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第4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何不派遣使者前去游说赵王,令赵国分兵与齐国合力,攻打东郡。有我大秦支持,再加上赵国施压,齐国必然不敢违逆!如此,不但可以让齐国的二十万大军发挥作用。也能让韩国将主要精力用来对付赵、齐两国,到时候,我们大秦在河东还不是予求予取?!”
    秦王点了点头,承认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赵国的二十万大军在小小的河内施展不开,虽然不知道如今的战况如何,但想来也是一筹莫展。所谓穷则思变,变则通,赵国多半要选择绕开朝歌。可除了朝歌,也就剩下东郡。虽然赵国攻打当初划分给齐国的东郡有违当初四国的约定。但齐国在边境上碌碌无为,似乎与世无争,如今有自己的支持,齐国也多半是乐见其成。
    不过,秦王同时想到,咸阳距离邯郸可是上千里。如今又是战时,自己派出的使者若要前往邯郸,只能借道太原、雁门,一来一回,花费的时间绝对有两个月。这个时间有些太久了!即使冒险从上党穿行,节省一多半的时间,也有些时不我待!这段时间的变数太大了!
    “韩国如今在河东调兵遣将,若是给韩国充分的时间,这个时机?”秦王不确定地说道。
    魏冉一听就知道秦王的顾虑,秦王是想要一鼓作气呢,大占上风的秦军若是不追加兵力,而韩军越来越多的话,秦国在河东会不会落在下风,甚至大败一场,秦王需要一个保证,或者说说服自己的理由!
    “王上!武安君乃天下名将,暴鸢不过中人之姿,臣以为,若是武安君按兵不动,以暴鸢的秉性和韩国的实力,绝不敢轻易寻衅挑事。如果韩国真的以为兵力上有些优势就能获胜的话,武安君一定会代王上给韩国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守城的伤亡可是更小一些啊!”魏冉意有所指地说道。
    秦王哈哈一笑,知道自己着相了!自己最开始的担心就是再打下去秦国的伤亡太大!追加兵力也是想用兵力上的优势减小伤亡!魏冉则干脆提出就地驻防,韩国要么接受如今的现实,任由秦国一步步消化战果,要么主动出击,如此,秦军作为防守的一方,可以以较小的伤亡击败韩军,何乐而不为?!这场战事,秦国自然是希望速战速决,但韩国比秦国更加渴望迅速分出一个胜负,拖下去,着急的只会是韩国而不是秦国!
    吕不韦一看秦王的神色就知道秦王已经被说服了,此时再反对的话已经无益。不过,吕不韦灵机一动,却是作揖叹服道:“丞相为国为民,夙兴夜寐,实乃我辈的楷模!听丞相一席话,令臣茅塞顿开啊!启禀王上,臣以为,既然安邑以西已经皆归我大秦,阴晋的大军当可渡河增援武安君。这样,韩军大举来犯的时候,武安君手下也不至于无可用之兵!待赵、齐在东郡大胜,韩军仓皇撤退时,大军也有足够的兵马一鼓作气,或渡河入三川,或趁胜入上党!”
    秦王想了想,当即同意了这个建议。虽然粮草依然困扰着秦国,但怎么也不会短缺两万兵马的粮草!算上这两万兵马,秦国在河东的大军也不过堪堪十万。白起临行前,可以带足了十五万大军两个月的粮草,如今的粮草足够十万大军使用一个多月。趁着这段时间,正好可以从泾阳、栎阳再调拨些粮草!
    魏冉觉得此举完全没用必要,两万秦军在阴晋也能发挥作用,没必要渡河,但刚想要出言反对,但秦王已经出言下了决定,只能悻悻作罢!魏冉很清楚,自己再反对的话,就会拂了秦王的面子!不过是两万人马而已,就姑且认可客卿吕不韦的想法吧!
    很快,秦国君臣就选定了出使赵国的使者——客卿吕不韦。商人出身的吕不韦善于察言观色,又久居邯郸。加上他是太子心腹,秦国的客卿身份,由他冒险潜入邯郸,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十一月初十,吕不韦一行三人轻车简从,出咸阳东门。背负秦王重托,渡过冰封的泾水,直奔上郡而去!
    楚国,郢都。
    自从楚王下令派出两万大军前去剿灭窜入九江郡的五万东越国大军,郢都就加强了防御!两万大军入驻江水之上号称巫山门户的扞关,在扞关身后的巴东、夷陵,亦各有五千大军驻防,很显然,身在下游的郢都一直很提防来自巴蜀方向的威胁!否则。也不会有如此重兵防备巴蜀。
    在汉水下游、鄢城以南百里的蓝田,楚国也布防了两万大军,防备南阳的韩军!虽然韩国面对百万四国联军,颇有些应接不暇的味道,但楚国从来没有掉以轻心!尤其是发生东越国入侵的事情后,为了防止韩国兵行险招,用兵郢都,左徒黄歇上书楚王请求往边境上追加兵力。所以原本只有一万大军的蓝田如今有两万楚军精锐!
    做了这些准备后,郢都可以调动的人马只剩下三万。但在楚国君臣看来,郢都已经是固若金汤。在常人看来,也是这样的,郢都的北面和西面面对的是韩国的威胁,五万大军足以应对!在东面的九江郡,东越国兴风作浪。但随着两万郢都兵和三万淮泗楚军进入九江后,已经构不成对郢都的威胁!楚国君臣如今最盼望的,就是秦国早些日子攻入三川,那个时候,才是楚国攻入汝南郡的机会!如今的汝南郡。如同难啃的骨头,已经让楚军伤亡了四万人,却依然是没占到咫尺之地。
    不过,意外往往是不期而遇,就在楚国君臣幻想着韩国割地祈降、东越国大军被打得全军覆没的时候,一个噩耗传到郢都,韩国在秦、赵、齐、楚四国的围攻下,反击了!而且,是拿楚国下手!
    王宫里,楚王面色沉重,早已失去了前些天寻欢作乐的心情。足足五万韩军入侵的消息让楚王食不甘味,在接到蓝田被韩国大军包围,两万楚军生死不知的消息后,楚王就失了分寸!楚王永远不会忘记,十几年前,白起的大军也是从南阳出发,沿着汉水一路顺流而下,攻克了郢都,火烧了夷陵,逼迫自己带领少量军民仓皇撤退到陈县!难道悲剧又要再一次重演吗?!
    只是上一次,自己手头上好歹有三十万大军对敌人围追堵截,如今,除了郢都的三万大军,整个郢都附近称得上是外强中干!一旦蓝田的两万楚军覆灭,从蓝田到郢都的一路上,韩军基本上不会遇到像样的抵抗!这才是最可怕的!现在,已经来不及追究对错,楚王很清楚,是集结大军前去增援,避免韩军兵临郢都城下还是迅速放弃郢都前往楚国大军主力所在的淮泗避难,成为一个最紧迫也最现实的问题!
    “王上!臣以为当速速调集至少三万援军前往蓝田增援,韩军若是攻克蓝田,后果不堪设想!”令尹芈梁第一时间从震惊中醒悟过来,提出一个建议。
    眼见楚王面露犹豫之色,芈梁知道楚王一定是担心自己的个人安危,换而言之,区区三万援军能不能解蓝田之围,楚王心里面直犯嘀咕。毕竟再派出去三万大军,郢都几乎算得上是没有一兵一卒了。若是再折戟蓝田,楚王只能束手就擒。
    “王上!秦军攻入河东,逢战必胜,逢城必克,韩国节节败退,已经不可挽回!而三十万赵国大军又在河内、上党攻势甚急,在这种情况下,韩国能够调动的兵马绝对不多!毕竟,齐国的二十万大军和景阳将军的近二十万大军(原本二十五万,三万战死,三万被派到九江剿灭东越国大军,实际兵力已经不足二十万)必定令韩国忌惮万分,以臣之见,韩国这次派出的五万大军已经是极致,再要派兵的话,除了巴蜀方向,绝无更多的后续援兵!”芈梁先是道出韩军目前只有五万,后续追加兵力的可能不大的猜想。
    楚王点了点头,心有余悸地说道:“可寡人手下的士卒也不过八万,这还是把蓝田的两万大军算进去!白起当初也不过是五万大军啊!”
    “白起当初是泛舟顺流而下,我们楚国一时不察,没有调集足够的舟师。才被白起有机可乘!蓝田战报已经说了,韩军此次大部分是骑步兵,舟师不过百余艘,即使全部用来运士卒,人数最多也不过万人。而且,依臣之见。韩国的舟师也就数千人,更多的是运送粮草!此所谓此一时彼一时!”
    “巴蜀方向有扞关的两万大军作为阻拦,足以保证郢都以西无碍!韩国即便想从巴蜀方向伐我楚国,也将受阻于扞关城下!王上何不将夷陵的一万驻军调入郢都,如此,郢都可用之兵有四万。四万大军,三万驰援蓝田,不求胜,但求拖延时间。迟滞韩军的速度;一万随王上坐镇郢都,从九江乃至淮泗调集大军驰援郢都。”芈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