总部名义,也致电博古、李德、项英,通报福建事

变后敌情变化,建议红三军团、红五军团迅速出动,侧击国民党蒋军入闽部

队。
然而,这些建议遭到了博古、李德的拒绝。
周恩来再次建议,不要分割突击兵团,应立即集中方面军主力红一、三、

五、七、九五个军团主力,在东乡、得胜关一线,拦截蒋军部队,与入闽的
蒋军主力决战。

想到这里,博古更加不悦,说:“打到外线去,打到闽浙皖赣边,这不
是置中央苏区于不顾吗?瑞金还保不保了?这是脱离中央苏区根据地的冒险
主义!”

李德更有“高见”:“蔡廷锴的福建政府是最危险的敌人,比蒋介石还

坏还危险,对群众有更大的欺骗性,红军决不能支援蔡廷锴。”
博古听李德的,而李德则听其上司总顾问弗雷德的。
当蒋介石兴师入闽之际,弗雷德从上海电示中央红军,在一个月内集中

主力,向江西西部迅速挺进,直至湖南边界,除占领南昌外,还要尽可能攻

占长沙。
李德忠实地执行了这个指示。
博古唯李德之命是从。
毛泽东的建议被拒绝了。彭德怀的建议被拒绝了。周恩来的建议也被拒

绝了。

无论毛泽东或彭德怀的外线出击,抑或周恩来的内线决战,都可能直接
或间接支援第十九路军。而博古、李德都不愿介入这场“军阀混战”,更不
愿替蔡廷锴去打蒋介石。

这次军委会,最后由李德个人拍板说了算。所有中央红军主力,全部从

东线调往西线永丰地区,去攻打蒋介石的堡垒。
这是一次重大的决策失误。“围剿”中央苏区的敌北路军十余
万众,在没有遭受任何阻击情况下,大摇大摆顺顺当当地通过了彭德怀、

林彪的防区,向十九路军“讨代”过去。
蒋介石消除了一切后顾之忧;蔡廷锴面临大敌,红军坐失战机。


十九路军兵败如山倒,博古顿感“唇亡齿寒”

福建政府独树一帜,撑起来迅速,但倒下去也快,其寿命仅仅五十天。

有史学家这样评价它的失误:

“由于事变准备不周,策略失当,一开始就另立共和国改换国旗,新组
政党,使国民党内一些不满蒋介石统治的地方实力派,如桂系西南及北方各
军阀势力,都不敢响应而取观望态度,在政治上十分孤立;在对红军的态度
上也无确定的决策,疑虑重重;在军事上过高地估计了十九路军的力量,以
为蒋介石不可能干很短时间内抽调大批部队入闽,即使来了也可以据古田、
水口一带,支持相当时间,因而采取了消极保卫福州的错误作战方针。”

闽变的主要领导人蔡廷锴和蒋光鼐在后来总结这一段历史时,也深感如
此。

蔡廷锴在回忆中写道:

闽变开始,我电告各师扩为军的番号命令下达,同时电饬各军官兵取下
青天白日帽徽及孙中山遗像,停止每周的总理纪念周,取消党旗国旗。平时
没有说服工作,一旦说是反对南京政府之事,当时据报官兵颇为惶惑。

取消党旗国旗,放弃三民主义,给蒋介石讨伐“大逆不道”以借口,福
建政府成立的第二天,蒋介石便使出杀手锏。

汪精卫、孙科之流,平素虽与蒋介石格格不入,此时竟也慷慨相助。汪
精卫在南京咒骂说,“闽变”是继袁世凯以来所谓洪宪、张

勋复辟、苏维埃、伪满之后第五次变更国体制度的叛国行为,提倡最高
权力属于农工的政策,乃是主张以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任意屠杀。孙科
在南京叫嚣,对陈铭枢非用军事镇压不足以扫击其野心。

整个国民党中,除上海李烈钧发电表示声援和张学良在欧洲来电支持
外,几乎再也没有支持者。湖南的方鼎英,原准备在湘西发难,但见形势不
对头,陈铭枢怎么策应,也发动不起来。远在海外的闽粤籍华侨,平日都是
热情支持十九路军的,这会儿,声援者也寥寥无几。

特别是广东陈济棠,原本与福建政府订有盟约,但他在收受蒋介石一百
万补助金后,与福建政府变友为敌,按照蒋介石的部署,实行封锁闽粤边各
陆地交通要道,封闭十九路军驻粤各机关。

蔡廷锴见陈济棠背信弃义,电责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

福建政府原以为盟友中共会给予援助,但结果令其大失所望。瑞金的最
高决策层,非但没有雪中送炭,反倒有落井下石之嫌。

博古说:“如果同蔡廷锴握手的话,那必须在握手的瞬间骂他一句反革
命。”

十九路军代表应邀参加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开幕式时,会上有
人提出应当援助福建政府的提议,但“左”倾关门主义者以“福建政府也是
军阀”为由撤销了。甚至有人还当着福建代表的面,骂福建政府:“比公开
打着反革命旗号的反革命还要坏。”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斗争》和《红旗周报》发表一系列文章,中共六届
五中全会的《政治决议案》中,都把福建人民政府说成是“为挽救破产的反
革命的统治,并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强盗行为施放烟幕弹”,“是为反对
苏维埃,替法西斯铺平道路”。。


福建政府尚在摇篮之中,便四面楚歌,政治上孤立无援。陈铭枢“只要
一通电发难,全国将一呼百应”之幻想化为泡影。

仅仅一个月,国民党的“讨伐军”各部已各就各位。

(1)蒋鼎文所率第二路军,辖李玉堂第三师、李延年第九师,由赣南窜
入闽境后,经崇安、建安、建阳,通过建瓯南进,先头部队已抵延平附近。
(2)张治中所率第四路军,辖王敬久第八十七师、孙元良第八十八师,
由浙江窜入闽境,经仙霞岭、浦城、建瓯,前锋已追近古田附近。
(3)卫立煌所率第五路军,辖宋希濂第三十六师、李默庵第十师、刘勘
第八十三师,由赣东窜入闽境后,经邵武、顺昌等地,先头宋希濂部抵延平
附近。
(4)被蒋介石计为三十九军军长的刘和鼎,率第五十六师已由建瓯南进
到达延平北部地区,有进攻延平模样。
(5)后续部队汤恩伯纵队,所辖冷欣第四师、王仲廉第八十九师,由赣
东窜入闽境后,已在由邵武向顺昌前进中。
说来也有意思,这些“中央军”曾与蔡廷锴是并肩作战打日本和打红军
的盟友,如今剑拔弩张,你死我活。
与此同时,日、英、美军也对福建政府炫耀武力,予以威胁。福建沿海
日本第三舰队球磨、时风、安云诸舰,英国兵舰白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