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林徽因传:一代才女的心路历程-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伦敦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世界文化名城,它的建筑艺术却有着许多春天的特征,典雅华美,丰富多姿。林徽因和梁思成陶醉在建筑艺术的氛围里。他们考察了富有东方情调的铸铁建筑布赖顿皇家别墅;别具古典内涵的英国议会大厦,也使他们心旷神怡

最使他们倾心的是海德公园的水晶宫。这是一座铁架建构,全部玻璃面材的新建筑,摈弃了传统的建筑形式和装饰,展示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优势。他们去的那天是个晚上,水晶宫里灯火辉煌,玲珑剔透,人置身其间,真的就像在海底的龙宫一般,许多慕名一睹为快的参观者,都发出了阵阵感叹之声。

林徽因打开日记本,飞快地把自己的感受记了下来:〃从这座建筑,我看到了引发起新的、时代的审美观念最初的心理原因,这个时代里存在着一种新的精神。新的建筑,必须具有共生的美学基础。水晶宫是一个大变革时代的标志。〃

那个时候,他们都进入了一种唯神忘我的境界。

雨的羽毛纷纷扬扬地飘落在易北河上。

那羽毛,也纷纷扬扬地抚弄着两岸的橡树和柠檬,让它们的腰肢舒展起来,叶片明明亮亮,荨麻、蓟草的头发全湿透了,蔷薇和百合的嘴唇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一把油纸雨伞撑起一片静谧的天空。林徽因和梁思成挽着手臂,走在石板街上。

德国波茨坦的第一场春雨,为他们洗沐了一路风尘。

雨中看爱因斯坦天文台,这座流线形的建筑,像一只引颈远眺的白天鹅,展翅欲飞。

〃真美啊!〃林徽因赞叹着。

〃我觉得它好像一部复调音乐。〃梁思成说,〃塔楼的纵向轴线,和流线形的窗户,如乐曲中的两个主题,这个建筑与巴哈的赋格曲真是异曲同工。〃

刚到波斯坦的时候,他们就听当地建筑界的朋友说,爱因斯坦天文台是著名建筑师门德尔松表现主义代表作,是为纪念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诞生而设计的。这个建筑刚刚落成8年,爱因斯坦看了也很满意,称赞它是一个本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和造型艺术上的纪念碑。

这座天文台设计确实新颖独特,从外型上看,以塔楼为主体,墙面屋顶浑然一体,线的门窗,使人想起轮船上的窗子,造成好像是由于快速运动而形成的形体上的变型,用来象征时代的动力和速度。

林徽因站在塔楼下,梁思成按动照相机的快门,摄下了这个雨中的镜头。

在德绍市,他们参观了以培养建筑学家而著称的包豪斯学院刚刚落成的校舍,让他们再一次受到了现代美的震撼。

这座建筑群为著名建筑师格罗皮乌斯设计,它由学楼、实习工厂和学生宿舍三部分组成,空间布局的特点是根据使用功能,组合为既分又合的群体,这样不同高低的形体组合在一起,既创造了在行进中观赏建筑群体,给人带来的时空感受,又表达了建筑物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以不对称的形式,表达出时间和空间上的和谐性。

林徽因很认真地摹写着这座建筑的素描,她觉得落在纸上的每一条线,都有了意志,有了生命。

当时这所建筑的美尚未被更多的人所发现,林徽因则断言:〃它终有一天会蜚声世界。〃一年之后,她在东北大学建筑系授课,专门讲了包豪斯校舍。她说:〃每个建筑家都应该是一个巨人,他们在智慧与感情上,必须得到均衡而协调的发展,你们来看看包豪斯校舍。〃她把自己的素描图挂在黑板上,〃它像一篇精练的散文那样朴实无华,它摈弃附加的装饰,注重发挥结构本身的形式美,包豪斯的现代观点,有着它永久的生命力。建筑的有机精神,是从自然的机能主义开始,艺术家观察自然现象,发现万物无我,功能协调无间,而各呈其独特之美,这便是建筑意的所在。〃

在德国,他们还考察了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的许多建筑:德累斯顿萃莹阁宫、柏林宫廷剧院、乌尔姆主教堂,与希腊雅典风格的慕尼黑城门,历时632年才兴建成的北欧最大的哥特式教堂——科隆主教堂,也让他们顿开心门,大饱眼福。这些建筑,让他们看到了奋发向上的日尔曼民族精神,看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的积淀。

他们照相机的快门不停地闪动着,把一个个瞬间变为永恒。

结束了德国之旅,他们立刻融入了世界公园之国瑞士的湖光山色。阿尔卑斯山上还覆盖着皑皑白雪,春天的脚步似乎比旅人的脚步迟了一点,但山坡上的森林却已郁郁葱葱。瑞士是个多湖的国家,50多个湖泊,如一把明珠撒在风光旖旎的大地上。最使他们醉心的是这里的莱蒙湖。

在湖边菩提树下留连,湖面上的鹳鸟一群群飞来飞去,画眉在岸边稠密的矮树林里唱着歌,绿地上的莓子刚刚吐出淡红色的花蕊,那空间的美没有逝去,逝去的只是时间。

在这样的氛围里,谈人与自然,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她与梁思成很容易就找到了梦里寻觅千百度的那个艺术的亮点

他们很幸运,刚到罗马就结识了一名叫塔诺西的姑娘。刚满20岁的塔诺西,是大学建筑系三年级的学生,一头金色的柔发,蓝宝石色的眼睛,闪着纯情的光。塔诺西能讲一口漂亮的英语,听说林徽因和梁思成考察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建筑,便热情提出给他们当向导。

〃你们应该先看看拜占庭艺术。〃塔诺西说,〃罗马是拜占庭的故地,不了解拜占庭,就不了解文艺复兴。在你们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而欧洲也正处在罗马帝国分裂,奴隶制正在消亡的时期。每个民族每个历史时期,都会有它独特的文化实体和艺术成就,建筑文化和艺术的价值,它的伟大与骄傲也就在这里。〃

林徽因立刻就喜欢上了这个深邃的女孩子,而梁思成却坚持从拜占庭艺术之前的建筑看起,这个建议得到了塔诺西的响应,他们决定先去庞贝古城遗址和古罗马角斗场。

塔诺西找来一部车子,他们驱车奔往那不勒斯维苏威火山。

塔诺西在车子上不停地说着:〃意大利是一部世界建筑史,你们一定要多看一看。〃

庞贝是一座地下城,在公元1世纪时,它曾是一座非常繁华,有25000居民的美丽城市,公元79年8月24日中午1时,沉睡了1500多年的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火山灰一直吹到了罗马和埃及,待火熄烟消,庞贝城已消失在火山灰下,变成一片废墟。

他们沿着这座地下城的街道走着,街道很整齐,笔直宽广,最宽处竟有10米左右,街道两旁的建筑,多是用石头垒砌起来的,楼层则为木屋。塔诺西指点给他们看,哪儿是鞋店,哪儿是成衣店,哪儿是酒馆,哪儿是银庄。中心广场的阿波罗神庙,还留着精美的石柱。许多室内还装饰着壁画,他们在一块石头上发现了一行斑驳不清的文字,塔诺西仔细辨认了一会儿,说那行字写的是〃5月31日角斗士与野兽搏斗〃。

林徽因说:〃一座城市壮烈地死去了,可是它却以顽强的精神力量延续下去,它总是带着这种精神语言流传。思成,你说是吗?〃

梁思成点了点头。

古罗马角斗场以另一种悲壮震撼着他们。

这座椭圆形的斗兽场犹如两个对接的半圆形舞台,柱子和墙身全部用大理石垒砌,总高48.5米,上下分为4层,全部用混凝土、凝灰岩、灰华石建造,虽然经过两千年的风雨剥蚀,整个结构仍然十分坚固。

塔诺西对林徽因说:〃你知道吗?这个角斗场可以容纳8万观众。古罗马是以武功发迹崇武的国家,这种社会形态,也在建筑中得到了反映,整个古罗马的文化都可以在建筑中找到投影。罗马时代有好多进步的文化内容,其中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理论,主要受了罗马古建筑的影响。〃

林徽因赞同地点了点头:〃我也这么想过,罗马最伟大的纪念物是角斗场,是表现文化具体精神的东西,文艺复兴以来,与以后的建筑观念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建筑的纪念性。〃

他们一直盘桓到傍晚,夕阳在斗兽场的平台上涂上一层猩红色的血光

塔诺西是个很合格的向导,她带着他们几乎跑遍了罗马全城,他们看了卡必多山上的建筑群,马西米府邸和维晋察的圆厅别墅,这些建筑都很鲜明地表述了文艺复兴的建筑语言和文化形态,表现了建筑与人的亲切感他们还看了圣彼德大教堂和圣卡罗大教堂。圣彼德大教堂建于于17世纪初,全部工期曾历时120年,是整个文艺复兴建筑中最辉煌的作品。

塔诺西介绍说:〃1505年,教皇朱里阿二世想为自己建造一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