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前十万年-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族人聚居地的情况马上就历历在目了,但还没容他细看,身后就传来了那两位族人的“哦哦噢”的吼声,两秒钟后他们就听见了相同的回应声,与此同时,张凡虎看见族人中至少有一半的人向着他们跑来,那几个小孩居然跑在最前面,但马上就被成年族人包围在里面,守护者他们向张凡虎跑来。张凡虎连连点头,在任何时候都能守护好幼小但又不至于束缚他们的族人显然有了很高的文化与精神文明了。
在看见族人们像自己跑来,两个族人高兴地乌拉拉的呼喊,像不会说话的哑巴努力想表达什么一样。喊完就向前跑了两步,张凡虎懂他们的心意,于是也迈腿向前跑。两个族人吃惊这个比他们矮的“神”居然这么“神速”,于是也全力向前跑。但是毕竟只有三四百米的距离,在这奔跑速度惊人的两群人相对跑中,只是十几二十秒的时间而已,连热身都算不上就没了。
由于张凡虎在两个族人前面一两米处,怕刚见到他的族人们惊讶,于是在跑了百余米后与两个族人同行并跑。当双方见面时,那些族人看见张凡虎显然极其惊讶,尤其是小孩子们,眼里还有好奇与顽皮之色。张凡虎当然又拿出了他的看家微笑,在两个族人一大通叽里呱啦地解释中,大家快步向篝火走去。
大家本来欢呼勇士归来的热情被张凡虎的到来的惊奇硬生生地挤掉了,于是又是两个族人的解释,张凡虎在族人的认真听讲中仔细地打量着他们。
这个部落有二十八个人,其中有十七个男人、八个女人,五个小孩,其中有个女人大着肚子,在三个月内就又会增加一两个孩子了;还有两个孩子被抱着哺乳:其中一个约有五六个月,另一个起码有一岁了,但还是很娇小。刚才出来迎接的孩子都有七八岁了,其中最大的那个约有八岁的小孩紧挨着那个怀抱五月大孩子的女人。从两部分小孩的年龄可以看出,显然族人的繁衍有个小小的断层。
族人们全都**着上身,下面穿着猎豹皮、树皮做的裙子。这绝对是个伟大的发现:从一个民族的衣着服饰就可以看出他们的文明程度,在史前十万年的智人居然就都穿衣物了,张凡虎最先看见那三个捕猎的族人的树皮裙并没有把它们当成是他们有意识围上的,也就是他最先并不相信他们对自己**的身体感到羞耻。但是,现在他发现他这个对动物研究极为深入的动物学家居然大错特错了——他们已经完全是人了!是和现代人一样有丰富文明、精神的人。并不是现代人类学家推测的“赤身**、嗜血茹毛”的野兽——也许就是因为人类的骄傲自大、自以为是,自己的就是“科学”,别人的就是“迷信”才会让很多文明失落!
张凡虎这样想着,但他马上发现随着两个族人的介绍,族人看他的眼睛中的好奇变成了惊恐,随即是敬畏,再是震撼、佩服。张凡虎能猜到族人们说的是什么,不禁暗自苦笑。走过去在那位说的滔滔不绝的高的族人右肩上拍了拍,忽略了全体族人的震惊,用手指了指他俩还提着的黑背胡狼。稍高的族人马上反应过来,把猎物往地上一扔,马上便有几个族人提着黑背胡狼往那棵巨大的猴面包树走去。张凡虎现在才发现树上钉着约十颗十几厘米长的大拇指粗细的木钉,他们用了数根漆黑的兽皮带子把黑背胡狼的后腿绑在木钉上,然后拿出一把石刀。
这一幕让张凡虎眼睛瞪得浑圆:精细的工具的制造才是真正区分人类与动物的重要条件。现在发现最早的石器是两百万年前非洲肯尼亚的古猿人,那时的石器虽然被少量地使用,但基本都是天然石块或者随意摔碎后挑选的石器,这根本就没有什么创造性可言,那时的石器叫做“始石器”,在之后的一百多万年人类慢慢地进化,石器技术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直到中国人的骄傲——北京人的出现。北京人是距今约六十万年的著名人类,因在北京被发现所有这样命名,他们对研究人类的进化有重要作用,他们制作的石器在人类历史中为旧石器晚期,他们的石斧、石刀已很锋利、制作也较为科学,之后世界各地的古人类的石器制造发展大大加快了。
现在张凡虎眼中的这把石刀有手掌大小,刀背厚约两厘米,呈现不太规则的锯齿形;刀锋虽然有些小锯齿,但还是很锋利的。科学家研究过数十万年前的石器,如石斧,它们的硬度达到了硬度系数六,而大自然最硬的精钢石为十,一般的铁为五,钢为五到六之间。也就是说,单从硬度上来说,主要以燧石做的石器的硬度比一般的钢还硬!但是石器毕竟是石器,它有最大的缺点:太脆,易被硬物磕坏,刀锋只能划皮肉之类的软物,对付骨头、木头就需要不那么锋利但更厚实的石斧了。
现在,只见族人们都是左手抓住黑背胡狼的胸上的皮毛,右手用石刀从两腿间一刀划到脖子!这和今天的屠夫有着惊人的一致;接着又用石刀绕着腿的膝盖部位旋转一圈,把皮与小腿上的皮分开,它们显然想用这种方法获取一张完整的不浪费的兽皮。最后他们把黑背胡狼换一面,使它的背向外,腹部朝树,这时两人各自抓着一条腿上划开的皮用力地往下拉。只见他们身体下蹲,全身肌肉紧绷,双臂肌肉突出,只是几秒钟,两张完好的皮毛出现在我们面前。
(今天下午第一次逃了一节大课,写了1560字。唉,划时代意义的事啊!)
第七章:夜宴(中)
数张大大小小的黑背胡狼的皮毛摆在了大家面前,这是在张凡虎到族人聚居地十分钟后的事了。就在这时部落里最年老的一位族人从人群里走出来,他一定就是族长或巫师了,他们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上最高的领袖,他们都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有时族长与巫师是同一个人,这在原始社会中是很常见的。
这位老族长大概有六十岁了,但从他那历经沧桑的脸上是看不出他有六十岁这么“年轻”的。他骨瘦如柴,满脸皱纹密布,沟壑纵深,恐怕蚊子一跃进去,都能把它的脚夹得让它“吱吱”叫!
张凡虎默默的看着这个老族长,现代人的平均寿命是六十余岁,但是张凡虎推算了下,智人的平均寿命绝对不会超过三十岁!在十八世纪人均寿命就只有三十岁;我国西藏人均寿命在解放前也只有三十岁;中国古代公认的最繁荣昌盛的大唐王朝,人均寿命还才二十八、九岁!在工业革命后,世界的发展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在1900年人均寿命已达四十五岁。中国古代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是绝对真实的。
一般人看见这个白加黑的长头发蓬松、黑脸满皱纹的老人都会心生畏惧,甚至惊恐,但张凡虎看着却满心欣喜,感到他非常的亲切、慈祥。这可能于张凡虎的成长有关,他在断奶开始就是个“留守”儿童了,是公公婆婆把他从一岁抚养到中学住校;他最早的记忆是在约四岁的时候,夕阳西下,劳累一天的婆婆抱着他坐在门槛上休息,那时的他的头坐在婆婆腿上,头刚好顶着她的下巴,于是顽皮地晃头,用他那“刺儿头”在婆婆颈部摩擦,婆婆呵呵地笑声就是他这辈子都不会忘怀的最美声音……
老族长虽然身老但显然心不老,他那双眼睛炯炯有神,在火光的映衬与折射中熠熠生辉,闪着金光。他围着条猎豹皮的齐膝裙,这是一整张皮,所以他穿着极其宽松,迈着大步来到张凡虎的面前。他右手也有一只长矛,但与其说它是武器,不如说它是权力的象征:两米五长的长矛的矛尖下面是兀鹫的翅膀中间最长的翅羽,用的是长约三十厘米的雄狮脖颈的鬃毛帮牢,矛尖居然是雪白色的,仔细一看,居然是长约十厘米的象牙,被磨尖后套在矛头上。
秃鹫是天空一霸,而雄狮更是非洲草原之王,狮鬃更是雄性、王者的象征;大象虽然看上去温和,但是一怒之下,陆地上还没有能抵挡它怒火的动物。张凡虎甚至怀疑老族长手握的灰黑色的矛杆部位是蟒皮,这样鸟类、兽类、爬行动物的王者的“遗物”都可以在这杆矛上找到。矛杆也是坚硬的小的金合欢树干做的,这样的矛除了族长之外,谁还敢握?老祖长把矛往地上一插,腾出右手,闭上眼睛很有深意地拍了拍张凡虎的右肩,仿佛在举行个简单又隆重的仪式。现在这位绝对是“高寿”的族长拍着张凡虎的肩,然后用右手接过那位最高的族人双手呈上来的雄性黑背胡狼皮,也用双手呈上,张凡虎连忙用双手伸出,头微点,腰稍弯地接过。老族长显然极其高兴,笑着拍了拍张凡虎的左肩。
但这时候,族人们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