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天,督标的队伍,开始有了动静,一个个千总、把总、哨长,不断在喝令着兵勇,一天下来,这督标行军,越发的有规矩了。
这一天有督标拖着,一日竟行了一百二十里,贵州兵累的贼死,而半下午扎营之后,督标竟然趁着埋锅造饭的间隙,在整理行军的队列。
杨猛会统兵,但不知行军之法,这几天杨老三频频召集张必禄推荐给自己的那几个可用之人,说了些什么,议了些什么,林则徐很清楚,三日之间学会行军之法,这杨老三算是个可造之材。
而杨猛不通行军之法,也打消了林则徐的最后一丝顾虑,杨家有壮丁不假,毕竟之前杨士勤和杨猛都是做过团总的,林则徐也怕扶起了杨家危害到朝廷,通过这段时间的试探,林则徐发现杨老三只是有些蛮横而已,心里没有什么杂七杂八的想法。
这么看来,云南有了杨家,也算是云南百姓的幸事,当初破家防疫,这之后云南的鼠疫,就没有再犯,看来瘟疫也是怕了杨家。
历年来舍粥、赈济花了无数银子,这两年云南饥荒,也是由杨家牵头合云南商家之力,全境舍粥,不然云南的状况还要糟糕许多。
仁孝杨家,不能总显示仁义,立起杨老三这杆血淋淋的大旗,一是能震慑云南蛮夷诸族,二是能消解杨家在云南的善举,升米恩斗米仇,杨老三杀人多了,云南诸族就会离心离德,笼络人心只能由朝廷来做,杨家做了就有越俎代庖之嫌,林则徐这么做,也是为了杨家好。
光有仁孝,没有恶行,只怕以后的杨家会遭到朝廷的猜忌,有了杨猛这杆血旗,杨氏一族还能在云南多支撑一段时间,云南有了杨家无论是对朝廷还是对云南百姓,都有莫大的好处。
换在以前,林则徐断然不会有这种想法的,可遭逢丧妻大变之后,他心里想的最多的还是离开云南,返回福建老家,自己的岁数也不小了,看来这仕途也是走到了尽头。
辞官归故里之后,就好好做一个农家翁吧!
此次大军行进,只是为了剿灭永昌练匪,可行了不过**日,还没到楚雄府的地界,赵州弥渡,却起了回乱,近千人的队伍,已经在预备刀枪剑戟了,若不是弥渡的官员机警,这次回乱就要让林则徐腹背受敌了。
“此间直是乱邦,竟不知有国法,弥渡之事要打,要狠狠的打,永昌已经够乱了,再也不能出差错了。杨副将,让你率中军一千八百人去平乱,可有胜算?”
这些天一直在行军,信鸽什么的,杨猛也不敢乱用,有关永昌的消息,一直是他身边的护卫,骑马传递消息,弥渡回乱之事,他竟然一丝也没听到。
“回乱?大人要如何平乱?”
林则徐撂了狠话,就怕他要人头啊!回乱之事,杨家能不插手就不插手,这个差事却是杨猛不想接的。
“若回回识相,驱散了就好,若他们不识相,该怎么打就怎么打!”
“末将领命。”
杨猛安排好了中军的护卫,带着中军的一千八百人,就往弥渡赶去。而杨猛的队伍之中。也多了几个不是督标的生人。
“云焕。赵州地界的回回高层你可识得?”
为了不动刀兵,杨猛把杜文秀给弄了出来,永昌的一干苦主,也在大军之中,由督标押解,这次就看杜文秀的本事了,如果弥渡的回回不识相,那只能硬杀了。
“三爷。赵州临近永昌,那里的回回士绅大户,我算是熟悉的,只是这赵州与永昌之事没有瓜葛啊?他们为何要反?”
经历了京城的牢狱之灾,杜文秀也变得阴沉了许多,本以为云南之事,只是妖官作祟,没想到竟是朝廷不待见回回。
此事的起因也有缘由,张格尔算是回回的罪人,张格尔一家。从爷爷辈开始,就想在西北立国。爷爷辈遇到了乾隆帝,结果一败涂地。他爹那一辈,也没什么作为,被大清朝廷圈禁在浩罕国。
而张格尔这个罪人,受了英夷的唆使,从嘉庆帝的时候,在西疆开始叛乱,道光帝时,张格尔兵败被擒死于京师,西北回回频频追随张格尔叛乱,这就是整个大清朝廷都不待见回回的原因。
对于立国一说,杜文秀心里并不支持,这事儿即使成功,以后也会兵灾不断,大清是断然不会把西疆让给回回的。
而他们这些云南的回回,与张格尔不是一派的,平白遭殃,想想自己的悲催遭遇,杜文秀不仅恨大清朝廷,更恨张格尔那乱贼,若不是他,这么些年云南的回回能频繁被朝廷打压,几十年的时间云南回回死伤数万、十数万,这是笔没头没尾的冤枉债啊!
回云南的这些天,杜文秀也从马青虎那里,大致了解了一下杨家的实力,马青虎好像很受杨三爷的信任,杨家的许多事情,马青虎都能知道。
杨家可不像沈聚成等人,杨家的几千刀手,可是云南最厉害的山民,对抗杨家与靠上杨家,杜文秀无疑会选择后者。
杨三爷对云南回回好像别有用心,但总的来说,杨家对回回还是不错的,该如何选择,杜文秀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可赵州之事,他真是不清楚,想帮忙也无从下手啊!
“我已经差人去打探了,总督大人那里下了严令,如果赵州的回回不听劝,结果你应该可以想到的,带着马青虎去弥渡吧!希望我到弥渡的时候,咱们不用动刀枪。
马青虎知道我在宜良的行事方法,如果有人在暗中策动回乱,你最好让赵州的回回高层,把他们连同他们的家人献出来,如果我动手的话,死伤会很多很多,永昌之事在赵州再现,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杨猛的话说的很随意,可杜文秀还是听出了浓浓的杀意。杨三爷所属的督标是些什么样的人,经过这些天的观察,杜文秀也摸到了个大概。
杜文秀也是从小习武的人,督标上下每日里早晚必练的刀法,可是杀气森森的,以前杜文秀也见过黄巴巴等人的手下,与督标相比,他们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永昌当年的情形,就如火狱一般,阴森而恐怖,今生今世杜文秀都不想再经历一次了,督标对杨三爷言听计从,只怕在赵州对上之后,云南的回回也要对上杨家了,这样的结局,杜文秀是绝不可能让他发生的。
一个永昌的哨练沈聚成,都能给回回带来几年的灾祸,对上杨家,只怕云南以后就没有回回了。
“杜文秀记下了,云焕谢过三爷的恩德。”
杨猛在话里,数次提点了杜文秀,事情做不做得成,杨猛不去管,到了弥渡,只要回回不缴械,那就是敌人,除了杀戮没什么好说的了。
“去吧!记住,结局如何,不在杨某,而在你们身上。”
云南的回回也需要一个震慑,永昌已经屠了一次了,再杀只会加深仇恨,看来自己倒了永昌,要找一个立威的对象了,那七把香会倒是不错的选择。
送走了杜文秀,杨猛也加快了行军的速度,一天行军一百五十里,对督标来说很轻松,极限的行军速度,以后也要试一下,一百五十里,对杨猛来说太少。
第二天秦子祺那边就来了消息,赵州之事不为别的,只为沈振达在永昌二次屠回。沈振达在永昌县衙,烧死了李恒谦、韩捧日还有一百多回回,好死不死,里面有赵州的十几个童生。
这些人也是打算捞偏门,因为要安抚回回的缘故,永昌府在今年的府试之中稍微偏了一些,这些人不去大理府应试,而是选择了永昌府,就想奔个好前程。
谁曾想好前程没奔着却奔进了火场,这些童生有几个就是赵州回回高层的子嗣,这事儿麻烦了。回乱不怕百姓作乱,就怕有回回高层,在后面支持。
人家死了儿子、孙子,肯定是要报仇的,就怕杜文秀此事无果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八章 口舌平乱(下)

秦子祺的人手,也汇报了最近在永昌发生的事情,沈振达在永昌府不得人心,倒是杨猛没想到的,不过想想也是,沈振达搜杀永昌城里的大户,涉及到身家性命,谁还能顾及别的,这个消息倒是个好消息。
这个消息来得正好,七把香会和永昌的哨练倒是个不错的立威对象,打服帖他们,好像对杨家来说没多大好处,宰光他们在滇西、在云南立威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云南的教派众多,这是个大问题,七把香会只是个民间结社,而且不怎么走正道,专门撺掇回汉矛盾,正好借机取缔,那些个大户教派,不能随便动手,借着永昌的七把香会,发出杨家的声音,让各宗各派管理好自己的手脚,才是一笔好买卖。
“责令秦子祺等,查清永昌七把香会的跟脚,将死忠之人罗列名单,待我入永昌之时有大用。金鸡村的地形,沈振达的死忠,也一并摸清楚。
策动汉人地主士绅,对沈振达施加压力,不能让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