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26之崛起-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对拉拢宋哲武这个河北人可是极为不利。
赵丕廉忽然意识到自己说得有些多了,急忙打住话头,对宋哲武说:“文戈,对于军校的事不是阎主席不信任你,实在是这件事很容易引起误解,我看你还是把军校迁到涞源吧。”
把军校迁到涞源,这样就可以事实上掌握军校,这件事宋哲武可是想了好久,甚至方振的人已经都派到军校中,暗地里收集军校学员的政治背景。如今可是个好机会,正好可以借阎锡山这个缘由把这个军校彻底拿到手中,要知道那些学员中学历最低的都是中学毕业,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有大学学历的人才。这个缘由商震也不好说什么,谁让他跟阎锡山说那是他宋哲武的军校呢。所以,赵丕廉一说,宋哲武就急忙点头应允。
见宋哲武对阎锡山关注的这些事情都满口答应,赵丕廉觉得是把阎锡山最后给宋哲武的好处拿出来的时候到了,笑着说:“文戈,我还要祝贺你!”
“祝贺我?”宋哲武有些不明白。
赵丕廉也不说话:“只是拿过身后的皮包,从里面拿出一张委任状递给宋哲武。
宋哲武结果委任状。这个委任状是阎锡山签发的委任宋哲武为中华民国北路军副总司令,落款是中华民国北路军总司令阎锡山。
赵丕廉笑着解释说:“这是蒋介石要阎主席敦促冯玉祥出洋,为了让阎主席买些力气,委任阎主席为北路军总司令,掌管北方各省军事。本来阎主席就认为文戈学识、魄力样样出众,早想让文戈担更大的担子,只是中央取消了‘第三集团军’,就是阎主席以一省主席的身份管理晋绥军的各部队也是名不正,言不顺。这次蒋介石给了阎主席这个北路军总司令的职务,可是正当其时。现在北方各省的军队除了晋绥军、第四路军,再就是西北军,虽然西北军暂时还不会听阎主席指挥,可是我们毕竟有这个大义名分,为以后行事还是多了许多方便。文戈这个副总司令在北方各省中,可就是仅在阎主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就是芷青也是要文戈老弟多多照拂呢。”
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战序曲 又一条财路
宋哲武明白,这是蒋介石怕阎锡山在这个时候和冯玉祥勾连到一起。WWw;(www。)给阎锡山这个北路军总司令只是一个缓兵之计。心里不由感叹还是有权好啊!蒋介石不用拿一块大洋,仅仅一个“牌子”,就让阎锡山拿着当个宝贝似的来炫耀。不过,他也很佩服阎锡山学的很快,马上又拿着一个小些的给自己送来了。
不过,宋哲武倒是很喜欢这个“牌子”,有了这个副总司令的名分,那他可就是在晋绥军中仅次与阎锡山,自阎锡山以下的晋绥军将领们见了他都要低了一级,他宋哲武可就是他们的上级了。虽然他这个上级只是名义上的,他们心里绝对不会有一个人信服他,也绝不可能在阎锡山不点头的情况下服从他的命令。
这个北路军副总司令,随然不会有人太在意,可是宋哲武在意,这说明,他宋哲武现在已经是全国瞩目的人了,各路势力对他宋哲武再也不会熟视无睹了。
一再感谢赵丕廉辛苦后,免不了举杯相庆,直到把三坛汾酒都喝光了酒席才散。
第二天一早,赵丕廉就急着要走。宋哲武知道阎锡山急等他的消息,也不好过于挽留。只好还让箫国栋去送赵丕廉。当然,宋哲武是不会让赵丕廉白跑一趟的,对于在阎锡山面前够分量的人,宋哲武是不会吝啬的。所以,赵丕廉的皮包里又多了两条“大黄鱼”。
送走了赵丕廉,接下来就是第四路军的军官晋衔等事情。
这个时候,国内的军衔管理很混乱,以阎锡山北路军总司令这个职务是可以自行给部下晋军衔的,他只需事后给南京军政部报备即可。阎锡山委任宋哲武为北路军副总司令,宋哲武的军衔自然也要跟着提高,现在晋绥军中,阎锡山自己是上将,将领中中将就有十来人,甚至商震已经是上将了。如果宋哲武这个副总司令还是一个中将,那可就出笑话了。
这次阎锡山委任宋哲武为北路军副总司令,同时军衔晋为上将,他的部下的军衔自然也要水涨船高,都要得到晋升。
其实,以张亚飞为首的几个师长手下现在都有近四万人,这样多的部队如果在其它任何势力的部队里,几乎就是一个半军,可以编为三到四个师,可由于宋哲武只是中将,他们也只好屈就少将。这次借着宋哲武的晋升,全部晋为中将;箫国栋、陶蓉、王叙、李文田也都晋为中将;副师级和旅级一律晋为少将。
在第一时间,宋哲武还发了几封电报。
第一封是发给蒋介石的,内容是向蒋介石报告阎锡山对他的任命。这件事既然他明白是蒋介石为暂时安抚阎锡山的无奈之举。而阎锡山任命他为副总司令明显就是对他的拉拢,那是因为他有兵强马壮的第四路军,是阎锡山在做和蒋介石公然对抗的准备。
既然如此,那他就必须要主动向蒋介石通报,如果让蒋介石对他就任北路军副总司令有所疑虑,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第二封电报是发给阎锡山的,既然就任北路军副总司令,对自己的司令长官表示谢意那是必然应有的题中之义,甚至还在电报中信誓旦旦地对阎锡山表示了忠诚。只是给阎锡山的电报原文,宋哲武又谨慎地转发给蒋介石一份。
宋哲武之所以如此做,他是怕阎锡山在必要时会把他的电报公开,或者无孔不入的南京方面的情报人员获得这封电文后报告蒋介石,引起蒋介石不必要的猜忌。
第四封电报是发给商震的,给商震的电报内容很简单,就是把赵丕廉关于军校的谈话转发给商震。
蒋介石的电文回的最快也最简单,内容只有两个字“很好!”。
宋哲武拿着电报思索了半天,也没明白蒋介石这“很好”两字是说宋哲武向他报告的好,还是就任北路军副总司令的职务好,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虽然宋哲武并不完全明白蒋介石电报中这两个字的含义,可是有一点他可以肯定,那就是蒋介石一定是对他宋哲武很满意。
阎锡山的电报是第二天一早发来的。阎锡山在电报中除了称赞宋哲武深明大义外,‘还向宋哲武保证一定帮他拿到河南省主席的位置,甚至还语带含糊地暗示,只要宋哲武安心辅佐他阎锡山,还会有更高的位置在等着他。另外,阎锡山告诉宋哲武,宋哲武的工厂可以开在山西的任何一个地方,要宋哲武尽快派人来山西选择厂址和飞机厂的位置。表示只要宋哲武的人看好地址,工厂可以开在任何地方。至于机场,只要选好地址就行,所有的土地购入和民众迁移、施工所需费用都由山西省政府负责,就是经过山西的任何飞行,油料都由晋绥军航空处准备’。
由于阎锡山已经知道了宋哲武要把工厂迁到山西和建飞机场的事,这说明赵丕廉一定已经向他汇报了。可是自涞源到太原有三百来里的路途,赵丕廉一天一夜是无论如何也回不了太原的,这一定是赵丕廉一到灵丘,就给阎锡山发了电报。
商震的电报是两天后到的,内容也很简单,‘告诉宋哲武可以马上派人接收军校,一切事宜他已经跟军校训练总监王哲交代好了。只是要求年底这批毕业的学员要分给他一些。’
对于商震的这个要求,宋哲武自然是满口答应,本来宋哲武还对军校里一些有政治背景的人有些头痛,这些人很早就引起了南京方面的注意,现在他还不敢惹什么麻烦,正好把这些人都交给商震。
面对商震的电报,宋哲武多少还是有些愧疚的。他知道这个军校是商震谋求自立的资本,是他的希望之所在。早在民国十五年商震还在代理绥远都统时,为了以后拖离阎锡山自立,就建立了《绥远军事政治学校》。也就是北平军校的前身。这时被迫把军校交给宋哲武,商震心中的无奈与苦涩,宋哲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可是宋哲武知道,这个军校对于商震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历史上商震此后不久即改任山西省主席,中原大战后不容于晋绥军各部将领,不得已率部到河北,自此拖离晋绥军系统,35年回任河北省主席,不久又将省主席一职交给宋哲元。也就是说,他再也没有自立的条件和基础了。
虽然宋哲武心里有些不安,可是为了抗日的大业,军校他是必须要来的,随着部队的不断扩大,宋哲武现在越来越感到人才对他有多么的重要了。
正因为如此,宋哲武对军校搬迁的事情极为重视,他本想亲自去一趟北平,可是他现在有些怕见商震,而且这次是军校整体搬迁,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搬完的,现在第四路军的诸多事情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