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宋-第7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不为所动,这份从容淡定,已是令茹孝标十分的钦佩。要知道,倘若曹友闻早一点放了手中的交钞,他至少已经赚了一百万贯。即使在界身巷,这也不是小数目。
便见曹友闻微微点了点头,却并不多话。
倒是黎天南等人正在踌躇不决,这三个海商见着交钞暴涨,黎天南有备而来自不用说,连李承简与杨怀亦追着买了不少。便见三人各自想了一会,李承简与杨怀叫茹孝标过来,卖掉了手里的交钞;黎天南却笑眯眯地吩咐他继续买进。
果然,茹孝标的判断并没有错,这边吃过午饭,便再次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石相公异常的强硬,竟然这么快便再次将敕书发往门下后省!
交易所内再次沸腾了。
李承简与杨怀后悔不迭,黎天南却得意洋洋,只有曹友闻依然是不动声色。茹孝标很难想像,他面前的这个曹友闻,竟然就是几个月前被界身巷传为笑谈的那个人。
茹孝标在界身巷算是见多识广,但是赚进上百万贯而面不改色的人,他的确还是头一次见着。
但这似乎注定将是跌宕起伏的一天。
交易所内的沸腾持续不到半个时辰,便再次传来了门下后省封驳的消息。
界身巷这次的气氛,比第一次封驳时更加冰冷。
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给事中不肯屈服。如此一来,石越若再次要求门下后省审读,双方便可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今天已不太可能再送过去了。”茹孝标坦率地向曹友闻提供自己的判断,“这盐债或许又要拖上一段日子,大伙都会观望,因此交钞价位,也不会跌太多,官人若要稳妥……”
但曹友闻的目光却投向了黎天南。
“黎兄,你以为如何?”
黎天南笑了笑,端起酒杯来,轻轻抿了一口酒,笑道:“咱们这些海商,要压注的话,定要压到石相公身上。我又是番人,那非得押双份注到石相公身上不可!”
曹友闻一愣,旋即纵声大笑:“哈哈……黎兄说得不错,说得不错……”
此刻,政事堂。
“子明……”政事堂内,所有宰执的目光,都集中到石越身上。司马光轻轻叫了声“子明”。欲待说些什么,却望见石越凝重的脸色,又抿住嘴,没有继续说下去。
石越没有看任何人,只是默默地注视着被封驳回来的那份黄纸敕书。那轻轻的一页黄纸,便平放在他面前的书案上,仿佛有千钧之重。
此时的石越,并不知道有人要押双份注到自己身上,他只知道,自己又要面临一次大麻烦。
他知道,便在当天,熙宁十八年二月七日,按照计划,王安石已经在杭州开始发行盐债——但王安石奉的是所谓的“中旨”。不经政事堂宰相画押,未经门下后省书读的诏纸,其律地位是没那么稳固的。而且,极有可能受到台谏的指责、弹劾。而若是碰到有强硬的地方官员不肯奉诏,那便会更加横生事端。
因此,石越急需获得正式的敕书。
原本以为梁焘虽然是旧党,但毕竟是司马光举荐,上任又未久,断断不会在这等大事上作梗,却不料,偏偏在这里出了问题。
三驳!
石越当然也清楚,发行盐债也罢,变相卖爵也罢,如若交付廷议,将兴起多大的风波。他原想先将此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行下去,事后的批评与责难他再一并承受,但此时既然在门下后省受阻,那么,只要今日这敕书得不到给事中画的那个“读”字,无论是否出现三驳,麻烦都将不可避免。
拖延即意味着无休止的争吵。
这个道理,人人都懂。
梁焘的强硬,也令得政事堂发生动摇。宰执们都希望竭力避免发生三驳这样极端的事情。司马光欲言又止的神情,已经告诉他石越,他也希望寻找一种转圜的方。
但是……
“子明相公,是否要召梁焘与沐康来政事堂……”范纯仁试探着说道。
石越苦笑着摇了摇头,他知道,对于这些旧党的宰执来说,心情亦是复杂的,他们虽然支持自己的政策,但在心里,他们对梁焘、沐康,是不是又有更多的理解,甚至是赞许呢?
石越都不用多想,因为这几乎是肯定的。
这正是旧党君子们所嘉许的君子。位居政事堂的宰执们,需要折冲妥协,但是如司马光、范纯仁这样的人,他们心里真正向往的,真正称许的,不正是梁、沐这样的操守吗?
他们对梁、沐的理解,几乎肯定要多于对石越这份《盐债敕》的理解!
石越在心里苦涩地笑着,抬眼扫视政事堂的宰执们,脸色却又变得沉重、严肃。他有几分严厉的目光一一扫过众人,最后落到了范纯仁的脸上:“范公以为召见梁、沐,便能使二人改变心意吗?”
“这……”
“做不到的。”石越替他说了出来,“君实相公比我更知道这二人的脾性。”
“或许可以晓之以理……这毕竟是为了公利……”
石越默认望着范纯仁。
“一切后果,由某承担。”石越淡淡说道,但语气却已不容置疑。“敕书一字不改,再次发往门下后省!”
“啊!”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一日之内,三下敕书!
石越却仿佛没看见众人的脸色,竟好整以暇地正了正帽子,坐下悠闲地喝起茶来。
事已至此,那便只好借两个给事中的前程,来向天下人表露一下他石越的决心!
界身巷,二月七日,约申正时分。
金银交易所酉初关门,曹友闻已经准备起身离开,他刚刚下到交易大厅,“诸位,诸位,大事情,大事情,东府第三次将敕书发往门下……”只见一个牙人冲进厅内,手里挥舞着一个什么东西,几乎是发狂般地喊叫着。
“什么?”
“什么?”
“一日三下敕书!”
界身巷内,仿佛是被这个消息惊呆了。连跟在曹友闻身后的茹孝标也突然欣喜得大叫起来:“一日三下敕书!”没有人知道,茹孝标自己,也偷偷买了两万贯交钞!
“一日三下敕书……”曹友闻也被这意外的消息震惊了。他绝未想到,石越竟然表现出如此坚决的态度。
金银交易所只沉寂了一会儿,眼见所有的人脚步开始加快——但就在此时,又一个牙人跑了进来,几乎是颤抖着喊道:“三驳!三驳!”
曹友闻几乎以为交易所又要冷却下来。
但他却听到身后的茹孝标骂了一声:“让他娘的三驳见鬼去!”
只见交易所内,仿佛没有人听到三驳的消息,转眼间,便再次沸腾。
“钱钞,一比十五!”
“钱钞,一比十!”
“一比八……”
“一比六……”
“一比五!”
“一比五!”
“一比五!”
各种口音的喊声,在大厅内此起彼伏,每个人的声音中,都带着狂喜,曹友闻亲眼见证,短短半个时辰内,界身巷金银交易所内,铜钱对交钞的比价,暴涨到一比五!
第十七章 安汉当年一触龙(三之全)
熙宁十八年,二月七日。
当石越在汴京一日三下敕书,却遭遇给事中三驳的时候,大名府通判唐康,正在驿馆设宴,宴请使辽归来的告哀使范翔。
因为范翔的身份特别,宴会亦十分简单、朴素。没有歌妓助兴,甚至连荤腥也没有,简简单单的几样素菜,令得来作陪的大名府官员,都没什么胃口。彼此敷衍一番之后,身为东道主的唐康,更是借口范翔鞍马劳顿,公然下起逐客令来。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们,亦是顺水推舟,纷纷告辞离开。没多久,驿馆当中,便只剩下了范翔与唐康两人。
但待大名府的官员走后,唐康却没有半点儿顾惜范翔“鞍马劳顿”的意思,竟然又吩咐吓人另外在小厅里重新置了酒菜,拉着范翔过去坐了,一面笑道:“全走了这才清净。我原是有些事情想问问仲麟兄,这些没相干的人甚是碍事。”
范翔使命在身,本也无意与大名府的官员过多的周旋,但他也颇知为官之道,更绝不愿意这么无缘无故得罪同僚,更何况大名府乃是大宋朝的北京,亦算是仅次于东西两京的权贵聚聚之地。唐康这左派,随时为了他解了围,却也令他暗暗叹气——方才在宴会间,范翔便已看出来了,大名府的官员们,都有点儿惧怕这位年轻的通判。而唐康也显得很看不起他麾下的官员,除了对范翔,他机会不拿正眼去瞧人。
范翔自然也是知道唐康的身份,石越如今贵为右相,桑充国有事天子之师,唐康子也是跟着水涨船高,他的确亦与一般官员不同,这大名府的官员权贵,免不了都要巴结他。但范翔亦知道,大宋朝与历朝历代不同,自庆历以来,朝中分党结派,越来越理所当然,不加掩饰。宰相虽责,但却也要面对各方面的政敌,明枪暗箭,稍不小心,便会中箭落马。甚至堂堂宰相,被小小的台谏官扳倒的事,在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