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6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道理说的再好,也不如亲身实践一下,来的明白,练勇成新军,唯一可以借鉴的只有前明戚继光抗倭的法子,虽说曾国藩也觉得杨老三的那本《战争论》字字珠玑,但真正的用起来,还是《纪效新书》里的法子更为靠谱。
两厢借鉴之下,在杨猛眼中有些不伦不类的湘军,也就慢慢的成型了,虽说杨猛当时说了水师建造的要点,但洋船虽好,短时间内确实很难弄到,湖南水多水师要建,随着不断的收到成效,曾国藩的心也慢慢的大了。
至于英夷之事,跟杨老三说的一样,话是做不得准的,具体要如何决断,还要等购炮的人带回来具体的消息再说。
曾国藩的反应,在杨猛看来很正常,若是他真的按着自己说的来做了,杨猛反而要怀疑这曾涤生的本事,人家说什么你就做什么,没有自我的人难成大器。
曾国藩是海内名儒,能在他的心里植下野草,杨猛已经庆幸不已了,指望着一个在官场打混了十多年的油子,几句话就转投自己的阵营,未免有些天真了。
瞧瞧人家左骡子,这位可是个精明人,自打看了《战争论》之后,就想方设法的从杨猛身上刮油,今天要一批马刀,明天要些火炮,这几天的信件里,这左骡子又看上火枪了。
对于左骡子的要求,杨猛也是部分的满足,你要三千马刀,给你三百,你要十门火炮,给你两三门,至于轮船,想都别想,岳州的码头没什么防卫手段,一旦轮船被太平军劫了,杨猛找谁说理去?
左宗棠要的火枪,杨猛也分拨了五百支过去,还有一队五十人的新军教官,左骡子是杨猛的一个棋子,林老虎把经略西北的事情,托付给了左骡子,而左骡子立功立威也是在西北,配上在西北谋事的杜文秀和马青虎,那边也是大有可为的。
还有一条,杨猛现在将左骡子与曾涤生分开,也有让两人互相制衡的意思,接下来,战功会慢慢的积累,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左骡子、曾涤生的位置,都会慢慢的上升,在什么位子上想什么事儿,难保左骡子和曾涤生将来不会与自己反目成仇。
到了那个时候,杨猛势必要出手打掉一个,震慑另一个,至于剩下的那一个,将来再扶植一个掣肘的就是了。
现在杨猛要走的是官场这条路,官场的水深着呢!军机和朝廷,对他的谋划都有影响,四色棍、恭王奕?、首辅祁寯藻、经略直鲁豫皖的僧格林沁,这些人都是官场上难缠的对手,谁的心机也不比谁差,将来出了真本事,运气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条。(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五章 厚与黑(三)

自岳州回到武汉三镇之后,杨猛摇身一变,就成了推动湖北乃至整个湖广的幕后黑手,打仗,对杨家并没有多大的好处,身处武汉三镇,借机经略两湖四川,才是真正的大事。
湖南是四大米市之一,四川有天府之国的声名,而湖北的江汉平原,也是鱼米之乡,之前杨猛控制的地盘,无论是云贵、藏边、川西还是两广,在粮食的出产上都不及这三省富庶。
虽说农庄的步子,在这三省走得有些艰难,但并非是走不动,湖南的洞庭湖,川东的江边田庄,湖北大户出逃之后遗留的田地,面积可是不小,将这些土地握在手里,很大程度上能减缓一下,对进口粮食的依赖。
米利坚还有一场内战要打,说不准什么时候,这进口的粮食也要断顿,任你有再多的真金白银,到时候没有了供应量,也只能干瞪眼。
能吃的可不止是粮食,刘一贴提出的猪鬃产业不错,既能养猪还能在猪鬃上赚一笔,川东的猪鬃不错,适合大面积的推广。
剩下的猪肉,云南有宣威火腿、诺邓火腿,湖北、四川有腊肉,这些都是能长时间保存的,而且,这戏腌腊的肉食也是不错的军粮,一举两得的事情,自然要大力推广。
至于牛羊马驴之类的大牲口,杨猛不仅在扩大养殖的规模,而且在引进军马的同时,也在引进各式各样的国外家畜。
现在的杨家,虽说地盘越来越大,但粮食多少还是有些饱和的。存粮越来越多。一两年就要轮换一次。大型的粮库、粮仓也一直在建,依旧有许多吃不完的存粮,用存粮酿酒,是个不错的选择。
剩下的酒糟肥料,人虽然没法吃,但喂牲口还是可以的,利用手中的粮食,囤积大批牲畜。也是解决吃饭问题的好法子。
大清的许多地界缺粮,杨猛不是不知道,做这个买卖也不是不挣钱,但有些矛盾还是要激发的,替满清解决危机,不在杨猛的考量范围之内。
有些地方缺粮,对杨猛来说也是好事儿,这样有利于理教的传播,以舍粥舍粮为依托,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只要不是大批量的饿死人,有多少事儿是不能接受的呢?武汉三镇、洞庭湖周边还有四川那边的船坞和炮局。已经建造完成了,机械的运输,却成了难题。
云南虽然能自产大部分机械了,但杨猛在各国的机械订单,却从来也没有断过,相对于机械制造,短期之内兵工还是云南要主要着力的地方。
一年几十万条枪,上万门火炮的产量,是杨猛期待之中的,但想要达到这个量级,需要的时间,也不是一两年,三五年,或是六七年之内,云南制造业的重心,都将是军工,这也是很无奈的一个选择。
大批的机械,本该走长江水路的,但太平军定都天京之后,长江水路基本算是断了,打开很简单,但朝廷会怎么看?
珠江湘江之间的运河,虽然动工了,可还是需要时间,许多大型机械,只能在广州拆解之后,经水路、陆路运输,到达这些需要的地方。
虽说耗费了人工和运费,但一拆一装,对那些新手学徒来说,也是个很好的实践机会,相较于这个,人工和运费好像有些不值一提了。
在粮食和工业之后,杨猛还有一个有些让人无法理解的着力点,那就是东南亚的三叶橡胶树,从种子到几年树龄的成树,杨猛可是花了大价钱的,移植的死亡率高的出奇,长途的运输,对三叶橡胶成树来说,是个很大的生死考验,可即使是十存二三,这几年杨猛也一直没有断过对三叶橡胶林的培植。
占了两广之后,又从云南往这两省移植,颇有些拿钱打水漂的意味,但里面的关键,只有杨猛清楚,白。磷。弹这东西,可以说是毫无人性的玩意儿,这东西比西山量产的铜壳铅弹,更没有人性。
大规模对峙的军团,只要上百颗这东西,短时间内的杀伤人数,也是成万成万的,这东西一是为了对付英吉利的风帆战舰,炸响的白。磷。弹就是能大量散发毒。气的燃。烧。弹,对木制战舰的杀伤力可想而知。
另一个将要倒霉的,就是盘踞在北方的那头熊了,两国之间,互不服软的话,必将有一场大战,规模空前的大战,弄不好就是举国之战,国战之中,没有什么武器是不能被使用的,结果是最重要的。
白。磷。弹虽说是个大杀器,也已经研制成功了,但这物件也有一个大缺点,一旦有风,谁也不知道死神会落在哪个的头上,防毒面罩就成了不可或缺的玩意儿。
皮制的防毒面罩,不是不成,但容易渗漏,这玩意儿要是漏了,那结果就悲催了,还是橡胶的更为保险一些。
近一个多月的时间,杨猛都在忙活着这些琐碎的大事儿,太平军的北伐与西征受阻,朝廷也难得有了一段时间的闲暇。
对朝廷来说,闲暇是好事儿,可对负责整个天**务的杨士勤来说,北伐西征受阻,他的颜面就受了损伤。
杨秀清先是令给养不济的林吉李三人撤围怀安,向京畿挺进,后是撤了赖汉英的职务,以曾天养、韦俊、石祥祯领军,重返皖北,俯瞰两湖之地。
形势的逆转,仿若就在一夜之间,短暂的闲暇之后,京畿危急,安徽两湖危急,在太平军复克九江之后,杨猛这边也遇到了麻烦。
麻烦不是来自朝廷,而是来自杨猛的老相识,湖广总督吴文镕。
吴文镕是新任的湖广总督,从云贵调职湖广,这位心里也不怎么痛快。在云贵虽说全力多少受些限制。但现在的云贵却是最安全的所在。孙子才愿意做这湖广总督呢!
但既然坐上了,就要承担责任,前任徐广缙丢了武汉三镇,被革职拿问,前前任更好,死在了武汉三镇,吴文镕估摸着,一旦长毛贼来犯丢城失地是难免的。丢城失地之后,该倒霉的就是他吴文镕了。
好在杨家老三,守在了武汉三镇,事到如今只能让杨老三出蛰,去外面打长毛贼了。
吴文镕想的是不错,可杨猛也得给他这个面子啊!一听吴文镕要在黄州堵太平军,杨猛当即就不干了,去黄州,杨猛也想,但现在不是时候。一旦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