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吃相-第14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春秋至秦汉时期,军训做的昨早的就是管仲,创有五教之法,后来这个方法很快扩展到所有诸侯国之中,由此诞生了各国不同的主力部队。
  荀子曾言: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而被天下闻之色变视若虎狼的大秦锐士,真正算起来也不过是更加不怕死而已,都是一群为了军功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家伙,每一个敌人在他们眼中都是田产房产奴仆美女,一刀下去就能飘起来一个大大的+号,而且同时还有系统提示,“奴仆+1”,“田产+1”,“勋爵+1”。
  只要足够勇敢加上运气足够好,一场战争胜利,无数人会因此得到丰厚的军功封赏,不分高低贵贱直至变成贵族,特别是那些戍边的刑徒和奴隶为了自由会更加卖力。
  因此在改革头子商鞅的鼓动下,大秦强势崛起,普通平民忍受严苛的法令过的苦不堪言,但国力却强大无比。
  但时移世易,支撑大秦崛起的各种严苛法令和兵役制度到如今已经慢慢走入了死胡同。
  在大秦各种改革都不断推进,国力蒸蒸日上,平民幸福指数日趋走高,华夏在始皇帝的统治下即将迎来一个史无前例的繁华盛世的时候,让始皇帝最为骄傲最为放心的军队却接二连三的出事。
  在朝堂听完蒙恬的陈述和李信的哭诉之后,始皇帝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因此在轻描淡写的惩罚西军将领之后,决定要好好的再听听几位肱骨大臣的意见,研究一下维护的大秦安危的这块基石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该如何补救。


第1284章 空落落的失望
  始皇帝换好衣服在紫宸殿等待不久,蒙毅冯去疾等人前来,始皇帝吩咐宫女端来冰粉与几位肱骨大臣慢慢分食。
  “狄道侯镇守敦煌,这三年的确辛苦,朕也从信使递送的军报之中时有闻查,据朕所知,因为路途遥远通行困难,西军粮草供应虽不充足,但西域诸国尽皆接受西军节制调遣,应该不缺吃喝,只不过驻地的确风沙苦寒了一些,但还没有苦到你要在朝堂之上哭的如此肝肠寸断吧!”一碗凉粉慢慢喝完,始皇帝用袖子擦干净嘴巴轻描淡写的开口。
  呃!李信手一抖差点儿把勺子丢了,脸色通红的看着始皇帝有些不知所措。
  “狄道侯安坐无妨,这些年你与阴山侯等西军将士连续征讨匈奴月氏及西域诸国,为大秦开疆拓土打下如此辽阔之疆域,功高劳苦,朕一直记在心中,此次又逐月氏叛军于万里之外,如若放在数年之前,狄道侯积累的军功足够封赏彻侯之爵,但朕却一直不曾封赏,你可知为何?”
  “臣不知!”李信尴尬的拱手回答。
  始皇帝叹口气站起来,负手看着挂在墙上的一副巨大的世界地图,“这幅世界地图,清河侯献朕已经足足六年,朕每日都要看上数遍,本来征服西域之后,朕就打算继续翻越雪山高原进击西方诸国,但却发现距离太远,粮草军械都无法充足供应,清河侯也建议朕先征服百越再徐徐图之……”
  “通武侯征讨百越大胜,但上将军与通武侯接连辞世,朕痛失两位柱国,北军因为雁门关之事也罢武城侯之职,朕因此有些焦头烂额,图谋西方之举便放了下来,本来按照朕之打算,是等派遣往西方的使臣返回,有了西方诸国详细的分布和实力底细之后,再安排让狄道侯与阴山侯两路大军同时出兵,先克康居大宛,再图大夏,得到充足的粮食和军械保障之后再与身毒或者安息一战……”
  始皇帝的手指着世界地图,声音平淡而威严,蒙毅冯去疾等人皆都放下调羹仔细的看着这幅巨大的世界地图。
  这幅图对眼下房间的人来说已经并不陌生,蒙毅冯去疾早已非常熟悉,而李信虽然驻守西域,但其实通过来往的商队和使臣,也早已知晓西方诸国的大致分布和情形,无所事事之时也曾在军营之中画出地图与一群将领分析攻击西方的策略和步骤。
  因为西军的主要目的本来就是图谋西方,而不是驻扎在西域吃土。
  “陆地征服西方之难,超出朕的想象,光是平日兵函来往都需要半年之久,如此远的距离,朕有些举棋不定,一旦大军翻越雪山高原去了西方,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情形复杂加上音信通传缓慢,或许还有水土不服之症,朕一直迟迟无法决定出兵,这就是你们驻扎西域三年的原因……”
  “朕本是想等到征服大宛之后封狄道侯彻侯之爵,然朕绝没想到,三年时间西军便开始军心混乱动摇,不遵军律军纪,西军上下将领沆瀣一气盗卖军备欺瞒朝堂,欺瞒于朕……”
  秦始皇转身看着李信,神情威严无比。
  “陛下,臣罪该万死!”李信脸色苍白的单膝跪地,垂首不敢目视大秦皇帝。
  “世界如此之大,朕虽有雄心壮志,但还需诸位爱卿鼎力相助,朕之希望,就是将我大秦龙旗插遍四洲之地,咸阳成就人间帝都,得八方来贺万邦来朝,天下万族皆都习我华夏之书,说我华夏之语,书华夏之文,知我华夏仁德礼仪,尊我大秦律令,此乃天下大同也……”
  “但要完成此心愿,没有强大的军备和一支遵守军令的精锐之师万万不能,既然靖武侯与狄道侯皆都言说军制积弊日久,朕也觉得的确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因此今日,诸位爱卿就好好商讨一番,看看这军制究竟该如何去改,以免日后重蹈覆辙,我大秦锐士之名闻名天下,岂能就此堕落成为一支腐兵耶……”
  始皇帝坐下,看着依旧跪在地上的李信摆手说:“狄道侯起身吧,朕已经惩罚过了,如若再犯,朕定然重处!”
  “多谢陛下宽宥!”李信擦着额头的虚汗回到自己位置上坐下。
  听始皇帝的口气,冯去疾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但片刻之后又颓然放下捻须的手。
  今日朝堂之事有目共睹,负责执掌西军的大将军蒙恬以彻侯之爵为西军将士开脱罪责,陈情皇帝目前军制弊端,上书恳请改革军制,得到了兵部令尉缭在内的诸多文武大臣支持,蒙毅为了避嫌虽然一直未曾开口,但蒙氏兄弟这两天不断的私下联系交往诸多人物的消息并不隐蔽,今天朝堂上发生的事一切都在蒙氏兄弟的掌控之中。
  加上还有狄道侯李信一番痛哭流涕的诉苦,满朝文武都被感动的稀里哗啦,抹眼泪的擤鼻涕的一起为李信打CALL,使得始皇帝最终不疼不痒的罚俸半年一年作为惩戒。
  眼下,始皇帝召集五位重臣商讨军制,显然已经心动,冯去疾感觉在这件事上已经没有了太多转圜。
  改革军制必然要从上到下一体而动,而如果按照蒙恬提请的选拔式募兵制度,则会让国家税赋少收一大笔免役钱,这笔钱一旦少了,朝廷的一些开支也必然会更加紧缩难以为继,但若是用这个借口来阻挡军制改革,怕是没有太大可能。
  冯去疾倒并不是想阻止军制改革,而是想怎么才能弄到更多的钱,毕竟这个大秦总理不好当,除开会花钱的左相陈旭之外,如今朝廷每年的是税收都不够用,五亿国债发行之后每年要多付出两千五百万的利息,陈旭弄得这套寅吃卯粮的事对冯去疾压力很大。
  而三年之后还有第二期十亿国债发行,朝廷每年要多支付五千万利息,冯去疾甚至感觉有些绝望,至于第三期二十亿的国债他都不敢去想,每年一亿钱的利息,朝廷诸多官员怕是要跟着吃土。
  自己已经老了,是不是该辞职归家养老了!
  冯去疾在心底叹息一声。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西军之弊,在于远隔京师,政令不畅,道不存,天不盈,地不满,将不行令,法不张主,五法皆都不存,是为大忌也,臣以为靖武侯奏请改革军制之事已经刻不容缓,还望陛下早做安排!”
  对于始皇帝的问题,兵部令尉缭站起来陈述自己家的意见。
  “尉兵部说的不错,军制积弊日久,的确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朕需要的是一个最完备的改革方略,要能够打造出来一支真正天下无敌的大秦锐士,征战西方,步兵战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