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邓小平时代(港版无删节全本)作者:傅高义-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到其他领导人赞成的其他人选。与会者确实普遍认为赵紫阳在经济工作上表现出众,因此没有太大争议就通过了让他 
担任代总书记的决定。这些决定后来得到了中央全会和十三大的正式批准。胡耀邦仍保留着党员和中央委员的身分,而 
且名义上暂时仍是政治局常委,但事实上他完全靠边站了。 
一些思想开明的党员担心,胡耀邦下台后保守派可能会取得控制权,放慢改革开放的步伐。但是,继续领导党的 
日常工作的「五人小组」——赵紫阳、杨尚昆、薄一波、万里和胡启立——都亲近邓小平,愿意听从他的领导。'1994'邓 
小平和赵紫阳都坚持改革开放不能变。'1995' 
胡耀邦的秘书在 1 月 17 日告诉胡的家人说,胡耀邦现在身心憔悴,要在中南海勤政殿休息一段时间,他要求家 
人不要去看他。两周以后,胡耀邦经由一条专用通道,从中南海走回了只有几分钟路程的家中。他让助手收拾好他过去 
十年里的讲话、报告和各种文件,在家里花了三个月阅读这些材料,最后断定自己没有犯过原则性的错误。他在家里也 
看电视,重读马列全集的一些章节。他很少会客,也几乎不参加党的活动,但他出席了解放军「八一」建军节的庆祝活 
动、七中全会和中共十三大。 
1 月 19 日中央印发 3 号文件,列举了解除胡耀邦职务的原因:'1996'  (  1)他抵制党为反对精神污染和资产阶级自 
由化而作出的努力,纵容全盘西化的要求,导致学潮的发生;(2)没有充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只批左,不批右;(3) 
在经济工作中鼓励经济过快增长和消费,造成经济失控;(4)在政治工作中经常违反程序;(5)在外事活动中说了一 
些不应该说的话,例如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邀请 3;000 名日本青年访华;(6)经常不遵守党的决议,未经中央授权 
就讲话。'1997' 
3 号文件还附有胡耀邦本人的检讨摘要。他在检讨中承认自己犯了严重错误,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 
不过他没有说自己对思想的宽容态度导致了精神污染、资产阶级自由化或学生示威。3 号文件中还说,邓小平、陈云和 
李先念这些老干部只要身体健康,今后仍会继续为其他干部——这是指总书记和总理——提供指导。3 月和 5 月又印发 
了 3 号文件的补充文件,对胡耀邦担任领导期间的问题作了更具体的说明。'1998' 
在很多自由派干部看来,这是一场有失公正的悲剧:像胡耀邦这样为国家辛勤工作、大公无私的人,其治理方针 
本可行之有效,却被他为之忠心效力的人罢了官。'1999'和邓小平一起工作过的另一些干部则认为,假如胡耀邦继续在台 
上,社会秩序将荡然无存,因为胡缺少维护党和国家的权威所必需的坚定立场。他们感谢邓小平精心安排,没有给党造 
成损害就撤掉了胡耀邦,保持了党内高层的团结,使邓小平的改革得以继续。两年后胡耀邦去世时,这两种分歧严重的 
观点再次交锋,并且造成了更加可悲的后果。 
胡耀邦下台后,邓小平曾数次邀请胡去他家打桥牌,都被胡婉言谢绝,只有一次例外:1987 年 12 月 30 日,即 
胡耀邦得知自己要被解职那天的整整一年后,他接受了邓小平的邀请。邓小平问胡耀邦对自己的问题是不是想通了,胡 
耀邦没有回答。'19100'  在 1989 年 4 月胡耀邦的追悼会上,邓小平伸出手去,想跟胡耀邦的遗孀李昭握手,但李拒绝了。 
她说:「都是因为你们这些人。」'19101' 
反资产阶级自由化:1987 
 
 
胡耀邦下台后,邓小平多管齐下,加强他认为在胡耀邦领导时期日益松弛的党内纪律。为了减少胡耀邦的影响力, 
邓小平公开宣传胡耀邦的「错误」,并把批评中共但一直受到胡耀邦保护的一些追随者撤职。邓小平还意在遏制对人道 
主义、自由、民主等西方观念日益广泛的渴求,他认为有人利用这些观念来挑战党的最高权威。 
邓小平亲自主持的 1 月 16 日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宣布了要开展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运动。邓小平还同时宣布, 
要继续实行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19102'  1 月 28 日春节前夕发布了中央 4 号文件〈关于当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若干问 
题的通知〉,对即将开展的运动作了说明。'19103' 
受到胡耀邦保护的知识分子——方励之、刘宾雁和王若望——被开除出党;朱厚泽在 3 月也被撤销了中宣部部长 
一职。刘宾雁为自己辩解说,他的报告文学批评的是一部分中共干部,并不是在攻击党;但有些高层干部认为,他的批 
评以及对人道主义理想抱「更高忠诚」的呼吁使人们对党产生了消极印象。还有不少人虽然未在媒体上遭到批判,但受 
到了内部批评,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严家其和一些大学行政干部中的党员。'19104'为避免在知识分子当 
中造成严重的消极反应,邓小平宣布运动只限于党内。 
很多在胡耀邦手下工作过的有经验的党内高官,如朱厚泽、吴明瑜、于光远和任仲夷,依然坚信方励之、王若水 
和刘宾雁不会危及社会安定;示威活动能够通过协商加以解决;扩大开放只会加强而不是削弱国家实力;邓小平高估了 
国家稳定受到的威胁,作出了过度反应。 
邓小平试图在主管宣传工作的高层干部中加强纪律,要求他们维护社会主义理想。3 月 29 日中央印发了一个改 
进报刊与出版工作的文件,然后便出现了一篇又一篇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文章,广播也在不停地宣传同样的内容,包 
括批判主张个人主义和腐化堕落的西方思想。'19105'  媒体还歌颂爱国主义,赞扬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和科学成就。'19106' 
邓力群在推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运动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相反,赵紫阳设法限制这场运动对经济部门的消极 
影响。他说,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批判不应干扰经济,群众对政治运动已经感到厌倦。在为推动运动召开的 4 月 6 日至 
12  日的宣传工作会议上,邓力群漫无边界地大批资产阶级自由化,引起了很多与会者的愤怒。赵紫阳的助手鲍彤拿到 
邓力群的讲话文稿后,赵紫阳把它交给了邓小平。邓小平作出了赵紫阳和鲍彤所期望的反应:他同意邓力群走过了头, 
疏远了过多的知识分子和自由派干部。有些自由派党员担心邓小平可能会考虑让邓力群成为胡耀邦的接班人。邓小平此 
时的反应标志着运动的一个转折点,也标志着邓小平不再支持邓力群了。 
在确认了邓小平对自己的支持后,赵紫阳在 1987 年 5 月 13 日发表讲话,含蓄地批评了邓力群,实际上也标志 
着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的结束。几周后的 7 月 7 日,赵紫阳解散了过去邓力群维护正统思想的根据地——中央书记 
处研究室,邓小平并未对此表示反对。政治气氛的这种变化加强了赵紫阳的地位,削弱了邓力群的影响,为赵紫阳在十 
三大提出更开明的工作计划铺平了道路。'19107' 
7 月 10 日,曾在 1950 年代短期担任过毛泽东秘书的李锐交给邓小平一封信,信中含有详细的批评邓力群的内 
容。李锐说,邓力群在延安时代曾滥用职权调查李锐,并不断找李的妻子谈话,随后又引诱她。李锐还批评邓力群也整 
过一些好干部。'19108' 
当邓力群受到攻击时,赵紫阳也感到了来自保守派的压力,后者将赵视为对保守的经济政治方针的威胁。赵紫阳 
后来回忆说,他之前还与保守派维持着比较不错的关系,但是在他撤掉了邓力群的根据地(中央书记处研究室)之后, 
他与陈云和李先念的关系受到了伤害。'19109'赵紫阳还说,十三大之后这些保守派领导人担心他会利用自己的领导地位在 
党的代表大会上推动「政治体制改革」。'19110' 
中共十三大:赵紫阳主政 
邓小平很清楚,毛泽东像皇帝一样至死不退造成了极大危害。所以他决心建立一种新的模式,对高层领导人的任 
期要有限制,到期就退休。然而就邓小平本人而言,退休是有附加条件的。赵紫阳在 1989 年 5 月向戈巴卓夫透露说, 
中共的十三大有一个内部约定,即使邓小平已退出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常委,但在大事上他仍保留着最后拍板的权力。 
与邓小平同龄的那一代老干部知道,只要邓小平决定退休,他们也只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