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1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署在戈尔韦,这柄锋利的长矛将直接瞄准土耳其帝国最重要的产油地之一基尔库克!该死的,那也是我们的油田!”脾气暴躁的鲁登道夫说道。

    “随着华夏陆军的大规模介入,我们原有的计划都作废了,无论是空军的k计划,还是陆军制定的长距离奔袭计划都用不上了。相反,我们需要考虑和华夏进行一场代价高昂的正面冲突,在这种层次的较量上,土耳其人是上不了台面。而奥匈帝国则是无所作为,他们就是一群秃鹫,只有强夺战果的时候战斗力才是最高的!”鲁登道夫补充道。

    “不过好在华夏的部队不会特别多。而且龟缩在伊朗北部,南部相当空虚。而美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南部进行大规模的部署,虽然我并不认为美英最终会无动于衷。但是他们投入的兵力并不会比华夏更多,分布在更为广阔的战线上恐怕只能用杯水车薪来形容,亦或者他们的存在只是为华夏提供一个较为安稳的侧翼?一切问题的关键就在伊朗北部,只要我们能打败华夏,那么伊朗就是我们的了!”博克将军分析道。

    德国人对陆地上的局势分析的比较透彻,至少在伊朗西部边境上是这样,挑大梁的是华夏陆军,英美伊朗军队为辅。于是乎德国人现在纠结于两个问题,是自己抄家伙直接从西北部边境线发动大规模进攻直接和华夏陆军刚正面呢,还是让土耳其人以及奥匈帝国拉仇恨,然后德军主力从西南方向突破英美两**队的防线对华夏实施包抄呢?两个计划的优缺点都十分明显,第一个计划显然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解决问题。但是战况会比较惨烈,要知道一个华夏装甲师就有200辆以上的坦克,再加上华夏其它部队和伊朗的部队,其装甲单位数量不会少于700! 按照胡贝在意大利北部的交战经验,一般三辆德国坦克才能换对方两辆,这样大的代价对于德国来说有些太高了,毕竟德国装甲部队正在换装,巨大部分装甲师还是旧式战车。德国人也许能容忍坦克等军备的损失,但是那些老兵和经验丰富的指挥官怎么办?在决战之前,德国人并不像消耗太多的家底。

    至于第二个计划吗,自然就是先找软柿子掐,打垮英美部队,然后从后面包抄华夏在西部边境线的守军。这个计划可以避开对方强悍的正面,不过唯一的问题就是比较耗时,在突破迂回的这段时间里,华夏和协约国是否会采取别的行动,是否会增加兵力都是很难说的事情。而且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当德军精锐都集中在南线的时候,土耳其和奥地利人能否挡住华夏陆军可能的攻击都是个问题,毕竟奥土两**队后面就是基尔库克,同盟国重要的产油地之一!华夏肯定无法长期占领这个地区,但是只要能攻进去,然后用炸药破坏掉产油和炼油设备,再在油田上放一把火就够让德国人数年的苦工毁于一旦!

    “如果我们可以调集更多的部队进入两河流域的话,那么情况会好很多,我们现在的部队数量还是太少,上面只同意派遣两个装甲师和6个左右的机械化步兵师参与第一波进攻,而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国防部的借口中有一条居然是燃油产量不够!我们就挨着油田!居然说产量不够!”一名军官气愤的说道。

    “你没听错,确实是产量不够,两河流域产出的都是原油,需要处理和加工,而这里的汽油和柴油等轻质燃油的产能严重不足,高级润滑油等产品更是少的可怜,更重要的是,中东的石油蜡质比较多,处理起来比较麻烦。空军需要的c3标准的燃油以及高级润滑油都是从本土运过来的。土耳其不具备生产c3航空汽油的能力。燃油供应都这么悲催,你可想而知其它武器弹药以及技术设备的供应了,关键在此之前,我们没想到在伊朗的战争会变成这个样子。”古德里安小声的给旁边的军官解释道。有的时候资源数量和工业产品数量是不等价的!

    “我倾向于第二个计划,虽然他会耽误较长的时间,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来弥补,第一个计划有很大的风险,大家有没有想过,要是万一我们打败了怎么办?”看着大家疑惑的眼神,曼施坦因指着地图继续说道:“我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从补给线长度来看,其实华夏比我们更有优势,除了部分物资可以通过巴格达铁路直接进入前线之外,更多的物资需要在地中海各个港口装船,然后进入红海、印度洋、波斯湾,在巴士拉卸货之后还要通过公路或者铁路运输到基尔库克附近才可以投入战斗。而华夏可以直接从他们的中亚或者北亚的军区直接调拨物资,通过里海直接进入伊朗。”

    “而从战术角度来看,因为两国边境上的地形,能够通过装甲部队的地方并不多,可以选择的攻击出发点也更少。战术的可能被压缩到了最少,双方极有可能一见面就是硬碰硬。而华夏装甲部队的战斗力和技术优势我想大家都很清楚,再加上补给方面的优势,这场战斗谁能保证打赢?”曼施坦因说道。

    “我们可以封锁里海的航线吗?”布劳希奇问道。

    “那将可能导致无法预期的后果,不要忘了,我们最大的油田外高加索油田可是处于华夏部署在北亚和中亚的航空兵打击范围之内啊!谁敢保证对方不打这些地方的注意?我们进行的是一场有限度的战争,而不是一场决战。我们的目标是打通一条通往印度的道路,并建立一个桥头堡,而不是和华夏在中东直接摊牌。帝国和盟友还没有准备好。”兴登堡毫不留情的否决了这个建议。

    “该死的,空军的装备生产占到了军工产值的4成以上,却无法保证帝国最重要的油田的安全,这简直是帝**队的耻辱!”布劳希奇撇撇嘴说道。

    “那个,这个问题不是我们可以探讨的。空军的压力很大,从战略上讲,他们将负责本土、地中海、大西洋以及中东的空中安全。从战术上将,在目前的情况下,整个两河流域部署的空军数量会比较有限,这次我们不是在意大利交战,空军可以充分利用欧洲的资源和基地,而我们这次是在中东,基础设施都比较差劲,过于依赖空军是不现实的。我们这次要靠步兵和坦克来取得战争的胜利。”兴登堡难得的为里希特霍芬辩护了两句。

    感谢书友zhoy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我杀杀我、jjhk2006的月票支持~~~~,以及书友回归1m的评价票~~~~。(。。)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神嘲讽() 
于是乎讨论了半天之后的结果就是这样,德国因为基础设施和运输能力的不足,在中东投入的兵力会比较有限,而华夏在北部的防御力量较强,再加上同时伊朗战略纵深比较大,突破一点后,对方也可以从容后撤组织新的防线,所以想要在较短的时间里解决战斗并不现实。∈♀頂點小說,所以说,同盟国陆军最为稳妥的办法就是先从南部的较弱的地区发动进攻,然后北上,拉出一条较为绵长的战线,然后通过攻击一些重要城市和据点来迫使华夏陆军离开坚固正面防线。

    这个计划最好的地方是,无论随后在伊朗北部的战斗是否顺利,同盟国都可以控制伊朗的南部海岸线,这至少是完成了德国在伊朗的最低目标,打开一个通道和建立一个前进阵地。而另外一个原因是,德国陆军在攻击伊朗沿海城市的时候可以获得海军的援助,在上一次战争中德国海军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而这一次,无论是为了自己在波斯湾港口的安全,还是为了挽回失去的声誉,德国舰队主力都必然出击,虽然无法和陆基航空兵相比,但是几艘航空母舰集中几百架飞机还是做得到的。而伊朗南部海岸线绵长,防御力量相对薄弱,有海军支援的话德国陆军可以在南部沿海任意地点登陆。

    按照德国陆军的计划,当从巴士拉和法奥出发的德国陆军击溃了伊朗南部的美英军队之后就会直接挥师伊兹法罕,然后是库姆,最后兵锋直指德黑兰。随后将控制里海沿岸地区,彻底断绝华夏的后援。当然对方绝对不会坐以待毙。在德国人看来华夏最有可能的选择不是原地固守,也不是回援德黑兰而是直接退向里海沿岸。因为固守无益于等死,支援德黑兰则会让整个战线动摇,而最为稳妥的办法就是撤往里海,然后德国人在意思一下,把华夏从伊朗挤出去完事。

    德国人对这个计划非常自信,因为华夏正面战线的坚固是靠强悍的军队、坚固的工事和掩体以及后方众多的补给战和航空基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