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光绪中华-第5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始谋求发动针对英军这一轮攻势的反击。
奥匈帝国的军队目前完全交给了奥匈帝国总司令赫岑多夫元帅指挥,在德国方面的建议下负责进攻,如今看起来地位突然重要许多。意大利的奥地利集团军数量从一个增加到了三个,奥地利人也重提当年茜茜公主被意大利人刺杀的旧事,发动了更多热血的奥地利人开进了亚平宁半岛,而巴尔干半岛方面则由于战争的基本结束,军事任务只剩下了维持治安及占领方面,所以在留下了一个集团军以配合土耳其和保加利亚人控制巴尔干半岛后,他们将主要的作战目标放在了征服意大利上面,并将与英意联军形成新的对抗均势。
在西线方面,德国人在顶住了英法联军的第一轮攻势之后,也开始准备发动新的一轮反攻,德皇再次发表动员讲话,表示希望能在巴黎度过新年,虽然这在现实上实现的可能性并不大,但这毕竟给了前线部队压力和士气,并且他的讲话也为他的军队带来了数十万新生力量。新的预备役部队开进了比利时和法国,为夏秋季攻势做好了人力准备。在凡尔登方向,威廉皇太子也亲自抵达前线视察,并慰问了在第一天的防御战中建立功勋的士兵们,总体而言,德军在这一阶段的战争中有所损失,但问题都还不是太大,只要南线还没有出现大的混乱,即便中美两国很快就将通过的就公平贸易和自由航行权力的宣言不能及时的产生作用,那么德国也无需为未来担心。
从中国方面,德国人也获得了美国的新要求,美国希望在澳大利亚实现他们的战略目的,这与德国的世界政策是有所抵触的,中国方面的意思是如果德国需要,那么中国可以坚定的表示拒绝,而在印度方面,中国方面则摆出了军队在连续作战后需要一个休整期,且需要避过夏季作战的理由,希望与德方再次就印度方向的作战计划和规模做总参谋部级别的探讨。
为了应负英国人在巴勒斯坦的攻势,德军除了加强对新生的阿拉伯王国的政治攻势之外,也向土耳其南方边境派遣了以克莱森斯泰少将率领的一个军。由于担心这种举动有可能会触沙特国王的缘故,应德国方面的请求,第二方面军派遣了以白崇禧少校为首的一个军事观察团前往阿拉伯地区,就英国军队进入阿拉伯领土和德国帮助阿拉伯传统敌人土耳其的问题,与沙特国王展开接触。
从法理上来说,英国并没有承认阿拉伯王国,所以相信沙特方面对于英国人此番的动作不会感到太愉快,但是力量的悬殊和国家新生的现状,会让他有可能去选择一种权宜的对策。当然,如果他有一个相对纯洁的外力的帮助介入的话,这一切都有可能会发生变化。也正是基于这个判断,总参谋部批准了白崇禧计划,也就是发动并指挥阿拉伯军队,为建立独立统一、领土完整的阿拉伯国家而努力,并实现中国的政治军事目的的计划。
对阿拉伯来说,英德都不是单纯的朋友,也不是单纯的敌人,只有中国才是一贯的无私帮助者的角色。而且中国每次派遣来到阿拉伯的军政官员,都与自己抱有相同的宗教信仰,从这一点上来说,沙特国王甚至完全可以把中国看成一个强大的伊斯兰国家。
这一轮的政治及军事的冲突和各方面的应对对策,都将在未来的一两年内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决定未来数十年的世界格局走向。所以,尽管我在面临着另一场与美国人的政治桌面上的角力并双方都勉励维持着不要将这种角力军事化的同时,我仍然要与外交部及总参谋部的部分人员就与德国之间的合作关系保持着持续的关注。
尽管在国内因为对德的合作程度和力度问题上,有着很多的不同意见,包括皇次子溥英之所以闯出祸事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在,但我始终不认为中国应当一门心思的把所有的力量用在与德国的全面合作,或者德国人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帮助的程度,这样做不能够实现欧洲战争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一个衰弱和混乱的欧洲才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尽管欧洲最终要走向和平,但是谁都不希望欧洲在修养几年后又走回到英国时代的欧洲,那样对于中国来说,是没有半分益处的。
正如美国人的赤裸裸的言辞所说的,尽管他们喜欢和平,但绝不是现在就立刻以和平取代战争,德国在国力不受大的影响的情况下,迅速摆平英国之后,他们必然会持续追求他们的世界政策,与中国或者美国的利益冲突,几乎不用怎样多想就可以得到答案。事实上在这个时代,对德国人的恐惧也是一个常见的思想,一个四分五裂的德国在统一后短短三四十年,就能积累起与统治地球四百余年的英国相匹配的国力,如果再让他们迅速的赢了这一仗,他们将会以怎样一种姿态去统治这个地球?当然,与其说是恐惧德国本身,还不如说是恐惧他们即将带来的与过去英国人差不了多少的旧秩序。人类生活在这样的秩序体系下太久了,新生力量都需要变化,所不同的是德国希望取而代之,而中国和美国看起来是希望以一种新的平衡体系来取代一极独大的秩序。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双方都观察到英国在投入了数十万人的新生力量开辟不同的战争以试图对德国获得决定性的胜利但都没有收到明显成效,相反英国人还在第一天就赔上了六万条尸体之后,中美双方迅速的恢复了谈判,并不约而同的加快了谈判的进程。在8月4日,双方发表了第一个联合公报,中华帝国皇帝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联合向世界要求一个公平贸易的秩序,和公海自由航行的权力。虽然声明并没有提到英国或者德国,但谁都知道,这代表着中美这两个有能力决定未来的国家,已经继中国对英法俄宣战后,一体对同盟国集团表示了支持的态度。
英吉利海峡的战列舰封锁将被中美两国无视,而中方也在这一点上正式向美方申明了这其实是有利于美国而对中国没有任何益处的宣言,因为中英实际处于战争状态,事实上战争伊始的1912年,英国就悍然击沉了中国货轮敖广号,将来的所有的贸易货运船只,中方的货轮除非悬挂美利坚合众国国旗,否则英国方面不可能对这些货轮表现出任何形式的尊重。
以这一点为突破口,美国人也爽快的认同了中方提出的澳大利亚非军事化的条件,只不过他们也希望中方能够确保中国和德国都不会对澳大利亚形成实际占领的局面,美国希望澳大利亚能够在摆脱英国的统治后,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民选国家,这也与中方近期表现出来的对民主的尊重不谋而合。在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下,中方当然也不便再加以拒绝。双方于是在8月7日共同签署了政府间申明……《中美关于澳大利亚地位协定》。
同时签署的还有一揽子关于互相开放市场,对方大洲对等移民待遇,北京……华盛顿热线电报协定等等协定。中美双方并对欧战问题签署了一份秘密条约……《关于战后世界的若干意见》,这基本上算是一份草案,就中美之间在未来欧洲被大幅消弱之后的世界秩序问题做了若干约定,条约基本上形成了中方对亚洲的优先地位,非洲的中美对等权益等若干前瞻性约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算是一份瓜分世界的约定。有效期则保持到我驾崩的那一天。而在欧洲战争的问题上,中美两国军方官员也签署了一份双方军队都不进入本大洲以外的战场的对等承诺书,郑重表达了对对方直接介入欧洲战争的担忧心理。
当然,这是见不得光的,中美之间长期以来的默契配合积累起来的政治友谊使得双方能够在这方面的问题上畅所欲言。美国显然不打算在亚洲问题上持续激怒中国,他们转而将目标转向了非洲。而在公开层面上,中国、美国以及之前已经表达过和平意愿的梵蒂冈教皇国的代表也共同发表了一个《和平呼吁》。再次表达了希望欧洲各国能够保持克制,回到1900年北京宣言所提出的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道路上来。
这也奠定了未来世界两极格局,中美两国在经过数十年的合作和双方军事透明化的步骤之后,也充分了解了对方的不可征服性,所谓合则两利。在目前阶段下,如果中美双方不像现在这样抛开一切小的分歧的话,那么必将错过这样一个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如此的黄金发展期。
美国与中国不同,他们对土地的渴求远远不如中国人,在欧洲这两年的战争进程中,他们忙着收服南美洲那些英法德遗留下来的商业和政治地盘,在墨西哥出现新的变数之后,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