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26之崛起-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欠延貌⒉皇呛艽螅握芪湟裁挥兴谝猓喾此握芪涞故墙杌蚓@镉职瞔ha了几十个人,说是参加军校学习。
商震之所以如此,宋哲武明白商震就是为了应付阎锡山。宋哲武很感激商震在保安旅时大力支持自己,他为了抗战大业也还一直打着军校的主意,早就想把那些学员据为己有,只是碍于商震情面,不好过于明显。不过,眼前这个忙还是要帮商震的。
宋哲武点头说:“的确如此,元旦前我去北平,商主席跟我说起此事,说他不想因为这件事引起阎主席误解,就把军校交给我了。因为军校开在北平比较方便,所以我也就没把它迁到涞源。”
赵丕廉现在已经是完全相信宋哲武,点头说:“文戈,阎主席可是给了你很大面子,听说军校已经交给你,就再也没提。”
说着又故意叹口气说:“启予和阎主席有些误会,不过这都是早年的事情,阎主席甚至为此很是自责。可是启予总是念念不忘,跟阎主席的怨念越积越深,将帅不和可是古今军中大忌啊!文戈和启予较近,你可要多劝劝启予。”
宋哲武点头说:“商主席和阎主席之间的误会我也知道一些,不过那些事情已经过了很久,况且阎主席现在也已经意识到当年有些事情做得过火,这些上次次陇先生已经跟我讲了。有机会我是一定要好好再劝劝商主席的。”
赵丕廉自顾自的又喝了口酒说:“文戈,其实仅就军校这事是启予的不对,你想,阎主席在太原办《山西军官学校》那是为晋绥军培养人才,可启予办军校那就是为了他自己的三十二军了,这些学员毕业后那是一定都要进入三十二军的,你说这样如何让阎主席放心。还有,启予自从到了河北后,就同蒋介石打得火热,对阎主席倒是处处防范。就说蒋介石在北平设立的北平行营,启予不但大力协助,现在还是那里的常客,同北平行营主任何成俊关系好得很,现在张荫梧的部队里已经有人在说启予是中央军了,傅作义甚至还建议要借开会之机扣押启予……”
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战序曲 顺水推舟(三)
“要在天津扣押商震!”陶蓉吃惊的张大了嘴。wWw、(www。)
陶蓉知道宋哲武对商震一向很尊敬,不由得看了宋哲武一眼。
陶蓉可没有想到晋绥军内部闹的竟然这么厉害!同蒋介石还没有撕破脸,自己内部倒要刀兵相见。这个时候如果把商震逼反了,有北平行营主任何成浚的部队帮助,张荫梧和傅作义未必能讨得了便宜。
见陶蓉吃惊的样子,赵丕廉得意地笑着说:“北平不仅有启予的三十二军,还有何成浚的中央军部队,自然不好动手,只有在天津傅宜生的地盘才可以。”
宋哲武沉吟了片刻说:“这么做不妥吧?商震主席毕竟是南京中央政府任命的河北省主席,没有南京方面的命令,就擅自抓捕,是会授人以柄的,除非阎主席现在就和蒋介石翻脸,想要和蒋介石大打出手。而且,因为何成浚的原因,万一抓捕不成,那可就是把商主席和三十二军彻底推到了南京一面。”
赵丕廉点头说:“宜生虽然年纪要比文戈长,可是这眼光和见识可就不如文戈了。阎主席也是如文戈这般认为,已经去电申斥傅宜生,大乱将至,我们晋绥军内部必须要保持团结。”
其实宋哲武也很想要看到张荫梧和傅作义跟商震打起来,这样可以提早引发蒋介石和阎锡山的冲突。如果蒋介石能顺利解决阎锡山,伤亡惨重的中原大战也许就可以避免了。可是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阎锡山此时并没有准备好,一旦不支,必然求助于冯玉祥。冯玉祥恨蒋介石入骨,绝不会放过两家联手的机会,必然会协助阎锡山对抗蒋介石,因为仅kao他们两家,并不对中央军占有优势,必然采取守势,如果西北军就此入晋,宋哲武夺取山西的计划可就会增加很大难度,甚至也可能就泡汤了。
阎锡山现在最为忌惮的不是西北军,正是眼前的这个宋哲武,赵丕廉这次成功说动宋哲武,这可是为阎锡山立了大功一件。赵丕廉心中高兴,免不了多喝了几杯,这时已是脸色红润,精神有些亢奋,言语也多了起来,笑着说:“其实这也不怪傅宜生,这事要怪也要怪启予做得太过分了。自从启予到河北主政后就跟蒋介石走得很近,反倒是和阎主席越来越疏远,蒋介石已经暗地里答应启予,要把山西省主席的位置交给启予。所以,傅宜生才要行此下策。”
“不会吧!晋绥军您能服从商震的命令。”陶蓉是越听越惊讶,他可从没有想到晋绥军内部也有人被蒋介石拉拢了,而且这个人竟然还是商震这样的老资历的晋绥军大将。
“当然不会!”赵丕廉撇撇嘴说:“蒋介石以为阎主席如果下野,在彻底整编晋绥军前,最好能有一个既能管得住晋绥军众将领,又很听话的人来统帅晋绥军,充当一个过渡人物,起到缓冲作用。这样,就可以暂时安抚住晋绥军众将领,好让蒋介石慢慢稳妥地整编。可是蒋介石这回可是打错了算盘,晋绥军绝不同于西北军,更不是桂系。”
赵丕廉拿起筷子,沾着酒水在桌上点点画画地说:“桂系虽然首脑是李宗仁,可还有白崇禧和黄绍竑,在桂系里,李宗仁并不能一言九鼎,许多事情都要看白崇禧和黄绍竑的脸色,这一点陶参谋长应该是很清楚的。”
陶蓉微微点点头,没说话。其实,在桂系呆了多年的陶蓉非常清楚赵丕廉所说的关于李、白、黄三人的事情,有的时候甚至不仅仅是李宗仁要看白崇禧和黄绍竑的脸色,这两人如果有什么事情不同意,李宗仁甚至就办不了。有一次,李宗仁提拔一名军官任营长,因为事先没有和白崇禧打招呼,这个人最终就是没当上营长。
赵丕廉接着说:“至于西北军,虽然那是冯焕章一手拉起的部队,手握重兵的几乎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比如鹿钟麟、刘郁芬、张之江、李鸣钟、宋哲元、韩复榘、石友三、孙连仲、孙良诚、刘汝明、张自忠、冯治安、赵登禹、郑大章、吉鸿昌等所谓前、中、后五虎将等人。因为这些人都是他冯焕章一手提拔起来的,所以冯焕章家长思想严重,对这些人动辄打骂,一点颜面也不给。刘郁芬、张之江、李鸣钟三人资历较老,冯焕章不好过分,可是也不给他们重权,李鸣钟甚至被排挤出军队;对冯焕章心怀怨言的石友三、韩复榘则经不住蒋介石的拉拢,叛离冯焕章。至于其它被他收编的杂牌将领,多受排挤,比如杨虎城、马鸿逵等人也离他而去。究其原因,主要是冯焕章性格倔强,行事过于强硬,不知致钢者易折的道理。他的部队看似强大,其实各路将领不仅有许多人对冯焕章心怀不满,相互间也多有矛盾;可是晋绥军就不一样了,晋绥军各级将领虽然也是阎主席一手提拔起来的,可是诸如傅宜生等人,阎主席并没有把他们当做子侄晚辈,而是嘘寒问暖,关爱有嘉。我敢说,除了启予这样的后加入晋绥军的人,其他人绝不会叛离阎主席,因为他们都知道,他们到了任何地方都是外人,只有晋绥军才是他们的家。”
对于赵丕廉关于商震和蒋介石联合起来要用商震取代阎锡山的事,宋哲武虽然在这个时代是第一次听人说,可在前世他是知道的,不过介绍的不多,只是说八月阎锡山主动辞去山西省主席的职务,蒋介石顺水推舟就认命商震为山西省主席,调绥远省主席徐永昌人河北省主席。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蒋介石虽然很想一步到位把山西、河北的省政权夺回去,可是怕引起晋绥军强烈反弹,也怕更多刺激阎锡山,这才调即亲南京中央政府、又是晋绥军的商震来任山西省主席。
商震和阎锡山怨隙很深,如果商震拿到山西的权利,不用他吩咐,就会主动逐步挖掉阎锡山在山西的根基。可是,蒋介石和商震都忽略了一点,阎锡山在山西经营二十来年,军中地方都根基深厚,只要他不离开山西,谁来当山西省主席都不可能有什么作为。
宋哲武点头说:“麓台先生说的对,阎主席精明过人,在山西主政多年,推行‘六政三事’极得民心,晋绥军又多是山西人,没有阎主席的支持,谁到山西也不行,这一点可不是李宗仁、冯玉祥能比的。
宋哲武关于‘晋绥军又多是山西人’这句话,让原本有些得意的赵丕廉不由一激灵,这现在可是阎锡山最忌讳的。阎锡山现在不想让人认为他只重用山西人,特别是重用晋北人。这对拉拢宋哲武这个河北人可是极为不利。
赵丕廉忽然意识到自己说得有些多了,急忙打住话头,对宋哲武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