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光绪中华-第5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退而求其次,允许中国租用美国货舱向德国维持贸易也是可以的。不过我相信美国也乐于两面做生意,这一天他们没有拒绝的理由。
另外就是还要与德国就俄国在德的前后近百万战俘的处理问题跟德国讨价还价,条件就是中美联合就对德贸易对英国施压,让德国维持一个海上生命线。德国人如果同意这一条的话,那么俄国两个政府的生死,我们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维持一个优势的地位,这对于北方维持中欧缓冲区是十分有必要的。
目前中国占据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后,这片土地在十几年地消化后,再进而利用这里做基地,影响到中东和乌克兰地区,中欧之间还有这么一大片缓冲地带,这样无论未来欧洲局势如何,最起码在亚洲我已经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可观的稳固的地盘。
尽管南方的印度和波斯,阿富汗等地区的事务还没有解决掉,但是这迟早会解决,只是目前不是我所认为的好时机而已。随着印度一垮台,其他地区的问题也将随之迎刃而解。而目前有能力在这片地方与中国争雄的,除了英国之外还没有任何国家,即便是美国也不可能,美国如果希望寻求武装进入这片海域的话,他们就必须首先与中国展开全面的对抗。
这也是说什么塔夫脱总统谋求在印度事务上松口,但请示中国暂缓对印度进攻的原因,事实上他们也知道印度迟早将会从英国手中转交给中国,所以他们希望首先营造一个美国有意插手印度事务的假象,而他们的真实目的却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南太平洋区域。
澳大利亚在我默认的划分方法里,那是准备划给德国人的,中国维持一个贸易优先地位就够了,现在美国人插进一杠子,这就使问题有些复杂化了。但无论如何,一个非军事化的澳大利亚,才符合帝国的根本利益,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域,帝国不能容忍任何足以威胁帝国的军事力量,而美国人正有这样的能力,到今年为止,他们已经有三十余条战列舰了,海军实力单从舰只数量来说,是超过帝国海军的,这也是为什么海军近些年屡屡要求增加军费的缘故,也是林泰曾一直致力于经营一条岛链防御体系的原因。
现在他们谋求进入澳大利亚,如果在驻军问题上任由他们来做的话,那么美国人将能够直接对太平洋地区的中国势力范围形成威胁,这是不可能接受的。
接下来两天的谈判就围绕着这几方面展开,美国人在经过一轮接触后,提出希望在澳大利亚维持一个小规模的军事存在,并取得一个港口,被中方拒绝后,美国人似乎也意识到这条过于敏感了,但基于他们的利益也必须要坚持,所以谈到后来,就形成了澳大利亚问题与公平贸易与自由航行权的问题捆绑的姿态。
其他问题倒是很快达成了共识,譬如中美双方共同向欧洲派遣军事观察团,并进行和平斡旋的合作问题,中美双方就对等开放新市场,美国商品可以进入中亚,中国商品可以进入南美的谈判,等等这些问题都很快达成了共识。
到了8月1日的时候,世界的目光再次被战争所吸引,中美两国的谈判也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所以双方暂停一天谈判,共同发表了一个中美两国就近期战争局势的看法的声明,谴责了英法方面发动新一轮的大规模战争,致使中美两国的和平努力成为水中泡影。声明指出中美双方作为和平的扞卫者,将会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向交战地区派遣联合军事观察团,就双方的战争及战争所造成的危害,向两国政府和人民发回公正和客观的报告。声明指出,中美双方再次呼吁交战双方保持克制,避免战争进一扩大,在近阶段,中美两国保留采用任何方式结束战争的权力。
英国人或者德国人当然不会将这样一份有着威胁含义的声明看的太重,双方第一天的交战可以用人山人海四个字来形容,英国方面投入了44个师,在索姆河一线对德军的右翼发动了突袭,在坦克和炮火的支援下,成千上万的步兵展开了对德军阵地的突击。
配合着英国的攻势,法国人也在巴黎北方组织了一个集团军规模的突击行动,27个步兵师向正对着的德军第二集团军防线发起了全面袭击,并成功的在当天摧毁了一门长期威胁巴黎安全的超远射程大炮,并在当天将战线向北方推进了近20公里,这对于法军来说,是一次了不起的胜利。
但是在凡尔登方向指挥近六十个法国师的贝当将军显然运气不够好,他们落到德军手里的第一道防线如今也成了他们进攻方向上的难题,而且德军的炮兵明显要比自己强,德军第五集团军甚至利用风向首次采用了化学武器,成千上万的法国士兵在吸入彩色的气体之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呕吐和眩晕症状,并不得不停止进攻。
德军趋势攻取了几个据点之后,才就此罢手,这也使得在法国境内的战争中,德军获得了唯一的一个亮点。
在整个欧洲的战线上,随着英国派遣了更多的远征军进入战场,整个战争态势第一次出现了对协约国集团的倾斜。
英军同时还在中东地区开辟了第二战场,一些阿拉伯部落在他们的情报人员的策动下,展开了对BB铁路的破坏行动,这让柏林非常恼火,那是他们力所不能及的地方。所以,他们又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东方。
正文 第三二七章 … 分赃
 更新时间:2009…4…3 16:14:27 本章字数:6095
战争是政治的外延,而权力本身以及构建权力的过程则称之为政治。在国际政治领域,目前阶段旧的国际秩序已然倒塌,而新的国际秩序尚未构建完成的时期,正是构建权力过程最紧要的关头。
政治矛盾的爆发,在欧洲已经有了一个范例,战争正在撕破每一个国家的面皮,卷入战争的两大集团正在欧洲乃至更大范围内,扩大着他们交锋的阵线。协约国集团在索姆河战役发动之后,又接连发动了巴勒斯坦战争,英国和埃及的军地在地中海舰队的帮助下,在巴勒斯坦完成登陆,在艾伦比将军的率领下,埃及英国远征军对土耳其的南方领土发动了攻击,以配合另一部分远征军在巴尔干半岛的登陆行动,进而完成对巴尔干半岛的解放,解除奥匈帝国对意大利,希腊等国的军事威胁。
奥地利对意大利的反击战争已经顺利的将战线推进了意大利本土,意大利军队糟糕的表现让开战伊始时协约国集团对于南线的战况颇为放心,但现实情况却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意大利这个最后时刻才加入阵营的盟友。他们已经不得不面对奥匈帝国突破勃伦纳山口这个意大利东北部最后的险要之地的现况,意大利在战争伊始所获得的那些便宜尚未捂热,就面临着老本就要输光的困境。对于英法来说,一个由军队不满阶层组成的新的意大利势力,目前呈现出一种可以取代王室的可能。
从整个欧洲对德国的包围攻势来看,意大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意大利和希腊一旦沦陷,那么整个南欧就将整个陷入德国的势力范围,而德国人所谋求的联通欧亚大陆的BB生命线将进一步稳固。而整个欧洲除了已经退出战争的俄国人之外,协约国仅仅只剩下英法一个半国家可以继续与德国争夺的了。所以,在策动索姆河战役来解凡尔登的围,发动巴勒斯坦战役来重建包围圈之后,他们还有必要再帮意大利人一下,在地中海舰队的帮助下,近十二往英国远征军进入意大利,帮助意大利军队重建前线的防线。出于政治的考虑,英国人也与现在看起来还不是那么强壮的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保持了联络。为了南线的安全,如果有必要的话,英国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攫取政权的愿望。
而在法国本土方面,索姆河战役创造了一个惊人的记录,在第一天的战斗中,有6万名英国远征军士兵倒在了异国的土地上,英德双方的坦克和机枪,配合上战壕铁丝网防御体系,让处于守势的德国人在第一天的战争中获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是英国人仍然实现了部分战略意图,德国被迫从第五集团军抽调部分兵力来加强西线的防守,这样也就减轻了凡尔登一线法国人所面临的压力。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贝当指挥的凡尔登战役在这一天损失并不是很大,虽然贝当很恼火的认为如果不是德国人使用前所未见的毒气的话,他有理由相信他的部队将能够收复一些失地,但战场是没有如果的,不管怎么样,德军已经从第一阶段的措手不及中醒转过来,并开始谋求发动针对英军这一轮攻势的反击。
奥匈帝国的军队目前完全交给了奥匈帝国总司令赫岑多夫元帅指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