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装绅弄鬼-第5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堡说过:原子不是事物,只是某种倾向。在描述电子的出现毫无“因果”时,波尔也大声疾呼“别对上帝发号施令,上帝是掷骰子的”!

    老和尚最后用量子学中那句名言:“物质、原子、夸克,都只是你意识观测的倾向和概率。”下了结论,至于石苓人和于祖佳……“他们在老和尚的甘露法界中可以把影响减到最小,其他人老和尚就力不能及了。”

    石苓人和于祖佳留下了,其余的人退到正屋外。

    守望禅师拿出个银色的晶莹球体说:〃这是我恩师临死前留给我的牟尼珠,普通牟尼珠是佛教徒念佛、持咒、诵经时用来计数的成串珠子,多用木槵子等制成,每串以二十七颗、一百零八颗为常见。而这仅此一颗的牟尼珠,是他老人家毕生参禅中所含在口中的,与臭皮囊的能量相连。

    我从来没用过,因为我跟他学徒时,他告诫过:他死在什么事上,只有相类似的事再次发生,才能使用他的牟尼珠。

    我认为现在可以用了。”他让石苓人和于祖佳退到墙角观看,不许说话。

    石苓人和他在一起,既激动又不安。

    守望禅师用一些简单的法具,布了个等边三角形,放了一碗水在中间。“与一般咒具不同,我们佛门法器其实是实践佛法的器物,同时也是实践佛教礼仪与求道生活的器具,是与修持相合为一的。因此,法器除了在施术工具上,有著极高的价值之外。对于修持者而言最重要的当然是要体会法器的内在精神,而应用于佛法的修持上,以实践圆满的佛道,这才是法器真正要展现的风貌。但一般均将修持修法等所用的器物类,称为“法具”或“佛具”。

    他自己站在三角型的一个角上,叫石苓人站在对面相应应的边上。”你不要动,也不要说话……不管看到什么。”石苓人赶紧点点头。

    守望禅师念念有词,烧了三张贝叶经,然后把牟尼珠弹出,弹进了水中。

    (本章完)

第一百七十五章 通灵王() 
过了一会,那杯水中升起一股白烟。

    幻化成一大团看不出形状的东西,悬在屋顶。

    守望禅师跪下说:〃恩师!〃白烟中缓缓传来很低沉地声音:〃小望?”

    “恩师!〃守望禅师激动得热泪盈眶:〃我终于把你请来了。”

    闻讯而来的于祖佳的部下惊得目瞪口呆,几乎要高呼“这不科学”了,石苓人撇撇嘴,“不过是碟仙、扶鸾之类。”

    “他们是什么人?〃白烟人性化的问。

    看的出白烟在减少变淡。”他们是卸岭门的对头,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

    “真是不自量力!小望,你忘了恩师给你说的话啦?”

    “恩师,可是他们的人受伤,血都变绿了。

    “拿着这个,到赣南龙虎山找张家人,也许能找到你要的答案。”白烟已经变得很淡了,最后好象变成一个白纸样的东西,慢慢飘下来。

    守望禅师接住了,是一张贝叶经。

    等守望禅师看清楚那张贝叶经后……烟云也飘散了。

    于祖佳和石苓人对看一眼,于祖佳正想问:是否结束了。

    突然,中间那杯水〃嘭〃地崩开来,牟尼珠被弹出来!

    〃恩师!〃守望禅师眼睁睁看着牟尼珠弹到天花板上,又落下来,着急无比快到地面时,于祖佳敏捷地接住了。

    守望禅师一把抢过来,对着牟尼珠不停问:〃恩师你没事呵?到底怎么会事?〃石苓人和于祖佳机警地注视着四周。

    什么也没有。”怎么回事?〃于祖佳问守望禅师。”我不知道!从没有过的事!我担心恩师的魂魄出事了。”守望禅师都有点哭腔了。

    他们沉默。

    石苓人貌似安慰的说:“老和尚,你没想过,这不是你师傅吗?这是……扶鸾啊!”在搜索引擎出现之前,人们探索未知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占梦、星象、术数、风水等等。其中体现中国特色而又最具互动色彩的,大概要算扶乩:又称扶箕、抬箕、扶鸾、挥鸾、降笔、请仙、卜紫姑、架乩等等。

    扶乩来源于古代占卜问神之术。夏商周的人们有了疑难,就通过龟卜、蓍筮向神祈禳,请求神灵指示,预测吉凶,再根据神的指示去办事。在扶乩中,需要有人扮演被神明附身的角色,这种人被为鸾生或乩身。神明会附身在鸾生身上,写出一些字迹,以传达神明的想法。信徒通过这种方式,与神灵沟通,以了解神灵的意思。西汉以后,产生了大量的谶纬书,丹道法师们承袭其技,扶乩降笔,依托神灵造作的丹丹经书,在魏晋时期开始大量涌现。

    东晋哀帝年间,江东一带天师道盛行,时任护军长史的许谧举荐能够通神的杨羲,到会稽王司马昱府上做事,许氏世代信封天师道,他们在京都建业设立乩坛,许谧为坛主,杨羲为乩手兼纪录人,因为司马昱后为晋文帝,最初的丹道《上清真经》31卷,就这样出自他们扶乩之手,但后世多疑他们假托神明自己造作。至北周武帝天和年间时,有一位叫王灵期的道徒通过扶乩,增修《上清经》达到186卷,其中127卷已经印行,成为丹道上清派的基苯教义,可见丹道历史上扶乩活动之盛。

    通常扶鸾得到结果,都是极为古典的诗词或文章,占卜者声称那些讯息由神灵发出。一般来说,丹经的撰写,或与神仙的问答都常采取此法,箕本身并不是神仙;神仙依附在箕上,它才这么嚣张。神仙为什么不下来亲自写呵?也有一套说法:大意是神仙们觉得尘世太过污浊,整天吸风饮露的大仙们,只要接近俗人,就像贾宝玉看到男人一样,“便觉浊臭不堪”,怎么可能抓起凡人污秽的笔,写下凡人使用的污秽的字呵?脏了自己的手倒是小事,意识受到了污染,那才难以忍受。

    按照石苓人推测,守望禅师请师傅现身,实际上是不自觉的扶乩,以老和尚的本事,懂得一些近景魔术不奇怪,至于那张贝叶经,其实是扶褉的结果。通常的扶乩要准备带有细沙的木盘,没有细沙,可用灰土代替。乩笔插在一个筲箕上,有的地区是用一个竹圈或铁圈,圈上固定一支乩笔。扶乩时,乩人拿着乩笔不停地在沙盘上写字,口中念某某神灵附降在身。术士则制以丁字形木架,其直端顶部悬锥下垂。架放在沙盘上,由两人各以食指分扶横木两端,依法请神,木架的下垂部分即在沙上画成文字,作为神的启示,或与人唱和,或示人吉凶,或与人处方。

    最早的箕仙是个叫“紫姑”的女人。旧时民间常于农历正月十五夜迎紫姑扶乩。传说紫姑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妾,因为正房嫉妒,将她虐待致死,后来成鬼再成仙,经常通过扶箕显灵。紫姑的地位虽然不高,但在神仙界享有盛誉,显灵事迹极多。她基本上为乡下人信奉,庄稼人经常请教点农事方面的问题,像什么时候栽种、收割一类的。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有〃近岁迎紫姑仙者极多〃,而宋代洪迈《夷坚志》则详细描述了扶箕的情形。南宋陆游在《箕卜》诗中也有对〃扶乩迎请紫姑神〃境况的描述。

    许多人就是把筷子插在簸箕上,悬挂起来,卜筮的人扶着摇动的箕,筷子就在下面的沙盘上乱划。扶箕的人根据筷子在沙盘上划出的形状来猜测、判断所问事情的吉凶,后来逐渐发展为筷子直接写出判词,大家记录下来就可以了。还有的不用筷子和沙盘,直接用笔和纸,甚至有时碰上箕仙精神特别亢奋,笔就会自己蹦起来在墙上写。譬如守望禅师这样子,这样就更方便了。

    说起来还是文人厉害。随着扶箕的影响逐渐扩大,读书人眼看民间的“小传统”要盖过精英阶层的“大传统”,马上采取拿来主义,把扶箕技术全部收编。他们的理由很充分:“你们这些乡下泥腿子,懂什么扶箕请仙。泥腿子放下锄头就敢请仙,也不知道洗个手、点柱香先!再说,凭你们的文墨水平,箕仙写的字能认识吗?像我们这些进过学、中过举的读书人,跟神仙寒暄、诗词唱和,何等风雅,你们那点锄草、施肥的破事,也好意思去麻烦神仙。神仙有必要这么贱格,成天跟你们讨论形而下的问题吗?”。

    客观地看,乡下人也确实没心思在扶箕上花工夫,那玩意儿晃来晃去的多急人,像农事、天气之类的,翻翻皇历要快捷明白得多。而读书人扶箕,更看中的是可以“时时勤拂拭”,一有问题可以随时请教,不必像托梦之类的没点因头,多少有点主动权攥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