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宋-第7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类似所谓“货币乘数效应”的观点;当年沈括在奏折中论及货币政策,当然不是预见到了今日的交钞危机,而是为了解决钱荒问题,而沈括提出的几个方中,竟然也包括了加强纸币的信用之部分——当然,人们翻出他当年的奏折,并不是为了叹服沈括的天才,而是注意到了沈括的另一主张,沈括当年曾经向大行皇帝建议,将金银皆定位定货币,并提高金币对铜钱的比价,以此缓解钱荒。而此时虽然形势大不相同,但人们大多相信,朝廷极有可能通过铸造金、银币来缓解财政的压力。而另外一些人则相信,蜀币区的政策,可能在全国被仿效实施……事实上,划定“蜀币区”这一政策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人们原本还担心朝廷因财政的窘境,被迫废除交钞或者放任交钞大幅贬值。但是,在蜀币局创立的同一天,至少废除交钞的担心就几乎销声匿迹了。汴京的商人们很快就意识到,更大的可能,就是朝廷将交钞变成各种各样的地方货币。在这样的情况下,交钞会变得没那么值钱,但至少它不会变成废纸。
所以,无论如何,茹孝标说的都没有错。在此之前,鬼市的交钞既然已经涨了,今日界身巷内,也不太可能例外。只不过,既然同时还有铸造金、银币的流言传出,那金银的价格,只怕同样值得期待。
曹友闻当日一掷万金,在界身巷内买下这许多交钞,原本只是一笔政治投资,他便是权当丢进水里了——但时至今日,曹友闻却突然发觉,他当日的投资,本身就可能带给他丰厚的回报。除了罚没他的抵押金以及账面上的巨额债款外,他手里握着的交钞也有几百万贯之巨,倘若石越真能成挽救交钞,那这毫无疑问将是曹友闻生平最成的一笔生意。
如此一笔巨款,无论初衷如何,若说曹友闻会漠不关心,那是绝不可能的。
虽然界身巷在翘首以待东府的敕令,但转眼一个时辰过去,在皇城外面等候消息的牙人,却依然迟迟未能传回消息。不过此前的流言并非寻常,据说来源非常可靠,而且言之凿凿说是在除服后将有重要敕令公布,因此界身巷内,人们依然耐心地等候着。曹友闻不断见到茹孝标招呼着手下的牙人跑进跑出,向他禀报着交钞的比价——一切正如所料,交钞对铜钱的价格不温不火地一点一点地涨着,反倒是黄金的价格,涨幅更加大一些。
曹友闻依然只是好整以暇地吃着点心,一面和茹孝标说些闲话。眼见着便到了巳时,黎天南、李承简、杨怀等人方姗姗来迟——这三人原是特意来界身巷见识一下的,进了这金银交易所,那黎天南尚未坐稳,便示意身边的仆人递过一个小箱子给茹孝标,笑道:“茹翁,且替我秤称一下。”
“这是……”茹孝标接过箱子,只觉双手一沉,这小箱子竟是颇有分量,他连忙将箱子小心放在一张桌子上,当着众人之面,小心打开来——茹孝标便感觉一阵金光耀眼,这小箱子中间,竟然是满满一箱的金瓜子!
“这……”茹孝标虽是吃了一惊,但他毕竟是做老了事的牙人,连忙摊了摊手,小心地将箱子开着的一面对着黎天南放了,一面赔着笑说道,“还请黎员外见谅则个,这界身巷的规矩,黄白之物,例由专人当面验货,请员外稍后片刻,小的马上唤人过来……”
“你家规矩不小。”黎天南笑道,“你只管叫人来验秤,我却是性急等不得了……”
他正说着,便见一个牙人一路小跑,急匆匆地闯了进来,连礼都没行,便气喘吁吁地说道:“大事,大事……盐债……发行盐债……”
“你说什么?”茹孝标此时也顾不得黎天南了,抓住那牙人,问道,“什么盐债?你说清楚些!”
那牙人好不容易才喘过气来,说道:“大事情,一个时辰前,司马相公与石相公签发敕令,要以十年的盐税做抵押,发行五千万贯盐债,赎回交钞,为钱庄存款提供担保……详情还不清楚,敕令已送往门下后生书读,消息是政事堂放出来的——不过,这是今日的《新义报》,刚刚出来,上面有石相公的文章——《国家之信用与债务》!”
他一面说着,一面从怀里掏出一张墨迹未干的报纸,颤抖着递到茹孝标面前。果然众人早已全都站了起来,曹友闻快步上前,一把抢过报纸,果然,《新义报》在最醒目的位置,印着“尚书右仆射石……”的字样!
他抬头望了众人一眼,捏了捏手中报纸,高声读道:“昔日管仲云:不能调民利者,不可以为大治。轻重之术……”才读到一般,早又有一个牙人跑了进来,手舞足蹈地大声喊道:“大涨!大涨!交钞大涨!”
门下后省。
都给事中梁焘望着面前的黄纸敕书,神色凝重——他信任都给事中不过几天的时间。梁焘虽是进士出身,但一生历宦,主要却在枢府,因为曾经上书反对新,反对宦官领兵,替被罢官的御史鸣不平等种种事迹,他被视为“直臣”。司马光亦因此推荐他继任门下后省的长这个官职,亦被士大夫们视为一种荣耀。但是,要对得起这种荣耀,却并非那么容易的事。
梁焘此时面临的抉择,正是大部分的给事中们经常会遇到的事情。
在他面前的这张黄纸上签押的,有他的荐主司马光,有声誉极高的石越,还有好几位参知政事……
按照新官制,只要有给事中在这张黄纸上签一个“读”字,这张黄纸便可以成为正式的敕令,颁布实行。
但是,户房给事中沐康明确无误地拒绝书读!
而这一张黄纸,乃是所谓的“敕”——得到过皇帝的旨意,有宰相、参知政事签押——新官制规定,这等大敕令,即便给事中不肯书读,只须有门下后省长官在给事中书读,亦得以颁布施行。
梁焘看看这张黄纸,又看看案边的毛笔,耳旁响着沐康愤怒的声音:“……借债!卖爵!若是那奸相庸臣所为,倒也罢了——国人皆视司马君实与石子明为贤臣名相,他二人竟冒天下之大不韪,开此恶例!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君且稍安毋躁。”梁焘一面安抚着激动地沐康,一面再次审读着面前的《发行盐债以赎交钞敕》。但无论他如何再三细读,亦改变不了这一现实:这敕书是国家公开向富民举债——即使汉武帝、桑弘羊也没做过这等事!还有公然变相卖爵——这是令所有的正人君子都痛心疾首的恶政,而且,这也是开了先例——大宋朝以前只卖过官,这还是头一回卖爵!
只要想想那些商贾,因为花了一点臭钱,便可以堂而皇之地被尊为男爵、子爵,梁焘便不由感到发自内心的恶心——表面上,爵位只是虚名,这比卖官要好些,但是,在感情上,却更令人受不了。即使只是虚名,但爵位所代表的东西,比官更加尊贵,梁焘实在无接受它被铜臭玷污。
而且,沐康所说的,亦是他心里所想的——今日司马光、石越能通过这种手段借钱敛财来应付交钞危机,他日就不怕没人效仿,来敛财借朝廷挥霍!此例一开,只怕从此大宋朝都要债台高筑,永远没有还得清的那一天!
他又抬眼看了看沐康。
“沐君所言虽然有理,只恐朝廷之议甚坚……”
“那又如何?”沐康厉声打断了梁焘,“夕郎乃慎政之官。朝廷置我辈于此,正为今日。”
梁焘不置可否,却忽然问道:“沐君是哪一年的进士?”
沐康不由得一怔,但上官见问,却不敢无礼,因回道:“下官乃先帝龙飞榜进士。”
梁焘忽然笑了笑,道:“那入仕亦有十八年了,十八年还只是七品青琐,想来是脾气不太好了。”
“下官生来便这臭脾气,倒叫大人见笑了!”沐康以为梁焘取笑,愈发愤怒,阴阳怪气地回敬道。
不料梁焘却不以为意,笑了笑,跟着说道:“沐君既然不在乎这给事中的俸禄,某也没甚好在乎的。”
“门下后省驳回?”
“敕令被门下后省驳回!”
界身巷金银交易所内,突然之间,鸦雀无声。
“那些个蠢货!”
不知是谁发出第一声咒骂,但几乎只是转瞬间,伴随着各种口音的诅咒、粗口,原本几乎是一路暴涨的交钞,马上停止了涨势,开始缓慢下跌。
“官人且放心,这盐债的消息既然放出来了,虽然封驳了,大伙还会看情形的……”茹孝标强挤着笑容,安慰着曹友闻——从曹友闻的脸色,是看不出什么的,他肤色本身就是黑红黑红的。一个多时辰内,眼见着交钞一路暴涨,但曹友闻却始终不为所动,这份从容淡定,已是令茹孝标十分的钦佩。要知道,倘若曹友闻早一点放了手中的交钞,他至少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