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府衙有恶女-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爷选到那边穷民刁的县里。我家老爷想着把蒲老爷安排在离京城近点的地方,也方便照顾……永平府的抚宁县倒不错,以后谨娘要回京城采购时新衣料只要三五天就回来了,比南边强!”

    永平府?那与北方屯军之处相邻……

    谨惜一愣:只怕在外书房宁世伯也会跟父亲提起,她当然不会贸然赞同或反对,还要等回去跟父亲商议。

    谨惜不接宁太太的话,转而看向有些心不在焉的馨姐:“馨姐姐今年已到及笄了吧?只怕在宁伯母膝边承欢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若是有了好消息可不能瞒我!”

    馨姐脸上并没有羞赧,而是闪过一愠怒,被谨惜看在眼中。

    宁太太忙道:“还没有人家呢,虽然也有几家前来说媒,都不太适合。”

    谨惜从袖中拿出一只精致的小盒,走到馨姐面前递与她,说:“不知父亲选官会去哪里,谨娘先提前把添妆送给馨姐姐,姐姐别笑话俭薄!”

    谨惜故意如此说,就是向宁太太暗示宁世伯的安排不一定被采纳。

正文 21赝品

    宁太太刚要开口,只见馨姐已打开了盒子。

    一块鸽子蛋大小的绿宝石静静卧在红绒面上,折射出极为璀璨的光芒。

    馨姐惊讶的抬起头,连宁太太都狐疑地盯着谨惜……这丫头好大的手笔!

    其实若论起来绿宝石并不是稀罕之物,不过如今在各地却都紧俏。原因是:前朝乃蒙兀人所建立的,那时蒙兀人不仅占领了中原富庶之地,亦打到西域极遥远的地方,连黑衣大食都归于囊中。

    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异族纷纷涌入中原汉地做生意,自从武帝起兵推翻北虏,蒙兀人在西域所建立的伊儿汗国也受到当地人的激烈反抗。

    此时西域正值战乱,海上陆路的交通都断了,所以宝石的价格竟然比往昔高了十倍,还一石难求!

    正宗的上等宝石都是西域来的,石质透彻明丽的绿宝石番名为“助木刺”;淡红,娇色的宝石番名为“红刺”和“红鸦忽”。

    谨惜所送的这块绿宝石成色、重量、工艺都属极品,所以宁家母女才如此吃惊。

    馨姐忙把盒子关上,婉拒道:“谨娘,这我不能收。”

    “若不收就是嫌弃谨娘的添妆配不上馨姐姐了!”谨惜脸上带着笑意,目光却坚定认真的看着她。

    馨姐只好看向母亲,宁太太心中暗暗叹了口气:这丫头是有备而来,特意送贵重宝石来抵消选官的人情债,看样子是不想受制于人,只盼望老爷那边能谈得顺利……

    她冲馨姐点点头,对谨惜笑着说:“那就多谢谨娘的添妆礼了!”

    至午天气越发炎热了,宁太太对仆妇说:“把宴席摆到园子里的掩霞水榭吧。”

    映雪伺候谨惜在退居室更衣,穿上绣着翠竹纹的绸衫让她看起来更加清爽宜人,透明绉纱上绣着一小簇一小簇盛开的绒花,衬着里面的玉色绸裙,风吹过绒花微微颤动,更显得飘逸出尘。

    众丫头仆妇们都止不住得瞧,连馨姐都忍不住赞她搭配的好看。

    宁太太携着谨惜、馨姐去园子里避暑。宁家花园倒也规整,花木繁茂,湖石玲珑。

    一路上三人闲聊着,宁太太总是有意无意地说起地方官如何难做,政令难行、征税难平,若朝中无人提点,干得再出色三年后考评也不会得优。又说蒲老爷为人狷介耿直,做官可得改改脾气,要学着揣度上官心思等语……

    谨惜十分厌恶宁太太如此贬低父亲,她不软不硬的回道:“父亲才能不敢与宁世伯相比,不过亦非糊涂之人。他常说为官者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宁太太是玲珑之人,点到为止,话题一转说起京都风土人情和勋城的差别来……

    众人来到水榭上,只见绵绣铺围,宴开芙蓉倒也整齐。所做的都是京都菜式,席间宾主尽欢。

    宁太太又几次派人出去问老爷那边伺候的人菜够不够,酒用不用添,想必是探听淡话的结果……

    谨惜问馨姐上次所送的古籍可曾看过?

    馨姐回道:“我对那些不感兴趣,倒是二哥喜欢。前日别人送给二哥一卷僧慧永的望崖帖,他高兴得什么似的。”

    谨惜心中一动,说道:“那可是千金难求的名帖啊!不知谨娘有没有这个福份可以一观?”

    和同龄人在一起说笑,馨姐的心情也好了很多,笑着拧她脸蛋道:“你呀,字痴!”又回过身叫丫头请二少爷拿古卷来。

    谨惜看了一眼宁太太,心中冷笑:宁亦云还当过翰林院编修呢,竟然不识慧永禅师的望崖帖是假的!

    其实真正的望崖帖藏在端府,说起来虽然端家是行商出身,可她婆婆蓝氏却是开国功臣蓝老侯爷的女儿!

    几十年前,武帝还是吴王之时,与蒙兀人血战江南。粮草不济吃了大败仗,眼看就要支持不住,蓝老侯爷向商贾借粮草。

    可当时局势未明朗,谁敢把粮借给“叛军”?万一蒙兀人攻过来是要砍头的!

    独有端家把粮借给蓝老侯爷,结果凭着端家送的粮草武帝反败为胜,终得了天下。蓝老侯爷感激端家雪中送炭,遂与端老太爷结为儿女亲家。

    武帝知道后也称之为“义商”,老侯爷活着时,更是一力提拔女婿家,在部里当了挂名的皇商。以后端家子弟中也陆续出了许多读书作官的人。

    谨惜前世曾在端家长子——端言的哥哥端方那里看到过这卷古帖。

    端方虽然爱好金石古董成癖,却不像那些轻狂人,得了什么字画古董就要炫耀,所以几乎无人知道僧慧永的望崖帖是他收藏的。

    谨惜也曾爱不释手,软磨硬泡的求端言向大哥借了半个月,下功夫临摹过,所以她知道宁家所藏一定是假的!

    胜哥袖着那卷古帖来了,他还十分珍惜的做了个锦套盛着。身后两个总角小童抬着一张黄花梨束腰霸王帐画桌,轻轻安于水榭内。

    十五岁的胜哥长得弯眉月眼,虽然和馨姐是双生,却比她看着更平易近人。

    胜哥笑意盈盈地对谨惜微道:“听说蒲妹妹想看望崖帖,想必也喜欢书画,不像我家馨姐就喜欢做针黹,还有侍弄那些花花草草。”

    “娘,你看二哥!说什么都要扯上我!”馨娘孩子气的嘟起嘴拉着宁太太袖子直摇。

    谨惜垂着头道:“世兄谬赞了!对于我来讲只不过闺中笔墨游戏,非是本份。不像男子读书为了安身立命,有番作为。不过……我倒羡慕馨姐姐有兄长,虽然二世兄说着她,其实心中却是很疼爱妹妹的!”这番话亦谨惜真心感慨。

    胜哥微笑不语,小心地把那泛黄的古卷缓缓展开。

    谨惜只看了一眼,便淡淡地对胜哥道:“二世兄……此帖是赝品!”

    胜哥的脸顿时涨得通红:“蒲妹妹,这可是太子詹事府曹赞善送的!”

    一旁的馨姐听了“曹赞善”三个字,脸色却阴了起来。

    宁太太凝眉不悦,心道:你个小丫头识得几个字?知道什么是古帖,就来充先生?

正文 22扬眉

    谨惜却不谈那赝品与原作之间的差别,只轻描淡写的说:“父亲酷爱古籍名帖,我自幼也曾得父亲教导。虽然只是粗通文墨,可也见过些古帖。像这种水平的仿品,我都能写出来!”

    今天她是安心要技惊四座了!一是弹压宁太太的气焰,不要瞧不起他们父女;二是要用真本领赢得应有的尊重。

    胜哥大惊失色道:“蒲妹妹,你……你能仿僧慧永的字?”

    谨惜点点头:“试试看,反正在世兄和伯母面前写不好也不会见笑的。”

    胜哥皱着眉命小童备纸墨,谨惜端起字帖认真看那临摹品字间细微不到之处。

    待纸笔送上来,她不由微微颔首:端砚、徽墨、吴纸、湖笔。果然都是上品!

    她舒手笼住衣袖,提笔写了起来……

    胜哥的眼睛紧紧盯着她,只见她所书的字笔力深沉稳健,行笔姿态潇洒自然,那挺健秀逸的字体竟然比他那古卷上的还要完美!

    若不是亲眼所见,胜哥简直不敢相信这字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女所书。吃惊之余看谨惜的目光又多了几分意味深长……

    一旁的宁太太看着儿子那痴痴的样子,不由脸沉了下来。咳了一声道:“无论是真是假,既然是曹赞善送的,你好生收着就是了!”

    胜哥完全没看宁太太一眼,倒是一脸羡慕的对谨惜道:“没想到蒲妹妹的书法练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