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宜昌鬼事3大宗师-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濙打道回南京,向朱棣覆命。朱棣不满,责罚胡濙,让胡濙再次前往西南。
  永乐二年,胡濙再赴云南,在西平侯沐晟处仍旧没有得到朱允炆的消息,于是从贵州一路暗访,终于在贵州思州府一个叫缠溪的地方,听人说过有一个叫让銮的僧人隐居在这里。胡濙遍访西南,找的就是和尚,现在听到这个和尚叫做让銮,正好对应朱允炆被朱棣颠覆,让出了金銮殿的意思。于是立即偷偷潜入缠溪,没想到缠溪是一个黑苗部族范围。胡濙进入到黑苗山寨,还没有打听到一丝让銮的消息,就被黑苗的一个巫师给下了蛊。
  当时胡濙只是向一个黑苗的中年汉子讨一碗水喝,喝的时候,顺便打听让銮的下落。没想到刚刚问起,黑苗的中年汉子,就拂袖而去。
  胡濙看到自己手中的水碗里,无数红色的细丝般的虫子在水中游动。胡濙已经在西南游历很久,知道西南苗家放蛊的厉害,立即知道不好,马上呕吐刚才喝下的水,可是呕吐出来的水中,已经有了无数丝虫。胡濙明白不可能求这个汉子解蛊,于是立即赶回京城。在路上前七日,毫无症状,就在胡濙以为平安无事的时候,第七日里,胡濙的浑身每个毛孔,都剧痒无比,皮肤溃烂。
  这时候胡濙已经走到了江西境内,于是转走水路,希望尽快回京。在船上,胡濙的蛊毒发作,无数丝虫,从胡濙的毛孔里冒出来,胡濙用手去拉,能拉出一尺来长的红色丝虫。到了九江,胡濙的鼻孔眼睛耳朵,都冒出了丝虫。这些丝虫还顺着胡濙的血管在身体里到处游走,厉害的时候,胡濙看见丝虫在自己胳膊上的血管里慢慢移动,顿时毛骨悚然。
  胡濙拼尽全力坚持,到了京城,立即拜见国师道衍。
  道衍看了胡濙的病症,立即惊呼:“这是黑苗的赤线蛊,你行事缜密,怎么会中了这个厉害的手段?”
  胡濙于是把缠溪打听让銮的事情说了,道衍立即询问,他当时喝水,喝了几口。胡濙回答喝了两口。第三口的时候,黑苗汉子就拂袖走了。
  道衍立即问胡濙喝水的水碗是什么样子。
  胡濙告诉道衍,是一个黄色的粗糙陶碗。
  道衍又问陶碗上画着什么花纹。
  胡濙是一个心思细腻,记心超常的人,不然道衍也不会推荐他在西南寻访朱允炆。胡濙闭目想了一会,回答道衍说,那个陶碗上画着一个飞鸟的花纹。
  道衍追问,是什么鸟。
  胡濙再次回想,终于想起来是一个斑鸠。
  道衍这才松了一口气,立即告诉胡濙,幸好他只喝了两口水,如果喝了第三口,大罗金仙也救不得他的性命。
  于是道衍立即,叫人捉来两只斑鸠,将斑鸠的头拧下来,让胡濙生吞下去。胡濙吞了斑鸠头片刻,腹中疼痛。疼到了一时一刻的时候,道衍给胡濙吞服黄酒。胡濙张口就吐。吐出两个斑鸠头,斑鸠的头上缠满了红色的丝虫。
  但是胡濙的身体表面仍然又无数丝虫冒出,皮肤大片大片的溃烂剥落。特别是关节处,已经露出肌肉和骨骼,而且骨骼上已经缠绕无数丝虫。
  胡濙连续吞了三天斑鸠头,吐了三天,每次吐出来的斑鸠头都缠满了丝虫,如同线团一般。到了第四日,道衍告诉胡濙,他腹中的丝虫已经都被斑鸠头给带出来,现在要用另外法子,把胡濙身体四肢和皮肤下的丝虫祛除出来。
  这个法子相对较简单,就是让胡濙先和一大碗羊血,羊血有解毒功效。然后让胡濙吞服两厘砒霜。砒霜的毒性,在胡濙的血管里发散,将血管里的丝虫纷纷毒死,胡濙第二日吞服砒霜的剂量加大到四厘,皮肤下的丝虫也被毒死。如此第三日,吞服到七厘,胡濙血管和身体里的丝虫全部被毒死。然后道衍找来三个中医,将死在胡濙皮肤穴道和毛孔里的丝虫尸体,慢慢用银针挑出来。
  胡濙的一条性命,这才被捡回。但是道衍告诉胡濙,他的赤线蛊,并未驱尽,因为他中蛊后多日才回到南京救治,丝虫已经入脑。入脑的丝虫一时不得发作。必当蛰伏五年,五年后,丝虫醒转,就会吞噬脑髓,倒是就无法可医。胡濙这才询问,自己是是否只有五年的性命。
  道衍说,这也不尽然。黑苗放蛊,虽然手段恶毒,但是黑苗也有对头,他们的蛊毒,白苗也有人能解。
  五年之内,在去想办法找到白苗解蛊。
  胡濙中了蛊毒,在南京休养七个月,才动身赶往西南,一方面继续寻访让銮的下落,一方面去找白苗,解除自己的赤线蛊。
  永乐三年,马三宝被赐姓郑,名和。大明皇族朱家属火,家族拜祝融。祝融姓郑。所以大明国姓有两个,朱姓和郑姓。
  所以郑和被赐姓,是当时无上的荣耀。这也因为郑和本就是朱棣贴身的近侍多年有关。另一方面他也是代表了明朝的皇室。
  于是朱棣在准备三年,大造船只后,郑和终于得到了道衍的承诺,带领宝船,驰骋海洋,虽然的他任务是寻找朱允炆,但是通过海洋,去往家族的回教的圣地麦加,也是他平生所愿。
  郑和的本性是马,马姓的来源是回民的“穆罕穆德”转姓。郑和的祖先是阿拉伯人,也就是色目人,跟随元朝蒙古大军征战西域,获得军功,在元初跟着蒙古大军进攻南诏国,于是留在了云南。色目人在元朝民族地位排二等,高出北方的汉族和南宋子民。
  到了明初,郑和被明军阉割送往南京为奴,做了燕王贴身的近侍。
  当时之时,海上贸易已经发达,海洋由阿拉伯人统治。而郑和的祖先就是阿拉伯人,所以家族一直保留南洋海图,郑和也一直奉若珍宝。道衍推荐郑和下西洋,实在是当仁不让的人选。
  靖难之役,道衍并未随着大军征战,而是坐守北平。于南军的冥战,都是道衍在幕后,指导青冥卫,而每一个计划步骤,都是道衍把消息传递给郑和。也就是说,郑和就是青冥卫的实际领导者,青冥卫一干术士,全部听从于郑和。
  每当战事紧张,而道衍的应策来不及到达燕军,都是郑和当机立断,做出决策,多次拯救朱棣于兵败之中。而且郑和的决断,往往和道衍随后传递到的命令,并无区别。
  朱棣夺了朱允炆的皇位,天下平定,道衍就有了收留马三宝为徒的打算。诡道的在席应真之上,已经几十代都是单传,从前的两房传承的规矩,已经名存实亡。这个情况,从隋末唐初就已经开始,当时诡道参与了道教两大流派——铲教和截教,的争端,刚好长房跟随了铲教,而幺房跟随了截教。
  当时诡道的司掌是幺房李密,不过最终也不能力挽狂澜,截教败给了铲教,截教的高深术士,在红水阵一战,全军覆没。这个道教之间的内部杀伐历史,后来在明朝被许仲琳写成了小说,把时间放到了西周伐殷的年代,并且极尽夸张以能事,叙述了很多道教从来没有使用过的大阵法。这个小说就是《封神演义》。
  李密虽然在铲教截教的冥战中,支持截教,剿杀了诡道长房。但是最终支持李唐的铲教布下了红水大阵,获得了冥战的胜利。
  从此,中国道教以铲教为宗,截教就再也不能死灰复燃。终大唐一朝,举国推崇道教,实际就是李唐对铲教的赏赐,只是在武则天时期,大兴佛教。道教才稍稍式微。武周之后,又重新崛起。
  而诡道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李密之后,诡道因为支持过截教,也被打压。所以,从唐,至五代十国,到北宋,诡道渐渐没有了动静,悄无声息,只是在民间暗自流传,因为李密当年和长房的相互残杀,让诡道传人记忆深刻,诡道每代只传一个弟子,避免两房相互残杀的诅咒。又加上诡道的门人本领低微,所以诡道已经沦落到民间普通占卜巫师的境地。到了北宋,诡道的流传更加艰难。于是诡道恢复古老的规矩,收了长幼两房弟子。可是诡道的诅咒仍旧不能解除,长幼两房相互交恶,自相残杀。只留下一个年幼的传人,眼见诡道就要断代。
  当时斩鬼宗师黄裳,不知道因为什么缘由,破除诡道成见,做了诡道的挂名。并且把自己百鬼修炼的螟蛉交给了诡道,作为镇教之宝。诡道才又勉强流传。可是黄裳挂名之后,诡道的传人仍旧资质平平,由南宋到元朝,默默无闻。
  直到元朝后期,诡道终于出了一个高手,那就是席应真。席应真的本领强过诡道之前数代祖师,已经和当时最有名望的道教宗师刘基不相上下。于是有了振兴诡道的心思。
  后来的情况也知道,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