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1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国人对这个计划非常自信,因为华夏正面战线的坚固是靠强悍的军队、坚固的工事和掩体以及后方众多的补给战和航空基地共同支撑起来的,而当德国陆军避开正面的刀锋,直接把后方搅成一锅粥的话,华夏陆军的优势自然无法会无法维持。毕竟一个完整的后勤体系毁掉容易,而要在建造起来的话就很难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德国陆军将制定西部防御,南部进攻,然后北上包抄的战略,但是就在德国陆军高层就要拍板的时候,德军总参谋部和海空军的介入让这个计划又发生了变故。

    原来英国人早在和华夏达就伊朗东南部省份达成一直之前就开始了在这里的活动,想要快速占领一个地区单纯依靠武力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只有先收买一些“带路党”才能让整个计划更加顺畅。而且华夏也不能因为这种收买和英国人闹翻。所以英国人乐的先下手为强,但是可惜的是,这种策略没引起华夏和伊朗的反弹,倒是引起了德国总参谋部和海军高层的注意!

    英国人想要干嘛?自然是想要从崩溃的伊朗身上分一杯羹。这个目的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阴谋却让德国陷入了困境之中。其直接关系到德国的伊朗攻略的结果。想想看,如果在德国打伊朗的时候,伊朗东南部的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突然宣布独立并接受英国的保护的话。那么德国如果再向这个地区派兵的话那么将极有可能演化为对英国的战争!德国人可以随意找一个借口和伊朗开战,但是德国能随意和英国开战吗?那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这就意味着德国极有可能失去这个地方。

    而失去这个地方后。对德国下一步的战略将构成极大的影响,别的不说。德国进攻伊朗的出发基地将向西退缩数百公里。这等于给英国人提供了巨大的战略纵深,而同时德国海军进出波斯湾也将受到英国人部署在伊朗东南部的潜艇和飞机的威胁。如果英国人成功了,那么德国即使拿下整个伊朗也让这次的战争失去了3成左右的价值!所以,英国人原以为针对伊朗的行动导致的结果却是直接挑战了德国的根本利益。这也充分印证了徐杰对德国战略目标的猜测是正确的。

    即使不考虑未来,如果英国人能够在战争初期就成功在伊朗东南部站稳脚跟的话,同样会对战局产生不利的影响,当大量的英军进入这个地区后,谁敢保证英国人不会在北上的德国陆军身后来一刀?谁能保证强悍的英国空军在得到了前进机场并且将战线向前推进几百公里后不会对德国陆军脆弱的后勤补给线狂轰滥炸?即使德国陆军忍了,德国海军能忍吗?一出门就要提防着从岸上袭来的鱼雷机和轰炸机。善于穿插和机动的德军高层很快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即如果想成功实施北进战略的话,那么前提就是保证英国人无法占领伊朗东南部地区。德国人可承受不了被南北两个方向的协约**队夹击的后果!

    于是乎,自作聪明的英国人在无意中开了嘲讽,直接把德国人的注意力从伊朗北部拉到了伊朗东南部,德国陆军虽然有些舍不得先前的计划,但是面对咄咄逼人的英国人,兴登堡等人也不得不承认东南部的危机却是更严重一些,因为英国可以唆使伊朗东南部独立,而华夏却不大可能直接取代伊朗现政府,,因为华夏不可能直接把自己的小弟弄倒台。说的更明白一点就是,德国和华夏在伊朗北部打的再热闹,在明面上来看也是德国和伊朗的冲突,想要收场比较容易,但是伊朗东南部的问题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而就在德国人讨论这一变故的时候,远在北京的徐杰又给德国人加了一把火,就在几分钟前,徐杰把一份“伊朗海军发展规划”交到了伊朗驻华夏大使的手中。“华夏不太赞同伊朗大量装备价格高昂的装备,现在怎么又突然建议伊朗建立海军了?而且协助伊朗建立海军这种事情直接交给海军部就行了,为了徐杰还要亲自过问呢?这有些小题大做了吧?”伊朗代表心中嘀咕道。

    而随后当这位大使翻开文件看到第一页中关于伊朗海军费用筹集方式的时候更是大吃一惊,因为在这个计划中,华夏不仅仅将为伊朗海军提供战舰和训练,甚至就连相关费用开始都是华夏垫付的,伊朗只从从明年开始用长达20年的时间分期偿还这笔债务就可以,而且这笔债务中前五年是免息的!只要伊朗一点头,那么从下半年开始就可以选派人员到华夏受训接舰!这些战舰是直接从华夏海军作战序列中划拨过来的,根本就不用等待冗长的建造周期!如此优厚的条件让伊朗大使实在找不出一个拒绝的理由!

    当即伊朗大使表示在得到国内的同意后就可以接受这个海军建设计划。而徐杰也放下了心中的一块石头,只要伊朗同意了这个计划,恐怕某个国家就该倒霉了吧。徐杰心中得意想着。明眼人都知道,这个计划无非是借刀杀人,用华夏的刀借伊朗的手去打击德国人,但是实际上,这个计划最大的受害者不是伊朗也不是德国,而是英国!试想一下,伊朗海军如果接受了这些战舰会部署在哪?是波斯湾沿岸?还是狭窄的霍尔木兹海峡?都不是!他们只能部署在伊朗东北部的阿拉伯海沿岸!也就这里距离德国印度洋舰队基地比较远,但是同时一出门就可以威胁到德国的海上运输!

    伊朗东南部的港口和部署在里面的舰队就如同一根鱼刺一般死死的卡在了进出波斯湾的咽喉要道之上!德国人不可能无视这支舰队,所以为了根除这支舰队,德国人必然会首先对伊朗东南部下手,而面对德国海陆军的夹击,首当其冲的不是伊朗脆弱的防御兵力,因为这里在华夏和伊朗看来已经是可以放弃的区域了,而是图谋这里的英国!

    “英国还是像历史上那样衰落下去为好,希望在印度独立的时候,蒙巴顿勋爵的表现比历史上好一些。”看着地图上的南亚,徐杰嘴角付出了一丝笑意。历史上2战结束后,英国的殖民体系伴随着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灭亡也走到了尽头,在这个位面上,为了自身利益出发,华夏同样需要米字旗最终退回到英伦三岛。战争结束后,英国人不可能成为华夏的盟友,既然不是朋友,那么徐杰自然要借这个机会千方百计的削弱英国,所以徐杰的目的不仅仅是要阻止英国分裂伊朗,更希望同盟国和协约国在印度大打出手以此榨干双方最后的一点力量。至于说英国到地削弱到什么程度,这就要看未来欧洲的局势了,欧洲大国相互制衡是徐杰永远不变的战略。只有欧洲乱作一团,华夏才能在和美国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感谢书友zhoy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r、快风、逐马人等书友的月票支持~~~。最近一个月来侧位的订阅十分不好,不但不如2月的时候,甚至目测可能创下半年来单月订阅最低的记录……!在这里,侧位求一下订阅,求一下支持~~~。今天晚些时候还有一章~~~~~~。(。。)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伊朗整军计划() 
在用了数天时间让伊朗人明白了自己在未来战争中要扮演的角色之后,蔡锷和福鲁吉终于开始就具体问题进行探讨。“根据贵国的经济情况和人员基础,华夏认为贵国在战争爆发之前所保有的兵力数量以不超过40万为宜,数量过少不利于扩军和战斗,而数量过多则超出了贵国所能承受的极限。”华夏是要守住伊朗北部的,所以也不想然伊朗在这场战争中把人力资源损耗一空,更何况战争时期并不是炮灰越多越好,炮灰也是要配装备的,也是要吃饭的。

    这个和平时期的兵力规模是徐杰结合历史上伊朗的情况制定的,要知道,在历史上伊朗在2战中只有10个师左右的陆军兵力,而且都不是西方那种规模较大的师。而到了巴列维王朝崩溃之前,伊朗全军的规模也不过45万人左右,现在华夏给伊朗制定40万的员额已经相当高了。而即使是40万的部队除去空军和海军之外,剩余的部队也将分成两种部队,一种是装备较差,训练水平较低,缺乏机动能力的防御型部队,他们将驻守主要城市和筑垒区,担任要地防御和保证后方稳定的工作,而其中大概不到15万的部队才是用于野战的部队,这些部队将配属重装备和足够的车辆来保证机动性,作为华夏陆军重要的辅助力量。

    在看了华夏的装备清单之后,福鲁吉对于华夏要求伊朗陆军装备大量的装甲车和卡车表示不理解,按照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