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致的情况就是这些,至于如何选择,还需几位自行决定。”
张辽这么说倒不是他矫情,他也希望这四人能全部留在青州,可是曹操那里也需要人手,张辽也只能如此说。幸好当初他推荐的五人中的王修已经被任命为北海太守,国渊也私下明确了留在青州的决定,张辽才能显得如此大方。
管宁三人在张辽说完后相互用目光进行交流,片刻后,王烈对张辽说道:“文远,青州既然欲行新政,那会如何安排我等?”
张辽一听,心中顿然一喜,他知道王烈既出此言,必有留下之意,情景,说不定就是三人全部留下的格局。
张辽微微笑道:“既是新政,我的属官也有所调整。下设治中、户曹、兵曹、法曹、功曹、典学六名从事。户曹掌钱粮、税收;兵曹掌后备兵源的训练和补充,以及军械的管理;法曹掌司法、审判之责,我拟将各郡县官员的审判权收回,由法曹从事安排专人至各地执掌审判权;功曹掌各地官员的监督、考核;典学掌教育;治中则负责协调各曹属间的关系。”
说到这里,张辽停了下来,看着四人。
管宁这时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柔和但蕴藏着坚定,说:“文远,你这安排如旧瓶装新酒,确实有其新意。既如此,我想我也不必去兖州了。想来青州典学典学从事一职文远必是留于我的?”
“幼安兄猜得不错。如今我这里是人手匮乏,几位大才我是一个也不愿意放手。幼安兄心怀教化百姓之志,典学一职非你莫属。彦方兄为人素来清严,法曹一职还望兄不要推辞。根矩兄秉德纯懿,志行忠方,功曹之职正为兄所准备。子尼师兄虽出身世家,却以恭俭为美,老师称汝美才,弟欲将户曹托与师兄。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张辽说完后就不断的看着管宁三人,他这样的安排,是秉承了之前从郑玄那里对三人的了解而安排的。但究竟别人是否能够认可,张辽心中可没什么底气。
国渊不愧是师兄,他率先表态道:“文远,户曹事关紧要,但既得文远信任,师兄也不推辞,必会管好自己的职责。”
“多谢师兄!”张辽赶紧想国渊道谢。
王烈接着也说道:“文远,这法曹一职我也接了。不过文远将审判权从各地官府手中收回,一来增加的官员数量和俸禄开支,二来这抓人的权利是否还在各地官府手中?”
“彦方兄,我欲行的新政实际上环环相扣,经济的放开将会增加官府的收入,但就一个商业税的增加就绝对是各位所想象不到的。法曹的存在等若在官吏头上悬了一柄利剑,让他们时刻谨记清廉自守。而开明的司法制度,清廉的官吏也将保证商人会更加喜欢青州这块地方。教育的普及又将为我们提供更多的知书达理、能文能武的人才。所以,单单一点人手和俸禄的增加并不要紧。而且,我也让治中和功曹在经过核定后规定各级官员的属员的上限,凡事超过上限者,不但要进行裁员,还要视其情况给予处分。”张辽解释道。
“嗯!如此甚善!”王烈点点头,笑着坐了回去。邴原和管宁此时则亦是面带笑容,邴原说:“文远,功曹之责尤其重要,可你如何考察功曹呢?”
张辽笑道:“我会在年终召集各级官员会议,届时若功曹真的有错,我又怎会不知。何况我已让公佑在州牧府邸大门口安放了一个州牧信箱,百姓若告状无门,皆可将状子投入信箱,将会由公佑或我酌情处理。”
“文远,这青州公学是否一如兖州旧例?”管宁紧接着问。
“然。当初老师主持兖州公学,待公学步入正规后即退隐幕后,闭关修书。如今的兖州公学由主公亲掌,文若、公达、仲德及文举先生和太尉杨文先先生皆在得空时去讲学。徐州公学有汉瑜先生主持,并常常和兖州公学进行交流。唯有青州,因为大乱后尚未完全安定,又缺少主持之人,只得拖至今日。不过学舍依然在建,就在昔日稷下旧地。如今幼安回归,自当交与幼安执掌,惟愿青州学子能在幼安的教导下学有所成、学有所养,让青州公学重现往日稷下学宫之辉煌。”
“文远高义,但有所命,宁唯尔是听。”管宁离座而起,向张辽深施一礼。
第三卷 第一六五章 立法
 更新时间:2009…1…18 22:11:21 本章字数:3583
在管宁四人相继进入张辽的幕府后,张辽这个州牧的属官也基本上到位了。孙乾是大管家,国渊负责财政大权,邴原考核官员,王烈负责司法,管宁则一头扑进青州公学的建设中。再加上宗元管着后备兵源,刘晔为张辽负责情报提供和战事策划。赵云、甘宁分别管着水陆两军,张辽终于等到了解放的一天。他除了每天起床练武,就是各处跑跑、看看,有事了解决一下,没事了就找人闲聊,再不就跑到军营里找赵云或甘宁打架,然后就接着糟践山里的野味和海里的海鲜,小日子过的别提多舒坦了。
不过终有他逃不过的一天。这一日,王烈这位新任的法曹从事就在张辽出门溜达之前提前在府门口堵住了他。
“使君!”王烈对着刚刚走出大门的张辽行了一个大礼。
“呃!”张辽一愣,他这些日子舒坦的都没边了,却没想到今天被王烈堵上了。张辽这时也不能摆什么架子,谁知道王烈有什么事呢。
“彦方兄,这么一大早的过来,究竟有何事?可是法曹那里有困难?”张辽和颜悦色的问道。
“使君,法曹并无困难。但使君曾定下的新法令的修订如今已按照使君的意思将各方代……代表召集,请使君前往主持。”王烈明显对张辽这个所谓的“代表”不太习惯。
张辽闻言一怔,他这些日子逍遥自在,再说这事情也已经交待下去了,他也就等着属下出结果,所以也根本没去在意,没想到直到现在才刚刚将人召集好。
张辽忍住一股火气,吸了一口气道:“彦方兄,立法一事事关大局。亦是我青州新政之基础,若我青州试点能够成功,当可向全国推广,为我大汉立下万世之基。今日既然人手召集到位,我这个青州的主官当然要去看看,也要为参与者鼓鼓劲嘛!”
王烈已经是五旬之人,人越老越精明,他岂会看不出张辽依然动气,但就这么一个立法临时机构的人选问题就争论了良久,直到宗元摆出兵痞子的架势。那些世家又担心张辽的大军方才勉强通过。如今他来找张辽,也是指望着张辽能去镇镇场子,最起码让那些世家和士子不要在纠缠于细枝末节。
张辽当初建议曹操在青州试点时就明白会又阻碍,这也是他压住了火气的原因,因为他明白这帮世家的嘴脸和那些士子的酸气。
“张新,你去通知一下。让诸曹主官也去法曹那里。立法嘛,官员也要有代表参与。”张辽扭头对着张新吩咐道。
说完后,他就上前挽住王烈说:“彦方兄,走,我去给你镇镇场子,一会儿还有幼安他们。我倒要看看这帮家伙能玩出什么花儿来?”
就在张辽和王烈携手走近法曹为了修订新法而准备好地大屋子时,屋子里正泾渭分明的坐着四堆人。分别占据了屋子的四角。
张辽一进门就将屋内的情况看的清楚。年纪最大,身着华服,一脸平静的是世家代表;那身着青衫、白袍,面带傲气,对四周一脸不屑的则是士林中人;而另一群身着华服却面带笑容的是商贾代表、最后是衣着朴素,面容不安的就是百姓的代表。
张辽走进屋子,四方代表也被惊动了。他们看到是张辽亲临,立刻前来向张辽见礼。商人最快,百姓紧随其后,他们对张辽地态度绝对恭敬。士子们拍在第三位。也因为郑玄的关系收敛了傲气,客客气气的向张辽行礼。只有世家的代表,虽然也走到张辽面前,但却只是随意的拱了拱手,道声“见过使君”就完了。只有几个人十分恭敬的向张辽问好,张辽一看,倒都是熟人,一个是他师兄国渊家中地,一个是孔融家里的,还有一个没见过。
张辽虽然没什么架子。可也被气的不轻。他知道世家的力量,可那也只有和平时期才能发挥出能量。可这帮家伙就是自我感觉良好,竟然不把张辽这个州牧放在眼里。张辽心中斟道:如今是乱世,虽然能生存到现在的世家也各自有一定的武装力量,可面对我军。你们根本就什么都不是。却还敢和我摆架子。哼!走着瞧!不把你们折腾了底掉,我就不是张辽。
王烈在张辽的身边能清楚地感到张辽身上刚刚曾散发出一阵杀意。他虽然有些不忍,嘴角微微一动,但最终还是暂时选择了沉默。
“好了。诸位都坐吧。”张辽一挥手,笑着坐到了主座上。
当张辽和王烈都入座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