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对权力-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月在文章中对这个股份制改造持完全肯定的态度,还特意提到了彦华市委常委会议的决议,很隐晦地指出这是彦华市委的集体决定,并且更加隐晦地提到了,彦华地委行署对此事的态度相当暧昧,迄今未曾有明确的表示。
陆月认为,这是一条新路子,事实证明,已经走对了,那就应该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为公有制企业扭亏为盈再创辉煌做出新的贡献。
文章的末尾,加了编者按,指出本文作者乃是彦华市委副书记兼常务副市长,协助市长负责全市经济建设工作,分管招商引资工作。认为这是一个新思路,为公有制企业今后的发展之路,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际依据。
可见《青山日报》决策层,对陆月的观点也是持完全肯定的态度。
范鸿宇就站在外间办公室,将这篇文章看完了。
“挺有水平。陆市长不愧是首都大学的高材生,理论功底相当深厚,一篇理论文章也能写得这样文采斐然,家教渊源啊……”
范鸿宇轻轻放下报纸,笑着说道,神态相当轻松。
蔡洋却没有那么乐观,蹙着眉头说道:“这里面有玄机。”
“当然有玄机,上下呼应嘛。”
范鸿宇依旧很轻松,微微一笑。
蔡洋就瞪起了眼睛,诧异地问道:“你看过内参了?”
“没,猜的。”
蔡洋不由苦笑道:“好吧,我倒是忘了,你是诸葛亮,料事如神。”
范鸿宇笑道:“这并不难猜,陆市长的父亲大人,又没有对我们保密。处在那样一个敏感的位置上,大人物的心思不说了如指掌,起码也能略知一二。这就叫近水楼台先得月。”
“行,你也别在这发感慨了。进去吧,专员等着你呢。”
蔡洋说着,随手推开了里间办公室的房门。
范鸿宇点点头,大步了进去。
邱明山坐在待客沙发里,静静地抽烟,面前茶几上摆着一份《青山日报》和一份《内参》。
“专员。”
范鸿宇来到邱明山对面,微微鞠躬问好。
“嗯,坐吧。”
邱明山点了点头,态度很随意。
范鸿宇在一侧沙发上坐了下来,蔡洋给他沏了一杯茶水,随即自己也在另一侧沙发里落座。显见要一起探讨此事。
前不久,蔡洋出任了行署办公室副主任,分管秘书一科和办公室其他部分工作,正儿八经成为副处级领导干部。再过一段时间,应该就会外放了。只是目前小道消息满天飞,邱明山极有可能出任地委书记,这样的敏感时刻,蔡洋不方便放出去,总要等消息落实,尘埃落定,才好安排他的新工作。
不过一些机要,蔡洋已经越来越多地参与了进来,邱明山栽培他的意思,相当明显。
蔡洋也确实值得好好培养一番。
“报纸看过了?”
邱明山抽着烟,随口问道。
“嗯,刚看过。”
“那你看看这个……”
邱明山随即将那份《内参》推到了他的面前。
从时间上分析,今天的《青山日报》也是刚刚送到地委大院,邱明山看过之后,第一时间让蔡洋召唤范鸿宇,可见对范鸿宇的器重程度。
事实上,邱明山一直不在彦华市的那份报告上明确批复,也是出于范鸿宇的“阻扰”。
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这是范鸿宇当初的意见。
现在,情况似乎又起了很大的变化,“留退路”变成思想保守了。
范鸿宇拿起《内参》。
看日期,这是三天前的《内参》,密级比较高,原本不应该交给范鸿宇这个级别的干部阅看。但有些规矩,自来就不是遵守得那么严格。邱明山也不觉得范鸿宇会泄密。
如同范鸿宇所料,《内参》上刊登了陆成栋的署名文章,以政研室党建组长的名义发的。陆成栋这篇文章,是纯理论性的,站的高度非比寻常,由上往下俯瞰,总揽全局。陆成栋在这篇文章里指出,改革开放的步子还要加大,程度还要继续深入。对于一些基本性的领域,一些以前视为“禁区”的领域,也要大胆地进行改革尝试,不要前怕狼后怕虎。
一切都要从有利于经济建设大局出发,一切都要为进一步改革开放让路。
“如果事实证明,我们的某些规则,某些制度,禁锢了干部和人们的思路,阻碍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那就要毫不犹豫地予以打破,甚至予以抛弃……要放下一切思想包袱,打破一切思想桎梏,大步向前,坚定不移地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陆成栋在文章里充满激情地写道。
这就是范鸿宇所言的“上下呼应”了。
两篇文章一对照,就能看得明明白白。陆成栋的身份地位不同,站的角度不同,整篇文章显得大气磅礴,也没有举出实际的例子。这样的文章,一般是上不了《内参》的,通常会在其他理论性刊物上发表,作为思想领域的某些暗示性政策指导。但政研室党建组长自然享受与众不同的待遇。
这份《内参》,本就是政研室主办的。
陆月职务较低,又是基层的“亲民官”,所著文章当然要理论结合实际,不然就有“邯郸学步”的嫌疑,似乎多此一举了。
范鸿宇看完陆成栋的文章,又再拿起《青山日报》快速浏览了一遍,这才轻轻放了下来,随手拿过邱明山面前的香烟,敲出一颗,给自己点上了。
倒是一点都不见外。
“专员,前天我得到一个消息,陆成栋很有可能在近期内会成为政研室的副主任,分管党建和理论研究这一块的工作。”
抽了两口烟,范鸿宇微笑着爆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邱明山的眉毛,轻轻扬了起来。
蔡洋直接瞪大了眼睛。
这个消息委实惊人。
原本陆成栋升不升官,和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最多只是陆月的后台更硬几分。只要不去招惹他,问题也不大。但这件事本身,却折射出一个信号——超级大人物很认同陆成栋的观点!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邱明山不批彦华市的那个报告,就是对着干了,相当的不识时务。
(未完待续)
第296章 有备无患
“专员,那是不是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态度了?”
稍顷,蔡洋小心地问道,观察着邱明山的神色。
邱明山不置可否。
范鸿宇说道:“如果一定要有个明确的态度,也行。我建议在宇阳县的那份报告上批复同意吧。”
蔡洋再一次瞪大了眼睛。
宇阳县同样报了一个公有制企业改革的报告上来,总体思路和彦华市的思路是一致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宇阳县坚定不移地坚持公有制企业的所有制属性。可以招商引资,可以股份制改造,但企业的公有制属性不能改变。
简言之,能够改的只是管理权和经营权,而不是所有权。
范鸿宇这个建议,依旧和他以前的意见一样——所有制属性不能改变。
邱明山依旧不置可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问道:“范鸿宇,就事论事,你觉得公有制企业需不需要改革?”
“需要。”
范鸿宇毫不犹豫地答道。
“彦华市现在进行的改革,是不是能让企业扭亏为盈,摆脱困境?”
“能。”
“那为什么?”
邱明山紧盯着问道,神情严肃起来。
范鸿宇淡然答道:“专员,时机不对。现在我们都知道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处,但十几年前,谁敢提这个话头?就事论事,我认为彦华市搞的这个改革,完全正确。既然要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那就要打破所有制的桎梏,深入彻底地进行改革。但不是现在!”
蔡洋不解地问道:“鸿宇,你到底在担心什么?现在上面的政策应该说已经相当明朗了,月华同志在各种场合的公开讲话,也能说明这一点。”
月华同志作为最高领导层的核心领导,他在公开场合的讲话,就代表了大政方针。
紧跟时代潮流,紧跟领导,乃是官场上的不二选择。
范鸿宇轻轻摇头,声音情不自禁地压低了几分,说道:“蔡主任,情况没有那么简单。据我在首都的几位朋友说,就算在中央,也有不同的意见存在。事情,还没有定论。”
当着邱明山的面,他自然要称呼蔡洋的官衔,不好叫“蔡哥”。
蔡洋大吃一惊,脸色都变了,死死盯着范鸿宇,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话也说得太胆大了。
范鸿宇知道他在怀疑什么吗?
简直是……蔡洋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作为偏远地区一个刚刚提拔起来的副处级干部,对这种层面的方针政策“质疑”,蔡洋想都不敢想。
邱明山的双眉紧紧蹙了起来,反问道:“你在首都的朋友?”
“对!”
范鸿宇点头,没有多解释。
根据他脑海里的记忆,大事即将发生,如果一切不发生改变的话,这将是一场巨大无比的政治风暴,很多大人物都会受到牵连,甚至折戟沉沙。前不久和李春雨,葆兴等人通电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