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球黑帮花名册-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之处举行。会场正面设坛,上祀五祖(天地会同样拜祭五祖)、关羽,并有用红纸书写之“进山东”、“出山东”,内容为誓辞、条规、檄文等。由正龙头向神坛朗诵。一般头目、会员对神礼拜,行“抖海式”立誓。一般会员入会,也要举行入会式,于清净之处举行。新会员入会,须有老会员介绍,称为“保举”。会场之布置,也与开山式相同。由管事者引保举及新入会者进入会场,新入会者跪于神前,由管事者提问,新入会者作答,内容皆有定式。然后举行“抖海式”。这时,管事者斩一白雄鸡,口称若日后背盟,即“有如此鸡”。誓毕,再行礼起立。礼毕,由管事者将新入会者之姓名,填记于名录之中,并缴纳会费,即算入会。
从以上这些有关哥老会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其组织与洪门天地会的“山、堂、会”制度多有类似。其中的很多职务虽然和天地会的说法不同,但其命名风格却极为相像。更为重要的是,哥老会拜祭的祖先正是洪门天地会所拜祭的五祖!
同样,在发展方式上,哥老会与清帮等组织也截然不同,完全秉承着洪门遍地开花的传统,其成员遍布各省。例如:
“终南会”,属哥老会系统,也称终南山,其首领张恭、蒋天山及沈荣卿都是知识分子,思想比较开明。他们密切注意局势的发展,议论时政,日益感到“四夷交侵”的险恶形势。在原首领离去后,他们改终南山为龙华会,向群众介绍西方科学文化,宣传革命思想,有众2万余。
“双龙会”,由拳师王金宝受终南会之委托而创立,有2万余众,以反对外国教会侵略为宗旨,提出“洋教为非当灭”等口号。
“伏虎会”,亦称伏虎山,系终南会分支,由海宁人王锡桐创立。光绪二十六年(1900),海宁官府支持天主教会欺压群众,王锡桐挺身而出,据理力争,结果遭官府关押。获释后,“立会招贤,以排外为宗旨”,创立伏虎会。光绪二十九年(1903),他组织上万群众,反对外国教会,占领海宁县城,焚毁该县天主教总堂。后遭清廷镇压,事败,伏虎会并入龙华会。
从以上事实,我们可以看出,哥老会与洪门的关系是非常紧密、难以厘清的。其宗旨和洪门天地会也是一脉相承。“反清复明”同样是他们的口号和目标,只是约束力比洪门天地会要薄弱很多。同时,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展,哥老会也有了许多自身的独特之处,也正是这些特质,才让他在某些层面看上去与洪门有所不同。
但不管如何变化,在中国的帮会历史上,哥老会作为重要的存在,其意义都不亚于清帮,他同样也是大帮天下的一部分。只是与清帮和洪门绵延至今有所不同的是,哥老会最终消失在了历史舞台上。当然,这种消失并非是分崩离析或者单纯的政府绞杀,哥老会的消失其实也有着一定的必然性。
首先,由于他的势力范围多处内陆,正好是在革命斗争的中心地带,因此帮会弟子大都加入了军队。其骨干成员很多也都在斗争中成为军事将领,在中共领导阶层,也有很多人曾经出身于哥老会,甚至于还有着极高的身份。
其次,随着革命的完成,人们的生活日渐安定,哥老会又没有海外洪门的那种先进理念,因此在民间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消亡也就成为了必然。
当然,作为地下帮会,能有幸在革命年代大显身手,在和平来临后自然消亡,这未尝不是一种怡然的归宿……
二、北派江湖
在各种武侠小说里,当江湖一延伸到北方,往往都会体现出粗野与狂放的一面。独行大盗与无信仰的土匪经常是构成故事的主题。然而,我们必须要说明的是,历史不是小说故事,旧中国的江湖帮会也不仅仅存在于南方。
在辽阔的北方大地一样有江湖,一样有帮会。洪门的触角也曾延续到此,清帮也曾在东三省传道收徒。而除去这两者之外,还有很多生于北方、消逝于北方的帮会,比如理门,比如先天道,比如纵横在白山黑水间的各路胡子……他们有着各自的生存法则,有着各自的门规法统。当国家危亡之际,他们同样也扮演着各种角色。有振臂一呼、护国保家的英雄,也有把自己死死钉在耻辱柱上的无耻罪人。
北派的江湖与南方的帮会一起构成了旧中国的另类版图,他们的诞生、传承、消逝,一切的一切都在冥冥之中……
1。南洪门北理门
在所有人的印象中,帮会似乎都有着一层暴力的外衣。无论是洪门、清帮,还是白莲教,这些沿着地下脉络发展起来的帮会组织几乎都有着血溅五步的一面。
而除此之外,很多帮会还投身于一些黑色产业,即便是在伦理道德约束严苛的旧中国,清帮等组织也一直在做着黄赌毒的生意,比如上海之王杜月笙就是一个很直接的例子——抗日有他,杀人有他,贩毒也有他。
帮会的阴暗面让很多人谈之色变、闻之胆寒,以至于今日,当我们回顾许多帮会最原初的宗旨时都会慨然长叹:为什么会变得这样?
当然,这答案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面对这样的问题,就算上帝也无法提供一个标准的解答。
不过好在并非所有的帮会都有着阴暗的一面。因为在北中国就曾经诞生过一个这样的组织,他不打不杀、反对毒品、导人向善。建国后,人民政府强力打击反动会道门时,他是极少数能够体面解散的组织,因为他的历史少有血腥,很多时候无害于人民。他是旧中国特有的“红十字会”,也是中国帮会体系中的另类存在。
他的名字叫做“理门”。曾从北到南,传行于世,在中国的江湖中留下了“南洪门北理门”的江湖佳话。他甚至还在北方的语言体系中刻下了一个不可磨灭、象征正确的印记:“在理儿!”
理教原名“在理教”,俗称“理门”,创立者相传为清初山东即墨人杨存仁(一说名泽,字廷贤),又名衍逢,字佐臣,道号来如。
崇祯十六年,杨存仁22岁时,中癸未科进士。然而可惜的是,就是这一年,大明王朝也走到了自己的终点,杨存仁未及殿试,李自成便已攻陷北京。当时他正在其朋友吏部考功司员外郎许直家中。由于杨存仁忠于明朝,因此,在得知崇祯死讯后几欲殉国。许直劝其“君未仕,尚可全孝,宜归里奉母,以策后图”。
次日早晨,杨存仁发现许直自缢身亡。埋葬了好友之后,他顿觉万事皆空,只好挥泪回乡。回到家之后,杨存仁孝奉其母终老,后又守墓三年。此时清朝已定鼎中华,征诏明朝遗老。杨存仁为避征诏,改姓羊,名宰,后取号来如,隐居于蓟州岐山澜水洞,参禅打坐,研究理学,闭关四十九年。后来心有所得,创立了一套以儒家忠孝思想为主,综合了佛、道两家的思想,后来系统化,称为“在理”,也叫理门。后人将其尊之为“羊祖”(俗称羊来如),入教称“在理”(北方人常说的“在理儿”即出于此)。
在羊来如的理论体系中,理教主要信奉“圣宗古佛”,即观音菩萨。教义为“崇尚五伦,实践八德”,以“忠君爱国,孝顺双亲,尊敬长上,和睦乡邻”16字为基本信条,戒“淫、盗、烟、妄、酒”。经典有《忠经》《孝经》《观音经》《黄庭经》《心经》《金刚经》《道德经》等,另有新信徒(称“新理”)入教时由师父口传心授之“无字真经”,又叫“五字真言”,乃“观世音菩萨”五字(传说羊祖亲订五字真言为“复明灭大清”,或云“一心保大明”,而以“观世音菩萨”五字遮掩之,后环境变化,原有“真言”终被替代),据称如遇灾难,诚心出声念诵三遍,圣宗古佛即能闻声救难,逢凶化吉。
理教有一套独特的礼仪条规,有自己的斋期和节日。修行兼采儒释道三家之长,“循儒行为入世规范”,“参佛法道功为出世修程”。教内最高首领称“总领正提点大法师”,下分15级“法位”,普通信众称“道亲”。
由于羊来如极其反对烟酒,禁戒烟酒便成为了理门的最主要特色。康熙四十年(1702),81岁的羊来如下山传道,从正定到东安(今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历时五载,跋涉千里,度化八处,择孝子义士,传弟子十五人,史称“羊祖八度”。其中第五度在天津,第六度在杨柳青,这也是理门能在北中国大行于世的原因之一。
随着历史的延续,清朝中期,鸦片流入中国,许多人吸嗜成瘾,伤及身体,更有甚者竟至妻离子散,倾家荡产。而理门组织是严禁吸烟的,鸦片更在禁忌之内。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