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魂-第18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轰炸机要在四点半到五点之间才能到达哈里斯堡,还有好几个小时,而8月份是夏季,夏季的气象变化很快,也就是说,在这几个小时里。哈里斯堡与波茨菲尔德上空的天气状况都有可能变化。这就是罗云冲将气象侦察机都留了下来的原因,如果天气有变,那还得临时调整轰炸安排。
在罗云冲焦急等待着的时候,吴林糠却在聚精会神的驾驶着轰炸机。
装上4吨重的炸弹,对“鹏”式轰炸机来说只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且万米高空属于平流层。空气流动相对稳定,这对飞行来说相对是件好事。
“上校,我到后面去看看。”
吴林糠点了点头,副驾驶爬了起来。
因为要经常执行长达十多个小时的轰炸任务,后来还在轰炸机上设了一个小厕所呢。只是飞行员们一直要求增添的睡觉用的床没有安装上来,主要是大部分空间都被各种各样的设备占用了。
飞机内部的通道很狭窄。基本上只能容一人侧身通过,导航员的位置就在飞行员后面。矮了大概半米左右。而导航员那边的空间是最宽的。有一张小桌子,安装了几部电台。这主要是导航员需要绘制飞行航上线,以确定飞机的准确位置,需要进行图上作业。而一般的情况下,在没有进入战区之前,机组成员都可以轮换到导航员那边去休息一阵。这也算得上是一点点享受吧。
吴林糠朝跟在后面不远处的那几架轰炸机看去,他到现在都不明白那几架轰炸机是做什么用的,而且自从被调到了安德森机场之后,他就没有与那几架轰炸机的机组成员见过面,更没有聊天的机会。
不多时,副驾驶回到了位置上,看样子,他是到后面去抽了根烟。
“你来驾驶吧,我休息一会。”吴林糠把轰炸机的驾驶权交给了副驾驶。“鹏”式轰炸机上有自动驾驶仪器,以往在飞行途中,一般都会用自动驾驶仪控制轰炸机,而这次,吴林糠与副驾驶都没有去启动自动驾驶仪,两人好像都对那套机器不太信任一样。
“上校,那些飞机是做什么用的?”
吴林糠又回头看了眼跟在后面的那几架轰炸机。“我也很想知道,只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它们不是去执行轰炸任务的。”
“难道是给我们护航?或者是来欢送我们?”两人都笑了起来,哪有用轰炸机给轰炸机护航的道理。而且又有什么值得欢送的呢?这时候,轰炸机微微震动了一下。吴林糠立即接过了控制权。
“上校。还有十分钟就要转向了。我开始倒计时。”
听到从耳机里传来的导航员的声音,吴林糠立即说道:“开始倒计时。我们要飞最后一段航线了。”
轰炸机一直保持着最快巡航速度,吴林糠查看了一下航线时刻表,按照航线时刻表,在到达目标前十五分钟,轰炸机就将加速飞行。这样才能保证在投弹的时候达到最大飞行速度。最关键还是投弹之后必须要及时撤离。
西面不远处就是美国新泽西州的海岸线,轰炸机航线在大陆海岸线上的切入点在普莱森特维尔附近。导航员需要根据附近的一条公路线来确认航线是否正确,这是到达陆地上空后的第一个导航点。就在轰炸机准备转向的时候,一群战斗机飞了过来。这是为“天使”号护航的舰载战斗机!
第二十六卷 未来启示 第二十节 核时代
 更新时间:2008…11…25 0:08:10 本章字数:4287
哈里斯堡当的时间29年8月15日下午四点四十八分。一架庞大的轰炸机出现在了城市上空。防空警报在五分钟前就已经响起了,可是大部分的市民并没有惊慌失措的冲向防空洞,而是抬头朝着噪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因为轰炸机的进入高度为8500米,地面上的人根本就看不到轰炸机,最多也就只能看到一个小黑点,很多人并不知道,灾难即将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天使”号上,吴林糠已经把轰炸机的控制权交给了投弹手。现在轰炸机正在投弹手的控制下向着目标上空飞去。轰炸的瞄准点是位于哈里斯堡城中心的教堂,投弹手早就记下了目标的特征,而且他手上还有一张教堂的航拍照片,可以让他对目标进行比对。
十分钟前。吴林糠收到了最后一封确认投弹的命令,命令是由罗云冲下达的,通过一架专门负责长途通信联络的轰炸机转发给了“天使”
号。随即,吴林糠就让投弹手做好了投弹的准备工作,也就是打开原子弹的保险。将原子弹上的气压引爆装置的电路接通。
在这一刻,吴林糠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不到半分钟,他却觉得好像过了大半天一样。
“上校。我们到了!”
“可以投弹!”吴林糠猛的回过神来,他朝右边的副驾驶看了一眼,投下原子弹的时刻终于就要到来了。
投弹地场面并不状况。吴林糠甚至没有看到落下地原子弹。他只感到轰炸机猛地一轻。随即就开始向上窜升,吴林糠与副驾驶迅速控制住了轰炸机的爬升速度,同时向左转向。发动机一直处于最大输出功率的工作状态。按照那名部署任务地上校军官的吩咐,轰炸机必须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撤出来。
“上校。眼镜!”副驾驶朝自己戴着地墨镜指了一下。
吴林糠这才反应过来。他还没有戴上墨镜呢,虽然他不知道戴上墨镜有什么用。但是他仍然迅速的腾出了一只手来。将挂在胸前的墨镜戴上了。此时。轰炸机已经完成了转向,正在以每小时超过450公里的速度向110度航向飞行,因为投掉了4吨多重地炸弹。轰炸机的飞行速度要比之前快了不少。
据后来一些哈里斯堡的幸存者回忆,当时他们看到了一枚巨大地炸弹从天上掉了下来,却很少有人能够看到那架正在高速撤出的轰炸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突然一阵强烈的闪光出现。当时朝原子弹爆炸方向看去的人几乎都立即失明。
美国当的时间29年8月15日下午4点53分。代号为“雪茄”地原子弹在美国东北部城市。宾夕法尼亚州首府哈里斯堡上空大概600米高度上爆炸。根据当时测量下地数据计算,“雪茄”的爆炸威力大概相当吨TNT炸药,爆炸能量主要通过光。热,辐射。地震波等形式摧毁了这座人口近20万的中等城市。
负责测量工作的正是跟随在“天使”号后面地那八架轰炸机。这些轰炸机都没有进入哈里斯堡上空。轰炸机上携带着大量的探测仪器,还有拨集空气。微尘地仪器,以及用来测量爆炸高度的仪器等等。
根据战后帝国公布的数据,“雪茄”炸弹安装有55公斤浓缩铀235。
而实际上发生裂变的只有大概1公斤左右的铀235。很明显,“雪茄”装的铀要比核爆炸装置的多得多。当时实验核爆炸装置里只有20公斤的铀235。虽然帝国政府从来没有承认这是一枚没有完全爆炸的原子弹,但是事实确实如此。
根据战后陆续解密的一些资料来看,“雪茄”的设计爆炸当量应该在5到8万吨之间,而不是区区15万吨。这一点可以从其装填的铀235的分量上计算出来。这其实也正反映出了当时原子弹设计上的一些缺陷,而且工程师与科学家都没有掌握到充足的实验数据。更重要的,正是“雪茄”的爆炸威力远没有达到设计的威力,科学家与工程师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之后,最终得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结论,那就是原子弹的当量是有限的,而不可能无限制的提高,而且只有一个最合适的爆炸当量,再提高,就将浪费核材料,事倍而功半。这也成为了后来推进“黄石计划”研制氢弹的一个重要论据,因为从理论上计算,氢弹的当量几乎可以做到无限大!
原子弹爆炸后,吴林糠等人首先知道为什么要让他们戴上墨镜了,虽然是背对着爆炸方向。可是强烈的闪光仍然让他们觉得自己仿佛是在明亮的手术室里一样,也许这个形容还差了很多,可给吴林糠他们的第一感觉就是。自己是不是在另外一个世界里。接着而来的就是巨大的冲击波与爆炸声。重达50多吨的“鹏”式轰炸机就如同是一片被狂风刮到了空中的树叶一样,一会上,一会下,不停的震动着。当这一切都过去的时候,吴林糠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他们还能够飞行,那简直就是最幸运的事了。到此时,吴林糠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要让他们在投下炸弹后全速逃跑。如果动作慢一点的话,那么他们就将成为原子弹的牺牲品!
当时,“天使”号的尾炮手用相机拍下了爆炸后形成的蘑菇云。虽然有另外几架飞机上的机组成员也用相机拍下了蘑菇云,但是角度都不太好,只有“天使”号的尾炮手派下的那张照片最为经典。这张照片后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