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才大明星-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许绍言老师又写书了,还送给一个朋友?靠!许哥你不仗义啊!我都不知道是什么题材。”

    楚文逸也是意外,这小许白天作诗,晚上就写起小说来了,脑子里灵感很多啊!羡慕嫉妒恨,他最近灵感很空,怎么也写不出好歌来。

    许多人注视着许绍言的微博动态,各路媒体也是聚集在这,许绍言的新闻都没什么预谋,他虽然是个公众人物却不玩媒体,做许绍言的新闻是很轻松的一件事。

    晚上九点半,许绍言终于发了第一章。

    看了许绍言的第一章,几乎所有人都愣住了,不同于《心术》与《搜索》。

    许绍言这本书的主角居然是一个初中生。

    林雨翔,擅长,为人吊儿郎当,他不聪明,却“精于古文”,读书成绩不好,但是有一点体育特长,严重偏科。

    这就好像是许绍言所写的那天生我才必有用一样,但是许绍言的这本书情节上居然完全是学生的日常。完全是没有任何的曲折情节。

    看着这本书,读者都是一脸的懵逼,许绍言这怎么会写这么一本书?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却想要读下一章,明明故事平淡,但说不出为什么就想继续读下去。

    “靠!许绍言老师你搞什么啊,怎么这文章跟清水白菜一样!情节呢?故事性呢?”

    “就是,跟白水一样,但是不知为什么我很想看下一章!许绍言老师快更新!”

    “哈哈,许绍言老师可是文字皇帝,不过或许是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强的**读下去,这本书一开始就是源于生活,但是却没有超越生活,真实,或许就是最大的有人指出,不说了,许绍言老师你快更新!”

    “对啊,快更新快更新!”

    一群人催更。

    第二天,许绍言送完小妹妹,回家继续写文。

    一个小时三千字的打字速度,许绍言一天写八个小时,一连写了五天,一连写了十二万。

    《三重门》的连载从第一天起就十分的火热,每发一章,就会在半小时之内得到五十万以上的回复。

    一开始是因为作者是许绍言大家才来看,看个热闹,可是看了五天,当三重门的面目慢慢的展现在读者们面前,所有人都为许绍言捏了一把汗。

    《三重门》确实是写一个学生生活的,但许绍言却在用这本书,质问着共和国式的教育!

    也就是说,许绍言在被教育界热捧了之后,扬手揪起教育界,给了他一个耳光!

    靠!哥们,你太敢干了吧!

   

 第143章 教育部炸了

    《三重门》的内容是以一个中学生的视角反映当前有关学校教育的若干侧面,如班级、学校、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家长与子女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等等。

    写的只是平常的让人忽视的一个生活侧面,但也仅仅是生活侧面,全文平淡如水,仿佛一段生活流水账。

    但就是这流水账一般的故事主线却表达了作者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和批判,对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机制、教学观念、教育教学方式、考试形式与制度以及与此有关的社会现象的种种挖苦与嘲讽。

    许绍言一直很佩服韩寒,很多作家总是打着揭露现实的幌子在那“隔靴搔痒”打擦边球,也只有韩寒的文字这么直接的去撕开那层卑鄙的遮羞布,当然了,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感觉,有人对韩寒的文章也不感冒,但许绍言真的非常崇拜韩寒。

    这本书颇有钱锺书老先生的风骨,尖锐幽默又讽刺。

    许绍言每手打完一章就会上传,看着许绍言的《三重门》,几乎是人人心惊胆颤,却又上瘾。

    每天,许绍言微博的评论区都是高挂微博讨论帮榜首。

    上百万人每天都追读着许绍言的作品,每天读,又同时担心许绍言这书把教育部的人得最惨了!

    其实已经能够得最惨了,楼素芸这边刚给许绍言在教育局推介,那头就闹出个《三重门》,别人都是惊艳了一脸鼻血,楼素芸现在是“无语凝噎”。

    但楼素芸现在陷入了一个痛苦又幸福的境地。

    作为教育体系中极少数支持教改的人,她其实很清楚教改是一个“有生之年”的愿望,千百年来科举制度造就的那血脉中就被看作为天经地义的“人才培养”,她从没想过有人敢这么直白的去讽刺共和国的制式教育。

    虽然这不能改变什么,但至少能让一些人看到制式教育的缺点。

    而让许绍言意外的,这本书居然改变了很多人对他的态度。

    评论区,几个评论点赞已经打到了十几万之多。

    “从前喜欢许绍言,是因为他的歌好听,节目有趣,他前两本书也看了,虽然意义不错但还没到上瘾的地步,可这本《三重门》我是真的爱上了,虽然文风有些灰色,但我很佩服许绍言,小说主人公初一去考社,临时忘了《父与子》是谁写的,惨遭淘汰。第二次交了两篇文章,走错一条路,揭露了大学生出国不归的现象,

    忘了唱颂歌,又被刷下。第三次学乖了,大唱颂歌,满以为入选在望,不料他平时颂歌唱得太少,关键时刻唱不过人家,没唱出新意,没唱出感情,再次落选。这不就是当今社会赤果果的制式教育吗,我们,还有我们的孩子,都被统一培养成了量产品,千人一面,早已不再鲜活。”

    “是啊,现在越来越喜欢许绍言了,过去多多少少的会觉得许绍言有些哗众取宠,但我现在发现他不仅仅是为了做偶像而成长着,许绍言就是许绍言,他谁都不是,很喜欢《三重门》,我们都有过那样一个放荡不羁的青春,有过自己极具天赋的骄傲,但是制式教育磨平了我们的棱角,在那青春中,遗憾如杂草一般,丛生。”

    “不知道许绍言这本书是为谁写的,但是我现在觉得这个朋友很幸福,或许,这是一个迷失在了共和国制式教育中的人,但是现在许绍言愿意陪他一起疯,讽刺,辛辣,许绍言的这本书几乎是一改风骨,我孩子都要念小学了,原谅我一个大男人会有落泪的冲动,想起过去的学生时代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好想哭,楼上说的对,我们的青春,遗憾如杂草丛生,我不想我的孩子也跟我一样,但是共和国的教育,我们只能是看着孩子们重复我们一样的遗憾。”

    “我已经哭了很久了,青春本该肆意生长,可是我们被规划成了千篇一律的面孔,除了读书,我觉得我们的青春其实什么都不会,我们如书中所写,青春就是在考试,补考,不停的考试中读过,考试成了我们青春的唯一,而考试的分数,也成了所有人认为的知识含量,我们为了分数虚与委蛇,应付,逃避,又虔诚的围着分数转,同时也靠着金钱,人际关系去攻克那道分数壁垒,不说了,又哭了,我们的青春,其实什么都没有,什么小说里青春校院?所以也只是小说。”

    “虽然这本书很消极,很灰暗,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这就是制式教育的现状!别说回忆了,我们的青春根本来不及回忆。”

    很多人抒发着自己的感觉,赵文雅在宿舍里一遍又一遍的读着许绍言已经发出来的章节,《三重门》的主角和她不同,但叛逆跟她当年没什么两样。

    吸了吸鼻子,赵文雅在许绍言的评论区留了言:“腐女18岁:许绍言,我爱你!”

    看到许久没出现的腐女18岁,绍言粉丝团立刻自觉在腐女18岁之下排楼。

    “我们也爱你!”

    “许绍言我爱你!+1”

    “+2”

    “+35964!”

    “许绍言,我不知道你这本书会不会被封,但是我爱你,虽然这本书让我回想起了那杂草丛生的曹蛋青春,但是我决定了,我家孩子的特长,我一定不能去扼制,我不要让我的孩子像我一样哭着回忆我人生本该最美的年华!”

    “楼上的,带我一个,我跟我老婆都很喜欢《三重门》黑暗是黑暗了,但他黑暗的太真实了,我不能给我的孩子留下一个让他痛苦的青春!”

    “也带上我!”

    “我也是!”

    恐惧无比清晰,清晰更加恐惧。

    大片已经为人父母或即将为人父母的读者在许绍言的评论区开始大肆留言,《三重门》源于生活又没有超越生活的写作手法就是这本书最捅人的一刀,赤果果的共和国制式教育下的青少年,是他们的曾经,也是他们孩子的将来。

    21万字的小说,许绍言在十月十五日完成了连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