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人是不存在的。虽然管宁志气高洁,却也有着读书人“欲教化天下”的通病。而唯一让管宁放心不下地只有此地与他相依为命了数年之久地百姓。可这件事情也让国渊解决了。于是,管宁终于答应了国渊回青州的邀请。
管宁地反应让国渊感到张辽看人的眼力之准,虽然他也曾听说过张辽眼光高明之类的言论,但此次却让他真正见识到了。
就这样,在一个深夜,曹军的大船顺着辽水逆流而上,而小城中的百姓也在管宁、邴原、王烈以及各家各宗的老人的组织和安排下,静悄悄的收拾好了细软离开了小城。而国渊带出来的曹军精锐则早早的为这次行动探明了道路,并提前在路上做好了接应,为此,甚至连水军的士兵都有不少人上了岸。在这种周密的安排下,虽然百姓拖家带口,也没有落下一个人。仅仅是在所有的人都登上船后,留下了一条从小城到辽水边的被人踩出来道路。当公孙康得到消息时,数十艘大船在已经顺着辽水驶进了大海,向着青州而去。
公孙康看着空荡荡的小城和那条被众人踩出来的道路,仰天长叹后哈哈大笑三声,什么话都没说,上马而去。
这条路也被这些百姓称作“回家之路”,甚至在曹军攻入辽东后,有出身于这批百姓的士兵甘愿留在此地驻守。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而此时乘坐在船上的百姓和管宁等人都在各自的心中憧憬这未来的生活。虽然他们的追求不同,但此时他们的脸上无一例外的都流露出了笑容。
“将军!张将军!”
清晨,正在州牧府邸后院练枪的张辽突然听到刘晔的声音由远及近的传来。
“张新,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张辽收住枪势,对立在一边的张新吩咐道。
张新点头而去,张辽这时也无心练习了,将长枪扔给一旁的卫士,拿过搭在一边的手巾擦起汗来。
不多会儿,张新就陪同着刘晔来到了后院,张辽扭头一看,能从刘晔的脸上看出明显的喜悦。
“子扬,何事让你如此惊喜?”张辽扔下手巾,迎上去说道。
“回来了!回来了!”刘晔回答道。
但张辽却被这没头没脑的回答给搞得一愣一愣的,不过他看到刘晔的手中有一份书简,于是张辽将它一把抽过,打开后看了起来。
还没看上几眼,张辽的脸上也同样露出了笑容,而且还有扩大的趋势。
“好!好!好啊!子尼师兄果然说道做到,不但将管幼安、邴根矩、王彦方三位贤士请了回来,还带回来了上万流落辽东的青州百姓。好!好!”张辽兴奋的大声说道。
“对了,子扬,他们现在到了哪里了?”张辽随即向刘晔问道。
刘晔也喜笑颜开的回答:“他们的船队是在乐安的蓼城上的岸,国子尼他们上岸后就离开大队临淄而来,现在估计快到博昌了。”
“嗯。百姓的安置要重视,让公佑行文乐安太守,根据百姓的要求,尽快将百姓安全的安置到位,行文接收百姓的各城,尽一切力量帮助这批返乡的百姓,让他们吃穿有度,尽快恢复生产。”张辽对刘晔说。
“诺!晔这就去通知孙治中。”刘晔说完就转身离去。
张辽看到刘晔要走,赶紧叫住他,说:“子扬,你通知完公佑行文各地后,带着公佑一起过来。我这就去换身衣服,一会儿我们一起去迎接这几位贤士。”
刘晔笑道:“请将军放心,晔也久仰这三位贤士大名,欲一观其风采。公佑相比也不会放过此机会。请将军稍等片刻,我和公佑一会儿就来。”
说完,刘晔就一路疾走而去。
张辽这时又看看手中的报告,感叹道:“如此条件下的举动称之为壮举亦不为过。纵然是敦刻尔克也不过如此啊!”
张辽的声音不大,但张新还是隐隐约约听到了一些,他对张辽口中的什么“敦什么的”一点印象都没有,但他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只是跟着张辽向前走去。
第三卷 第一六四章 安排
 更新时间:2009…1…17 21:18:40 本章字数:3549
博昌城中,国渊并没有让管宁等人住到博昌长腾出的屋子里,他的家族就是乐安本地世家,每一个城中都有家族的产业,博昌自然也不会例外。国渊将管宁一行安置在了自家的别院中,他已经接到了张辽的通知,就在博昌等待着张辽的到来。
张辽没有兴师动众,他只是带着刘晔、孙乾和自己的亲兵快马从临淄赶到了博昌。因为有早已等候在城门口的国渊的家仆引路,张辽毫无阻碍的就来到了管宁等人的住处。
张辽没有让仆人通报,而是直接推门而入。一进门,张辽就看见自己的师兄正和三个人围坐在一起聊天。
张辽双目一扫,就看见国渊左手之人一脸正容,颌下三缕长须异常齐整,虽然年纪明显是四人中最大的,但他的一双眼睛却清澈异常且始终直视前方,身上也没有一般文人那常见的酸气,由此可见此人必是君子之流。国渊右手之人则面容白皙,虽见之已是三十许人,却容貌英俊,眉宇间有一种罕见的灵动之气,自有一番不逊于前者的风采气度。
这两人的风采足以让张辽为之喝彩,但国渊对面之人则更将让张辽感到吃惊。此人衣着朴素,除了束发的头巾之外,浑身上下全无配饰,单看其打扮必是出身寒门的士子,年纪在三十许间间。相貌虽然普通,但眉宇间有一种叫人见之难忘的风采。最让张辽感到他与众不同的是他那无忧无喜的神情,让张辽见之似有见到罗丹的沉思者地感觉。他地平淡,他的恬静,让张辽感到了一种罕见的气势。
张辽的到来也同时惊动了屋中的四人。国渊看见是张辽来了,立刻起身欲将另外三人介绍给张辽。
张辽笑着伸手止住了国渊地举动。自己则向三人长掬一礼。口中说道:“张辽见过三位先生。”
管宁三人虽然都是当世有名的士人,但却不是狂妄之辈,面对张辽这样的高官还是礼节不缺的。他们见到张辽如此做派,心中感动之余也纷纷起身向张辽还礼。
这时国渊适时的介入进来,为他们双方作了介绍。国渊左手之人是王烈。右手之人是邴原,而正对着的那人就是管宁。张辽也将刘晔和孙乾介绍给了管宁他们。众人又是一阵相互施礼。
随后,众人落座,张辽率先打开了话题。
“辽久闻三位先生大名,又从子尼师兄那里得知了三位的消息,正好我主曹公现正辅助天子治理天下,广征天下有才之人。故而辽向主公建议请三位回来共襄盛举。自师兄走后。辽就日夜盼望,今日终得一见,辽三生有幸也!”
三人见到张辽如此推崇,心中虽然欣欣然,口中却不住地谦虚。在张辽花样翻新地吹捧下,三人和张辽竟似多年未见之好友般熟稔起来,各自的称呼也从“先生”和使君变成了互称表字。
又闲话了一阵,王烈开口问道:“文远,子尼在辽东时曾言道。文远欲在青州试行一种有别于以往的法令,可是真的?”
“呵呵。此话不假。不过在想彦方兄解释此事之前,我还要想三位说明一件事。此次请三位回来,曹公曾允诺,三位及子尼师兄可随意选择是留在青州为官还是进入中央为官。无论是曹公还是我张辽。均不会对思维的选择指手画脚。”张辽说道。
国渊是早就知道此事,而其他三人则对曹操的大度甚为意外。而邴原则因为在辽东的遭遇,相比下更觉得曹操为人开明。但他们还是要问问清楚才会做出选择。
“文远,不知中央和青州有何差别?”邴原问道。
张辽看了看三人,说:“中央之地均为清要贵重之所,几位若去中央,三公九卿虽得不到,但必也是两千石的大员。青州则不同,我能给几位的最大不过太守,或者是六百石地州牧属官。”
“文远,这俸禄之事不谈,我们想知道的是能让我们做些什么?”邴原显然是不满意张辽刚才的回答,紧接着又问道。
张辽说:“中央的安排非我所能知之,但青州却是我说了算。我得到主公的允诺,将一些心中地想法在青州进行试点。其中包括了军事、经济、教育、司法这四大类。军事、教育方面则秉承了以往在兖州地做法,军队正规化,教育普及化。而经济则在青州一地将首先放开盐铁酒专卖,让商人自行选择,官府仅仅从旁进行指导和监督。司法则除了将地方官员的审判权进行剥离,另行委派专门地司法官外,还将在大汉原有的律条上重新修改并制定新的法律,包括了刑法、民法和商法这三种分别针对刑事犯罪、民事纠纷和经济犯罪的法律。大致的情况就是这些,至于如何选择,还需几位自行决定。”
张辽这么说倒不是他矫情,他也希望这四人能全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