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雨人生-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官还没从惊吓中回过神来,余某连忙去拉李达,可李达被葛藤网住,好半边也爬不起来。

  好在那余某随身携带了一把小刀,他让李达抓住树枝不放松,又吩咐回过神来的法官举好手电,余某小心地把缠在李达脚上的葛藤割断,才把李达拉到路上来。

  不过,虽然受了惊吓,但毕竟没受到肉体的伤害,加上有余某壮胆,李达和法官也从惊吓中感受到一种从没有过的刺激,他们一边自我解嘲,一边取笑对方,把这种“好运”归咎于对方的晦气。

  余某对他们说:“干脆我走前面,我怎么走,你们就跟着怎么走。”

  李达和法官很顺从,都听余某的话,跟着余某小心前行。这下,他们没有再遇上惊险的情境,一路上,虽然不时飞起一只夜鸟,或者不时从路边窜出一只野兔,但那都是余某一边走一边有意惊动出来的,加上吸取了前面的教训,李达和法官没有再受到惊吓。他们一边走,一边和余某问这问那,不知不觉就到了大路。这时,李达看表,已经晚上十点半了。余某认为前面不再有危险,便就此止步,让他们自个儿到乡政府过夜。

  李达和法官感慨万端,觉得山上的环境真是太差了,他们建议余某对两个女儿要作最好的安排,就只有鼓励她们外出打工,在外面安家落户。

  余某听了,长叹一声:“唉,要不是早年妻子患上令人恐怖的麻风病,我们一家人也不会落到今天这种地步。感谢你们的提醒,也只这样,两个丫头才可能有个好的出路,如果守在山上,还真是嫁不出去也,方圆百里内,谁都知道我们家的底细,谁都视我们的家底为隐患,连我这个原本希望有一番作为的汉子,都是被那麻风病压得抬不起头的。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你们敢于大胆地吃一顿丫头做的饭,就是对两个丫头最大的安慰,就给了我们全家人最大的面子,就给了我们最大的荣耀啊。”

  李达说:“人的一生,三贫三富不到老,谁敢说不会发生一些波折的事呢?我们对麻风病也有所了解,其实并不可怕,只是人们在心里产生了一种不良的阴影。我相信你们一家人以后的日子会改变的。好啦,再见!回去的路上你一个人,要当心啊。”

  余某笑着说:“我走熟了的,没事。你们小心,再见!”

  “再见!”

  他们仿佛依依不舍,都看着对方,都不想先行离别。直到双方同时背对着,李达和法官才迈步而去。一路上,他俩好久都没有说话,默默地,默默地,回想着有生以来最难以忘怀的一天,想着麻风病给余家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想着余家受困于麻风病的煎熬和折磨的命运。走在平坦的大道上,他们关掉了手电筒,只见天空繁星闪烁,而寒风在这时像刀一样吹过面庞。这是晴朗的征兆,他们知道明天又是一个大好的晴天,希望这样的天气从此能够永远照耀着余家的前程,照耀着贫困山区广大农民的美好生活,当然,也希望照耀着李达和法官他们自己,照耀着所有为命运而奋斗和拼搏的人。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40 欲擒故纵食品站
从麻风村回到营业所,李达向文云主任详细汇报了所有余剩小额农贷的分布状况。剩下的这部分贷款已经不多,承贷的农户主要居住在偏远的高山峡谷地带,他们的生存苦不堪言,加上家庭主要成员多有变故,连起码的衣食住行都难以维持;为了改善环境,情况稍好一点儿的便趁着外出打工的机会,全家人搬迁到新疆、河北等千里之遥的地方安家落户,连通讯都无法取得联系。鉴于这种实际情况,李达建议按照呆帐贷款的管理办法,向上级行申报帐销案存处理。这些情况不需要李达多说,文云就心知肚明,他也早有这种想法,认为经过本次依法全面清收之后,对余剩少部分贷款采取核销处理的条件已经成熟。两人一合计,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分工负责,李达拟写调查报告和相关书面材料,文云负责填写相关表格,又分别跑各乡政府、派出所和法庭,找这些单位和部门出具诸如死亡、失踪等证明材料,抓住年底核销呆帐贷款的时机,将它们进行了全部核销。

  李达为这些小额贷款的有效处置松了一口气,如果不采取核销的方式,不仅清收难,而且耗费在日常事务的时间很多,简直就是得不偿失。核销之后,那些贷款的账务便装进了历史的档案,不需要再去劳神费力,再说,也算为边远地区的贫苦农民做了一件好事,多多少少可以缓解他们被债务所逼的压力。

  接下来,小镇食品站的贷款摆到议事日程。

  食品站有贷款18万元,已经有好几年没有结过利息;没有结付利息当然也有特殊原因,那就是发展银行成立之时,食品站的贷款作为政策性贷款划转到发展银行;可是,不到半年,发展银行又变成只为粮食企业提供政策性贷款的专业银行,其它已经划转到发展银行的政策性贷款又划回农业银行。这说明食品企业贷款还是只能由农业银行承担,该清收的还得继续清收。

  既然非要清收不可,如果不及时想办法进行处理,其损失将越来越严重。小镇营业所如此,全县其他乡镇的食品站以及大大小小的食品公司也一样,大多数处于关停状态;不仅食品企业如此,供销企业、茶叶企业等国有和集体企业都概莫能外,没有一家贷款企业能够依靠正常的经营活动维持生存和发展。即使勉强支撑的企业,也被新兴的个体工商户和私人企业挤压得如老牛负重,强弩之末,关闭、破产已成大势所趋,不过是迟早而矣。

  那天,食品站新来的站长陈志林找到文云主任,希望营业所继续支持企业一把,条件是用临街的七个门面作抵押,申请贷款五万元用于毛猪收购,以期赚一点儿钱为职工多发一点工资。

  这个要求无可厚非,谁不希望在工作方面做一点业绩出来?何况是新上任的站长,更加需要拿业绩说话,拿业绩展示自己的领导魄力。可是,食品站连利息都有好几年没结过了,还能给它注入新贷款么?文云主任当即就拒绝道:“对不起,陈站长,现在的贷款权利都被支行上收了,我们无能为力,你还是找别的途径吧。”

  陈志林悻悻地离开后,李达对文云说:“你怎么就一口回绝得没有一点退路呢?这里面有文章可做啊。”

  “有什么文章可做?”

  “食品站不是还有18万元贷款及3万多元的利息吗?虽然是以前遗留下来的,但我们毕竟还要负管理和清收责任,还得想办法收回来;何况,支行每年都下达了清收计划和任务,并且将清收业绩与奖金挂钩考核。如果没有办法收回食品站的贷款及利息,我们在考核方面就要吃很大的亏,每一个职工就要少拿成百上千元的奖金啊。”

  “你有什么办法收得回食品站的贷款?”

  “拍卖它的门面。”

  “以前的贷款都是信用方式贷出去的,又没有拿企业的门面作抵押,如何拍卖?”

  “正是这个关键问题,我才觉得陈站长来找我们申请贷款是好事,是个难得的机会。你想,七个门面至少价值二十万元,再加上企业的其它资产,少说也有三十多万吧。如果不把这些资产转化成贷款抵押物,我们以前的贷款可能一分钱也收不回来呀。”

  “如何抵押?”

  “就是企业若想申请新的贷款,就必须和历史债务一起落实抵押担保。如果企业能够满足这个条件,既可以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以便陆续消化历史债务,又为我们到时候处置历史债务提供了法律依据。你想,要减少企业贷款的损失,不通过法律和公正的程序把企业资产抵押给我们,又有什么权力去处置?”

  文云主任一听,恍然大悟,高兴的建议道:“我已经拒绝了,能够出尔反尔吗?这样吧,你来设法以朋友的身份和陈志林取得联系和交往,千万不要提贷款的事,让陈志林感觉到争取我们的帮助和支持还存在一种可能性,从而让他再一次提出相关的要求。这样,我们照样站在主动的位置上,照样可以达到你所想象的效果。”

  “对,就要像这样,一方面稳住陈志林的心,另一方面可以拖延时间,使陈志林感受到不得不依赖我们的态度和决心,促使他非找我们不可。”

  就这样,两位营业所的正副手一拍即合,决定按照前述方案,把食品站的所有资产抵押给农行再说。

  第二天是个天阴沉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