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5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曹昂却非但没有阻止自己的兄弟去历练,还欣然赞同,丝毫不担心自己的兄弟会在军中拉拢属于各自的势力,这至少说明曹昂对自己的兄弟不但没有戒心,还是相当爱护的。
不过曹操也有些疏忽了,曹他们要去的是幽州,那是张辽的地盘。张辽虽然没有对曹有什么成见,可是他对待曹和曹彰、曹真、夏侯尚他们一视同仁的态度就足以让曹昂明白张辽的态度。张辽治军不但强调实力,也最讲究服从,曹他们毫无寸功又如何能够服众。
心眼,曹昂不缺,只不过他始终记得张辽曾对他说过的话:“立足自身,苦练内功!”
第三卷 第435章 枢密院、枢密使!(上)
 更新时间:2009…11…26 19:47:24 本章字数:3687
操对枢密院的重视从人员的调动速度上便可见一斑,城,快马不过两天的功夫,若是用上接力,不到两天就可以将消息送到。
而当张辽和郭嘉的信送出后的四天,为枢密院打前站的人就已经赶到了蓟县。张辽看着十几个从有气无力的马背上爬下来的官吏,不由得对护送他们的士兵说道:“你们也太着急了!这一下还得让他们先养几天精神才行,否则哪有精力做事?”
“不!不!”张辽话音刚落那些官吏就忙不迭的叫了起来,其中一个领头的走到张辽面前躬身说道:“回禀张将军,我等是曹司空派来做事的,所以用不着休息。”
“哦?”张辽从此人的话语中听出了一股倔强的味道,他饶有意味的打量着面前的家伙。
此人年纪应该不大,张辽从他嘴唇边的绒毛便可断定这家伙应该还不到二十岁。一身文官的袍服,腰间却挂着一把武将才会使用的长剑,以张辽对兵器的敏感,他自然不会认错。身材不算魁梧,但即便是隔着衣服,张辽也能感受到此人应该是受过训练的,至少经历了长途奔驰的他不像他的同伴一样很受伤。
“你的姓名?”张辽“挖掘”人才的恶趣味又上来了。
那人一愣,随即有些欣喜,“卑职鲍勋!现为郎官!”
鲍勋身为曹操属下,当然知道张辽这位曹操的爱将有什么喜好,喜欢培养、提拔年轻人如今已成了张辽的招牌,他的出身虽然亦是不凡,可毕竟还不是家中长子,能得到张辽的看重还是相当让人眼馋地。
“鲍勋?”张辽搜索了一下他的记忆,却没有发现此人地名字。也就是说,或许此人历史上有过名望,但绝不会是什么惊采绝艳的主。
不过就在张辽想笑笑便随便说两句话然后离开之时,他忽然感觉鲍勋腰间的那把长剑似乎在哪里见过。
张辽地眼神并没有隐藏。故而非但正对着他地鲍勋看了个清楚。就是一旁地其他人也都看到了。而此时鲍勋却苦笑着对张辽说道:“想是张将军见此剑眼熟。呵呵。此乃家父遗物!”
“你是允诚公之子?难怪……”张辽此时已经明白此人是何出身。
原破虏将军、济北相鲍信之子。鲍信可是曹操地挚交好友。当年迎曹操入主兖州。鲍信便是首倡之人。此后迎战黄巾。鲍信又和曹操并肩作战。终因勇猛厮杀而过于深入敌阵。兵尽力竭之下阵亡。曹操得到消息可是悲痛欲绝。张辽当时赶到时可是亲眼目睹了曹操抑制着疼哭低声啜泣地样子。而后全军着孝。大军举哀。再行出战。这完完全全表现出曹操和鲍信地感情。不过此后曹操却没有亲自将鲍信家人接到身边照顾。以鲍信地家世。估计也用不着曹操操心。不过张辽却没想到此时鲍信地后人也出仕了。
张辽提起鲍信。鲍勋眼中也流露出意思哀伤。但很快就收敛了起来。他地表现让张辽暗自点头。深叹鲍家家教优秀。
“你可有表字?”以鲍信和曹操地关系。对鲍勋张辽怎么也要照顾一二。何况鲍信叶酸和张辽同僚一场。这点官场上地香火情是一定不能丢地。
“卑职表字叔业。”鲍勋回到。
“你还有个兄长吧?”张辽一听这个表字便知道,鲍勋一定还有个表字伯业的兄长。此时他倒是觉得表字有时候还能让人分析对方的家事,倒也有趣。
“家兄邵正留在家中照顾老母。”
“好!”张辽点点头,他拍了拍鲍勋的肩膀,以他地资格自然不算过分,“主公既命你前来,自是对你的信任。好好干,有事可来找我。”说完,张辽便转身离开。
张辽地话也是要细细琢磨的,至少此时张辽不过是给去世地鲍信和曹操一个面子,否则他应该说“有事可直接来找我”。鲍勋能出任郎官,又被曹操抽调出来,自然是有些才干并得到了曹操的信任,张辽可不想太过于和这些人接近,否则这些年他地自保手段就算白做了。
枢密院出现于历史上的中唐时期,但自汉代到唐代,无论中枢相位的名称如何改变,但文官对于军队的控制权始终没有放弃争夺。虽然有时候武将也能担任最高军职,可是转眼间文官便能翻云覆雨般将军权夺走。甚至在东汉时,武官最高职位的太尉常常是文人,以至于不得不将大将军一职拿出来交给武将。张辽对文武之间的争斗是相当的反感,可他也没有办法,这就犹如自然界的天敌一般无法避免。何况他们的身后还有了皇帝在参合,否则也不至于如此对立严重。为了让曹操这个未来的最高统治者放心,也为了解除,或者是缓解文官、武将之间的对立,张辽这才将后世的国防部
本部冠以兵部(兵曹)和枢密院(枢密司)的名头
如此军非将统,又有统一的训练操典,到不至于有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隐患。而调兵权归枢密院,军粮、军械和后备役归文官统管的兵部,这也抑制了军方拥兵自重的势力。也算是曹操和文武官员都能接受的方案。
尤其是曹操,要知道,无论是兵部还是枢密院,都必须听从他的命令,这等于表面上将军队的控制一分为二,又加了几道保险。可实际上依然在曹操的手中,毕竟这些部门的官员均是曹操挑选出来任命的。而曹操之后,他的后人若没有他这样的威望,即便兄弟间要争夺那个位置,也可能彻底控制军队发动政变。当然,如果他的后人中真有人能做到这一步,或者做到这一步的不是他的后人而是外人,那曹操也无话可说。毕竟人家能做到这一步,丢了家业也只能使自己不争气了。
有鉴于此,曹操对枢密院主官——枢密使一职还是相当关心。就这一个职务,曹操曾多次写信征求各官员及将领的意见,当然了,这些人也都是曹操的心腹,其他人是没有资格的。
在枢密院即将开张前,张辽也免不了被尚未确定枢密使一职的曹操征询。虽然对相当于后世参谋总长这样的职务张辽很有些动心,不过理智还是让张辽放弃了毛遂自荐。
此时的曹军虽然也有大量的外姓将领领军统兵,甚至赵云、徐晃、于禁这样的外姓将领的地位也不算低。当然张辽这个原本的外姓却已经因为联姻而成为了外戚,就不能再如此定位了。但这正是如此,张辽的位置此时却显得有些尴尬。
说是亲戚,他不姓曹。说不是亲戚,他却是曹操的妹夫。
不是没有人建议曹操以张辽执掌枢密院,这样不但外姓将领满意,宗亲将领也不会反对。但曹操始终不开口,却让众人摸不着头脑。然而聪明人早已经知道,曹操对枢密使一职并不属意张辽。
便是张辽自己也明白,自己虽然是曹操的心腹,可是这些年自己的自保策略和手段曹操也不是没看在眼里,在对张辽这些做法不置一词后除了对张辽比较的放心之外也必然会有相互间不贴心之感。只不过张辽依然是曹清的丈夫,曹操的妹夫,同时也算是有点能力的官员,曹操倒也不至于不能容忍。可是枢密使这样关键的中枢军职,曹操是绝对要交给自己真正的贴心人的。
况且张辽的设计枢密院职能的时候可是将他所知道的后世的四总部的只能统统加了进去,倒不是他眉毛胡子一把抓,实在是这会儿也没办法细分。可是就总参的职能就已经够可以的了,那可是在最高统帅的领导下的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建设和组织指挥全国武装力量军事行动的军事领导机关。不但负责作战指挥,还将作战计划制定、各兵种设置、各种情报收集等等凡是和战争有关的一切事物大部分划归枢密院。也就是说,枢密院不但可以就曹军未来的规划建设以及重大战略方向作出干预,还能够管辖到地方上有关涉及军方的部门。
所以,枢密使一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就在枢密使一职被官员们议论纷纷的时候,将夏侯、曹纯叫道自己这里喝茶的曹操却丝毫没有急迫之色,也就是夏侯、曹纯二人均是沉稳老练之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