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原帝国-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作为中国的联盟者,作为皇帝的卫队,南匈奴时常退守到最南部,直至长城附近。他们的单于呼厨泉(公元195~216年在位)进驻山西中部的平阳。当时中国正处于汉朝倾覆、内战兴起之际,呼厨泉声称自己远方的祖母是汉朝的一位公主,于是他便将自己的姓氏改成了”刘”。因此,匈奴的军营里出现了汉朝皇氏的代言人,而此时的汉朝已经在不断的纷争中几欲消亡。公元304年,在取了汉朝姓氏的匈奴酋长中有个名叫刘渊的人,住在山西太原,从晋朝皇室那里获得了五部落单于的名号。公元308年,刘渊率匈奴五万人,在太原称帝,正式成为汉室的继承者。这个匈奴人建立的皇朝被称为北汉或前赵。 

刘渊的儿子和继承者刘聪(公元310~318年在位),是中国的阿提拉。公元311年,他的军队占领了中国首都洛阳,焚烧了皇宫,拘禁了晋怀帝。随后他又向西攻打长安,屠杀了长安城一半的居民(公元312年)。被俘的皇帝被送往平阳刘聪的住处,刘聪强迫他作斟酒的仆人,直到他被杀(公元311年)。中国的新皇帝,晋愍帝(公元312~316年在位)等到匈奴人走了之后才进驻长安。但是好景不长,公元316年,匈奴杀了个回马枪,包围了长安城。懦弱无能的晋愍帝只得投降。在平阳,再次上演了匈奴王迫使中国皇帝“在筵席上斟酒”的一幕,最后晋愍帝也没有逃脱被杀的厄运(公元318年)。一名晋朝皇室成员放弃了保卫华北、抵抗蛮族职责,逃到了南京(当时称为建邺)。他凭借长江天险的保护,建立了第二个晋朝,即南晋或东晋(公元317年)。这段故事与5世纪时罗马帝国皇帝将西方行省留给日耳曼侵略者,自己却逃至东方帝国非常相似。在将近300年(公元317~589年)的时间里,南京代替了长安与洛阳,如同君土坦丁堡代替了罗马与米兰。 

华北的征服者——匈奴人刘聪,当时成了赫赫有名的伟人。虽然他继续居住在山西平阳,但却是帝国古老的京都洛阳与长安的主人,统治着山西中部和南部、陕西(除汉水一带)、河南北部(除了开封)、河北南部及山东北部。这个匈奴王国的领袖尽管还保持着蛮族的风俗,但是由于成长在中国的朝廷,受到了不少汉文化的薰陶。不过,另外还有一些蛮族人的游牧群也纷纷进驻中国北部,其中有一个突厥部落,汉文译名为拓跋,于公元260年定居于山西最北部,长城以北的地方。以后的数年间,这个部落移入长城南边、山西北部的雁门(朔平)与代郡(幽州附近),即大同境内。直到公元310年,拓跋部落才定居下来。此外,鲜卑族蒙古人慕容氏,在今满洲西南部的辽东与辽西建立了一个国家。 

公元4世纪,游牧部落之间不断的纷争导致了中国北部兴起了许多突厥-蒙古国家。这与5世纪时欧洲的罗马出现的那些非常不稳固的国家同出一辙。华北的匈奴征服者刘聪死于公元318年,他的继承者仅仅能保住以长安为中心的国土的西北部。不过他有个副将叫石勒,征服欲望很强,在襄国(现在的河北南部顺德境内)周围开辟了一个自己的王国。公元329年,石勒推翻了刘聪王室(前赵或北汉),建立了一个新的匈奴王朝,名叫后赵(公元330~350年)。石勒建都于襄国南边的邺,即现在的彰德,将洛阳作为陪都。编年史家告诉我们,这个根本不认识中国字的匈奴人却很喜欢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他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不亚于神学家和语言学家狄奥多托利。但游牧的思想没有产生他预想的后果,这体现在匈奴人的后代身上。石勒(公元333年在位)的第二个继承人石虎(公元334~349年在位)是个粗暴的浪荡公子,他的儿子想暗杀他,他便把儿子杀死了。他的儿子是一个十足的妖怪,这个鞑靼人中的“蓝胡子”,把自己几个最美丽的妃子烤熟了之后,端上了饭桌。当这些蛮族第一次与文明接触的时候,会因被感化而发生很大的变化,石虎便是佛教的热情拥戴者之一。就领土而言,匈奴王曾长期以河南北部的彰德为首都,统治着陕西(除汉中属于中国南朝外)、山西(除大同属于拓跋氏外)、河北、山东、河南以及被淮河灌溉的江苏与安徽北部。 

这个地域广大的匈奴王国的崩溃是那样地快,就如同它的建立一样。石虎死后(公元349年),他的继承人与他的将领们就开始了互相残杀。我们在上文看到,鲜卑族慕容氏在辽东建立了一个王国,并乘匈奴内乱之际,夺取了河北(公元350~352年)、山西和山东。他们的首领慕容僬(公元349~363年)先后定都于燕(现在的北京)、邺(彰德)。他所创建的朝代则被称作前燕(公元349~370年)。公元364年,他的继承人继续扩大领土,占领了洛阳(在东晋皇室暂时收复该城之后)和淮河以北(公元366年)。但比起以前的匈奴人,慕容氏统治时间并不长。 

350年前后,匈奴王石虎手下有一名叫作苻洪的军官,在陕西宣布独立,把长安作为首都。人们以为他是唐古特族或是藏族,但他最有可能是蒙古族。当时几乎所有突厥-蒙古族都有统一中国的图谋,都把自己建立的国家看成是真正的皇室,所以他的朝代就被称作前秦(公元351~394年)。苻洪的孙子苻坚(公元357~384年在位)是突厥-蒙古国王中最值得注意的一个人。他十分崇尚中国文明,表现出万分的仁慈并充当着佛教的保护者。他从慕容氏,或前燕手中先后夺取了洛阳(369年)、太原和他们的都城邺城(彰德),并一举活捉了慕容氏国王(公元370年)。于是,公元370年,慕容氏王国的全部领土,包括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都落入了苻坚之手。在占领了陕西之后,他自然成了整个华北的主人。公元376年,他吞并了另外一个蛮族小国甘肃的凉国。公元382年,他派自己的副将吕光去征服塔里木盆地,吕光接受了鄯善王(罗布诺尔)、吐鲁番王(前车师国王)及喀喇沙尔王(焉耆)的归降。库车王(汉文译音”博纯”)企图抗拒,被击溃后逃走了(公元383年),于是吕光占领了库车。正如我们在上文所看到的,他回国时带回了著名的佛教徒鸠摩罗什。作为梵文经典的汉文翻译者,鸠摩罗什功不可没。就像800年之后的一位企图征服蒙古的大将军忽必烈一样,苻坚在征服了华北所有蛮族国家之后,企图征服东晋,从而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公元383年,他在淮河沿线进攻东晋,但是在上游便遭到了惨败。当时鲜卑族慕容氏的一个叫慕容垂的后代(原来是他的部下),背叛了苻坚,在河北和山东建立了一个称为后燕的王国(公元384~407年),国都定在河北保定南部的中山,即今天的定州。在同一时期,慕容氏的另一个亲戚在山西建立了西燕国(公元384年),但在公元394年这个新王国被慕容垂的后燕吞并。此外,还有一个苻坚的旧部姚苌(藏族人),夺取苻坚的领土——陕西与河南的一部分,建立了后秦(公元384~417年),定都长安。后来突厥-蒙古族的其他将领以甘肃兰州(苑川)为首都建立了西秦(公元385~400年),并于公元386年建立了后凉。 

草原上的古代史

欧洲的匈奴人 (1)

拓跋氏王国与柔然人的蒙古汗国 

所有这些游牧部落建立的王国一个接着一个地倾覆,而拓跋王朝却逐渐成长起来,它保存并集中了所有这些部落的力量,在华北建立了一个巩固的统治。如同勃艮第人、西哥特人、伦巴第人之后残存的法兰克人,在这些部族的废墟上建立了加罗林帝国,把当时的日耳曼和过去的罗马联系起来。拓跋族完成了与此相同的事业,因为在它统一了华北的其他突厥-蒙古国家后,自己也被汉化了,以至于把自己的居民和王朝融合在汉族人当中。拓跋人对佛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就像我们的墨洛温与加罗林对待基督教一样。如同法兰克人以捍卫罗马文明为由反抗日耳曼人一样,拓跋人在黄河岸边建立起了他们的“莱茵防线”,以抵御从草原深处闯来的那些野蛮的蒙古游牧部落。 

我们看到,突厥-拓跋部落于公元3世纪末就在山西最北部的大同地区定居下来。一个果断勇敢的首领拓跋(即魏道武帝,公元386~409年在位),为了自己部落的利益,从后燕慕容氏那里先后夺取晋阳于公元396年,即今太原;中山于公元397年,即今保定南面的定州;邺于公元398年,即今彰德。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