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风拂栏(致村官,麦田里的守望者)-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对于广大中、小城镇及中西部地区来说,还是应该走农业复兴之路,将现代农业及关联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保留农耕文明及农业文化以发展农业观光业、采摘业。通过市场下乡、工厂下乡、基础设施下乡等办法,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解决就业问题。

27、民旺之一枝一叶
经过研讨,南镇确定了重点发展规模农业、设施农业、精品、优质、高效农业等种植业产业链;重点发展鸭产业、牛产业、羊产业、猪产业、水产业等养殖业产业链。

  有人提出,不能只看长远,不顾眼前。眼前利益怎么办?按葡萄串式进行产业布局,基础设施投入大,成本高,周期长;况且,南镇的竞争对手北镇可是按摊大饼式布局工业,效果不错。南镇为何反其道而行之?

  我说,北镇是北镇,南镇是南镇。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路。有人问,资金如何平衡?我说,第一,要苦练内功;第二,借助外脑、外资、外力。首要的是苦练内功。没有路,我们自己修;没有水,我们自己引。水通、路通以后,干点什么不行啊,干什么不来钱啊。会议通过了这个决议。

  会议结束后,我对王蓉、嘉鱼说,你们牵头制定南镇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吧。王蓉、嘉鱼与我讨论了制定南镇发展总体规划应该坚持的几条原则后,领命而去。

  不久,二人提交了详细规划。该规划以农业产业化理论为指导,为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大力推进南镇农业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

  农民除了分享出了种植环节的利益外,还分享加工、贸易环节增值部分的好处。如此一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原料得到了保障。

  根据王蓉、嘉鱼的意见,为了使农业的种养加、贸工农规范化、规模化,南镇将全部镇区重新进行分区规划,分区建设,北部:山林博览园,南部:湿地保护区,东部:平原观光园,西部:沙丘景观园,中部:城镇人文园。

  王蓉、嘉鱼建议,设立镇、村两级农业园、工业园。在两园内,设立园区管委会,作为村、镇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园区的三通一平(水、电、路)及基础设施建设。入区的企业或个人,以租赁的方式,利用园区的土地进行经营,依法纳税。

  对于镇南的芦苇荡,规划为生态湿地保护区,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王蓉、嘉鱼提交的规划强调,现代农业建设,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为主导,集体唱主角,发挥个体私营经济的作用。

  该规划指出,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改变村级政权软弱涣散的局面。

  这是一个双赢的规划,我十分高兴,表示支持。在白露大学及白露市农科所的资助下,嘉鱼还在南镇中海村大十字街中心地带,建立了生物工程中心实验室,探索植物的扦插、嫁接、杂交、组织培养、生物工程和生物反应器工程。中心实验室大门外,是一株株茁壮生长的紫竹。

  嘉鱼指着紫竹对我说,我爱竹,更爱郑板桥的咏竹诗。说着,她背诵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我诧异地看着她。嘉鱼说,我对郑板桥十分崇拜,与他的高尚人格有关。郑板桥一生爱竹、画竹、咏竹,以竹励志写意人生。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28、民旺之四季无闲
对于“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诗,我另有一番解读。 植物的枝、叶可以扦插。取植物的茎、叶、根、芽插入土中、水中、沙中,等生根后即可栽种。一枝经过扦插可以变成参天大树,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此外,一枝一叶的部分离体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通过人工无菌培养的方式,可以繁育无数幼苗(包括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甚至植物根部的一根须,也可以如魔术般变成无数棵幼苗。

  生物工程指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或其体系或它们的衍生物,来制造人类所需要的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包括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我说,如此说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无比正确。嘉鱼点头,深以为然。

  为了推动南镇农产品加工业上规模、上等级、上水平,在南镇两位副镇长嘉鱼和王蓉的推动下,南镇集体出资,吸引农户入股,成立多个农产品加工厂,再反包给农户,就地加工、转化农产品,解决农产品卖难及价格过低问题。这样的工厂有面粉厂、榨油坊、食品厂、饮料厂等。然而,由于原料和市场的限制,没有一个加工厂做 大作强。而且,部分企业经不起市场风浪,其成也突焉,其败也忽焉。

  经过调研,我对嘉鱼、王蓉说,不要对加工农业丧失信心。今日之败,是因为船太小,抗不起风浪。你们要把眼光放远,不能局限于加工本地的粮食,要买全国,卖全国。嘉鱼说,我明白。王蓉说,我记住了。

  为了做大作强农业加工业,南镇成立了农业开发公司,嘉鱼任总经理,经营饲料、种业、种猪、保健品开发,可以安排2000余人就业。南镇农业开发公司的出资人是南镇政府,为全镇人民的企业。我出席了南镇农业开发公司的挂牌仪式。

  我说,有人预言,二十世纪的最大遗产是集体主义的覆亡。我要说,这种说法是极其错误的。集体主义不是贫穷、落后、低效的代名词,相反,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支撑。某些地方集体经济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是歪嘴和尚念歪了经。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嘉鱼趁热打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造中低产田,实现田成方、树成行、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通过调整种、养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大力推动种、养、加一条龙为核心的立体农业。首先是种植的立体化。

  以我们种了多年的甘薯为例。这种东西产量高,抗病毒能力强、抗旱,既可当菜,又可当粮。可是,因为我们对这个品种的家族成员认识不够,不知道紫薯、黑薯可当水果吃,可卖出水果价;此外,由于认识不够,没想过其茎、叶可以当菜卖钱,更没想过深加工,使其身价倍增。

  甘薯有多种增值途径,如色素的提取,作为食品添加剂和工业原料;可以变身为身价不菲的薯酒、薯干、蔬片、薯酱、薯脯、薯条等。我们对另一种大田作物土豆的认识也一样。

  总之,实现种、养、加一体化,确保“一户一棚一舍一工”,通过空间上的巧布局、时间上的巧安排,多种农作物混搭种植、茬口紧凑安排,确保了“四季无闲田”,实现了一年多熟、亩产超万元的目标。然后是养殖业的立体化。最后是种、养、加一条龙。嘉鱼还提议,举办樱桃节,樱桃搭台,经济唱戏,招商引资,发展南镇经济。我欣然同意。

29、民政之土地流转
经过筹备,南镇首届樱桃节开幕。开幕仪式上,南镇与投资商签署了大量的投资协议、合同。不过,签订的都是中、小投资项目。有大客商不无遗憾的对我说,我想投资现代农业,可找不到集中连片的土地,无法实现规模化耕作,只好望田兴叹。

  我听了,心情格外沉重。客户反映的情况是事实。包产到户后,人均耕地只有一亩多,户均只有4至5亩。人自为战、家自为战、小而散的生产模式及经营方式因不适应市场化的要求,效益不彰。因“种地不划算”,许多农户抛荒土地到城里打工,有些地方出现了“四海处处皆闲田”的惊心怵目的场面。

  破局的关键,是解决土地自由、有序地流转。目前,各地成功的做法是,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成立土地流转中心,农户的土地统一交给流转中心,流转中心再将土地使用权流转到农业生产合作社及重、养殖大户手中,实现“小地主、大佃户”、规模化经营、高效益的目标。

  实现土地自由有序流转是一场深层次的土地变革。从一定意义上说,无异于二十世纪中国土地发展史上第四次土地革命。为什么这样讲?第一次土地革命,是打土豪、分田地,实现耕者有其田。第二次土地革命,是变土地的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第三次土地革命,是家庭联产承包、分田到户,土地所有权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