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庄不周作品集(共计3部小说)-第9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诸葛亮点了点头,扶着诸葛恪的肩,慢慢向前走去。他们和蒋琬分了手,出了宫,来到皇宫旁的丞相府,进了书房。诸葛亮坐下,沉思不语,诸葛恪则张罗着让人泡茶来。时间不长,黄月英从后院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一个婢女,端着一碗参汤。

“出了什么事,这么紧张?”黄月英将参汤递到诸葛亮面前,淡淡的问道。

诸葛亮看着金黄色的参汤,半天没动弹。这些山参大补元气,是他现在每天必喝的补品,而是这些山参,却是魏霸派人从东海送来的,都是辽东的正宗老山参。

“辽东出事了?”黄月英试探的问道。

“不是。”诸葛恪接上了话头,“曹睿愿意谈判了。”

黄月英眼神一闪,同情的看了诸葛亮一眼,伸手拍拍他的肩膀:“好了,把参汤喝了。要不然,魏子玉会觉得无趣的。”

诸葛亮苦笑一声,低头呷了一口参汤,淡淡的苦味在口中弥漫开来。诸葛恪也有些无趣。魏霸一边和诸葛亮斗得你死我活,一边派人送上等的山参给诸葛亮调养身体,外人看起来,魏霸对诸葛亮比他这个侄子还孝敬,实际上他们都清楚,这是魏霸在示威。

再好的参,能治命么?就算你再活二十年,你还能活着比魏霸长?正如黄月英所说,希望你把身体调养好了,只是因为魏霸觉得对手太弱了没意思而已。

“谈,还得谈。”诸葛亮慢慢的冷静下来,“不谈的话,会让天下人失望。不过,条件上大可斟酌。”

“叔叔说得有理。”诸葛恪说道:“曹睿要谈,还是因为实力不足,想施缓兵之计,拖延一段时间。既然如此,主动权还在朝廷手中。”

“由谁来谈比较好?”诸葛亮微微侧头,反问道。

“既然最后肯定谈不成,当然还是由费祎去谈。”

诸葛亮没有吭声。黄月英满意的看了诸葛恪一眼。既然最后肯定谈不成,建不成功,当然不能揽在自己身上。让魏霸和费祎去办这件事,办不成,当然也是他们的责任。诸葛恪是个聪明人,有他在诸葛亮身边出谋划策,能为诸葛亮分担不少。

“元逊啊,你想得太简单了。”诸葛亮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你想到的这些,魏霸能想不到吗?可是他为什么还要促成这件事?”

诸葛恪一愣,想了片刻,忽然脸红了。

曹睿愿意谈判,根本原因就在于魏霸和李严联手,对魏国形成了三面包围之势。而最终促使曹睿坐到谈判席上,却是因为魏霸在白狼山亮出了新式武器——马铠。如果魏霸不亮出马铠,曹睿不会接受谈判的邀请。费祎可是在几个月前就在江陵了,谈判的邀请也早就送到了洛阳,曹睿为什么现在才答应?

这个大局是魏霸布的,主动权一直**在他的手里,如果真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完全可以把马铠藏起来,悄悄的装备完毕,给魏军致命一击。他也可以不接受曹睿谈判的要求,坚持要求曹睿投降。

他这么做,自然是因为有利可图。曹睿愿意谈判,却不代表他愿意投降,他不可能给魏霸什么好处,那么魏霸可以得到的好处,必然在魏国之外。

是什么好处呢?诸葛恪想到了吴国。

吴国和魏国,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吴国就是魏国的前车之鉴。魏国肯定会提出比吴国更好的条件,而魏霸要想降低魏国的期望值,就要先降低吴国的待遇。

换句话说,魏霸布下了一个局,看起来要吃掉魏,实际上却是想先吃掉吴。他想到了第一层,诸葛亮却一下子想到了第二层。他一直觉得自己的谋略水平快要接近叔叔了,可是他发现,他离叔叔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第908章弱国无外交

孙登惊惧不安,面色惨白,两只手搅在一起,不知道该往哪儿放。

“果然,果然。”他连声说道。

诸葛恪的眼中闪过一丝失望。面对危机,孙登的表现实在不能让人满意。正如叔父所说,儒者雍容,却处理不了大事,只能治平,不能理乱。孙登这样的君主,如果在太平盛世,不失为一明君,可是在这弱肉强食的乱世之中,他却是一只可怜的羔羊,只会成为别人的食物。

大王不喜欢他,的确是有其道理的。

“殿下,兹体事大,还是尽快报与大王得知好,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

孙登连连点头。

顾谭清咳一声:“元逊以为,当如何应付?”

诸葛恪转头看看顾谭,对顾谭言语中的冷漠有些不快。他提高了声音,慨然道:“自然是请大王联络诸位大臣,特别是张公、顾公这样的肱股老臣,示以恩义,以免为魏霸各个击破。如果张家、顾家也像陆家、张家那样为魏霸所诱,则我大吴不攻自破,不亡亦亡矣。”

顾谭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沉默不语。诸葛恪见了,暗自叹息,转身对孙登拱了拱手,走了。

孙登考虑了半晌,才讷讷的对顾谭说道:“子默,这份奏表,要由你来执笔了。”

顾谭目光一闪:“殿下,你真相信元逊所说?”

孙登愣住了,抬起头,盯着顾谭,这才发现顾谭今天的神情不对。他犹豫了半晌:“子默,你的意思是……”

顾谭长叹一声:“殿下,元逊适才所言,臣以为大可商榷。”

“子默这是何意?”

“殿下,你伴陛下读书已有数月,曰曰听丞相为陛下讲书,你觉得丞相是倾向于吴国存还是吴国亡?”

孙登眉梢一挑,若有所思。诸葛亮行法家之术,法家是不希望有人分帝王之权的,异姓王这种存在更是与法家的集权相矛盾,第一个以法家行大一统的秦始皇可是连同姓子孙都不封王,更何况异姓王。诸葛亮现在接受吴国的存在,也只是没办法而已,他心里肯定是不能容忍吴国的长久存在的。

顾谭又追问了一句:“殿下,魏霸希望吴国亡么?”

孙登摇了摇头。魏霸自己也想做异姓王,他怎么可能热衷于消灭异姓王呢,有孙家这个异姓王在,他才有理由要求封王。更何况现在他还想逼降曹睿,再封一个异姓王。当此关头,他不可能急于亡吴。

“既然如此,元逊说的话,怎么能信呢?与其说是魏霸想趁机分化吴国,不如说是丞相想趁机分化吴国。吴国目前所占不过是江东数郡,并不比魏霸的实力强,而且魏霸有重兵在手,他大可以外拓辽东,攻占青州,用武空间很大,他又何必去压榨吴国?张家、陆家依靠魏霸,也是跟着他建功立业,如果是对付吴国,他们又能得到会好处?”

顾谭喝了一口水,冷笑一声:“反倒是丞相龟缩在成都,无功可立,无土可拓,要想增强实力,与魏霸、李严抗争,只有蚕食吴国,借吴国的力量来壮大自己。我入丞相府,陆瑁入宫为郎,都不过是丞相拉拢江东的举措之一。可是殿下别忘了,他是怎么对付益州世家的。”

孙登诧异的看着顾谭,他觉得今天的顾谭有些不太对劲,似乎对诸葛亮、诸葛恪叔侄有不少的怨气。真的是因为诸葛恪言不由衷吗?

“丞相想做权臣,自然要铲除其他的竞争对手。魏霸不甘就戮,自然要集众人之力与丞相**,就目前而言,还未分胜负。可是丞相在守,他要防范很多人,凡有实力帮他的那些人,都是有可能成为权臣的人,因此既要用,又要防,如此一来,还有谁能和他同心同德?魏霸则不然,他在攻,他要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人,哪怕是以后可能反目成仇,现在他们也有结盟的理由。仅从这一点上来说,丞相就处于绝对的劣势。”

“他之所以还能坚持住,没有一败涂地,是因为他有先帝的遗命在身,他是陛下的相父,他有资格做霍光,一直把持着权柄,不肯还政于陛下。就算有擅权之嫌,也可以拿先帝遗命为借口。”顾谭冷笑一声:“可是,诸葛亮已经年过半百,身体又不好,他坚持不了太久。他极力培养元逊,元逊也一心想继承丞相的遗志,可是他忘了一点,他没有先帝遗命,他不能做霍光,他最多只能做梁冀。”

孙登倒吸一口冷气。顾谭把诸葛亮比作霍光,那也就罢了,把诸葛恪比作梁冀那个下场不妙的跋扈将军,这可太严重了。可是,他细细一想,又不得不承认顾谭分析得很有道理。诸葛恪代替不了诸葛亮,诸葛亮一死,有资格做权臣的可能是李严,也可能是魏霸,唯独不可能是诸葛恪。

孙登和顾谭交换了一个眼神,默默的点了点头。

他知道该怎么做了。

……

武昌宫,孙权背着手,在露台上来回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