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于1984-第5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0万嘛…”

    许辉陷入了沉思,旁边几个人也都看着他。

    “上座率呢?”

    “上座率是百分之六十三…”

    “这么高?”

    许辉吓了一跳!

    不对呀,按照上座率来看,电影的票房不应该只有这么点才对!

    “他那电影是两个半小时的!”

    黄文解释了一下。

    好吧,也就是说《新龙门客栈》排三场的时间,《金陵十三钗》只能放映两场。

    如果上座率差不多的前提下,院线很自然会偏向《新龙门》,哪家影院不想多赚钱?

    “张伟品前天在采访中说了‘金陵十三钗的会有银行包场’…”

    “…你确定?”

    许辉反问了一句。

    在贺岁档搞包场?

    脑子进水了?

    一旦包场,也就意味着影厅都要被包走,散客买不到票,而影院平时做的几乎全是散客生意,这对电影院的口碑影响太大了!

    包场这种事很正常,许辉的几部电影,都有包场…

    “…为什么银行要给我们包场,那还是我们的电影好。我说过这次电影不需要太多的营销手段,也不需要求院线排场次。原因就是我对电影的品质非常有信心。在贺岁档,就是公平竞争,各凭本事,有人羡慕嫉妒恨,那是没用的。”

    “这是张伟品的原话!”

    陈法蓉补充道。

    “…哎,张一谋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好口碑快被张伟品败坏殆尽了!”

    许辉摇了摇头,颇有些感慨。

    “那我们…”

    “继续啊,商场无父子,再说了,我跟张一谋连朋友都算不上,对了,把关注度多往张伟品身上引导。”

    “…”

    看来,许辉对老张还是有着觊觎的想法…

    ……

    ‘啧啧,张一谋的口味还真是独特,居然用妓女的故事概论南京大屠杀!’

    ‘《金陵十三钗》,又是一次用我们的民族悲愤赚钱的戏码!’

    ‘让处女先走!’

    ‘最受不了的就是一段那么神圣的感情,为什么一定要滚床单?’

    ‘剧情不够,肉来凑吗?张导最近开始研读网络小说了?’

    一堆差评塞满整个互联网。

    没办法,张一谋这次算是惹了众怒,《金陵十三钗》从本质上就是一部商业片,如果能用纪录片的包装方式,可能引发的反对声绝对不会一浪高过一样!

    再加上张伟品隔三差五闹一痛,这已经不是过度营销的程度了,足矣惹人生厌!

    要知道,就是斯皮尔伯格的《辛特勒名单》也被犹太知识分子批评为“发浩劫财”,把大屠杀变成了赚钱的一桩生意!

    张伟品从一开始就说了‘10亿票房’,完全一副商人嘴脸!

    这个屎盆子他是背定了。

    12月17号、18号两天,正好是周末,辉文天下的攻势悄然启动。

    其实他们也没做什么,只是把国外影迷一些反应‘忠实’记录下来,然后放到国内的门户网站上,当然,肯定会有些夸大…

    ‘《情色化南京大屠杀》:电影的广告招贴,展示贝尔穿着神父服,斜眼偷瞄酥胸半露的妮妮;在与观众的互动中,允许观众和**的“十三钗”合影;妮妮的花絮文章,《我和贝尔演床戏》。这些营销策略,明摆着是要靠着情色赚钱,做大屠杀的生意。’

    ‘“take me home now”,实在不敢想象一部反应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居然有这样的台词!(带我到高*潮),恶俗至此!’

    ‘《电影》杂志发表评论,认为《金陵十三钗》影片不是来自真实生活的灵感,而是张一谋制造的一个杂乱,严重缺少平衡,过度炫耀某些场景的电影大杂烩,是张一谋最糟糕的一部电影。’

    ‘《好莱坞报告》的评论文章称,如果在1942年导演这样一部电影,也许可以成为有效的反日宣传片,而且博得好效益,但今天它扮演的只不过是低级噱头而已。’

    2011年,整个文艺界是浮躁和崇洋的,上行下效,民众对国产电影也不是那般看重,大部分观众提到国产电影,轻描淡写一句:烂片,滚!

    老谋子被称为国师,更多是因为前几部电影的累计还有国外媒体的热捧。

    这些来自海外的声音被曝光之后,算是彻底踩到了张一谋的痛处。

    老张自己说过‘奥斯卡很喜欢把奖项颁给反映犹太大屠杀的电影,特别是儿童题材的电影,其他题材的估计没戏’这把,估计他是准备用日本侵华题材的电影争取过去混个奖,给他人生简历上再加上一笔。

    结果唻,《金陵十三钗》的国外口碑低到吓人!

    第五代导演大概都有一个奥斯卡梦想,他们管这个叫‘冲奥’,也可能是咱们媒体的自我宣导。

    不过你宣导的次数多了,毫无疑问导演本身还是会计较的。

    张一谋跟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近的一次是《菊豆》还有《大红灯笼高高挂》,两部都入围了最佳外片,但是败给了《希望之旅》还有《地中海乐园》…

    差点忘了,还有《英雄》!

    那几年的国内电影观众也特别关注‘冲奥’。

    还是心里没底,要是像现在似的,谁特么在乎什么奥斯卡,我们的电影50亿票房呢,我们的市场不弱于北美,逼急了,老子自己玩!

    辉文天下的水军很有节操,他们在讽刺张一谋的同时,也会把话题引向张伟品,给人一种正是因为张伟品的介入,我们的大导演才会变得辣鸡…

    他们举例证明,二张合作之后,老谋子的水准直线下降,顺便还控诉了张伟品三宗罪。

    对电影指手画脚,当初《满城尽带黄金甲》,把周杰轮打包塞进剧组;

    《三枪拍案惊奇》找了小沈羊;

    《十三钗》的床戏…

    看上去像是在帮张一谋洗白…

    虽然恶评不断,但是,上映第二天,《金陵十三钗》票房却非常不错——毕竟是张一谋!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七章 暗讽

    《金陵十三钗》和《新龙门客栈》上映前的宣传工作做的太充分了。

    只要是稍微对电影感兴趣的都知道有这两部电影即将在贺岁档展开对决,很多好事的观众还将之冠以新王加冕的决定性一战…

    似乎在这些人看来,许辉只有正面击败张一谋,才能正式登基为票房王者!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提到中国电影,最先想到的导演就是张一谋!

    《金陵十三钗》再怎么被攻击,宣传的时候再怎么偏向情*色,依然有不少观众为之买单。

    院线也是如此!

    上映第二天,也就是12月16号,《金陵十三钗》以百分之四十一的排片量单日拿下4000万的票房,创下了张一谋电影单日票房之最!

    当然,他的最大对手,《新龙门客栈》则以百分之四十七的排片量轻松拿下7200万的票房。

    舆论哗然…

    ……

    《金陵十三钗》和《新龙门客栈》上映前都有专门举行专家研讨会。

    也就是影评人推介会,这类会在CCTV6《中国电影报道》登场…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贺岁档这么激烈的档期,你不送红包,就会有别的出品公司送,这帮专家再怎么辣鸡,好歹挂着头衔,中国电影家协会党组书记张红老师等等。

    其实研讨会,就是个表扬专场,毕竟拿了钱。

    也有不懂事的,比方说《乡村爱情故事》,结果传媒大学教授曾庆锐用力过度,认真批评起了赵本杉,认为赵“被收视率带来的鲜花、掌声给弄迷糊了,被某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没有原则的吹捧给误导了”。赵本杉当场勃然大怒,反斥“所有专家都是混饭吃的…就是靠质疑吃饭的。”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曾庆锐同志为他的‘不懂事’付出了代价,再也没有类似的研讨会请过他…

    当然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是国人的惯性!

    提到许辉,很多前辈级别的电影人私下里喜欢用一句‘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提到他的电影,则更多是‘娱乐性太强,一点也没有作为导演的社会责任感…’,然后连连摇头,似乎觉得中国电影要是系在此人身上,那绝对是中国电影的悲哀!

    老一代的电影人,一些专门研究中国电影的专家教授,都是一群站在民族、世界、影史角度上看待导演还有作品的人。

    在他们口中,张一谋自甘堕落,拍起了商业片,另外,在其他场合,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