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对权力-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倒是,如果邱专员是地委书记,他肯定会是另一种搞法。”范卫国认同儿子的分析,说道:“估计还是陆月的原因。”
范鸿宇笑了。
能在官场上坐到范卫国现在的位置,谁也不是二百五。自家老子为人厚道,官场上这些弯弯绕,可是拎得清。
“爸,那你认为,彦华这个公有制企业改革的方案,怎么样?”
“挺好的,不错,很值得借鉴!”
范卫国立即答道,脸上露出赞赏的神色,还带着些许兴奋之意。
“这个方案真要是实施下去,我相信不少公有制企业都能重新焕发活力。只要这些企业搞活了,扭亏为盈,那就全盘皆活。我们宇阳的经济,还能继续更上一层楼。”
范鸿宇双眉微微一扬,问道:“爸,这么说,你打算在宇阳照搬这个方案?”
“有这个想法。”
范卫国并不否认,边说边站起身来,向自己的卧室走去。
“你等等,我拿草案给你看看……”
不一会,范卫国拿了一摞厚厚的材料纸走出来,递给范鸿宇。
三室一厅,家里没有多余的房子做书房,卧室就是范卫国晚上办公的地方。
这是一份报告草案,范卫国亲笔所书,字迹比较潦草,还有不少涂改之处,不是那么好辨认。
“看得清吧?”
范卫国问了一句。
范鸿宇笑道:“爸,瞧这话问的,我是你儿子。”
做儿子的,认不全老子的手稿,未免太过不孝。
范卫国也笑了,点上一支烟,往后靠在了沙发里,略事休息。
草案内容不短,估计范鸿宇看完,需要一点时间。
范鸿宇很认真地翻阅那份草案,速度比较快。因为这份方案的主题思想和大致内容,基本与彦华市的方案差不多,根据两县市的实际情况不同,细微处略有区别。
可以看作是全文照抄。
“怎么样,提点意见吧。你现在可是经济建设方面的大行家。”
等范鸿宇放下材料,范卫国笑着问道,也算不得是调侃,范鸿宇着实大名在外,范卫国对儿子早已没有丝毫小觑之意。
范鸿宇没有急着回答,也点起一支烟,抽了几口,缓缓说道:“爸,为什么不等地委和行署的正式批复?”
这又是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
彦华市的方案上报地委行署已有两个月时间,却一直没有得到正面的批复,只有常务副专员赵学庆签署了比较肯定的意见,此后就没了下文。不要说梁光华没有签字,纵算是一贯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邱明山,也不曾有答复。
彦华市等不及,早已经全面铺开,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高洁领导的市招商办,引进了一位港商,正在就市百货公司的股份制改造进行谈判,而且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如果不出意外,再过几天就要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了。彦华市百货公司将成为全地区第一家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国营企业,外商将获得控股权。也就是说,市百货公司的所有制属性,将会被改变。百货公司的全体干部职工,将不再是“吃皇粮的”,变成外商的雇员。
这位港商,亦是透过令和繁那边搭桥牵线引进来的。
等协议正式签署,高洁上任之后的“开门红”就有了,投资额不下于两百万港币,折合人民币超过一百万,比过去几个月市招商办的引资总和还要多。
“等不及啊……眼看着人家热火朝天干起来了,咱们这边毫无动静,心里头着急。这要是一步落后,那就步步落后了。”
范卫国实话实说。
别看范卫国平日里行事做人都很低调,心里头可是很有想法,暗暗地将彦华市和宋珉当成了“竞争对手”,憋着一股气,要在宇阳县大放异彩,压宋珉和彦华市一头。
范鸿宇却蹙起了眉头,轻声说道:“爸,那为什么邱专员没有正式批复?这中间,难道就没有一点原因吗?你可是很清楚邱专员的性格。”
“嗯?”
范卫国的眉毛悠忽扬起,脸上露出了疑惑之色。
这确实是个反常现象。
支持改革开放,邱明山从来都是不遗余力。
“因为我向邱专员谈过自己的看法,这个方案,暂时不能批复。”
范鸿宇自己揭开了谜底。
“为什么?”
范卫国这回真的吃了一惊,诧异地望着范鸿宇。他明白范鸿宇对邱明山的影响力,在这样的大事上头,大凡范鸿宇的意见,邱明山总是会慎重考虑。范卫国只是不大明白,范鸿宇为什么要提这样的建议。
“很简单。至少在现阶段,所有制问题还是红线。这是大原则,没有中央政府的正式文件,任何一个局部的尝试,都有很大的风险。”
“这个方案,是高洁搞出来的吧?”
范卫国更加诧异了。
范鸿宇和高洁是何种关系,范卫国心里有数,那是真正的铁杆加死党。为了范鸿宇,高洁“大闹”市委书记办公室,差点和宋珉翻脸的事情,范卫国一清二楚。
很难想象,没有范鸿宇的“首肯”,高洁会搞出这样的方案来。
“爸,这个方案本身是很不错的,但现在时机不对。有些事情,现在做,还是晚一两年再做,区别很大。甚至是本质上的区别。”
范鸿宇很隐晦地点了一句。
“晚一两年?时间不等人啊……”
范鸿宇就笑,说道:“爸,您要真这么心急,那也不是没有办法。咱们折中一下,就改其中的一点。公有制企业可以进行改革尝试,也可以引进外资,甚至出让经营权和管理权,但所有权一定不能给。公有制的属性一定不能改变。算是一种变相的承包吧。”
“咱们,得多做一手准备,给自己留条退路!”
稍顷,范鸿宇很郑重地加上了一句。
(未完待续)
第295章 战幕拉开
“鸿宇,今天的《青山日报》看了没有?”
枫林镇,党委书记办公室,范鸿宇正准备起身去工业园瞧瞧,电话就响了起来,话筒那边,传来蔡洋的声音,听上去,略有一点急促。
范鸿宇敏锐地意识到,可能出了些事。
“还没到呢。”
枫林镇地处偏僻,当天的《青山日报》最快也要下午才能送达,很多时候都是次日送到的。
“发生了什么事吗?”
“嗯……电话里说不大清楚。这样吧,你来一趟我这里。”
“好。”
范鸿宇没有迟疑。一般来说,蔡洋不会发出如此急迫的要求,肯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了,而且多半与政策层面相关。
枫林与彦华市区的水泥路面已经全部翻修完毕,范鸿宇的华沙小车,二十分钟之后就驶入了地委大院,范鸿宇跳下车来,直驱行署专员办公室。
楼道上静悄悄的,偶尔有工作人员进出,微笑着和范鸿宇打招呼,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不像有大事发生的样子。
“蔡哥。”
大步来到邱明山办公室门外,范鸿宇叫了一声。
“看看这个……”
蔡洋顾不得和他寒暄,径直将一份散发着油墨清香的《青山日报》递给他,指着头版的位置,说道。
——打破思想桎梏,持续深化改革!
一道黑字加粗的标题,映入范鸿宇的眼帘。
作者署名是陆月。
文章处于头版第二条的位置,版位相当显眼,几乎占据了头版一半的篇幅。这在省级党报的排版上相当罕见。一般来说,太长的文章不会安排在头版,就算文章很重要,也只会在头版安排部分版面,多半内容会转入其他版面。
这一回,《青山日报》却几乎将一半的头版版面给了陆月,可见对这篇文章的重视程度。
陆月这篇文章,偏重于理论,系统阐述了陆月对于目前改革开放的看法。其中结合实际,以彦华市正在展开的公有制企业改造为重点,加以诠释。
陆月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原有的经济结构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尤其是企业的所有制属性,严重制约了大部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发展壮大。大部分企业,包袱沉重,深陷亏损的泥潭,对财政拖累很重,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陆月在文章中直截了当地举了彦华市百货公司为例。
彦华市百货公司在前不久已经正式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港商投资一百万人民币,拥有新公司百分之六十的股权。百货公司以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折价,占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彦华市百货公司的所有制已经改变,不再是国营企业,而是合资企业。百货公司的所有干部职工,经过竞聘上岗,与新公司签署合同,成为合同制员工。
股份制改造完成仅仅一个月,市百货公司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当月便实现扭亏为盈,并且盈利幅度很大,超过了百货公司历年来盈利率最高的月份。
前途一片光明。
陆月在文章中对这个股份制改造持完全肯定的态度,还特意提到了彦华市委常委会议的决议,很隐晦地指出这是彦华市委的集体决定,并且更加隐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