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对权力-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鸿学微微一笑,说道:“鸿宇,这些知识,你又是在哪里学到的?传媒在广告宣传之中起到的巨大作用,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太清晰的脉络。倒是国外很多发达国家,有许多十分经典的案例。”
范鸿宇反问道:“哥,这些方面的东西,你也关注啊?”
原以为除了专业知识,范鸿学压根就不会去关注其他方面的知识,不想大谬不然。
范鸿学答道:“我主要是阅读英文原版刊物,这样有利于提高英语的水平。也不一定就全看的专业书籍,一些介绍其他知识的英文刊物,我也会看的。”
范鸿宇便汗了一个。貌似范副镇长在高中和大专阶段,英语还算是学得比较好的,但八十年代,大多数学生学的都是“哑巴英语”,死记硬背单词和语法以及课文,口语基本一塌糊涂。范鸿宇也不例外。这许多年过去,范神探当年学的那点英语,早就忘了个干净。
范鸿学专注做学问,和他自然完全没有可比性。
“嗯,国外搞市场经济比我们早很多年,基本上已经建立了一整套成熟完整的机制。我们现在要搞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要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一些好的东西,当然要尽力汲取了。”
范鸿宇从侧面回答了大哥的疑问。
范鸿学微笑点头,说道:“鸿宇,我现在有点理解,为什么上级领导要让你当副镇长了。别的不说,至少在接受外界新知识这个方面,你比大多数干部都做得好。最起码你有这个想法,想要去了解外边的世界,不固步自封。这一点,很多老干部做不到。他们的思维,基本上都僵化了。中央要求大力提拔年轻化知识化的干部,是很有道理的。”
范卫国插口道:“鸿宇,你哥说的有道理。多多了解多多接触外边的世界,汲取人家好的东西,这个很正确,我完全赞成。但有一点你要注意……”
范鸿学范鸿宇哥俩便很认真地望向父亲。
范卫国说道:“外国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的。其中有很多的糟粕,腐朽没落的资本主义东西,那就不能全都搬过来。我们国家有我们国家的特色,西方那一套,在我们国家,很多都是行不通的。所以,你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不要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只要是西方的玩意,就全都是好的,那不一定!”
范鸿宇忙即答道:“对的,爸,我完全赞同你这个观点。学人家的东西,确实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能全盘照搬,那会造成混乱的。干部队伍的思想一旦乱了,就是大问题。”
“嗯,你知道就好。这个干部队伍的思想,一定要统一。你现在是领导干部,必须要注意这一点。”
范卫国便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看得出来,儿子不是在敷衍自己,范鸿宇心中确确实实也就是这么想的。
只是范鸿宇也很清楚地知道,这一点怕是很难真正做到。干部队伍思想被腐蚀,早就已经开始了,还有逐渐蔓延逐渐深入的苗头。
这才是今后最大的隐患。
没有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便没有真正的中坚力量。思想不统一的干部队伍,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勉强能行。一旦发生剧烈的变故,就会变得非常的麻烦。
但现在,范鸿宇自不便就这个问题发表太大的意见。他目前的职务,暂时也轮不到他来管干部队伍建设的“闲事”,那是高洁的职责范围。自然,不排除范副镇长利用一切公私机会去影响高书记的决定,而且这种影响,肯定非常深远。
不过,让范鸿宇高兴的是,范卫国在这一点上,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父子俩意见完全一致,而且目前看上去,立场非常坚定。
范卫国身为县长,能够影响到的干部数量和范围,远不是范鸿宇可比的。(未完待续)
第174章 给县长支招
“鸿宇,你继续说……”
范鸿学已经被弟弟的规划吸引住了。
范鸿宇却双手一摊,说道:“没有了,就这么多。”
“就这么多?这工厂你都没说要建多大规模,什么时候投产,招收多少工人,年产品多少,这些东西,不预先搞清楚,怎么建?”
范鸿学大为吃惊,问道。
范鸿宇笑道:“哥,建工厂可不是搞研究,不是做学问。你已经形成思维定势了,凡事先有因为,然后才有所以……”
“难道不对吗?”
范鸿学随即反问道。
“没有说不对。但是建工厂,搞不到那么细致,尤其是眼下,更加不可能在纸上把一切方案都做到尽善尽美,再开始行动。如果真那样,多少时间都浪费了。这个东西,只能边做边矫正,发现有问题,随时解决,不可能有完美预案。就好像你们做试验一样,事先,你们也只有一个大致的思路,具体结果如何,总要等试验完成之后才能搞清楚。我给交个底吧,现在我手里有六十六万,省里拨的四十万,国家计委给了二十六万,镇里一分钱没给……”
范卫国笑道:“镇里还能有钱给你?不给你扣掉一部分都算是好的了。”
对于目前各乡镇的财政状况,范卫国了如指掌。彦华的经济总体来说,比宇阳要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去,枫林的财政应该和宇阳下面的区镇差不多,都很窘迫。凡是上面来的资金,基本上都要层层扒皮,真正能够到手的,有一半就谢天谢地了。
这一回从省里和国家计委下来的资金,戴着帽子,到了地区,行署专员邱明山专门做了指示,由地区财政局直接支付给枫林镇财税所,不经过彦华市财政局,这才能一分不少到帐。不然,哪怕你范鸿宇同志再牛逼,也是扣你没商量。
大环境如此。
至于到了枫林镇之后,倒是不必再担心,高洁如今书记镇长一肩挑,范鸿宇是常务副镇长,尽管在镇党委班子里排名不靠前,论实权,怕已经是真正的枫林镇二号人物了。他又是直接主管乡镇企业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的镇领导,这笔钱自然由他来全权处置,别人无可置喙。
范鸿宇笑着说道:“是这样,这段日子,不知道多少人找我套近乎,想要分一杯羹。六十六万,枫林镇建镇到现在,也没见过这么大一笔钱,相当于镇财政过去十几年的收入总和。大家觉得,有这么多钱,再不给干部们谋点福利,真说不过去。”
范卫国严肃起来,说道:“鸿宇,这个你一定要把好关。这钱是上级给你们搞建设的,那就全都要用在建设上,一分不能乱花。”
范卫国正位宇阳县长之后,对县财政抓得很紧。县委书记也是新来的,在宇阳县,资历远远比不上范卫国,人头也不如他熟络,很多事情,都要和范卫国商量着办。范卫国虽然不争权,这个县长倒也做得比较威风。
范鸿宇笑道:“爸,放心吧,我现在只愁钱不够用,哪里还会有钱乱花?这笔钱,看上去是不少,但要办的事情却更多。饮料厂,我安排四十万,五金厂,安排十万。安排九万元在各村建图书室,少了点,先搞一部分,等以后有了钱,再全部建起来。还剩下七万,打算作为招商引资的奖励基金。”
范卫国说道:“鸿宇,你们那个招商引资的奖励办法,我也听说过了。奖励百分之二,是不是太多了?这要是引进十万的资金,就给奖两千,相当于普通干部两三年的工资总和,合适吗?”
说着,范卫国的眉头皱了起来。
“合适!”
范鸿宇毫不犹豫地答道。
“原先我的想法是给百分之五的奖励,后来和高书记商量,她觉得百分之五太多,怕镇里一时半会拿不出这笔钱来,失信于民就不好了。最终改成了百分之二。我还嫌少了……爸,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奖励太轻,提不起大伙的兴趣啊。”
范卫国没有附和儿子的说法,双眉蹙得更紧,说道:“鸿宇,奖励主要是一种荣耀,不在乎奖金多少。你过于看重金钱的力量,是不是误入歧途了?”
目前全国大环境俱皆如此,奖励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大红奖状,锦旗,荣誉证书等等,像这回范鸿宇荣立一等功,也不见省里给他多少奖金,就是一个荣耀。
管丽梅也插话道:“是啊,鸿宇,你爸说得有道理。现在全地区都没搞这个百分之二的现金奖励,就你那里在搞,要是给人抓住把柄,告你一状,就麻烦了。”
管丽梅可也不是普通的家庭妇女,一直干的行政工作,对体制内的很多情况,非常了解。官场,最忌讳的就是出风头,标新立异。何况范鸿宇搞的还是大额现金奖励,就更加容易引起别人眼红了,被人告状的可能性非常之高。
范卫国点点头,说道:“鸿宇,除了你妈说的这一点之外,还有一点你也要考虑进去。就是跟风的问题。你在枫林搞了现金奖励,其他地方说不定也会搞……”
范鸿宇说道:“爸,那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