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吃相-第14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西方,步兵战车皆都不合时宜,唯有马卒弓弩,而娴熟骑战者皆非是更役所能充任,需经过精心挑选和严格训练,因此靖武侯所说的精选募兵制就是最好的方法,但对于军功律的授爵制度,还需重新议定,当初商君推行的二十级勋爵已成常例,如若贸然改变恐会造成混乱……”秦始皇揪着胡须慢慢思量着说。
  “陛下思虑周详,臣对此也尚有忧虑,二十级军爵都是根据将士作战积累而来,但要提振军心,就不得不改变这种纯粹依靠战场杀敌获得军功的方式,需要引入更多的考评方法,臣以为可以从入伍时间,训练优劣,演练对抗以及进行一些比武来综合考评,当然战场军功依旧最重,斩杀敌人才能获取大功……”蒙恬按照陈旭曾经提到过的一些方法说了自己的看法。
  “陛下,臣以为目前的二十级军爵太过复杂,而且如今大秦已经定鼎中原一统华夏,战争会越来越少,这样我大秦无从打仗,自然将士也无法积累军功提升爵位,无从得军功封爵,则必然也会慢慢懈怠政务军事,既然要组建一支常备精兵征战西方国度,则军政可以完全分开,废止军爵律,重新制定专门针对军队军功授爵的军律!”一直从未开口的蒙毅站起来说。
  “蒙大夫此言大善!”冯去疾都忍不住点头,“自商君提出以军功授爵到如今已经百余年,如今大秦国内几无战争,如若无法改变这种军爵律的限制,不光皇室无法授功,百官更不得为勋贵,再过数十年,我大秦岂非再无贵人乎?”
  “唔,冯相言之有理,的确如此,看来要改军制,首先要改军爵律,而要改军爵律,必须先策划一套独立而完备之军爵体系,以取代目前的二十级军功授爵……”
  秦始皇连连点头,思量一番之后习惯性的转头看了一下自己右边,发现此时是在紫宸殿,太师陈旭并未坐在自己上边,因此心里一阵空落落的失望。


第1285章 得天地造化之物
  万事不决问清河侯,习惯了陈旭那种游刃有余的政务处理方式,哪怕是陈旭整个朝议都不说话,始皇帝也感觉心里比较踏实,甚至底下的文武百官也感觉比较踏实。
  日常上朝,一旦遇到比较棘手难办的事,始皇帝最先想到的是征求陈旭的意见,其他人也同时会去想陈旭会如何去处置,而且每次只要陈旭在,总会给出一些完全不同于普通人思维习惯的答案和提议,有些看似天马行空甚至匪夷所思的答案,很多时候都能让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
  但今天清河侯不在,始皇帝感觉自己微微有些焦虑。
  虽然他知道陈旭不喜欢上朝,更不喜欢插手军队,但这种伤筋动骨的改革恰好是陈旭的长项,若是他在的话,肯定会有一个非常完美的解决方案。
  “陛下,左相回乡省亲,需要三五个月才能归来,这件事拖不得!”兵部令尉缭轻声提醒。
  “军制改革势不容缓,但若是没有完备的策划和新律法,恐会留下不少隐患,军爵制其实可以看做是我大秦军制的核心所在,若没有商君制定军爵律,我大秦将士势必没有战无不胜的勇气,此事必须慎之又慎,朕方才观看靖武侯之奏书,军制改革许多地方还有待商榷,诸位爱卿还需仔细思量拿出一个圆满的方案才行……”秦始皇眼神扫过房间几位大佬。
  蒙恬冯去疾等人于是一个个都低头捻须开始沉思,而始皇帝也继续翻看蒙恬的奏书,但看着里面的内容,时不时的蹙一下眉头。
  蒙恬的奏书写的许多方面不清不楚含混其词,与陈旭每次一目了然的奏书比起来,看得很费劲。
  紫宸殿很安静,只能偶尔听见一丝轻微的咳嗽和翻页的声音,足足两刻时间过去,始皇帝已经看完合上奏书,冯去疾等人仍旧还是一副思考状。
  说实在,今天蒙恬突然抛出军制改革让满朝文武都措手不及,就连皇帝都当场失神。
  不过很多人稍后也就回过神来,蒙恬这是围魏救赵之计,必然是想通过军制改革来转移始皇帝的愤怒和满朝文武的关注度,以此减轻对西军的惩罚,果不其然,蒙恬一番陈述加上李信跟着一番痛哭流涕打滚哭诉,始皇帝果然转移了视线。
  毕竟西军错误已经是过去,而军队的积弊将会影响将来,孰轻孰重始皇帝不可能想不明白。
  但有些事只能点到为止,蒙氏和李信的目的已经达到,改革军制不是他们的事,是始皇帝和一群朝廷官员的事,这种事最好不要去沾手,插手越深将来有可能越是不得好死。
  聪明如王翦,打完仗就回家养老,不问朝政军政,在家安享晚年,还年年得到皇帝不断的赏赐,到死都得尊荣,始皇帝还亲自去吊唁。
  而凡是现在还在打仗的就没一个好的结局,通武侯死,武城侯被罢官,如今轮到西军,蒙恬、李信、江琥以及西军大大小小的将领都卷入了搪瓷事件之中担惊受怕,这就是武将的悲哀之处。
  蒙恬蒙毅商量许久抛出这份改革军制的奏书,目的不过是为陈旭推动军制改革打开决口,后面不是他们的事了。
  而冯去疾则是郁闷无比,他不是武将也不通兵法,让他来商量改革军制实在是太为难了。
  至于尉缭,他精通的是兵法和谋略,并非制度,此时还在不断的思索蒙恬在朝堂上奏请的提议内容。
  “报~~陛下,皇宫外有太师使者求见~”紫宸殿大门外,一位玄武卫疾步而来单膝跪下禀报。
  “太师?”
  始皇帝与冯去疾等人都从沉思中惊醒,始皇帝愣了片刻站起来大袖一摆说:“速请使者入宫!”
  “喏~”玄武卫退去。
  冯去疾等人面面相觑,陈旭回南阳探亲,回去半个月突然派人回来见皇帝,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始皇帝同样是心情忐忑古怪,不知道陈旭突然派来一个使者是几个意思?
  很快使者跟着玄武卫来到紫宸殿外,是一位身穿青衫头戴武冠相貌英俊身形俊朗的年轻人,而这个年轻人始皇帝和冯去疾等一群大佬全都认识,乃是陈旭捡来的弟弟韩信。
  “臣韩信拜见陛下,拜见冯相、靖武侯、狄道侯、蒙大夫、尉兵部!”
  韩信站在门外对着始皇帝和一群大佬拱手,不卑不亢礼仪周全。
  “哈哈,朕道是谁,原来是韩爱卿,快请入座,上茶!”始皇帝看见韩信,笑容满面的站起来摆手吩咐宫人引韩信入紫宸殿,冯去疾蒙恬等人也都笑着拱手打招呼。
  俗话说宰相门子七品官,韩信是陈旭的弟弟,虽不是同胞血亲,但名义上还算是至亲,而且陈旭也很器重自己这个捡来的弟弟,有时候出席一些重要场合都会带着韩信混脸熟,尤其在跟着通武侯征服百越之时听闻出谋划策智谋百出,深得通武侯夸赞,还立下不小功劳,如今陈旭回想探亲突然安排自己的弟弟回京师拜见皇帝,必然不会是小事。
  一番行礼问候之后,韩信并没有入座,而是对着始皇帝再次行礼说:“陛下,兄长路过鲁山,特上鲁山拜访赤松子前辈,下山之时带回一些紫云仙茶,特让臣回转京师,为陛下送来一些,兄长临行前还有一封书信与陛下,陛下一看便知!”
  韩信说完从衣袋之中拿出来一封书信恭恭敬敬呈上。
  “快快将太师书信呈来!”始皇帝赶紧吩咐。
  “喏~”有宫人上前,很快将书信转呈到始皇帝手中,始皇帝略微激动的打开信封,取出来一页洁白的书信打开细读。
  “陛下见信,臣已归乡矣,前些日路过鲁山,特地上山拜访赤松子前辈,前辈云游四海不得相见,只得臣八年前制作的五十筒紫云仙茶,这些茶叶经年历岁已经发生了变化,冲泡出来茶汤红亮醇香浓郁,饮之如同甘霖,实乃得天地造化之物,臣不敢独享,特让弟信携茶入京献于陛下,五十筒茶叶臣私藏二十,其余三十归陛下,还请陛下勿怪臣之吝啬,实乃此茶难得,臣恐以后不能再得也,冲泡之法一如往常,趁热饮之口味更佳,为安全计,还请陛下召御医察验……臣旭揖首,恭祝陛下万安!”
  信不长,正是陈旭的手迹,始皇帝一字一句很快看完,然后心情畅快的看着韩信说:“韩爱卿,紫云仙茶在何处?可否带入宫?”
  “回陛下,茶叶臣已经带来,就在殿外!”
  “哈哈,好好,来人,把太师敬献的仙茶送进来!”
  始皇帝大笑着站起来,冯去疾和蒙恬等人也都面面相觑的站起来看着殿外,片刻就看到两个内侍抬着一个藤筐进来,上面遮盖着一些蒲草,看起来简直简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