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流逐鹿记-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书生这才反应过来:是啊,自己说五年平辽,只是为了“聊以是相慰”,来解崇祯皇帝的“焦虑圣心”,只是随便说说而已,要说如何来平辽,如何来打仗,袁书生可是想都没想过的,这可怎么办啊?
余大成和程本直两个狗头军师又给袁书生出主意道:“大人,现在去皇帝那说,或许还有机会。”
袁书生急得满头大汗道:“有个屁,现在叫本大人怎么说去,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谁还捡得回?罢了,罢了,我先上一道折子试一试,你们两个,赶快再给我想办法,记住,本大人要是出了事情,你们两个也没有好果子吃!”袁书生威胁道。
“是,大人。”两个傻逼道。
于是袁书生急急忙忙的赶回府上,命人取来纸和墨,急急忙忙的写道:“事多任重,为怨实多。诸有利于封疆者,皆不利于此身者也。况且图敌之急,敌亦从而间之,是以为边臣甚难。陛下爱臣知臣,臣何必过疑惑,但中有所为,不敢不告。”(《明史•;袁崇焕传》原话)
写完之后,袁书生还是不放心,急忙召集两个傻逼余大成和程本直议事,等两个傻逼赶到之时,袁书生已经满头大汗的在屋内转了不知道多少圈,见到两个心腹来了之后,袁书生不顾面子的赶上去拉住两个傻逼的手道:“想出来了没有,想出来了没有,本大人这条命,可寄托在你们两个的脑子里啊!”
程本直向余大成使了个眼色,余大成道:“大人,办法倒是有,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袁书生急急忙忙的道,“说啊,都什么时候了,还吞吞吐吐的干什么?”
“大人,我们可以与后金讲和!”程本直一语惊吓天上人。
“什么!讲和!”袁书生也吓了一跳,愣了半晌道:“你们该不会是耍我吧,后金与我朝争斗了这么多年,双方战死的士兵都可以把辽河给填平了,你们叫本大人去给他们讲和,他们会听么?”袁书生火冒三丈,差一点气晕了头。
“大人,与后金讲和,也不是不可能,之前余大人就尝试过,后金皇太极的态度很是暧昧,不过小的认为,后金只是一群鞑子,他们打仗只是为了抢夺珠宝和银两,或者是过冬的粮食,我们许之以黄金、粮食,或许可以使得他们退兵也说不定!”程本直分析道。
袁崇焕转念一想:是啊,后金这群夷蛮哪次打仗不是为了多抢点珠宝和过冬的银两,这些野蛮人只要许之以金银,再送些粮食,或许真的可以使得他们退兵也说不定呢!若当真如此,则朝廷十几年用武力不能解决的问题今天一下子说不定就可以让我袁崇焕给解决了,既然如此,又何乐而不为呢?袁崇焕想到这里,不禁得哈哈大笑起来。
“不过,大人,这也是有风险的。”余大成道。
“哦,风险,有什么风险?”袁崇焕不解道。
“我们讲和,朝中大臣或许会反对。”程本直道。
“哦,你是说朝中大臣啊,没关系,没关系,崇祯皇帝对本大人很是信任,朝中大臣,自有皇帝扛着,不成问题,不成问题。”袁书生拍着胸脯道。
“大人,还有……”
“还有什么,快说,快说,你们知道本大人的脾气,最不喜欢看到部下说话吞吞吐吐的样子的。”袁书生道。
“还有,大人,东江的张善羽……”
程本直说道这里,袁书生也收敛起了脸上的笑容,是啊,东江的张善羽可是一股独立的力量,朝廷尚不能完全调动张善羽的部队,历任辽东的官员都管不到张善羽那边去,张善羽也不听他们的,张善羽这厮,甚是会打仗,如果自己前面跟后金在讲和,张善羽后面在给皇太极动刀子,那讲和是铁定不能成功的啊!
第八卷 第六章 金汗
 更新时间:2008…11…2 23:45:59 本章字数:2317
据《明史•;袁崇焕传》记载:
“帝退少憩,给事中许誉卿叩以五年之略。崇焕言:‘圣心焦虑,卿以是相慰耳!’誉卿曰:‘上英明,安可漫对!异日按期限责效,奈何?’崇焕怃然自失。”
……
后袁崇焕杀左都督、辽东总兵官兼太子太保毛文龙将军之时,曾对崇祯皇帝上奏章曰:“臣五年不能平奴,求皇上亦以诛杀文龙者诛杀臣。”时人曰:袁崇焕杀毛文龙,无异于自杀也。后奴破关(嘉峪关),陷落昌平,五年平辽化为泡影,袁崇焕果为崇祯所磔杀。
……
明朝这边派了个书生驻守辽科东,妄言五年平辽,后金这边到底在干什么呢?那现在就看看皇太极这个家伙,自等位后,自诩为天聪汗。
皇太极这个汗位,完全是从兄弟之间抢过来的,努尔哈赤这厮一共有十六个儿子,其中有希望竞争汗位的有长子褚英、次子代善、五子莽古尔泰、八子皇太极,还有十四子多尔衮;另外两个侄子(舒尔哈齐之子)——阿敏和济尓哈朗也较为出色。天启六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一命呜呼,同年,皇太极争得汗位。
为什么是皇太极呢?原因很简单,这个家伙很阴险,手段毒辣,笑里藏刀,深藏不露,非常不简单。
本来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最有希望或得汗位,只可惜这厮太老实,被皇太极视为眼中钉,在征讨叶赫的时候,皇太极设计陷阱将自己的哥哥害死,这件事情半得非常秘密,连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兄弟姐妹都不知道。
解决了最大的障碍之后其它的就好办了,努尔哈赤的两个侄子阿敏和济尓哈朗,当然被英明果断的皇太极排除在外了,这两个家伙是没有希望与皇太极争夺汗位的,愿意很简单,谁叫他们投胎的时候不投准,成了舒尔哈齐的儿子呢?
接下来就是三贝勒莽古尔泰了,这个家伙是个十足的莽夫,只会用刀子不会用头脑,在围困朝鲜义州的时候,皇太极与东江张善羽秘密协议,皇太极放走了张善羽的八千士兵,反而污蔑是莽古尔泰的正红旗办事不得力,努尔哈赤一怒之后将正红旗直接划给了皇太极,就这样,莽古尔泰也失去了争夺汗位的机会。
最最最有几乎几乎与皇太极一比高下的代善也输给了皇太极这个卑鄙龌龊的家伙。《满文老档》记载:天命五年即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三月,努尔哈赤小福晋告发代善和继母大福晋关系暧昧:“大福晋曾二次备办饭食,送与大贝勒,大贝勒受而食之。又一次送饭食与四贝勒,四贝勒受而未食。且大福晋一日二三次差人至大贝勒家,如此往来,有同谋也!福晋自身深夜出院二三次之多。”小福晋又造谣说,每当诸位贝勒大臣在汗的家里宴会之时,大福晋首饰金银,锦缎,与大贝勒代善眉来眼去等等等等。努尔哈赤派皇太极去查明真实,很快皇太极就告知父亲这件事情是真实存在的,结果代善就这样的挂了。
其实,这根本就是四贝勒皇太极的阴谋,皇太极先买通小福晋,让之诽谤大福晋与大贝勒如何如何如何,然后又请求父汗努尔哈赤让自己去查实这件事情的真假,当然,不论真假,只有是皇太极去才查,那就是铁板上订钉的事情,没有也能搞出有,于是皇太极得以大败所有对手,一举夺得汗位。
皇太极这厮,夺得了汗位之后就开始改变祖制,剪除异己,收回八旗,独揽一切军政大权,美其名曰“新政”。
首先,皇太极将自己的心腹、爪牙、走狗范文程提升为大学士,这个家伙在明朝只考上一个秀才,连居然都不是,可惜后金这边缺少文人,做文章就像放狗屁的范秀才,到了皇太极这边倒成了香嬷嬷。
提拔了一般心腹之后,皇太极还是觉得手上的兵太少,于是又创建重军。所谓重军,就是投降后金的一帮伪军罢了,就像是我们八年抗日期间投降日本人的那些汉奸一样。这样的军队,皇太极居然将之命为重军,实在是让人不可思议,后来皇太极被自己的弟弟多尔衮一倒刺死,多尔衮这厮最看不惯这些乌七八糟的垃圾军队,几次说要解散,都没有成功,最后还是保留了下来,不过重军是叫不成了,就成了汉八旗,也就是镶白旗,不过每次多尔衮打仗都先让镶白旗上,不是因为其勇猛无敌,而是为了当炮灰消耗明军弹药罢了。
解决了军队问题之后,皇太极觉得自己老子留下来的制度于明朝一比较实在是太落后了,干脆一股脑的搬过来算了,于是皇太极仿效明朝,设立内三院、六部、两衙门,形成了所谓的“三院六部二衙门”的政府框架,总算还像个政府的样子。
搞完了之后,皇太极得之东江军主力入京,紫禁城内讧,张善羽重伤的消息,于是皇太极就纠集了一般虾兵蟹将进攻宽甸,被左都督毛文龙的部将击败之后转而进攻朝鲜,朝鲜的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