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商河-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朝中形势,势容不下三位武人相公,所谓拜相,只不过是给秦桧做配角而已。 
  但一入中枢,权柄归于秦桧还是小事,自家却回不得军中了,须在临安奉朝请,岂不是明明白白削了兵权? 
  “相公,某家有何功劳,竟蒙圣上如此宠眷!只是某家历年来只在军中,中枢之事实非张某所长,这副身子骨若是放在临安,不多日间便朽坏了,他日国家有用时,必不方便!还请——还请相公在圣上面前,成全某家——为国守疆的私志!”张俊情急之下,说话都结巴起来。 
  “张太尉报国之心,本相深知矣!”秦桧放下玉壶,入座端茶:“只是诸帅如此劳累,圣上何忍!倒莫如在临安筹划军机,参赞国事,为圣上分忧,也稍减秦某肩上重责!张太尉守大宋江防有年,劳苦功高,昔年平刘苗之乱,有定鼎之功,岂能他人同哉!圣上对太尉之宠渥,天下皆知,他日军中一旦有变,还须太尉出镇——太尉多虑了!” 
  张俊一怔,旋即喜上眉梢:“相公所言当真?” 
  ※※※※※※※※※※※※※※※※※※※※※※※※※※※※※※※※※※※※※※ 
  “相公,这张俊、韩世忠倒是来了,可岳飞……”次日中枢内,御使中丞王次翁眉头深蹇,对秦桧道。 
  “若论路程,岳太尉也要远些,王大人如何不能多等他一日半日?还怕他……不成?”秦桧神色雍容,似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相公说的是!”王次翁拱手道。 
  “韩、张二帅眼下如何安置的?”秦桧一边翻着各地折子,一边随意问道。 
  “按相公吩咐,西湖之上,美酒佳人,一日不得缺,必要两帅满意!”王次翁答道。 
  秦桧点点头,不再多说。 
  ※※※※※※※※※※※※※※※※※※※※※※※※※※※※※※※※※※※※※ 
  四月二十一日,临安北水门外。 
  “咴!——” 
  岳飞一勒马缰,驻足临安城门处,与诸亲卫下马缓步进城。 
  “岳爷!” 
  守门的小校拱手为礼。 
  坊间正将岳飞、杨峻军功说得比天还大,虽然岳飞早已经是军中“神人”,眼下这些兵卒见到岳飞,仍有另一番敬意,与往日不同。 
  其时天已近暮,天街之上行人不多,但岳飞所到之处,贩夫走卒之类都拱手回避,连沿街酒楼上的座客都起身问候,岳飞还礼不迭,心下甚慰。看来民心所向,大宋北定中原有望啊! 
  与此同时,一骑如飞直抵秦桧府:“相公!岳飞到了。” 
  “是么?!”秦桧正与王次翁等闲坐,闻讯连手中茶也倾了出来,浑不似口中说得那般闲适。 
  王次翁却是大喜,正要向秦桧道贺,看到秦桧失措模样,悄悄将话吞回腹中。 
  两日后,杨存中加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同时兼任殿前副都指挥使,沾杨峻之光,这个开府为使相的赏赐居然没有太大异议,虽然坊间已经为其改名为“蠢种”。 
  三日后,三帅于垂拱殿受表,韩世忠、张俊皆任枢密使,独赐张俊玉带,岳飞任枢密副使,皆使参知政事。三镇之兵由其副职代治之。岳飞军中由王贵接替岳飞,担任鄂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张宪担任副都统制,二人负责指挥原岳家军。岳飞带到行在的军中幕僚一概外委地方职务,着即赴任,一个也不许留在临安! 
  四月二十七日,下旨废淮东、淮西、湖北、京西路宣抚司,各帅节度使、宣抚使,以及岳飞的屯田使等实职也一并撤消。同日取消诸军原来的称呼,岳飞所部的后护军,改为御前后护军,以示直属赵构。诸军统制以上将官及所部士卒,凡需调度,需要通过三省、中枢及圣旨方可实施,直接把兵权尽收于临安!同时对原来军中由朝廷委派的“领军”一职,也改为负责“节制”诸军,负责报发朝廷和各军之间的往返文件,预闻军政,实际为“监军”矣。 
  旨下日,朝内轰动,王次翁罢朝回家,听儿子王伯痒谈到此事,呵呵大笑道:“吾与秦相谋之久矣!” 
  同日稍晚,王德、杨峻、田师中同领旨进节度使之职,老杨终于实现了大宋朝武人“建节”的最高梦想! 
  老杨看着身上的紫袍鱼袋,不知道应该是喜是悲。 
  “岳老大,你兵权也就罢了,只是这命保不保得住哇!”被杨存中灌得不省人事的杨峻半夜醒来,再不能安睡,坐在熟睡的秋香边上犯愁。 
  (推荐!推荐!!!) 
第九十四章 神采风流,罢兵安足
    “岳大哥!”   五月初,杨峻思之再三,还是上门拜访。 
  岳府显然稍经整治,府中花木也精洁了些,廊椽间剥落处都重新着漆。大约宫中所赐财物不少,府上人手也有增加,甚至衣着面料都上了一个档次,虽然距离韩府还差得甚远,却也与岳飞眼下的副相身份略有些相符。 
  “呵呵!杨兄弟连日辛苦,早知杨兄必非池中物!果然如今因功建节,岳某也还未与杨兄弟道贺!今日既然过府,便须与为兄一醉方休!” 
  岳飞身着儒服,头戴方巾,外罩缎袍,却不曾束绦,便这么大袖飘飘,披襟亮怀,手持书卷出迎,若非素知岳飞者,抬眼望去,竟是临安朝堂之上一位饱学宿儒!不过以岳飞胸中文采,也当得这般评价,能诗能词能文,行军间仍不废经典,稍得暇便手不释卷,比杨峻满腹的酒肉,那是高明得多了。何况衣着可以随便换,文采风流却是自然流露,哪能装得出来? 
  岳飞为人本坦荡,加上学识胸襟,都非临安城中一班腐儒所能相提并论,此刻一旦放下军机,便沉湎书卷,飘飘然有出尘气慨,杨峻一见,身上酒肉味道顿觉难掩,不觉自惭形秽。 
  “大哥哪里话来!”杨峻拱手道:“侄儿们每日到府,兄弟早知大哥拜相,却忙于军务,不得闲暇,今日携酒过府,正要与大哥共谋一醉!” 
  “哈哈哈哈!”二人会意大笑。 
  不消片刻,府中忙活开来,岳家众小自然不用说了,纷纷前来见礼,但到开席时,家中诸人自在厅堂中设席,岳飞与杨峻却在后园中单独摆了一桌,三荤两素,一壶黄酒,相府家宴,不过如此。杨峻平日里大鱼大肉惯了,倒也巴不得清淡些,换换肠胃。 
  “大哥!”杨峻举杯相邀:“你我兄弟在军中时,大哥军令如山,不得饮酒。如今大哥身为中枢宰臣,兄弟才好敬大哥一杯,祝贺大哥位极人臣!富贵无极!” 
  岳飞也不言语,举杯而尽,才道:“杨兄弟昔日在军中,韬略非凡,便是岳某也看走了眼!若非颖昌、小商河之役,哪能尽展杨兄弟胸中所学?!如今身在殿前司军中,又因功建节,仕途正未可限量!为兄倒该相贺才是!” 
  “岂敢!”杨峻一边示意边上的小婢斟酒,一边逊让道:“兄弟这点微末的前程,怎么跟当朝枢密副使比得?!” 
  岳飞摇摇头,举起杯来,却不肯喝,黯然道:“岳某生平之志,却不在此!若要中枢之职,昔年早就来了。杨兄弟若有意于此,异日也须不难,只是身为大宋臣子,眼下靖康之耻尤在,二圣与宗室勋贵尚在五国城中,如何让为兄甘心弃兵甲而垂手问政?!身居高位,而不能为国雪耻,不过尸位素餐之徒,临安城中多的是此辈,便再多了岳某一个,于国何益哉?!” 
  杨峻假作不知,愕然道:“大哥在枢密院中,行使天下兵马调度之权,不过身不着甲而已,若须北上征讨,国家大事,怕不也出自中枢?如何不孚大哥平生之志?” 
  岳飞站起来,举杯向庭中花木,微微笑道:“杨兄弟是真不知道,还是来消遣为兄?” 
  杨峻心中一凛,却不敢接腔。 
  “若是以前的杨兄弟,岳某还道真不知朝廷所为,不过援淮之后,细想起来,杨兄弟不仅深谙临安事宜,且对淮西一战,也似有先机在握,此非岳某可以妄测也!” 
  “此番拜相,随即以三镇所隶之兵拔回御前,又设诸路领军以管钱粮兵甲之事,且废宣抚司衙门,统制制以上将官麾下调度均需通过中枢——明明白白是将诸镇兵权尽收于中枢,此后便是数千兵马调动,各都统也无权辖制!岳某等拜相,不过是朝廷防为边将之变,不得已而为之,与朝廷中枢职务何干?!” 
  “如今虽设枢密院,以管天下兵马,实则军政尽出于秦相与圣上,我等不过聊备一格,尚有何权柄可言!杨兄弟竟来相贺,岳某却受之不起!呵呵呵!” 
  岳飞转身面对杨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