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分众的蓝海-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着对旧市场的深刻理解和从容,百折不挠地推行自己认准的创意,用江南春的话说,在一个执著的创意面前生意就是不平等的。2006年,坚定的江南春又把目光瞄向了手机等其他领域。江南春表示将在一季度推动手机视频广告,再次执著到底地开辟新的分众蓝海。
   。。

“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饮水思源,切莫忘本。祭天,是对天地诸神的感恩;祭祖,是对生命的感恩。人活于世,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战国策》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他,不可不忘也。”中国人读了千年的《论语》更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教诲。“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俗语通通昭示着感恩在中国原本源远流长。
  《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作者曾经说过:“人生一半靠行动,一半靠思考。”但作者认为人生还得靠感激。每走一段人生路程,都应该驻足思考,去感激那些值得甚至不值得感恩的人。感激别人,才能感动整个世界。
  江南春懂得如何经商,更懂得如何感恩。回顾江南春的创业历程,每一步都隐隐包含着感恩的情怀,都有着感恩的影子。
  对于父母,江南春始终感激双亲的理解与支持。“我真的很忙,有些时候忙得好几个星期都回不了家。我知道我的父母很想见我,和我唠唠家常,但我身不由己。可是他们也确实很理解我,支持我的工作和事业,我很感激我的父母。”江南春满怀内疚地说。
  江南春对母校华东师范大学也怀有感激之情,“华师大是所兼容并包的学校,如果不是母校的包容,我早已被退学了。毕业那天,拿到毕业证书的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真切切的。”公司上市之后,江南春以个人名义向母校捐款100万人民币,建立帮困助学基金。
  事业的伙伴也始终是江南春感怀于心的对象。“天桥是我很好的朋友,若不是他的点拨,可能我还真不一定想得到这么有创意的点子,我很钦佩他。余蔚?哈哈,没有他怎么会有今天蓬勃发展的分众传媒?我要谢谢他才是啊。”
  感恩,不一定非得惊天动地,它其实只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可以发现生命中的感动并确实为之感动的情怀。感恩让江南春学会三思,学会内敛,学会反省,为灵魂找到了一个可以停靠和反思的港湾。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文学才是最终的梦想
江南春,是诗人,还是创意人?是广告人,还是传媒人?是企业家,还是资本家?面对这些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角色转换,江南春自己恐怕也难以说清个中缘由。可是据江南春一位儿时密友网上博客所言,他在读大学以前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学青年,“他说他初二的时候就读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我下巴差点没掉下来。老实说,我高二的时候读海德格尔,虽然没读懂,但很是暗自得意过。”
  而江南春在《抒情时代》的诗集扉页上则引用了安德烈·纪德的一句话:“为了使自己对生活发生兴趣,我们曾经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江南春更是亲口承认:“对于文学,我在内容上崇拜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在形式上则比较认同阿根廷的魔幻派代表博尔赫斯。”
  因为写诗,所以与创意不远;因为广告,所以与传媒不远;因为企业,所以与资本不远。一环套一环,遵循着生存法则和竞争逻辑,谱写出事业的巅峰和生命的伟大。一不小心,江南春被“逼”而成为身价数十亿的传媒大亨,这是他别无选择的幸运。
  江南春的爱好不多,除了看书写东西。“我不喜欢音乐,也没有时间去听。能喝一点酒,但不爱应酬。”
  如果成功必须有代价,那么江南春的代价是时间、个人爱好甚至性格,还有从事文学的梦想。因为随着大学一起逝去的,除了爱情还有文学。用江南春自己的话说,就是“变成了一个很片面的人”。
  “我上学倒不是最用功的,老师在上面讲,我就借了书在下面看。我的记忆力很好。考数学的时候,也是靠记忆力来做。我例题看得太多了,看到题目的时候,不是想怎么解题,我不掌握方法,而是想这道题在哪里见过,和哪个例题很像,回忆例题是怎么做的……基本是用做语文、做政治的方法来做数学、物理、化学,甚至生物。”有亿万身家的江南春说这番话时笑得呵呵的,活脱脱一个大男孩,“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写作。”
  不过,在《抒情时代》自序的首段,江南春这样写道:“写作,现在对于我来说已经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情了,即使为自己大学时代留下的诗稿写上一篇序。到如今想起多年以前师大校园的生活,总令我有穷途末路的感觉,生命中的最高峰时刻真的已经过去。我记得,那时候我的夜晚比白天长。”
  从小学开始,江南春文学方面的天赋和优势就显现出来:每次作文都受作文老师嘉奖,还拿过不少作文方面的奖项。高中期间拿到了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是江南春一生的自豪,也正是这次作文比赛,使江南春有机会第一次进入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园。“我以后应该到这么美丽的校园里来读大学。”江南春当时就暗暗下定了决心。一年之后,江南春因为那次作文竞赛的胜出被保送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就读。
  走进了充满魅力的华东师大,江南春却没能将其对文学的喜爱继续下去。“其实我只上过一个学期课,去考试的时候我根本不认识老师,也不知道考什么科目……后来大学毕业的时候,师大的老师们讨论,这个学生从来没有上过课,是应该开除呢,还是让他毕业。结果还是让我毕业了。前一段时间我回师大,我还在开玩笑说,如果我不是出身在中文系,不是出身在华师大,估计我早就被开除了……”不过,他的同学却是另一种说法,江南春那会儿是班级里的活跃分子,和老师们关系都很好,也因为这个,他下海之后常常不去上课,老师们也都没难为他。
  可是江南春大学时的辅导员李明洁老师却说,江南春在读大学的时候并不特别突出,因为那个时候中文系的才子才女太多了。那个时候复旦、华师大中文科分数最高的都在文史哲,满腹才情的精英都聚集在这里,可谓是“群英荟萃”。
  不管现在的江南春多么神采熠熠,事业上是多么如日中天,文学还是他最终的梦想,正如江南春在他的诗集中所写的:“当我人到晚年,一个人捧着这本诗集,静心地坐在宽阔的阳台上,注视着远方,回想起漫长的往事和那些从容美好的时光,我想,或许那就是我的全部。”
  

梦想将来拍一部武侠电影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鸯。”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文学青年”,没有几个不为金庸风靡、震撼文坛的武侠小说而痴迷。江南春也不例外。
  每个人都有梦想。江南春说:“如果有来生,我想最好能从事一些不同的事情。比如去演话剧,就像回到大学那样,穿上中山装,把一条长长的围巾拖到舞台的地板上,在舞台上来回走动,激情洋溢地朗诵自己的诗歌;或者做编剧也很好……来生我想做编剧……编拍一部武侠电影,展现古典的中国、温文尔雅的中国和文化气质丰富的中国。”
  沉醉于金庸武侠小说离奇复杂情节的江南春,还喜欢看《英雄》。对于《英雄》,很多人褒贬不一。中文科班出身的江南春与其说喜爱《英雄》宏大叙事的故事情节,不如说喜爱《英雄》的叙事结构,一种他一直推崇的博尔赫斯型叙事结构——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一个曲折动人的悲情故事,将唯美的画面和飘逸的武打结合。
  “也许我本来就应该是个写诗的文学青年,只不过现在‘蜕变’而成了会创造生意的小资派。如果能选择的话,我希望让大学时代的青春生活重现。”对于未来,已经很久没写诗的江南春曾设想,“我想以后公司的具体工作不用我做的时候,我就专心思考创意。如果有时间,我还想写写文学和社会评论,字字珠玑跃然纸上,引天下英雄竞折腰。到40岁时写电影剧本,拍一部武侠电影,用电影语言展现我的灵感,最好将来还能写出类似于《英雄》用心于传统文化与感情的武侠片。尽我所能,拍点新鲜东西给观众看,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