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瓶颈。
一条霁虹桥就能称为天南锁钥,看来自己以后也要重视一下,云南的道路网了。
“你这法子不错,只是让绿营兵全部做了苦力,就怕朝廷那里有牢骚啊!”
滇铜转运耗费巨大,杨老三的这个法子不错,但把绿营兵投到矿场,是不是有些不务正业之嫌呢?
“嗨!这个简单,咱们就以护矿名义,让滇西的绿营兵,驻守各个铜厂就成了,无非是滇西刚刚平稳下来,滇西歇业的铜厂重开,少不得出些矛盾纠纷,绿营兵驻矿,也说得过去啊!”
林老虎也算是看出来了,要说正事儿,这杨老三还真是一般,但要提到赚钱,这位的眼珠子,就跟夜明珠似得,扎人的很呢!
“成了!就按你说的来,裁撤各地的废弛的绿营兵,选强壮的汉子充实绿营,裁撤的人员和新军一起到矿场驻扎,能挣多少银子,就看他们能出多少力了。
等回了昆明,本督还要整治其他地方的绿营,你这里得出了好法子,一定要报备上去。
再有就是绿营兵在矿场,不能挤兑百姓的马队,只要挣够了军饷,绿营兵还是要以操练为主的。”
杨老三的新路子不错,但这个法子,不能报备给朝廷,不然就怕清流们诟病。练兵与滇铜复起结合起来实行,这绝对是个好法子,看来以后御使这杨老三,也要从买卖上下手啊!
林杨两人互相启发,定下了绿营兵做苦力的主意,在这件事儿上,林老虎对杨猛的启发真的很大,他也找到了一天,杨家培养私军的道路,出苦力代替平常的力量训练,半天苦力半天训练,这样一来,杨家养人的费用,也会小上许多的,看来这林老虎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林则徐本打算返回昆明的,可有了这个新法子,再加上重开滇西的铜厂,这位老大人有些不放心杨老三,决定在大理再停顿几天,真要是一切顺利的话,他再回昆明不迟。
而在杨猛的眼里,现在的林老虎跟聋哑人没两样,自己想让他知道,他才能知道,在哪都是一样的,现在这林老虎也算是一半身子,进了笼子之中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章 杨家绿营(二)

杨猛接了朝廷的旨意,也没急着调理鹤立镇的绿营,这鹤立镇总兵就驻在大理,加上暂署普洱镇,除了腾越边境一带,这滇西就是鹤立镇总兵的地盘。
原先的鹤立镇绿营总兵,手里不过几百人,其余的人手大多分布在滇西的各府道州县,多的地方百十人,少的地方十几个。
不得不说朝廷对于绿营的防范手段,那是相当的高明,但有利就有弊,分散的绿营兵,也给了绿营各级将官吃空饷的机会。
从上到下层层盘剥之后,一两五的饷钱,到了绿营兵的手里,能有一半就算不错了,这些银子莫说是养家,就连一个人的口粮钱都不够,分散在各处的绿营兵,想要吃饱喝好,就只能吃拿卡要了。
驻在城池里的绿营兵还好些,那些守在边荒之地的汛哨,就惨了,除了抢一下周边寨子的粮食,想发财都难。
滇西是个山民众多的地方,被派到各地绿营兵,若是守着汉人的寨子还好些,一旦守着山民的寨子,他们就只能自己开荒种地了,弄不好还要被山民抢掠。
鹤立镇总兵所属的绿营兵,大概有个六七千人,**成的人都是各地县府的衙役、城守,滇西一共八千绿营兵,驻守边境的腾越镇,那边的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得了鹤立镇的官帽子,就算是控制了滇西的绿营,杨猛不急着调理兵卒,就是想把腾越镇的权力。也抓到自己的手里。
滇西的官员,现在半数与杨家有联系,一两成的人,已经被杨猛牢牢的抓住了把柄,而各府道县的底层书吏、师爷,**成都拿着杨家的一份儿银子,杨猛开了口,滇西的绿营将官,也巴巴的来了大理。
滇西各处指责绿营朽坏的摺子,也雪片一般。递到了云贵总督林则徐的手里。正主们都在,林则徐把滇西绿营的将官,找来一问,这才知道滇西的绿营究竟朽坏到了什么程度。
腾越镇是滇西的边军。也是云南唯一一支成规模驻扎的绿营兵。可情形怎么样呢?腾越镇是有千余兵卒。可这些人,都是嘉庆朝的兵卒。
嘉庆朝?开什么玩笑,如今是道光二十八年。嘉庆朝的兵,起码都有个五六十岁了,先不说这些绿营兵能不能活到五六十岁,近三十年没有新兵补充腾越镇,这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自嘉庆朝开始,云南就战乱不断,平乱的次数也不少,耗费的银子更多,腾越镇三十年没有招收新兵,看来云南的绿营也是个巨大的黑洞,有些事儿可以追究,有些事儿则是禁忌,像现在的云南绿营就是官场的一个禁忌。
绿营废弛不是云南一省的问题,而是整个朝廷,整个大清的问题,揭这个盖子,林老虎还没有那份气力。
更可怕的事儿,还在后面,滇西的八千多人手,最近五年,只接了四万两银子的饷钱,滇西一年的饷钱怎么也得十万两,五年六七十万两的银子哪去了?
望着桌上一张张要钱的单子,林老虎也是看的头皮发麻,这滇西的绿营已经到了不治不行的程度,好在自己来了,不然结果难料啊!
“星斗,滇西绿营的事情,筹划的怎么样了?”
找来了杨老三,林老虎皱着眉头问了一句,看架势,杨老三迟迟不动,肯定是想要钱了。
“绿营的事情,标下这几天还没过问。”
除了腾越镇总兵的权力,杨猛还在算计着滇西的铜厂,他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滇铜复起对杨家来说,一直是个幌子。
铜官们的库存,加上川黔铜课的支持,足够杨家应付朝廷了,而滇西这边的铜厂,因为运输不便,大多数都没有重新开启,这几天为了安置杨家的新军,他摸了一下滇西铜厂的底儿。
许多官办的铜厂,现在都被私人给占了,这些人有些实力大的,就地冶炼,然后将精铜卖到缅越等地,而那些没实力的,则是雇佣人手,往缅越等地贩运高品位的矿石。
不仅是滇西的铜厂,许多矿产都是不明不白的到了私人手里,原本该属于官府、属于云南的利益,就这么被各处的马帮,走私到了缅越一带,而缅越一带,是谁在收购这些矿产,也不问可知。
除了英法列强,就没有别人了,看来自家和自家老爷子,在滇西的事情上,还是有不少的疏漏,红河铜道,很有可能已经被英法列强所知晓,一直不动,可能就是因为忌惮大清庞大的国土面积吧!
“你是鹤立镇总兵,不过问绿营之事,是不是有些不务正业了?”
绿营废弛的程度,让林则徐担忧,作为一个疆臣,大清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疆臣,林则徐对于大清周边各国的局势,还是有些了解的。
缅越泰印,都在英法的爪牙之下,英吉利窥视藏边,法拦西觊觎西南,这些洋鬼子虽说人数不多,但野心不小,万一他们对云南动手,林则徐想不出云南还有什么人能挡住他们。
当年的蓝旗军,挡了法拦西一次,结果被朝廷和洋人两面合击而亡,现在的云南,比之当年的广州,差的太远,广州的兵卒都挡不住洋鬼子,如果英法真的犯边,那就要长驱直入了。
西北、东北边疆,有老毛子这个大祸患蠢蠢欲动,西南不能再被蛮夷侵扰了,现在正是好时机,杨老三练兵的手段不错,这腾越镇,是不是也要一并划给他呢?
“铜厂不开,粮饷没有着落,现在还不是整顿军务的时候。招人,滇西有的是人,别说三五万,现在这个时节。只要有饭吃,三五十万青壮,也能招的上来,可粮饷怎么办?哪个来出?
滇西山民居多,粮饷不济就招兵买马,只怕接下来就是叛乱。现在滇西的粮食不多,粮价比起两年之前,翻了好几番,朝廷定的一两五饷钱,养条狗还可以。养人只能养十天半月。剩下那十天半月的饷钱,哪个来出?
剩下这十天半月的粮食先不说,现在云南能拿出多少银子组建新军呢?
依着现在的粮价,五两银子。将将能养活一个三口之家。而一个兵卒的家口。少说也得五六口人,这些人谁来养活?
滇西的绿营想整顿,缺的就是银子和粮食。总督大人能划拨多少呢?”
林老虎还在想着腾越镇的事情,没想到杨老三的问题,却把他给难住了。
出银子?开什么玩笑?这次永昌平乱的银子,还是借调盐课的税赋,平乱的这十万两烂账,林则徐还不知道怎么平呢?再给滇西绿营筹划粮饷,那不就是自找没趣吗?
“你家老子手里有的是银子,让他先划给你一批怎么样呢?”
林则徐为什么要和杨家合作,还不是因为杨士勤管着三省的铜盐之利?粮饷的事情,还是让杨家自己解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