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杭州城也不只有他们几是粮商而已,单是购买那些小商小贩的存粮就花费不少,况且还有那么地主大户们,想从他们手里买粮,靠的可不光是面子而已,也是含了大钱才收购到手的,这也是为什么官员们到富户地主家买不到粮食的原因。
所以这些人表面上是看似轻松的筹集了杭州近七成的米粮,其实背后付出的钱银可不是小数目,有几人甚至押上了全部身家,只求能够借此机会大捞大赚,而后下半辈子就不用发愁了。
然而事情却没有想到中的那么顺利,官府那些什么开仓济民、以工代数限制售粮缓等解粮价上升的手段,确实很管用,他们也认了,因为他们相信,干旱一天不解,流民日益增多,粮价肯定压制不住的。
事情确实也是这样,粮价飞涨这天终于来临了,大家都非常兴奋,虽然因杨承平等人不合作的行为。有点美中不足,但这都是些无足为虑的小问题,只要再耐心等待几天,就是自己发大财的日子了。那时后悔的将是他们。
不过梦想一般都是美灯的。现实却很残酷”
“七天了,”当初是谁和我说,官仓存粮不足万石,撑不过七天的?。章东主停下脚步,声音压抑低沉,明显是强忍怒气。
看到众人投来质疑的目光,千夫所指的感觉可不好受,家人连忙辩解道:“消息是官仓主簿亲口说的,绝对没有假。”
“没有假”还敢说没有假。”章东主的怒火终于暴泄出来,咆哮似的说道:“你看看外面,又多开了几家官铺,连七日彻夜不断的售粮,不要说万石,十万都清光了,那麻烦你告诉我,多出来的九万石是从什么角幕冒出来的?”
那人也满肚子气,有心反驳,但在章东主吃人的目光下,心里一颤,最终没有说话,脸色铁青的坐了回去,沉默不语。
“章兄,这事也不怪古兄,当初我们也再三打探过,消息的确无误见到这个情形,有人出来作和道:“如今之计,是想法弄明白,官府哪里来的粮食。”
“就是,就是。”其他人连忙附和起来。
“诸位,是在下失礼了,还请古兄见谅毕竟在商界中经过不少风风雨雨,章东主立时意识到自己失态,深深呼吸几下,调节了下情绪,勉强露出一丝笑容,躬身赔罪起来。
“不敢、不敢,章兄也是关心则乱,大伙都等理解,毕竟此事关系重大,不说章兄,我现在也是心急如火啊。”
各人说了几句场面话,气氛有所缓解,姓古的商人也不再板着脸,至于心里还记不记恨章东主。那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大家都是平等合作,也不存在谁属从谁的问题。做惯东主的人,平日都是高高在上,只有自己斥人的份,不是谁的气都能忍受的,不过这时还没到窝里反的时候,还须集思广益,暂时放下成见是必然的。
“这几日,诸位可收到到什么风声,或者感觉官府有什么异常?”章东主何尝不知道自己一时不慎。将人得罪狠了,但自己的身家都在上面,不能不急啊,现在时机不的。待解决此事后,再单独找个机会赔礼

“不对的地方,?。众人苦苦寻思,没有足够的信息,也推测不出原因来,只是胡乱猜测,根本于事无补。
然而多听则明还是蛮有道理的。过了片刻,有个人犹豫了下,吞吞吐吐说道:“有件事情,我不知道算不算是异常”
“快说不管是不是。起码有个方向,说不定就是线索。
在众人的催促下,那人连忙说道:“你们有没有觉得,这几日,停靠码头的船只,与以前相比,多了许多。”
“这算什么异常众人嗤之以鼻,杭州是东南地区最大的港口,每日南来北往、贯穿东西的商船交织如梭,多了是理所当然的,少了才不正常。
“可能是武想多了。”那人讪笑了下,也觉得是自己的错觉。
“不然,听你一说,我也想起来了突然间,有人说道:“前日晚上,我在城南百花巷,散步回家的时候,路过码头,看到很多人货船上忙忙碌碌在搬运什么。我也没有在意,现在回想起来,那些人好像是城里的兵丁差役,而且一般来说,货物也很少有在晚上卸运的,而今他们行为如此鬼祟,莫非其中有什么问题不成?”
晚上散步,倒是好兴致,问题是,谁信,况且城南百花巷是什么地方,哪个不知道啊,在场的人没少光顾那里,男人嘛,偶尔逢场作戏,那也是迫不得已,奈何家中葡萄架经常不稳,所以大伙心中腹诽几句,也纷纷理解点头,没有揭穿之意。
况且那人说的也有道理,大家都有经验,知道晚上卸货时,因光度不够,经常磕磕碰碰的,货物易损。所以除非十分紧急的情况下,不然很少人会选择在晚上搬运。
如果在平常时候,大家也听过也就罢了,也懒得理会,可能真是遇到着急运货的,问题在于,在这种敏感的情况下,众人不得不多长几个。心眼,值得怀疑就够了,章东主立即断然决定道:“不管真假,派人去查,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第一章第二百八十二章 算计
钱塘县衙后院凉亭内,沈辽皱眉说道,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另一边,楚质显得很悠闲,坐在清凉的树荫棚架下,手中挽着一柄制作精良、精雕细刻的百叶扇,轻手摇曳。天然竹香萦绕,似乎驱散了空气中的几分暑气。
“原话转告,绝对没有删减语句。若是张知县所言没有表达错误的话。应该就是如此。”楚质笑吟吟说道。手指灵活的转动着扇子,扇叶开合之间,洒逸之气顿生。
“那你替我答应了?”沈辽淡淡说道。目光很隐秘的不时瞄向精巧雅致的百叶扇,羡慕之意悄悄闪烁。
“当然没有,我只是负责传话而已,至于是否答应,那还须睿达兄自己决定。”楚质连忙说道。有几分讨好的意味,要知道这段时间他之所以难得清闲,在忙于救灾之时,不为县衙案技所累,除了有刘仁之在旁协助之外,最主要的是漆辽揽下了大部分的工作,而楚质只要负责盖印即可。
做个人形图章果然十分轻松,楚质乐在其中,以后还想继续,可不能的罪沈辽,不然人家撒手不管,那岂不是因小失大。
“嗯,谅你也不敢。”沈辽傲然说道,一副不羁狂生派头,似乎根本没把楚质的知县身份放在心上。
换成其他心胸狭窄的人,肯定是记恨不已,不过楚质却不生气,反而有点怀念的感觉,不是他胸襟广阔,有气量,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而是沈辽现在的模样,与当年楚质大学生涯时,在宿舍内与同学朋友聊天扯谈的语调差不多,其实差没有别的意思在内,就是朋友之间的打趣,当年楚质也是这样子过来的,怎么可能计较。
况且楚质也看出来了,沈辽也是个面冷心热的人,或者是在同龄人之间过于出乒的原故,而且也是十**岁的少年,青春期还没有过,难免带有些叛逆的傲气,天才嘛;有点脾气也是正常的,所冉像楚质这种性格温和的人,绝对不是天才。
轻笑了下,楚质继续摇着扇子,说道:“那睿达兄的意思是,答应了?”
“这个容我再想想。”沈辽表现出兴趣乏然的模样样子,好像对张元善的邀请没有什么兴致,目光闪烁了下,忍不住道:“我说。你这个扇子,市面上,好像从来没有见过,在哪买的?”
“扇子!”愕然片刻,低头看了眼手中的百叶扇,楚质好像也也几分兴奋。撒开扇面,凑近沈辽,抚着细心雕复着花鸟鱼虫图案的扇片,兴致勃勃说道:“睿达兄好眼力,说到这百叶扇。市面上还真没有
“百叶扇?”沈辽适时好奇说道。
“正是,寄达兄请看,此扇共由一百零八片扇页连成,页片轻薄如叶子。故名为百叶,且扇页的制作也不简单,选材十分的讲究楚质继续说道。
“扇页色泽通透,又泛着淡淡金光。轻轻摇动时,散发出的淡雅清香扑面而来,莫非是产自南海的金丝竹。”借着楚质显摆的机会,沈辽趁机仔细欣赏着百叶扇,微微碰触,入手尽是温润清凉的感觉。
“睿达兄果然见多识广楚质笑赞不已,随之间道:“那睿达兄可知。为了制成这柄百叶扇,耗材几许?”
“听闻南海金丝竹三年成节,十五载成竹,通体五节,高可达七丈。竹身如臂,笔直修长,竹质之坚不亚于铁木。”沈辽凝眉观察毒久。才轻声说道:“按常理来说,百面扇页,一株成竹绰绰有余,然而这扇页削琢得如此薄透,且片片如一,色泽类似,肯定是经过精心选材。寻其轻重相近、长短相似的竹节。削组而成
“睿达兄见微知著,令人敬佩!”楚质由衷的赞叹起来,百叶扇到手之后。他把玩许久,只是觉得这扇子精美典雅,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