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其实很有趣儿 - 雾满拦江-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士子俱各不肯,却有一个年轻人,盘膝坐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心,沉着淡定。朱棣一见大喜,曰:“关键时刻,才知道谁才是真心的忠于皇帝,来人啊,与朕把这个淡定的家伙切了。”

  宫中太监们一拥而上,将那年轻人抬起来,放在原始的手术床上,就听“喀嚓嚓”一声,伴随着年轻人的一声凄厉哀号:“不要啊,不要切我……”老太监不高兴了,训斥道:“都切下来了你才说不要啊,那还来得及吗?你既然不要,刚才为什么不快点跑?”

  年轻人哭道:“我是想跑的,可是却已经吓坏了,两腿麻软,昏死了过去啊。”原来这厮并非淡定,而是吓昏了,你说这扯不扯?

  昏了算他活该,从此这年轻读书人就成为了宫中的一名太监。他的名字叫王振,是宫中屈指可数的读书人。不久,朱棣死,而后继位的仁宗朱高炽,也以飞快的速度死掉,等到了朱瞻基当了皇帝之后,不久也生了儿子,起个名字叫朱祁镇。

  朱祁镇长大了,会说话了。于是朱瞻基就想,得给孩子请个有学问的老师啊,宫外的饱学鸿儒倒是车载斗量,可是让他们切了两腿间的肉嘟嘟入宫,他们却坚决不肯,明摆着,他们所谓的忠于皇家,都是有私心的。

  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一定得找个没有丝毫私心的饱学鸿儒才行。

  朱瞻基的眼睛,落在了太监王振的身上,顿时为之一亮。

  王振可是自宫入宫的,若然此人有丝毫的私心,岂会做出如此惨烈的牺牲?再者他的学问学识,丝毫也不比宫外的那伙人差,儿子的家庭老师,就是他了。

  于是王振出任太子朱祁镇的老师,教了一段时间,朱瞻基过来视察王振的教学成果,他将走路还不稳当的小朱祁镇抱起来,放在膝头,问:“将来你当了皇帝的话,能不能让天下太平。”小朱祁镇清脆地回答:“那太小意思了,天下太平有什么难的?”朱瞻基大惊:“哎呀嗬,这小东西……再来,如果有乱臣贼子扰乱天下,小兔崽子你敢不敢率六师出征?”小朱祁镇笑道:“不过是统兵出征而已,这太,小儿科了。”

  眼见得这孩子如此聪明,在场的群臣全都扑跪于地,眼含热泪,放声狂吼:“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等朱祁镇长大成人之后,果然迎来了一次御驾亲征的机会,但是结果却让所有的人跌破眼球。

  朱祁镇给搞砸了。他是如何一个搞砸的呢?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

##  02 太监一直在努力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大明第六兼第八任皇帝——朱祁镇的个人简历。

  朱祈镇历史档案

  姓别:男

  姓名:朱祈镇

  出生:1427年11月11日

  籍贯:北京

  属相:羊

  星座:天蝎座

  血型:AB型

  身高:174公分

  体重:58公斤

  相貌特征:清秀、斯文、儒雅。

  职业:出任大明帝国第六任,及第八任皇帝。

  特长:拥有无可比拟的亲和力。

  社会关系

  父亲:宣宗朱瞻基

  母亲:孙氏

  妻子:钱氏

  儿子:10人

  心路历程

  0岁:出生。

  4岁:以太监王振为帝师。

  6岁:回答父亲朱瞻基的御前殿试,赢得群臣百官山呼万岁。

  9岁:在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戴之下,出任大明帝国第六任皇帝。

  22岁:福建沙县邓茂七群体事件发生,旋即平定。

  23岁:瓦剌人虚冒统计数字,冒领奖赏,遭到王振的驳斥,瓦剌人因此而闹起群体事件。于是朱祁镇御驾亲征,战于土木堼为瓦剌分裂分子所劫持,作为人质谋攻北京城。城中景泰帝朱见深登基,朱祁镇被迫下岗。

  24岁:朱祁镇返回北京,居住于南宫。

  31岁:得到武清侯石亨,副都御使徐有贞,宦官曹吉祥拥戴,朱祁镇再次当选为皇帝,是为大明帝国第八届皇帝。

  32岁:释放关押了五十四年的建文帝朱允汶的太子朱文奎,关押时其人两岁,出来时几同白痴,不识鸡鸭牛羊为何物。

  34岁:揪出了以忠国公石亨为首的反皇帝集团,石亨处死。

  35岁:大太监曹吉祥起兵,主张一切权力归太监,要武装夺取政权,失败后灭族。38岁:卒。

  看看朱祁镇的个人简历,我们不能不发出这样的感慨,朱瞻基不懂得教育啊,他在朱祁镇的心里,埋下了未来的悲剧种子。

  试想,朱瞻基问年幼的儿子——若有乱臣贼子扰乱天下,你敢不敢率师亲征?问小孩子这个问题,小孩子只能回答敢。这个敢字既然说出了口,从此就成为了横亘在孩子心里的一道障碍,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这道障碍,孩子会自己营造出这道障碍,以便完成他心理上的跨越。

  说明白点,未来的朱祁镇,在他有生之年里,必然会替自己找一个御驾亲征的事体。如果找到了千好万好,怕就怕找不到,届时这孩子就会自己制造麻烦。有许多人,终其一生就是不停地给别人制造麻烦,就是因为他们的心智模式出了问题,在幼年时期被人输入了错误的信号。

  人的大脑,就好比一台笨笨的机器,思维就好比运行在这台机器上的程序。如果程序是错误的,甭管这个人是多么地努力,一辈子也只能是南辕北辙,徒劳而无益。朱瞻基以其绝对的威权,对朱祁镇输入了一道错误的程序,这个大明帝国,已经隐伏下了可怕的危机。

  单只是朱瞻基添乱倒也罢了,如果朱祁镇的人生导师再懂点心理学,未来的心理矫正也不是不可能的。

  然而朱祁镇的人生导师,却是被朱棣喀嚓一刀的王振。好端端的,竟然被切了这么一刀,王振的心理必然是很受伤。心理学他是没办法懂了,最多懂点生理学。再让他担负起矫正朱祁镇心理的重任,这个工作,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然而王振一直在努力,要让自己配得上一代帝师的尊荣。

  朱祁镇登基的第四年,终于有个机会让王振一展才华,震动朝野。

##  03 三代人的精心运作

  朱祁镇做了皇帝的第四年,发生了一件很小很小的案子。

  在福建,有个驿丞很凶,因为他是朝中三朝元老杨溥的同乡。此外还有个按察佥事廖谟,也同样很凶,因为他是朝中三朝元老杨士奇的同乡。于是两个凶人碰到了一块,一个比一个凶,但是按察佥事廖谟官比驿丞大,所以他毫不客气地吩咐手下把驿丞按倒,“砰砰砰”一顿狂揍,再放开,凶驿丞已经是一具尸体了。

  出人命了,官司上报,请朝中大臣们解决此事。

  老臣子杨溥发现被打死的人是自己的同乡,顿时气愤于心,强烈要求将凶手廖谟绳之以法,判处死刑。而老臣子杨士奇,发现打死人的廖谟是自己的同乼就坚持要求判处廖谟因公杀人,批评教育一下就算了。两个白胡子老头都要为自己的乡人出头,彼此不服,就在朝堂上嗷嗷嗷地吵了起来。

  俩老头吵不明白,就找群臣说理,可群臣谁敢惹他们两个?当即连连摇头,说:“两位老领导的话,都是对的,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看群臣也决断不了,俩老头就吵闹着来找太后说理。可是太后不过是个妇道人家,哪里弄得懂这些怪事?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就询问帝师王振。

  王振笑道:“杨溥和杨士奇,这两位老干部啊都是存了私心,想袒护他们的同乡。如果按杨溥的来判,判决廖谟死刑,这肯定是重了。可以如果按杨士奇的来判,说廖谟只是因公杀人,这又未免太轻了。那么这个案子到底应该如何判法呢?很简单,太祖朱元璋皇帝,早就颁发了一部《大明律》,现在请大家拿起《大明律》,跟我一起认真学习太祖皇帝的教导。太祖朱元璋皇帝教导我们,如果遇到下级官员太凶,惹火了上级官员,把下级官员活活打死的案件,不可以判上级官员死罪——人命虽然关天,领导面子更重要。但也不能就算是因公杀人,理应将杀人的上级官员撤职查办,严肃批评。”

  学习了朱元璋的讲话精神,撂下书本,大家顿时一个个心明眼亮,再看太监王振,不由得肃然起敬。不愧是帝师啊,《大明律》背得滚瓜烂熟。

  此事过后不久,又一起恶性刑事案件出现了。

  这一欼同样也是歹徒杀死人命,但这个歹徒,来头不小,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