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立志传-第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洪森脑子里的构思基本上与田本一样,不过他的计划却更加细致,因为他有足够的“情报”来源。
中国的工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与日本一样呈畸形发展。
中国的整个工业模式是以战备为前提的,其在军事工业上的投入远远超过民用设施的投入。
其增涨的军事力量若不是用于防御那么必然用于进攻?那么他进攻谁呢?日本还是英美?作为中国的宿敌的日本将首当其冲。所以未来的远东,必然有一场空前大战,不是由中国挑起,就是由日本挑起。英、美的政治家们不是没有察觉到,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远东保持着奇特的军事平衡。不过,中、日两国都在设法打破这种平衡。
英、美国驻华大使同时会见了杨洪森,要求放弃海军扩编计划。作为华盛顿体系中的“重要”一员,中国海军扩编就等于宣布了退出华盛顿体系,将势必掀起全球性的海军军备竞赛。
杨洪森感觉到事态比他想象的要严重的多的多,可是想让杨洪森放弃这个计划也并非不可能,前提是他能得到多少补偿,显然这又是一次讹诈。
第十二卷 轮蹲的天空 第十三章 真没有素质
 更新时间:2009…6…16 21:27:34 本章字数:3285
华盛顿体系中对中国而言是极不公平的,他们强迫中国放弃了海权。
“中国作为亚洲第一强国,有着漫长的海岸,而中国海军的力量不足保护中国的海防,中国新的造舰计划只能勉强满足中国海防的需要。”
中国的造舰并不过分,但是日本可能也会借此次机会大肆扩充海军,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压力必然会大增,并且将加剧英、美之间海军竞赛的升级。
“作为美国在远东的重要盟国,我们愿意倾听贵方的意见,但是放弃海防建设,将使得我国极易受到来自海上的入侵。”
杨洪森要求英、美解除对华陆军武器出口的限制。经过一系列的讨价、还价、加价,最后双方满意地握手。中国放弃了建造战列舰的计划,整个造舰计划大幅度缩小。
日本方面并没有因此感觉到一丝高兴,他们的怨念反而更进一步。
就算中国的新的造舰计划完成,日本也有绝地的信心在打赢海战。可是现在中国将原本用于海军的经费挪到了陆上,中国陆军的实力又进一步提升。
在条约的规定下日本海军建设放缓,大笔的军费开始移向陆军。
双方陆军军备的焦点集中在坦克和火炮的数量上。
日本在坦克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中国在BT/3型坦克之后,又推出了几款改进型。
27年军事工业委员会又推出M-1重型坦克,火炮口径增置75MM。
西北拖拉机厂甚至还设计了一款105MM“坦克”,该设计就是坦克底盘上直接顶上榴弹炮。
在新型坦克研究发方面,中国政府与美国、德国、俄国合作紧密。而日本秉承先贤的意志,进行着独立自主的坦克研究,新一代的轻型坦克受到了陆军的一致好评,在性能等方面并不逊色于中国的BT系列。不过考虑到未来战争的需要,日本政府要求设计单位研发吨位更大,火力更猛的重型坦克。
中、日两国拥有坦克的数量呈直接上升。
中国陆军共装备了453辆BT/3型坦克,155辆半人马装甲车,另外还有数量不等的美、英坦克,这使得中国坦克数量排名位居第五位。
日本拥有845辆坦克,位居世界排名第四位。
日本装甲部队都半数集在中朝鲜半岛,中国的装甲兵团也都在东北,双方都将坦克作为一种威慑力量。
中、日之间越来越不和谐。
《申报》发布极具爆炸性的新闻,田中首相的奏折突然出现在了中国报纸上,各大报业相继转载,一些外国报刊也进行了转载,这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美国驻日大使委婉地表达了美国政府对此事的不安。
日本政府的声称奏折是伪造,是国内、国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破坏中日之间传统的友谊。
田中首相公开场合中正式的回应称“如果我写过我一定记得,但是我不记得写过这样的奏折。”
这位奏折杨洪森可以肯定是真的,但是日本方面泄密的人做了细致的安排,不曾留下任何原件,《申报》从爱国者手中得到的这份奏折,是一份手抄本。日本方面紧抓这一点,认为系伪造。是不是伪造也唯有时间可以证明了。
杨洪森没有对这份奏折深究,而“田中奏折事件”反映了日本内部复杂的政治斗争。
事件爆发后,中国国防部长吴佩孚出防韩国,对三?八线驻军情况进行了视察。
日本侵华首当其冲的便是韩国,“田中奏折事件”出来后韩国最为紧张,朴金勇首相希望中国军队进入韩国北部,同时希望中国给予更多的军事援助。
韩国陆军30万人,民兵60万人,他们的武器装备都来自中国。
弹药不足、训练不足、火力不足,吴佩孚建议从东北调2至3个师进入韩国以应对半岛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军事委员会同意了。
田中奏折的曝光从中国传到韩国引起大规模反日游行,韩国军队加强了三?八线一带的防御。
吴佩孚代表中国政府承诺,韩国如果遭到日本偷袭中国将出兵韩国。
在与韩国国防大臣金勇泰时会面时吴佩孚要求韩军若遭到日军进攻必须坚持3-7天,金勇泰认为问题不大,毕竟韩国有将近100万军事武装力量,就算是一群猪,日本也要抓上一个月。
吴佩孚并非只带了一张嘴来韩国的,我为韩国带来了5个美械师的装备和2000万美元援助。
这让韩国军方为之一震,有了这5个师美械的装备,日本想要越为三?八线就没那么容易了。
韩国上下正在全力备战,海外的韩国人抱着爱国热诚纷纷回国。
三?八以北的动静,日本方面早有察觉,中国从一线部队抽调大批军事干部加入韩国军队,并且向韩国提供5个美国陆军轻装步兵师的装备。
在三?八线韩国正在构筑防线,韩军的备战让日本边防军很恼火,双方时常发生交火。
为了不把事态搞大,日军总是在发泄完之后就会撤回本方,这使得日本驻朝军队的不满情绪日渐高涨,在这些职业军人的眼中,韩国军队一如既往的垃圾,至于中国则是一群手段卑劣地垃圾。
胜败的关键并不在于过程而在于结果。
吴佩孚虽然承诺如果战事暴发中国军队3至7天内进入朝鲜,实际上杨洪森并不打算过早的进入朝鲜。将更多的日军吸引到朝鲜来,再将他们一股消灭。吴佩孚想想知道杨洪森从哪里来的信心,不过他很快就知道其来源。杨洪森做好了再次践踏“条约”的准备。
中国拥有化学武器的数量和种类可以说是世界第一,它们的存在并不仅仅是一种威慑。
尽管中、日之间的冲突有些加剧,但是两国的高层都是在极力的维持着,杨洪森任命“日本通”黄郛负责日本的事务,这一任命使得中、日之间的关系一直维持到了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国府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日本的军事领导深刻地感悟到夺取政府的控制权是多么的重要,没有了那个碍手碍脚的政府,军方的行动才能得以顺畅的进行。想要夺取现政府可没有那么容易,至少人民对现在政府并未显现出什么强烈的不满情绪。
到1928年的时候日本已经完全感受到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给日本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不安。日本的另一个不安因素来自苏俄,约瑟夫淘汰了其它的竞争对手,成为了克宁姆林宫唯一的主人,在感受着中国巨大变化的同时,他认为苏俄能做的更好,苏俄的第一五年计划在约瑟夫的指导下出台了。
1928年新任中国大使日津烈夫基斯在北京与中国签订了协议,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俄的结盟让日本感觉到其在远东的地位不保。
中国1927年、1928年的外交活动极为频繁,中国不断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联系。杨洪森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了各国的欢迎。
中国开始在国际舞台上的活跃表列让日本感觉到如他们再这么原地踏步中国人就要上天了。
杨洪森对于日本政局的变化极为关注,为此他还专门设立了“日本政策研究室”。
1928年黎元洪在全国性的广播讲话中正式宣布废除与自满清政府以来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中、英经过长时间的磋商后就关税达成一致,中国收回了关税自主权。各国在华租界问题也得到了妥善的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中国与英国、葡萄牙政府已开始磋商。
黎元洪步入了其政治生涯的最高点,对于下一任总统的竞选,黎元洪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不在连任。
英国是多么希望黎元洪继续连任。
第十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