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唐精神:直面历史与经典的13堂课-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我给大家推荐一个短篇小说——《聊斋》中的《娇娜》。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大概五百篇,记载人和花、鱼、神、鬼、狐之间的爱情纠葛,美不胜收,书中那些漂亮的鬼、狐、神、花、丫头等等,在君权、男权占统治地位的年代,高举着“我的婚姻我做主”的旗帜,高举着“真诚善义深情”的火把,大胆地追求健全的人性,去刺破人间的虚伪,去拥抱爱情和幸福,是令人倾倒的。无论我是在年轻时还是现在读《聊斋》,都是非常佩服蒲松龄的,在那时能够写出这么优秀的作品。我个人特别喜欢他写的知己真爱,异性之间不旦存在性爱,还存在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的知己感,在他所写的知己之爱中我最喜欢《娇娜》这篇。他写的狐狸化成人,给人以美感给人以震撼。如果你细读原著,感受大不一样,这篇小说不仅情节起伏,语言描述整体看来非常美,能使读者的心灵得到净化、震撼,很多人看后都会留下很深的印象。《娇娜》这篇作品为何那么让人净化、震撼?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向大家特别推荐?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作者写出了异性之间十分难得的美好友情。我们中国人素来重视友谊,素来看重知己之谊,有“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春秋时候最擅弹琴的伯牙,在钟子期死后他摔了琴再也不弹,伯牙摔琴的故事说明了好朋友难求的典故,知音说明我们中国人很早就重视友谊。同性交往能够成为知心朋友已经很不容易,又何况异性?《娇娜》写的是异性相交,且是异类中的异性相交,是人和狐狸。异性知己是生死相交、舍命相助,使得彼此的友谊非同寻常,与意气相投是不一样的。

第二,《娇娜》写出了孔生和皇甫的亲情和友情,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这篇就写出了亲情、友情经受的两种考验。第一种考验是友情和亲情之间常常遇到信任感的问题,第二个是生与死的考验,遇到重大的危机的时候,亲情和友情还能保持吗?当孔生知道皇甫不是人而是狐狸的时候,并没有因此而疏远。他知道得不算晚,最初他不知道,只知道这是个好学上进的人来向他学习。有一天谈到终身大事的时候,皇甫问孔生有没有心上人,孔生说如果娶妻非娇娜不可。皇甫说娇娜年纪太小,给孔生介绍了另外一个人,孔生结婚后感情很好。





品味经典探寻爱情的意义和境界(6)


他们这种信任感到了后来,过了几年孔生要从原来住的地方回到老家,路途很远,皇甫告诉孔生闭上眼睛,抓住孔生的两只手腾空而起,孔生张开眼睛的时候已经回到他的老家。千里之遥,须臾而至,他知道对方不是人,但他没有任何怀疑,他太了解这个人了。亲情、友情最常遇到最大的考验是信任,生与死最大为难时刻怎么办,孔生救娇娜在常人看来是以卵击石,他的冒死相救不是英雄救美女,他的行动能证明他的过人胆识,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印证孔生人格的比较健全。

第三,最精彩的是孔生和皇甫这一家尤其是娇娜之间经受住了爱情的考验,异性之间能不能成为好朋友而不是情侣,至今在我们周围仍然有不少人怀疑,原因就在于异性之间有了好感有了交往才会成为朋友,而一旦成为好友,就一定有爱情存在,容不得非爱情的友爱存在。异性之间成为朋友的大概有不少,但成为好朋友之后是否就只能成为要么有爱情的好朋友要么不能成为好朋友。我没有做过社会调查,异性之间的交往是否都很纯洁,纯与不纯各占多大比例,这不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要对小说做分析,要看小说的构造,是否是真实的情感,情节发展是否适合人们的兴趣,还要看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否树立起来了,蒲松龄的小说这两点都做到了,人物关系及情感都是非常可信的。异性之间有了爱还能保持友爱的存在吗?孔生和娇娜包含可能通向爱情的爱,但这种爱情可以向婚姻也可以向持久友谊的方向发展,发展的友谊并不排除爱的存在,异性友情中的爱有个界限,要有社会道德认可和自我人格与人性健全来认可的底限存在,否则会危害关系的发展也会危害人性的健全。孔生和娇娜有过硬的交情,但没有超越友爱的限度,升华了这种爱,这样的异性友爱显得格外纯洁,让人觉得特别美。在清代初年,蒲松龄能够把异性之间的爱写到这个地步,写得这么感人实在让人震撼。我相信不但是那个时候的读者,现在的读者更会感到这篇小说张扬的异性友爱相当超前,显示出两性交往的观念非常可贵,异性之间的友爱可以向婚姻也可以向友情两个方向发展,向婚姻方向发展有了美满家庭以后的婚姻可以完善自己,向友情发展可以长久依然保持纯洁,并没有把友爱和婚姻的爱混在一起。

爱与生命同在、与人性同在、与希望同在,真正的爱情是对生命的讴歌,是人类走向完善的阶梯,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都不能完全失去爱,失去生命的爱失去对生命的怜惜,完全失去爱,人将不成其为人。上个世纪伟大的诗人泰戈尔说过,爱是包容一切事物的终极意义。

第二个问题是爱情的境界。

有真爱存在,就有爱情的境界存在,有不同方式的真爱,就会有不同内涵的境界。所谓人生如歌,爱情就是歌中最优美的旋律,人生如画,爱情就是人生这幅长卷中最美丽的图画,有人说人生如梦爱情就是梦里开出的绚丽的花朵,与梦相对,爱情像首诗,充满激情和想像力。





品味经典探寻爱情的意义和境界(7)


爱情和爱情作品的境界,我最看重两种即纯真的持久的爱和相思绵绵的爱。纯真的爱是排除自私与虚伪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爱,是让人变得温情的爱,宽怀大度更加懂得奉献和牺牲的爱。纯真是真爱的基础,我们不应该否认让人倾心无限、向往无比、思念得让人震撼心碎的爱情就不是闪耀着纯真的。爱情的本质特征是纯洁,凡是不受约束的自由表达的爱情差不多都有这种特征,没有这种真实,爱情无论讲得多么天花乱坠都不是美好的。经典文学中的主人公在爱情面前绝对是纯真的。看两首情歌,第一首《奈何曲》,“怎么办呢,我想你,虽然天下人无数,不管高兴或不高兴,可我心里只有你”。把一个热恋当中少女的情感准确地表现了出来,不是见一个爱一个,爱的就是这一个。初恋少女的心思,有人说初恋时不懂得爱情,在我看来初恋时不懂得爱情的变数和人的复杂性,但更多时候更多人在初恋时一下子把握住了爱情的纯真和真谛,纯真的爱是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爱。第二首诗表达爱到不忍唤他的名字,表达不出她内心的感情,就一声声地唤“我的爱”。永不相弃永远相爱,这种热烈多少有些带傻气,但天真单纯,那种境界让人感到纯洁晶莹。最动人的爱是纯真的爱,纯真既是爱情的本质特征,也是爱情的一种境界,清水出芙蓉,是很高的境界。

我很欣赏爱情的另一种境界即相思绵绵的爱,常常是两个世上很相爱的人才有这种感情,这种爱使人成长,有时使人痛苦,但也使人感受到芬芳的幸福,从思念灵魂的轻声呼唤中能够汲取力量,这种爱既甜美又苦涩,真相爱分开过的人都体会到这种感情,没有体会的人不能说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但爱情体验中缺了这一课,对多情而敏感的人来说是种遗憾。凡是读过经典文学之中描写相思之苦的人,在爱情经历中有这种体验的人,知道世界上最苦涩的是相思绵绵的爱,能够把这种爱表现出来的作品同样让人久久难忘。有关这个主题的描写,常常会在以下七种情况下展开:

第一种表现是时间的。

相爱的人常觉得在一起的时间短促,我们常说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诗经》中的词句,热恋中的人刚刚分开不久就希望重新相聚在一起,用白话念出来就是“他采葛藤去了,一天不见他就像三个月不见。他采艾蒿去了,一天不见就像三秋不见了。他采艾香去了,一天不见他就像分开三年了”。这个少女把这种情感表达得非常直抒胸臆,非常直白,他对我来说,就是一天不见就像三个月、三秋、三年不见一样,像高山流水奔流直下的感情,这首诗篇幅短但感情容量大。

第二种表现是空间的。

恋人在一起不怕冷不怕热,分开后怕冷怕热怕季节的变化,一变化就会想到对方。“多情自古伤离别,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