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十世纪新史-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义军宗旨是‘保境安民、除暴安良’,方今盗贼四起,官府张皇失措,民不安生。秦某无能,愿为百姓守护一方,今后也必当如此。”秦时竹说得慷慨激昂。

  “好,胸怀天下、顾恋苍生,有志气!不知复生认为天下大事如何啊?”沈麒昌出题了。

  “我中华积贫积弱已久,列强环顾伺视,若再不奋发图强,不免有瓜分豆剖之险,甚至有亡国灭种之虞。”

  “秦统领言重了吧,好像没这么严重吧。”冯监生不以为然。

  “不重?想去年八国联军侵我中华、直捣北京,逼得两宫西行,前些日子才订了和约,光赔款一项,本息合计近达十万万两。倘若不日争端再起,再来一次十国联军,亡国恐怕就在眼前,纵不是灭种,我万兆黎民也都将沦为异族奴隶。”秦时竹用实情堵住了冯监生的口。

  “依君之计,当如何自保、自强呢?”沈麒昌又出题了。

  秦时竹微微一笑,“这倒也不难,学西方、兴教育、办厂矿、练新军、开民智都是良方。”

  这个不新鲜,沈麒昌都听过,他追问道:“复生所言,朝廷均已在办,然成效不大,甲午一战居然败于日本之手,这又如何解释啊?”

  “甲午之战,乃是两国学习西方的成果比拼。日本明治维新后,发愤图强,君臣一心,国事大有可为,然我国朝臣斗争层出不穷,内耗严重,前者戊戌年变法亦被太后所废,如此反复折腾,自然不如日本,此其一也;日本兴办厂矿多是商人、乡绅所办,不似我国都是官办或官督商办,前者可以厉行节约、获利颇丰,而后者则铺张浪费,更兼大小官员贪污舞弊,所办企业无一不亏空,徒糜金钱而已,此其二也;日本广推文明开化,竭力学习西国文化科技,天皇甚至亲自吃西餐以作表率,我国虽也学西方,但固执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朝野上下除少数有识之士外,均泥古不化,依然视西方科学为奇技淫巧,所学三十年依然裹足不前,此其三也;日本天皇为兴办海军,毅然将三餐省为两顿,大小臣民纷纷仿效、捐助军费,然则我国太后万寿庆典耗银数千万,更甚者,挪用海军军费兴建颐和园,此其四也;如此这般还有很多,我国安得不败?”秦时竹滔滔不绝地发表了高见。

  “甲午之败皆因李鸿章无能,《马关条约》也是他丧权辱国弄出来的。”冯监生还是不服气,不过转移了矛盾。

  “李鸿章之才确实不如日相伊藤博文、德相俾斯麦等,但举凡我国人物,洞察世情、开眼世界、精通洋务者确实为数不多,李勉强可算一个,除李之外,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也可独当一面。刚毅、徐桐之流昏庸无能,翁同和清谈误国,荣禄、裕禄更只配看家护院。人才凋敝非一日也,如何能成大事。言李鸿章卖国求荣也好、丧权辱国也罢,城下之盟,不得已而为之,弱国无外交耳。”秦时竹拿出了历史学博士的看家本领。

  “高论,高论,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我敬复生一杯。”沈麒昌震惊不已,这个后生居然有此见识,莫非自己真的老了。

  “说得好,说得好!”原来是沈小姐在说,“爹,你都考了人家两个了,让我也考秦大哥一个如何?”

  “蓉儿,不许胡闹,我们在商量大事。”沈麒昌没想到女儿居然也要出题。

  “不碍事,不碍事,沈小姐想考什么,但说无妨。秦某才浅识薄,让你见笑了。”嘴里这么说,秦时竹心里暗暗叫苦,不知这个大小姐会问出什么来。

  “我听别人说秦大哥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先把大帽子给秦时竹扣上,“小女子就出个文的吧,窗外飞雪飘飘,就以雪为题咏一首小诗吧。”

  “不会吧,这么高难度,以前自己也曾雅兴大发,写过几首涂鸦之作,但真要登大雅之堂,恐怕不济。怎么办呢?”秦时竹的脑子飞快地转着。

  “复生,我这女儿调皮惯了,别介意。”沈麒昌怕秦时竹脸上挂不住,赶紧出来打圆场。

  “没事,没事,我已经有了。”秦时竹马上就一脸胸有成竹地念了起来: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腊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好词,好词啊,尤其是最末那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直抒胸襟,真是豪情万丈啊。”冯监生毕竟文学功底深厚。

  “秦大哥真是大手笔,让小女子见识了,我敬你一杯。”沈蓉深深折服于词的意境,这秦时竹果然非同凡响,一股仰慕之意油然而生,连自己都搞不清是为什么。

  秦时竹在旁边连连谦虚,又是一饮而尽,心里却暗叫侥幸:幸亏毛主席您老人家留下这锦绣篇章,秦某不才,先借用了,反正您现在也不过八岁的光景,不会告我侵权的吧。

  “复生啊,今天请你来是有一要事相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眼看时机差不多了,沈麒昌开始转入正题了。

  “先生客气了,有什么事直说无妨,秦某洗耳恭听。”

  “如今兵荒马乱,土匪成群,我欲兴办团练久矣,奈何势单力薄,有力不从心之感,听说复生兴义军、保家园、护百姓,声势浩大,想请义军也保护太平镇百姓,还望复生不要推辞啊。”沈麒昌说得还比较诚恳。

  “这是义军份内之事,我等必然全力以赴。”

  “那在太平镇上成立团练如何,所有官长一律由义军担任,我还有家丁70余人,也编入麾下,听候调遣。”沈麒昌把他的方案提了出来。

  “如此甚好,只是沈先生深孚众望,担任这团练正使一职最为合适,我资历浅薄,还要(尚需)您多指点抬举。”秦时竹有心推辞。

  “不敢当,不敢当,复生少年英雄,前途无量,这正使一职还是由你做比较合适,我适合在一旁提供意见、帮助解决粮饷。”沈麒昌连忙推辞。

  “沈先生不必客气,这团练若是能以先生名义成立,自然四方信服,为长远计,还请先生不辞辛劳,担任正使。”结果,双方你谦我让,最后还是由沈麒昌做了正使,秦时竹做了副使,下面编制不变,家丁也编入团练,仍由原来的拳师马瑞风统一管理。

  “粮饷方面复生可有什么麻烦?需要我出多少资助?”沈麒昌当了团练正使,当然要有所表示。

  “按成立团练后的规模,一年需要粮饷大约三万余两,已有二十多个村接受了我们保护,每年按每亩两钱银子提供资助,共两万余两,目前缺口一万两。”秦时竹实话实说。

  “我家也有田近万亩,如此也要提供保护费两千两,剩下的窟窿我也想办法补上。”说完,沈麒昌看着王掌柜和李掌柜他们。

  那边商量了一下说:“我们原本每年资助一千两给家丁,现在情愿再翻一番,每人出两千两,不过,希望团练的粮食和衣服能从我们两家这购买。”“那我也捐助五百两吧。”冯监生没有太多的产业。

  “那剩下的缺口能由镇上其他商家填上那是最好,没有的话,都由我承担了吧。”沈麒昌给大家吃了定心丸。

  “沈先生为人慷慨仗义,晚生佩服,三天后正式成立团练如何?”

  “好!都由我准备好,一定办一个隆重的成立大会。”沈麒昌还是很注意形象工程的。

  
  回到了山上,秦时竹有点喝多了,感觉头重脚轻,只想早点睡觉,但兄弟们几个还不放过他:

  “老大,你今天很吹嘛,敢把毛主席的词说成是自己的。哈哈哈,我当时差点笑出来。”葛洪义第一个揭发。

  “就是,还盯着人家沈小姐看了好一会儿,不会这么快就动心了吧?”陆尚荣也调侃他。

  “我要不把毛主席搬出来,凭我那点文学功底,怎么震得住她,那样咱们哥几个的面子不就没了?”秦时竹还要狡辩。

  “算啦,算啦,毛主席现在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