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对权力-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实在没想到,范鸿学跟他的思路竟然如此一致。他是有着二十几年的先知先觉,范鸿学却完全凭自己渊博知识在分析,得出了的结果,正确无比。
管丽梅顿时警惕起来,说道:“鸿宇,说什么呢?你哥可是分配在首都的食品研究所。你不是想要把你哥叫到枫林去吧?我丑话说在前头,这个坚决不行。在首都找份工作太不容易了。”
范鸿学今年研究生毕业,刚刚分配工作。
范鸿宇只读了个专科的公安学校,分回彦华,那叫无可奈何,如今做了副镇长,也算是出息了。范鸿学明明分配去了首都,那是何等的体面?管丽梅自然绝对不答应范鸿宇的“阴谋”。
没那个搞法!
有关这个问题,范鸿宇早就料到老妈一定会反对,老早准备好了一套说辞,笑着说道:“妈,你别急啊,我也不是要哥把组织关系签到枫林去,就是借调。等饮料厂建好了,走上正轨,我哥就回首都的食品研究所去。这样可以不?”
“借调?”
管丽梅愣怔了一下,犹豫起来。
“这怕不行吧?你哥都还没到新单位去报到,怎么就能借调了?”
边说边望向范鸿学。
范鸿学摊开双手,说道:“妈,您别瞅着我,这些事,我搞不明白。”
管丽梅禁不住摇了摇头。
这两个儿子,还真是走的两个极端。一个是“书呆子”,人情世故,一窍不通;另一个则是“全武行”,整个彦华地区被他搅得天翻地覆。
范鸿宇笑着说道:“妈,这个事,您还真不必担心。我说什么也不会害我哥吧?我已经想好了,我们枫林饮料厂,就和国家食品研究所建合作单位。食品研究所给我们提供技术援助,我给他们提供科研实验基地。这叫优势互补。就让食品研究所把我哥派到枫林负责这个研究的课题组,这不就两全其美了?”
“哟,鸿宇,这口气还真不小。你就那么肯定,国家食品研究所能瞅得上你们镇里的饮料厂?你知道人家是什么级别的单位吗?至少也得是正厅级架子吧,和我们地区平级。你想和他们建合作单位,也得人家答应才行啊。”
见范鸿宇一副笃定之极的样子,似乎他就是食品研究所的所长,管丽梅不由好笑。
难道每个人只要当上个副镇长,就会变得这么牛皮哄哄的?
“他们肯定会答应的。妈,你别忘了,咱们枫林行政级别是低了点,饮料厂这个项目,却是国家计委和省政府都扶持的,这个牌子可也不小。又不用食品研究所掏钱,他们只要研究饮料配方就行了,等产品上市,我还给他们科研经费呢。这样的好事,到哪找去。我就不信,他们食品研究所不想要钱!再说,我在首都还有几个朋友,能说得上话。”
最后这一句,乃是重中之重。
上回跑首都,范鸿宇着实收获不小。
管丽梅将信将疑,望着范鸿宇,很认真地问道:“真能行?”
“真能行!妈,我哥都出去念了七年书,一年到头,你都见不到他几回。要是去了枫林,咱们一家不是时常都能团聚吗?也不影响他的前程,他的组织关系还留在首都,这个项目搞完了,他就回去。有了硬梆梆的科研成果,搞不好不出几年,我哥就能上副研究员研究员什么的,不挺好的吗?”
范鸿宇鼓动如簧之舌,拼命忽悠老妈。
在他看来,只要这个饮料厂搞出了名堂,今后范鸿学是不是要回首都去继续搞科研,那还两说呢。
后世的健力宝,哇哈哈,多大的集团公司?
那么大集团的创始人,老总,不比在首都食品研究所当个研究员强!
(未完待续)
第173章 干部队伍建设很重要
尽管范鸿宇说得天花乱坠,管丽梅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毕竟范鸿学留在首都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跑到枫林镇去,却十分冒险。
“鸿学,你自己的意见呢?”
迟疑着,管丽梅向范鸿学问道。
范鸿学没有马上答复老妈,望着范鸿宇,问道:“鸿宇,你先谈谈,你们那个饮料厂,打算怎么搞?”
听这意思,范鸿学是动心了,范鸿宇不由大喜。在另一个世界,范鸿学硕士毕业之后,确实是分配到了国家食品研究所,后来深造,成为博士,研究员,再赴美留学。在食品研究领域,颇有所成。当然,研究的不是饮料。但这没关系,范鸿宇觉得,以范鸿学做学问的劲头和严谨态度,只要他愿意在饮料行业下功夫,就没有搞不出名堂的道理。
枫林镇的饮料厂,如果能把范鸿学拉过去,那是最佳总工程师人选。实话说,现阶段,范鸿宇也请不起真正大有名气的专家。这还不完全是钱的问题,关键是行政级别。眼下,国内的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都是有行政级别的。包括工资待遇,奖金津贴,住房配车,科研经费,出行规格,医疗福利等等,都规定得明明白白。枫林镇撑死是个正科级架子,饮料厂要算行政级别的话,也就正股级,了不起副科级。请一位正处级的研究员过来担任饮料厂的总工程师,就算人家肯来,也要枫林镇能容得下这尊大神才行。至于副厅级以上的专家学者,想都不要想。那样的大牌学者过来,连梁光华邱明山都要亲自出面接待的。
国外的专家,那就更加不可能了,范鸿宇出不起这个工资,也没有那样的渠道。
将自家亲哥哥拉过去,不但知根知底,完全能够放心,还能借此和国家食品研究所拉上关系,正是两全其美。当然,这事还得请李春雨这帮首都哥们帮忙,给牵线搭桥。不过范鸿宇估计,问题不大。这又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范鸿学刚刚分配到食品研究所,压根就谈不上施展才华,自也不会有食品研究所的领导对他特别看重,不肯放人的道理。范鸿学在食品研究所挂个名,户口迁过去,工资奖金都在枫林镇发,研究所还少一份负担,何乐不为?至于在枫林镇饮料厂建科研基地,那是下一步的事情了。
当下范鸿宇挺直腰杆,打叠精神,说道:“哥,这饮料厂的厂址已经选好了,基础建设也已开始进行,生产线我已经委托朋友在江口那边打听,进行初步洽谈。一切顺利的话,工厂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起来。现在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熟练带班工人。研究人员就拜托你了,技术人员和熟练带班工人,也得在南方和江口想办法。他们那里有饮料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总算是有经验的。这是工厂建设这一块的。另外一块,就是市场营销的方略。这个我会做完整的营销方案,简单来说,第一步就是占领全地区的市场,第二步是全省,第三步就是覆盖全国。按照我的预计,只要产品过硬,基本上一年可以覆盖全省,两年成为全国知名品牌,第三年就要抢占全国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了……”
范鸿学吃了一惊,说道:“三年覆盖全国……鸿宇,你是不是太乐观了?你有确切的依据吗?”
这就是做学问的人,最典型的思维方式,凡事要讲究个依据。
范鸿宇笑道:“三年,已经是很保守的估计了。关键是钱不够,不然,我直接在全国性大媒体上做广告,比如中央电视台,一年就覆盖全国了。”
八七年那会,央视第一届标王还不见影子,媒体的公信力很高,相对广告价格又特别便宜,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单一产品一年覆盖全国市场,绝不是痴人说梦。当然,这个所谓覆盖全国市场,也是指的大方向,各个省比较大的城市能覆盖到,想要覆盖较小的城市和城镇,那还得有个过程。不是广告力度问题,而是物流通畅的问题。
估计所谓“省级总代理”也还是个新鲜名词吧!
范虹彩惊讶地说道:“在中央电视台打广告?二哥,这行吗?”
在高中生眼里,中央电视台那是何等高不可攀的存在,每天放《新闻联播》的,出境的全都是国家最高领导层面的超级大人物。在范鸿宇嘴里,好像央视的“一哥”和他交情深厚,只要范二哥一开口,央视台长有求必应。
这也太牛逼了点。
范鸿宇笑道:“只要给广告费,就没有不行的。央视给企业给产品做广告,也非常正当。他们有广告费收入,企业和产品能获得很好的推广,典型的双赢局面。今后啊,传媒将是广告业最主要的阵地,谁抢得了这块阵地,谁就能抢占先机。”
范虹彩毕竟年纪小着,都这一切似懂非懂,刚才也是出于好奇,随口一问。听二哥说得头头是道,便连连点头,眼里流露出敬佩的神情。
二哥也跟大哥一样,懂得的事情越来越多了。
范鸿学微微一笑,说道:“鸿宇,这些知识,你又是在哪里学到的?传媒在广告宣传之中起到的巨大作用,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