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林徽因传:一代才女的心路历程-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塔诺西介绍说:〃1505年,教皇朱里阿二世想为自己建造一座宏大的墓室,就拆掉了一座老教堂,公开征集设计方案,结果伯拉孟特十字形平面方案中选,这项设计,参照了罗马万神庙,但增加灯塔形的窗户和围廊,后来又经拉裴尔、米开朗琪罗修改,最后定型,中央穹窿就是米开朗琪罗的遗作。〃

他们登上了高达137米的顶点,罗马全城尽收眼底,梁思成赞叹着:〃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

塔诺西说:〃这座教堂是罗马全城的最高点,人说它可与埃及的吉萨金字塔相比。〃

塔诺西是个十分热情的姑娘,她建议林徽因和梁思成到米兰去,因为那里有一座全世界最大最有气魄的教堂。

他们乘火车赶到米兰。

米兰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座小城市,因米兰大教堂而驰名世界。

这座教堂让他们瞠目结舌。远远看去,那是一片尖塔的森林,乳白色的大理石,在阳光下闪着玉一样的光泽。阿尔卑斯山就在教堂的背景上,与教堂不分其高下,两相争雄,而教堂于巍峨之外,更添了不少庄严和神圣。

塔诺西叫着:〃看呀!那儿就是我们的锦绣森林,你们看这些尖塔,整整135座,那塔上的雕像,有3615个之多,都和真人一样大小。〃

林徽因和梁思成也不停地赞叹着。

塔诺西介绍说,米兰大教堂从公元1385年开始建造,一直到19世纪才告完工,它是根据第一任米兰大公加米西佐·维斯孔蒂的命令建造的,可容纳4万人做大弥撒。

这座大教堂有168米长,59米宽,4排柱子分开了一座宏伟的大厅,每根柱子高约26米,圣坛周围支撑中央塔楼的4根柱子,每根高40米,直径达10米,由大块花岗石叠砌而成,外包大理石。所有的柱头上都有小龛,内置工艺精美的雕像。

林徽因指点着教堂的环形花窗对梁思成说:〃你看这玫瑰形的窗子多么神奇呵,它就像圣经中描述的永恒的玫瑰,但丁的诗中也说,玫瑰象征着极乐的灵魂,在上帝身旁放出不断的芬芳,歌颂上帝。〃

梁思成赞同地说:〃那玫瑰的叶子,一定是代表信徒们得救的心灵〃

塔诺西笑了:〃难怪看过这个教堂的人都说,这个玫瑰窗是傻子的圣经,因为它以象征和隐喻的语言说出了基督的基本精神。你们再看看那柱子上的雕刻——〃她用手指点着。

林徽因和梁思成举头望去,那些神像是工匠恶作剧的作品,故意雕得参差不齐。那些雕刻作品不是圣像,而是做弥撒的狼,对鸭子和鸡传道的狐狸,或者长着驴耳朵的神父等等。

一直到了水城威尼斯,他们还在兴奋地议论着那些雕刻的寓意。林徽因认为,这些雕刻反映出中世纪人们,对当时社会形态和教会文化形态的不满。梁思成则觉得,这是对宗教神权和禁欲主义的反讽。

水城威尼斯像一座别致的画廊,这座海中之城,在意大利半岛的东北隅,建在118个小岛上,外面一道沙堤隔开了亚得里亚海,穿过全城的大运河,像反写的s,这段河道便是大街。

他们撑着一种叫作〃贡多拉〃的摇橹小船,转弯抹角在花团锦簇的河道——街道上游弋着。两岸到处耸立着罗马时期的建筑。

威尼斯的中心是圣马可广场,这是最吸引人的去处,曾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漂亮的客厅。

他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小巷,穿过东北角门,进入广场,顿时感到豁然开朗。宽阔的广场,别致的建筑,高耸的尖塔,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令人心旷神怡。特别是那连绵不断的券廊,把高低不同、年代不同、风格迥异的建筑,统一在一起,显得非常亲切和谐,广场中栖落着一群群的鸽子,在游人身边啄食,盘旋飞翔,时起时落。

广场的正面,是圣马可教堂,为《马可福音》的作者圣徒马可所兴建它的建成年代在11世纪,原为拜占庭式,14世纪加上了哥特式的拱门装饰,17世纪又掺入文艺复兴时期的栏杆,各种时期的建筑风格,集为大成。教堂的西南,是一座高100米,半面成方形的钟塔,初建于9世纪,14世纪重建,16世纪初又在塔顶建了一座天使像。教堂的左前方,是一座15世纪的钟楼,楼顶有一座巨钟,钟旁站立着两个铜铸的敲钟人。

夜色降临了。

威尼斯的夜分外迷人,河中放了许多红红绿绿燃着蜡烛的纸球灯,两岸的窗户全部打开,许多人凭窗弹奏吉他,唱起动听的意大利民谣。威尼斯的歌女是非常出名的,他们乘坐着唱夜曲的歌船,穿着非常漂亮的彩衣,歌声圆润。

塔诺西兴奋起来。她也随着节拍,引吭高歌,她用英语唱着佩特拉克的《罗拉的面纱》:

我忍心的美人呀,你说吧,

为什么总不肯揭开你的面纱?

不论晴空万里,骄阳炎炎的日子,

或是浓云密布,天空阴沉的日子;

你明明看透我的心,明明知道,

我是怎样等待着要看你的爱娇。

一条面纱竟能支配我的命运?

残忍的面纱呀,不管是冷是热,

反正都已经证明我阴暗的命运,

遮盖了我所爱的,一切的光明。

林徽因拍手称赞着:〃塔诺西小姐,你真了不起,你的歌声美极了威尼斯的夜景让我想起了中国的秦淮河,桨声灯影里,歌女们怀抱着琵琶,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在威尼斯逗留两天,他们同塔诺西依依惜别,塔诺西买了一只刻花皮夹和一个大理石小雕像送给林徽因和梁思成作为纪念。这些都是威尼斯的著名产品。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林徽因和梁思成从威尼斯走水路,经马赛上岸,沿罗纳河北上,来到眉眼盈盈处的巴黎。

他们先到中国领事馆稍事休息,第二天便去造访巴黎的宫室建筑。

他们先去了南郊的枫丹白露宫。这座离宫位于巴黎东南,原来称作〃彼耶森林〃。后来,位法兰西国王闯入林中行猎,才发现了这块风光优美的风水宝地,遂辟为猎庄。1528年起,法兰西一世大肆扩建,以后直到路易十五时期,历代国王均加以扩大。参加设计的,除了法国的建筑师,还有意大利的建筑师。

这座十宫在形态上完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语言,但又不完全像那些冷漠的、机械的、无生命感的建筑,而是充满自然的情趣。

法兰西一世时期,建筑师布瑞顿先后改建了奥佛尔院,增建了夏佛尔·勃朗克院,这是一座很大的长方形四合院,四面均有建筑物,屋顶的老虎窗、方塔和装饰性的小山墙,构成复杂的轮廓线。

拿破仑曾于1814年3月驾临枫丹白露,将其辟为寝宫,但他在这里只住了短短5天,便被迫退位。在登上通往厄尔巴岛的流亡之路前夕,他在德鲁奥和贝特朗两位将军陪同下走出这座古堡,在一片静穆中向众人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

之后,他传令:〃把鹰旗拿过来。〃他在帝国鹰旗上连吻了3次,喃喃低语,〃亲爱的鹰啊,让你的吻声在所有的勇士心里震荡吧!〃

一年之后,他果然又策划成〃百日政变〃,返回枫丹白露,再次在白马院重新阅兵,重整旗鼓,跟欧洲的神圣同盟决一死战,可惜他壮志未酬,终在滑铁卢一役失败被囚,死在大西洋中圣赫勒拿岛上。

现在,拿破仑住过的行宫白马院已改称〃诀别院〃了,成为对拿破仑厄运的见证。梁思成不由脱口吟哦:〃真是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啊!〃

从古堡走出来,林徽因和梁思成去枫丹白露大森林漫步,英吉利花园中那白露泉,拂手轻烟,迷迷蒙蒙,远看好似一幅垂轴山水,阳光如淅淅沥沥的雨水,透过浓荫洒在萋萋碧草上,林中草木散发着一种鲜蘑的香气。

林徽因问梁思成:〃你知道这儿为什么叫枫丹白露吗?〃

梁思成答:〃传说那个打猎的国王,在这丢失了一条叫白露的爱犬,便急令士兵们去寻找,找了好久,终于在森林深处的一汪美丽的泉水边找到了它,探寻者们也迷醉于这水光山色之中,于是便把这泉水称作白露泉了。〃

林徽因笑了:〃那是传说。你知道有一位公元1世纪的罗马诗人叫鲁卡纳斯的吗?他写过的史诗《法萨利亚》,对这片森林有过描述:岁月不曾侵犯,/这神圣的森林;/在浓密的树荫下,/长夜漫漫无垠……这白露,并非泉名,而是美丽的流水之音〃

林徽因执意要去森林西边的巴比松,看看那处19世纪农村画的发源地,梁思成再三催促她去看罗浮宫,林徽因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罗浮宫坐落在赛纳河畔,是号称太阳王的路易十四的王宫,也是欧洲最壮丽的宫殿之一。宫门方形的铜牌上记载着它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